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75660丛书名: 基金会绿皮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时代、大数据、大趋势”的观察分析研究,记述了我国基金会发展的基本状况,总结了基金会发展的基本特点与亮点,并对2014年基金会发展的趋势和重点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为行业发展和业内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目 录
Ⅰ 总报告
1 2014年度基金会面临的机遇
一 新政出台利好解读
二 重启立法修订条例
三 慈善信托破局在望
四 放松监管权限下放
2 2014年度基金会面临的挑战
一 行业治理
二 行业竞争
三 品牌建设
四 税收优惠
Ⅱ 数据篇
3 2014年度基金会发展概况
Ⅲ 实践篇
4 资助型基金会的新标杆
5 基金会改革的新浪潮
6 慈善组织国际化运作的新探索
7 慈善筹款的新模式
8 金融资本与影响力投资
Ⅳ 附录
9 2014年基金会大事记
10 2014年新法摘录
11 基金会榜单
致 谢
前 言
序 言
时间飞逝,一转眼这已经是第五本《中国基金会发展独立研究报告》(绿皮书)了。还记得这本绿皮书是基金会中心网创始人徐永光先生早在基金会中心网筹备时提议编写的。那时候,年度的中国基金会发展报告尚无人编写,也就是说还没有一本较为全面的年度基金会发展状况报告。基于此,徐永光先生提出基金会中心网应该站在行业发展角度,以数据为主要形式展示年度的中国基金会发展状况。本绿皮书是请中国人民大学NGO研究所的康晓光教授及公域合力的冯利博士编写的,开创了社会组织发布基金会发展状况报告的先河;之后几年绿皮书报告,皆是基金会中心网团队在一些学者的支持和帮助下完成的。总体看来,尚显稚嫩,延续着本的思路,试图能全景展示当年基金会领域的发展状况。今年的绿皮书我邀请了清华大学王名教授的学生李健博士(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来负责组织编写,旨在培养和锻炼年轻的学者。
2014年中国的社会建设快速发展,重新启动的慈善立法工作得到了社会的积极响应,在整个年度中始终处于高热度状态,年终时有若干个版本提交至全国人大内司委。10月29日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确定发展慈善事业措施,明确了现代慈善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发展慈善事业,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慈善帮扶,是补足社会建设“短板”、弘扬社会道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必须创新机制,使慈善事业与国家保障救助制度互补衔接、形成合力。一要落实和完善公益性捐赠减免税政策,推出更多鼓励慈善的措施。以扶贫济困为重点,引导公众捐款捐物、开展志愿服务,推进股权捐赠、慈善信托等试点。二要优先发展具有扶贫济困功能的慈善组织。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可通过公益创投等方式,为初创期慈善组织提供支持。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慈善发展的政策。三要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引导慈善组织依法依规募捐,严格规范使用捐赠款物,及时公开项目运作、款物募集及使用等情况。加强监管,依法查处违规募捐、违约使用捐赠款物、无正当理由拒不兑现捐赠承诺等行为。增强慈善组织公信力,把慈善事业做成人人信任的“透明口袋”,让社会爱心的暖阳照耀困难群众、助力民生改善。会议释放出众多令人振奋的积极信号。
当然,这一年中国的基金会也展示出积极健康专业化发展的态势。以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为代表的新型基金会初显了现代慈善发展力量,无不表露出该基金会重要发起人叶庆均先生深厚的国学和慈善情怀理念,以资助形态支持行业发展,支持慈善事业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为社会所关注。宁波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也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创办者暨理事长陈耀芳先生从一个成功的银行家转身投向慈善事业,以其真挚的人格魅力和金融家独特的视角推动和引领当地的慈善事业发展。2014年新成立的上海荣昶公益基金会将会成为中国非公募基金会的一颗新星,其发起人王建明先生是一个典型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优秀代表。20世纪90年代,他在困境时为政府解难,把已成为政府包袱的亏损企业承包改制,苦苦支撑20余年,近年刚刚翻身,他即率承包团队,兑现了当年“如未来我们的日子过好了,一定要回报社会”的一句承诺,把他们拥有的存量资产20余亿元通过合理方式全部捐赠出来,这一行为将载入史册。
一年一度的《中国基金会发展独立研究报告》绿皮书已经成为基金会中心网每年必须完成的工作,并正在走向成熟。希望这本独立研究报告能够成为中国基金会发展的年度报告,有助于中国的社会建设!
程 刚
基金会中心网总裁
时间飞逝,一转眼这已经是第五本《中国基金会发展独立研究报告》(绿皮书)了。还记得这本绿皮书是基金会中心网创始人徐永光先生早在基金会中心网筹备时提议编写的。那时候,年度的中国基金会发展报告尚无人编写,也就是说还没有一本较为全面的年度基金会发展状况报告。基于此,徐永光先生提出基金会中心网应该站在行业发展角度,以数据为主要形式展示年度的中国基金会发展状况。本绿皮书是请中国人民大学NGO研究所的康晓光教授及公域合力的冯利博士编写的,开创了社会组织发布基金会发展状况报告的先河;之后几年绿皮书报告,皆是基金会中心网团队在一些学者的支持和帮助下完成的。总体看来,尚显稚嫩,延续着本的思路,试图能全景展示当年基金会领域的发展状况。今年的绿皮书我邀请了清华大学王名教授的学生李健博士(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来负责组织编写,旨在培养和锻炼年轻的学者。
2014年中国的社会建设快速发展,重新启动的慈善立法工作得到了社会的积极响应,在整个年度中始终处于高热度状态,年终时有若干个版本提交至全国人大内司委。10月29日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确定发展慈善事业措施,明确了现代慈善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发展慈善事业,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慈善帮扶,是补足社会建设“短板”、弘扬社会道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必须创新机制,使慈善事业与国家保障救助制度互补衔接、形成合力。一要落实和完善公益性捐赠减免税政策,推出更多鼓励慈善的措施。以扶贫济困为重点,引导公众捐款捐物、开展志愿服务,推进股权捐赠、慈善信托等试点。二要优先发展具有扶贫济困功能的慈善组织。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可通过公益创投等方式,为初创期慈善组织提供支持。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慈善发展的政策。三要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引导慈善组织依法依规募捐,严格规范使用捐赠款物,及时公开项目运作、款物募集及使用等情况。加强监管,依法查处违规募捐、违约使用捐赠款物、无正当理由拒不兑现捐赠承诺等行为。增强慈善组织公信力,把慈善事业做成人人信任的“透明口袋”,让社会爱心的暖阳照耀困难群众、助力民生改善。会议释放出众多令人振奋的积极信号。
当然,这一年中国的基金会也展示出积极健康专业化发展的态势。以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为代表的新型基金会初显了现代慈善发展力量,无不表露出该基金会重要发起人叶庆均先生深厚的国学和慈善情怀理念,以资助形态支持行业发展,支持慈善事业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为社会所关注。宁波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也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创办者暨理事长陈耀芳先生从一个成功的银行家转身投向慈善事业,以其真挚的人格魅力和金融家独特的视角推动和引领当地的慈善事业发展。2014年新成立的上海荣昶公益基金会将会成为中国非公募基金会的一颗新星,其发起人王建明先生是一个典型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优秀代表。20世纪90年代,他在困境时为政府解难,把已成为政府包袱的亏损企业承包改制,苦苦支撑20余年,近年刚刚翻身,他即率承包团队,兑现了当年“如未来我们的日子过好了,一定要回报社会”的一句承诺,把他们拥有的存量资产20余亿元通过合理方式全部捐赠出来,这一行为将载入史册。
一年一度的《中国基金会发展独立研究报告》绿皮书已经成为基金会中心网每年必须完成的工作,并正在走向成熟。希望这本独立研究报告能够成为中国基金会发展的年度报告,有助于中国的社会建设!
程 刚
基金会中心网总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