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0069516丛书名: 国家紧急救援行业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献给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读者的一本地震灾害知识普及读物,意在给读者答疑解惑,使其了解地震及地震灾害的一些基本知识,知道采取哪些措施能够减少地震灾害的危害,掌握一些应对地震灾害的常识和技能。本书也可作为从事减灾工作者的参考书。
目 录
第一部分 基本知识篇
1.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结构是怎样的?
2.什么是板块和板块学说?
3.什么是地壳运动?
4.什么是断层?什么是断裂带?
5.活断层与地震是相生相伴的吗?
6.什么是地形变?与地震有何关系?
7.何谓地震带?
8.地震有哪些类型?
9.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构造地震成因)?
10.地震波主要有哪些种类?其特点如何?
11.地震观测仪器有哪些?
12.什么是地震仪?
13.什么是震级?
14.什么是烈度?震级与烈度有什么区别?
15.什么是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
16.什么是地方震、近震、远震?
17.什么是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18.地震序列及其类型是什么?
19.何谓微震,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强烈地震、大震和巨大地震?
20.什么是地震观测?
21.何谓“地震预警系统”?
22.地震监测台网有什么作用?
23.什么是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
第二部分 地震预报篇
1.什么是地震三要素?什么是地震灾害五要素?
2.什么是地震预报?
3.地震预报的困难在哪里?
4.地震有前兆吗?地震前兆有哪些类别?
5.我国综合预报研究方法和渐进式预报模式有哪些?
6.我国地震预报水平如何?
7.发布地震预报的程序是什么?
8.动物的异常反应能预报地震吗?
9.为什么容易产生地震谣言,如何识别?
10.是不是天气突然变化就会有地震?
11.什么是地震速报?它有什么作用?
第三部分 抗震措施篇
1.什么是地震宏观考察?
2.什么是强震观测?
3.地震造成的地表破坏有哪些?
4.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有哪些?是如何引起的?
5.地震次生灾害严重吗?
6.什么是地震动参数?
7.什么是地震烈度区划图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8.什么是地震基本烈度?
9.什么是抗震设防烈度?
10.什么是地震小区划?
11.抗震设防和抗震设防标准是什么?
12.地震是如何直接破坏建筑的,房屋损毁的因素有哪些?
第四部分 地震应急准备篇
1.地震应急预案是什么?
2.家庭应做哪些地震应急准备?
3.怎样准备自救应急包?
4.怎样避免地震时物品伤人?
5.为什么要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6.什么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7.什么是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
第五部分 避震篇
1.什么是地震预警信号?
2.什么是安全三角区?
3.“伏而待定”是什么意思?
4.地震时的避震原则是什么?
5.地震时,是躲在桌子旁边好还是躲在桌子下面好?
6.地震时是跑安全还是躲安全?
7.地震时怎样防止火灾的发生?
8.地震时如何保护头部?
9.为什么主震过后还要防余震?
10.在平房怎样避震?
11.在楼房怎样避震?
12.高楼震后如何撤离?
13.在操场怎样避震?
14.在街道上怎样避震?
15.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16.地震时室外危险场所有哪些?
17.停车场如何避震?
18.在开阔地怎样避震?
19.在野外怎样避震?
20.在海边怎样避震?
21.在水边如何避震?
22.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怎样避震?
23.在行驶的公交车内怎样避震?
24.在学校应如何避震?
25.遇到火灾时怎样逃生?
26.遇到燃气毒气泄漏时怎么办?
27.地震停止后如何紧急撤离?
第六部分 自救互救篇
1.被埋压时最重要的是什么?
2.被埋压时怎样保存体力?
3.被埋压时怎样实施自救?
4.因地震被埋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什么是救援的黄金72小时?
6.扒救被埋压人员时,应掌握什么原则?
7.如何寻找被埋压者?
8.在扒救人员时,应遵循什么样的次序?
9.对一时难以救出的人如何处理?
10.救人时如何避免被救者遇到伤害?
11.怎样确保幸存者安全?
12.救出被埋压者后如何护理?
第七部分 医疗救护篇
1.如何简单判定被救者有无生命迹象?
2.怎样救护脊椎伤员?
3.什么是心肺复苏,共分几个步骤?
4.创伤现场急救四大技术是什么?
5.如何止血?
6.如何进行伤口包扎?
7.如何对伤员进行固定?
8.如何运送地震伤员?
9.怎样制作简易担架?
10.搬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1.为什么震灾后容易流行传染病?
第八部分 历史地震灾害篇
1.世界上已发生最大的地震是几级?在哪些地区发生的?
2.为什么我国地震频繁、地震灾害严重?
3.中国著名大地震有哪些?
4.世界著名大地震有哪些?
1.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结构是怎样的?
2.什么是板块和板块学说?
3.什么是地壳运动?
4.什么是断层?什么是断裂带?
5.活断层与地震是相生相伴的吗?
6.什么是地形变?与地震有何关系?
7.何谓地震带?
8.地震有哪些类型?
9.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构造地震成因)?
10.地震波主要有哪些种类?其特点如何?
11.地震观测仪器有哪些?
12.什么是地震仪?
13.什么是震级?
14.什么是烈度?震级与烈度有什么区别?
15.什么是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线?
16.什么是地方震、近震、远震?
17.什么是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18.地震序列及其类型是什么?
19.何谓微震,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强烈地震、大震和巨大地震?
20.什么是地震观测?
21.何谓“地震预警系统”?
22.地震监测台网有什么作用?
23.什么是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
第二部分 地震预报篇
1.什么是地震三要素?什么是地震灾害五要素?
2.什么是地震预报?
3.地震预报的困难在哪里?
4.地震有前兆吗?地震前兆有哪些类别?
5.我国综合预报研究方法和渐进式预报模式有哪些?
6.我国地震预报水平如何?
7.发布地震预报的程序是什么?
8.动物的异常反应能预报地震吗?
9.为什么容易产生地震谣言,如何识别?
10.是不是天气突然变化就会有地震?
11.什么是地震速报?它有什么作用?
第三部分 抗震措施篇
1.什么是地震宏观考察?
2.什么是强震观测?
3.地震造成的地表破坏有哪些?
4.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有哪些?是如何引起的?
5.地震次生灾害严重吗?
6.什么是地震动参数?
7.什么是地震烈度区划图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8.什么是地震基本烈度?
9.什么是抗震设防烈度?
10.什么是地震小区划?
11.抗震设防和抗震设防标准是什么?
12.地震是如何直接破坏建筑的,房屋损毁的因素有哪些?
第四部分 地震应急准备篇
1.地震应急预案是什么?
2.家庭应做哪些地震应急准备?
3.怎样准备自救应急包?
4.怎样避免地震时物品伤人?
5.为什么要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6.什么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7.什么是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
第五部分 避震篇
1.什么是地震预警信号?
2.什么是安全三角区?
3.“伏而待定”是什么意思?
4.地震时的避震原则是什么?
5.地震时,是躲在桌子旁边好还是躲在桌子下面好?
6.地震时是跑安全还是躲安全?
7.地震时怎样防止火灾的发生?
8.地震时如何保护头部?
9.为什么主震过后还要防余震?
10.在平房怎样避震?
11.在楼房怎样避震?
12.高楼震后如何撤离?
13.在操场怎样避震?
14.在街道上怎样避震?
15.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16.地震时室外危险场所有哪些?
17.停车场如何避震?
18.在开阔地怎样避震?
19.在野外怎样避震?
20.在海边怎样避震?
21.在水边如何避震?
22.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怎样避震?
23.在行驶的公交车内怎样避震?
24.在学校应如何避震?
25.遇到火灾时怎样逃生?
26.遇到燃气毒气泄漏时怎么办?
27.地震停止后如何紧急撤离?
第六部分 自救互救篇
1.被埋压时最重要的是什么?
2.被埋压时怎样保存体力?
3.被埋压时怎样实施自救?
4.因地震被埋压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什么是救援的黄金72小时?
6.扒救被埋压人员时,应掌握什么原则?
7.如何寻找被埋压者?
8.在扒救人员时,应遵循什么样的次序?
9.对一时难以救出的人如何处理?
10.救人时如何避免被救者遇到伤害?
11.怎样确保幸存者安全?
12.救出被埋压者后如何护理?
第七部分 医疗救护篇
1.如何简单判定被救者有无生命迹象?
2.怎样救护脊椎伤员?
3.什么是心肺复苏,共分几个步骤?
4.创伤现场急救四大技术是什么?
5.如何止血?
6.如何进行伤口包扎?
7.如何对伤员进行固定?
8.如何运送地震伤员?
9.怎样制作简易担架?
10.搬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1.为什么震灾后容易流行传染病?
第八部分 历史地震灾害篇
1.世界上已发生最大的地震是几级?在哪些地区发生的?
2.为什么我国地震频繁、地震灾害严重?
3.中国著名大地震有哪些?
4.世界著名大地震有哪些?
在线试读
第一部分 基本知识篇
1.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结构是怎样的?
·地球表面的起伏和海陆分布 在地球的总表面积为5.1×10平方千米中,大陆面积约占29%;海洋面积约占71%。大陆上的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达8848米,最低点为死海,达一397米,海底最深处为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11022米。
·地球的重力场 地球重力作用的空间称为地球重力场。作用在地球表面上的重力是地球质量产生的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地球自转所引起的离心力对重力的影响在赤道上最强,并随纬度的不同而呈有规则的变化。同时,由于地球不同部位的密度分布得不均一,也引起重力的变化和异常。因此,重力异常可以提供地球不同部分密度变化的信息。
·地球具有磁场,称为地磁场 地磁场是非常弱的磁场,其强度在地面两极附近最强;而赤道附近最弱。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不仅随地而异,也因时间不同而有变化。地球磁场的存在使地球免受太阳风的直接影响,磁层的存在对大气的成分和地面气候起重大的作用,并因此而影响到地球上生命的发展。
·地球的构造和成分 地球是由不同状态、不同物质的圈层构成的。地球的内部由地核、地幔和地壳3层组成(见地球内部构造图)。地球表面则由水圈和大气圈所包围,后二者又维系着生物圈的存在。
·地壳 包裹着整个地球内部的薄壳。质量只占全球质量的0.2%。大陆地壳与海底地壳有明显的差别。海底地壳极薄,厚度为2~11千米,平均约7千米,密度3~3.1克/立方厘米,主要由镁铁质火成岩组成,上面有极薄的深海沉积物覆盖。与此相反,大陆地壳则较厚,l5~80千米,平均35千米,密度2.7~2.8克/立方厘米,出露在地表,由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组成。
1.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结构是怎样的?
·地球表面的起伏和海陆分布 在地球的总表面积为5.1×10平方千米中,大陆面积约占29%;海洋面积约占71%。大陆上的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达8848米,最低点为死海,达一397米,海底最深处为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11022米。
·地球的重力场 地球重力作用的空间称为地球重力场。作用在地球表面上的重力是地球质量产生的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地球自转所引起的离心力对重力的影响在赤道上最强,并随纬度的不同而呈有规则的变化。同时,由于地球不同部位的密度分布得不均一,也引起重力的变化和异常。因此,重力异常可以提供地球不同部分密度变化的信息。
·地球具有磁场,称为地磁场 地磁场是非常弱的磁场,其强度在地面两极附近最强;而赤道附近最弱。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不仅随地而异,也因时间不同而有变化。地球磁场的存在使地球免受太阳风的直接影响,磁层的存在对大气的成分和地面气候起重大的作用,并因此而影响到地球上生命的发展。
·地球的构造和成分 地球是由不同状态、不同物质的圈层构成的。地球的内部由地核、地幔和地壳3层组成(见地球内部构造图)。地球表面则由水圈和大气圈所包围,后二者又维系着生物圈的存在。
·地壳 包裹着整个地球内部的薄壳。质量只占全球质量的0.2%。大陆地壳与海底地壳有明显的差别。海底地壳极薄,厚度为2~11千米,平均约7千米,密度3~3.1克/立方厘米,主要由镁铁质火成岩组成,上面有极薄的深海沉积物覆盖。与此相反,大陆地壳则较厚,l5~80千米,平均35千米,密度2.7~2.8克/立方厘米,出露在地表,由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组成。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