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01812丛书名: 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内容简介
对古代地图的研究,以往多侧重于在绘制技术和版本考订方面做工作。把地图与它所描述的对象结合起来,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地图作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深入解读,并以历史的眼光来追溯地图成长的历程,一直是古地图研究领域的缺项。本书以1911年以前绘制的北京城市地图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纵向)和类型(横向)的不同角度来赏析和诠释它们,考察其个体以至整体与北京城市发展演变的内在联系,力图复原地图绘制的“历史原境”;研究与地图绘制、使用、收藏和流布有关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发现并阐释了隐藏在历史深处不曾被关注的、带有浓郁地域文化特征的京师地图文化现象,构建了北京地区特有的古代城市地图发展史,在学术上具有开创意义。书中有插图41幅,并附现存北京古地图图目,内收保存至今的古代北京各种专题地图近200种,标明每种地图的外观、尺寸、内容和收藏单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目 录
自序
章 导论
一 透过地图看城市
二 研究现状和困难所在
三 研究的角度和视野
第二章 北京城市地图的早期形态
一 地图实物的散佚缺失
二 “宋人行记”与《金中都皇城图》
三 明代的北京城市地图
第三章 盛清时期的北京城图
一 官修志书地图
二 坊刻私绘地图
三 皇权与地图绘制
四 盛世修图的背景浅析
第四章 清中期的地图嬗变
一 不同地图系统的形成
二 地图社会文化功能的拓展
第五章 北京城市地图的近代化演进
一 传统的演绎和近代特征的引进
二 近现代实测起步
三 官修志书地图的革新
四 背景浅析——近代地图出版事业的崛起
第六章 结论
一 一部自成体系的地图史
二 被地图所概念化的城市
参考文献
附录 现存北京古地图图目
后记
章 导论
一 透过地图看城市
二 研究现状和困难所在
三 研究的角度和视野
第二章 北京城市地图的早期形态
一 地图实物的散佚缺失
二 “宋人行记”与《金中都皇城图》
三 明代的北京城市地图
第三章 盛清时期的北京城图
一 官修志书地图
二 坊刻私绘地图
三 皇权与地图绘制
四 盛世修图的背景浅析
第四章 清中期的地图嬗变
一 不同地图系统的形成
二 地图社会文化功能的拓展
第五章 北京城市地图的近代化演进
一 传统的演绎和近代特征的引进
二 近现代实测起步
三 官修志书地图的革新
四 背景浅析——近代地图出版事业的崛起
第六章 结论
一 一部自成体系的地图史
二 被地图所概念化的城市
参考文献
附录 现存北京古地图图目
后记
在线试读
章 导论
一 透过地图看城市
地图,作为一种出版物,在今天已广为人们所熟知并加以利用。它是一种信息载体,不论色彩如何艳丽,符号如何生动,终仍将被归为一种抽象模型——用图形和线划符号再现地表自然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规律——或者说符号化模型。但是,地图这样的信息载体与通常的摄影图片、航空遥感图片又不同,它不可能无一缺漏、真实地再现地表事物,而是会反映出绘图者对这些地表现象的主观认知;它必然要表现甚至夸大绘图者有意或潜意识强调的事物,同时掩饰或弱化他所排斥或忽视的事物。也就是说,绘图者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信息的过滤和重组。这样,地图就难以避免地将被打上绘图者主观意识的烙印。反过来,绘图者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地图的绘制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如果说绘图者的主观性决定了地图的内容取舍和表现力度,那么那些客观因素就很有可能作用于地图的表现形式。一方面,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拥有不同的绘制技术;另一方面,不同政治和文化背景之下,人们对自己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会有不同的心理认识和空间感知。因此,地图就成为一种主观性很强的信息载体;对地图的关注和研究,不仅涉及自然科学和测绘技术的问题,还必须联系相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
古代地图也一样,它记录了古代山川地貌等自然景观,也描绘出城市村落等社会景观。一幅古代地图的绘制方法、图形符号、内容取舍等,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揭示出其绘制时代的技术发展和社会文化特征。因此,读图的过程,不仅是认识古代地物空间分布的过程,而且还可以是一个研读绘图时代的人类思想和社会制度的过程。不妨把每幅地图想象和假设为一个社会断面,如果连续阅读大量的“断面”,并把它们排列关联起来,想必是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和特征,钩沉出隐藏在“历史深处”、尚未浮出人们普遍认知表层的东西的。
……
一 透过地图看城市
地图,作为一种出版物,在今天已广为人们所熟知并加以利用。它是一种信息载体,不论色彩如何艳丽,符号如何生动,终仍将被归为一种抽象模型——用图形和线划符号再现地表自然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规律——或者说符号化模型。但是,地图这样的信息载体与通常的摄影图片、航空遥感图片又不同,它不可能无一缺漏、真实地再现地表事物,而是会反映出绘图者对这些地表现象的主观认知;它必然要表现甚至夸大绘图者有意或潜意识强调的事物,同时掩饰或弱化他所排斥或忽视的事物。也就是说,绘图者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信息的过滤和重组。这样,地图就难以避免地将被打上绘图者主观意识的烙印。反过来,绘图者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地图的绘制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如果说绘图者的主观性决定了地图的内容取舍和表现力度,那么那些客观因素就很有可能作用于地图的表现形式。一方面,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拥有不同的绘制技术;另一方面,不同政治和文化背景之下,人们对自己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会有不同的心理认识和空间感知。因此,地图就成为一种主观性很强的信息载体;对地图的关注和研究,不仅涉及自然科学和测绘技术的问题,还必须联系相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
古代地图也一样,它记录了古代山川地貌等自然景观,也描绘出城市村落等社会景观。一幅古代地图的绘制方法、图形符号、内容取舍等,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揭示出其绘制时代的技术发展和社会文化特征。因此,读图的过程,不仅是认识古代地物空间分布的过程,而且还可以是一个研读绘图时代的人类思想和社会制度的过程。不妨把每幅地图想象和假设为一个社会断面,如果连续阅读大量的“断面”,并把它们排列关联起来,想必是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和特征,钩沉出隐藏在“历史深处”、尚未浮出人们普遍认知表层的东西的。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