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03398
内容简介
《世界华文教育年鉴(2016)》由世界华文教育发展综述、大事记、资讯、学术动态以及华教天地、台湾地区华教活动、海外示范华校华文教育活动撮要七部分组成,介绍了2015年世界华文教育在政策、师资、活动、科学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发生的大事,在政策、工作会议、机构发展与变迁、活动、合作与交流、师资培养、资源建设等方面开展的工作,以及主要学术活动和成果,并介绍了海外华文教育示范学校、为华文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
目 录
第一部分 2015年世界华文教育发展综述
一 华文教育政策综述
二 华文教育工作会议综述
三 华教机构发展与变迁综述
四 华文教育交流与合作综述
五 华文教育活动综述
六 华文师资培养综述
七 台湾地区华文教育工作综述
八 海外示范华校华文教育工作综述
九 华文教学与研究综述
第二部分 2015年世界华文教育大事记
第三部分 2015年世界华文教育资讯
一 华教政策
二 华教工作会议
三 华教机构变迁
四 华教交流与合作
五 华教活动
六 华教师资培养
七 华教资源建设
第四部分 世界华文教育学术动态
一 华教学术会议
二 论文选介
三 著作选介
第五部分 华教天地
一 华文教育基地
二 华文教育示范学校
三 华文教育人物
第六部分 台湾地区华教活动
第七部分 2015年海外示范华校华文教育活动撮要
一 华文教育政策综述
二 华文教育工作会议综述
三 华教机构发展与变迁综述
四 华文教育交流与合作综述
五 华文教育活动综述
六 华文师资培养综述
七 台湾地区华文教育工作综述
八 海外示范华校华文教育工作综述
九 华文教学与研究综述
第二部分 2015年世界华文教育大事记
第三部分 2015年世界华文教育资讯
一 华教政策
二 华教工作会议
三 华教机构变迁
四 华教交流与合作
五 华教活动
六 华教师资培养
七 华教资源建设
第四部分 世界华文教育学术动态
一 华教学术会议
二 论文选介
三 著作选介
第五部分 华教天地
一 华文教育基地
二 华文教育示范学校
三 华文教育人物
第六部分 台湾地区华教活动
第七部分 2015年海外示范华校华文教育活动撮要
前 言
振兴华文教育事业 助力中华民族复兴
——《世界华文教育年鉴》序言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 裘援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外至少有6000多万华侨华人,分布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华文教育,就是面向广大华裔青少年开展的中华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教育。自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明诚书院——海外第一所有文字记载的华文学校——1690年创办至今,华文教育已经走过300多年的历程,成为在海外植根最深、覆盖最广、相对正规、最为有效的中华语言文化教育形式;它既维系着华侨华人的民族特性和对祖籍国的深厚情感,又是在海外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
2014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指出:“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广大海外侨胞有着赤忱的爱国情怀、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智力资源、广泛的商业人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而华文教育,就是华侨华人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的重要渠道。
当今的中国,正逐步迈向国际舞台中心,既需要更多地发出中国声音,表达中国立场,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体现中国作用,也需要让世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而语言和文化,正是打开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沟通交流之门的“金钥匙”,以教授华文和传播中华文化为核心要务的华文教育,就是这把“金钥匙”的重要锻造者。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外各领域交流合作日益紧密,作为世界第二大国际通用语言的华文,成为各国人民外语学习的重要选项,世界范围内“汉语热”“中华文化热”持续升温。华文学校长期扎根海外,为数众多,分布广泛,基础牢固,在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直深受各国华人社会和当地友族的好评。华文教育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性机遇期。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侨务工作,非常关注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2013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访泰期间,专程前往清迈崇华新生华立学校,看望慰问当地华校师生,勉励大家为增进中泰人文交流做出更大贡献。2014年4月,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专门主持召开以“努力破解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瓶颈”为主题的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邀请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研讨华文教育问题,这在全国政协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也为发挥华文教育的独特功能提供了广阔舞台。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将秉承“为侨服务”的宗旨,继续大力支持和发展华文教育,推动建立更多、更广泛的与各国政府交流合作机制,为华文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和引导海外侨社、华文教育组织及各界人士支持华教事业,为华文教育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完善国内华文教育资源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利用国内资源为华文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此基础上,我们正着力打造“施教体系、教材体系、培训体系、帮扶体系、支撑体系、体验体系”,引导海外华文学校转型升级,推动华文教育向“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大力推进以下工作。
第一,实施“海外惠侨工程”,提升华文教育发展内生动力。2014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向海外侨胞发出建设“和谐侨社”的倡议,并推出“海外惠侨八项计划”,包括加强侨团建设、建立华助中心、发展华文教育、扩大文化交流、推动繁荣中餐、实施中医关怀、扶助侨胞事业、为侨信息服务等,以此为渠道把祖(籍)国的关爱,送到华侨华人心上。推动“和谐侨社”建设,既能促进海外侨社的团结互助,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的良好形象,又能让侨胞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自豪感,提高大家学习中华语言文化的热情,增强华文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二,着力研制办学标准,把华文学校打造成海外中华语言文化基础教育的首选。经过多年发展,华文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华文学校原有语言补习性质的教学定位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快原有华文学校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势在必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要,启动了华文学校办学标准、华文教师从业水平测试标准、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标准研制工作,海外周末制华文学校教学大纲、华文教材编写大纲等也已委托相关院校进行研制。通过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将着力把近2万所华文学校打造成海外中华语言文化基础教育的首选平台。
第三,建立“三位一体”教师培训机制。为逐步解决海外华文教师数量不足、专业素养不够、断层严重等问题,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组织开展了《华文教师证书》制度研究,目前该项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依托《华文教师证书》制度,将建立起“培训—考核—认证”三位一体华文师资培养模式,全方位、多渠道、多专题、系统化培训海外华文教师,为华文教育输送合格的教学人才。在继续做好招收海外优秀华裔青少年到办属院校和基地院校接受学历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办属院校和基地院校到华文教育重点国家设立师范学院或者培训中心,就地培训更多的华文教师。
第四,构建“通用型 本土化”教材体系。教材是华文教育的基础,也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经过长期努力,目前基本建成了涵盖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通用型中文主干教材体系,每年向海外提供各类华文教材达400万册,基本做到了有求必应,足量供应。今后,将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周边国家和华文教育重点国家,重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国别化教材,建立通用型华文教材和本土化教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华文教育教材体系。
第五,探索和完善华文教育帮扶措施。全力支持华文学校和华教组织发展,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对华文学校和华教组织的帮扶措施。截至2014年底,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已遴选出208所华文教育示范学校,确定162所贫困学校和19个华教组织为扶持对象,设立了340个华星书屋。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将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争取到2017年,再建立100所华文教育示范学校,再扶持200所贫困学校和新兴学校;再支持30个华教组织开展工作,提升其服务质量;再建200个“华星书屋”,满足华校师生学习中华文化的需求;将外派教师规模由800人增加到1200人。此外,在基础较好、规模较大、条件较成熟的华文教育重点国家,还将探索设立华文教育师范学院或华文教育服务中心,更好地为华文教育发展服务。
第六,丰富中华文化体验体系。“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大赛、华人学生作文比赛等大型活动已成为华文教育的重要品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今后将努力提升这些品牌活动内涵及其功能和成效,同时推动有实力的省市侨务办公室和基地院校组织有特色的专业艺术团组到海外举办“中华文化大乐园”,把中华文化送到华裔青少年的家门口、校门口,让更多的华裔和其他族裔青少年受益,培育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感知与热爱。我们还鼓励各相关单位通过建设“互联网 ”型的华文学校或中华文化学校,研发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资源,利用新媒体创新中华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形式,帮助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了解和体验优秀的中华语言文化。
华文教育是海外侨社最大的民生工程。相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奋斗与努力,海外华文教育水平必将不断提高,为“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创建出更广阔的平台,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想贡献应有的力量。
华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组织专业团队自2013年以来编撰出版了《世界华文教育年鉴》,详细记录了华文教育领域发生的年度事件,客观评述了华文教育领域的探索和创新,为业界和学界提供了分享与交流华教资讯的平台,为管理部门提供了信息服务和决策参考。《世界华文教育年鉴》的编撰与出版,是华文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见证,意义重大。
是为序。
继往开来 把脉时代 探索华文教育新发展
——《世界华文教育年鉴》序言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李刚
华文教育是面向广大华裔青少年开展的中华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教育,它伴随着华侨华人的出现而产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已经走过了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从最初的私塾、义学、书院,到现代意义的新式学校,再到今天世界上广泛分布的近2万所华文学校,世界华文教育从兴起到兴盛、从低谷到复兴,已发展成为在海外植根最深、覆盖最广、相对正规、最为有效的中华语言文化教育形式;并且成为中华民族在海外的留根工程,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希望工程,华侨华人社会的民生工程。
为了更好地推动华文教育事业发展,2014年,国务院侨办提出围绕推动华文教育“转型升级”这一任务,努力建设有利于华文教育发展的“两大机制”:一是建立与华侨华人住在国政府交流合作机制,为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建立国内华文教育资源统筹协调机制,为海外华文教育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与此同时,国务院侨办还倾力打造涵盖施教、教材、培训、帮扶、支撑、体验等多方面的华文教育“六大体系”,以期全面提升华文教育发展水平。当前,国务院侨办正协同相关华文教育机构,积极拓展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完善协作机制,全力推动海外华文学校朝标准化、专业化、正规化方向转型升级,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性成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推动汉语迅速成为各国人民外语学习的重要选项,并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中华文化热”。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华文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2013年秋,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尤其是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以来,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简称“五通”)等各项工作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进入落实和实施阶段。“五通”之中,民心相通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根本,也是沿线各国接受、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提。而语言通、文化通对于民心相通至关重要,通过语言推广与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
显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有大批既懂得通用语言也精通当地民族语言的专业人才。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不拘泥于经济领域,在教育、文化等各方面,都将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在此新形势下,华文教育也衍生出新的时代内涵,在为华侨华人传承本民族语言与文化服务的基础上,还必须肩负起培养适应时代需要、服务当地社会发展需要的通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
面对海外华文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华文教育功能的转型升级,创新华文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当前,互联网正推动着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环境。2015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到,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显然,“互联网 ”为改造提升传统行业提供了巨大空间。华文教育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利用“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海外华文师资培训、华文教育普及的效率和质量。
回顾历史,把脉当下,华文教育正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式发展模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华文和中华文化的价值也在进一步凸显,世界范围内的“中文热”、“中华文化热”已经并将持续升温。华文教育历史悠久、规模庞大、体系完备,是当前海外中华语言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具有其他渠道难以比拟的独特优势。希望各级各类华文教育机构能够紧抓机遇,努力探索发展远程华文教育,实施“互联网 华文教育”工程,开设网上课堂、客厅中文学校等,将优秀的中华文化教学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地,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大华校师生的校门口、家门口,让华文教育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华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编撰了《世界华文教育年鉴》(2016)。作为全面记录2015年世界华文教育发展的信息资料工具书,该年鉴立足于现实,汇集了过去一年里世界华文教育领域具有时代特色的信息和资料,其指南作用十分凸显。同时,年鉴又将为今后世界华文教育研究提供较高价值的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我们期待并相信《世界华文教育年鉴》将越办越好。
是为序。
2016年9月20日
——《世界华文教育年鉴》序言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 裘援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外至少有6000多万华侨华人,分布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华文教育,就是面向广大华裔青少年开展的中华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教育。自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明诚书院——海外第一所有文字记载的华文学校——1690年创办至今,华文教育已经走过300多年的历程,成为在海外植根最深、覆盖最广、相对正规、最为有效的中华语言文化教育形式;它既维系着华侨华人的民族特性和对祖籍国的深厚情感,又是在海外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
2014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指出:“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广大海外侨胞有着赤忱的爱国情怀、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智力资源、广泛的商业人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而华文教育,就是华侨华人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的重要渠道。
当今的中国,正逐步迈向国际舞台中心,既需要更多地发出中国声音,表达中国立场,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体现中国作用,也需要让世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而语言和文化,正是打开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沟通交流之门的“金钥匙”,以教授华文和传播中华文化为核心要务的华文教育,就是这把“金钥匙”的重要锻造者。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外各领域交流合作日益紧密,作为世界第二大国际通用语言的华文,成为各国人民外语学习的重要选项,世界范围内“汉语热”“中华文化热”持续升温。华文学校长期扎根海外,为数众多,分布广泛,基础牢固,在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直深受各国华人社会和当地友族的好评。华文教育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性机遇期。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侨务工作,非常关注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2013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访泰期间,专程前往清迈崇华新生华立学校,看望慰问当地华校师生,勉励大家为增进中泰人文交流做出更大贡献。2014年4月,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专门主持召开以“努力破解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瓶颈”为主题的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邀请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研讨华文教育问题,这在全国政协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规划也为发挥华文教育的独特功能提供了广阔舞台。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将秉承“为侨服务”的宗旨,继续大力支持和发展华文教育,推动建立更多、更广泛的与各国政府交流合作机制,为华文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和引导海外侨社、华文教育组织及各界人士支持华教事业,为华文教育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完善国内华文教育资源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利用国内资源为华文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此基础上,我们正着力打造“施教体系、教材体系、培训体系、帮扶体系、支撑体系、体验体系”,引导海外华文学校转型升级,推动华文教育向“标准化、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大力推进以下工作。
第一,实施“海外惠侨工程”,提升华文教育发展内生动力。2014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向海外侨胞发出建设“和谐侨社”的倡议,并推出“海外惠侨八项计划”,包括加强侨团建设、建立华助中心、发展华文教育、扩大文化交流、推动繁荣中餐、实施中医关怀、扶助侨胞事业、为侨信息服务等,以此为渠道把祖(籍)国的关爱,送到华侨华人心上。推动“和谐侨社”建设,既能促进海外侨社的团结互助,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的良好形象,又能让侨胞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自豪感,提高大家学习中华语言文化的热情,增强华文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二,着力研制办学标准,把华文学校打造成海外中华语言文化基础教育的首选。经过多年发展,华文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华文学校原有语言补习性质的教学定位远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快原有华文学校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势在必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要,启动了华文学校办学标准、华文教师从业水平测试标准、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标准研制工作,海外周末制华文学校教学大纲、华文教材编写大纲等也已委托相关院校进行研制。通过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将着力把近2万所华文学校打造成海外中华语言文化基础教育的首选平台。
第三,建立“三位一体”教师培训机制。为逐步解决海外华文教师数量不足、专业素养不够、断层严重等问题,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组织开展了《华文教师证书》制度研究,目前该项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依托《华文教师证书》制度,将建立起“培训—考核—认证”三位一体华文师资培养模式,全方位、多渠道、多专题、系统化培训海外华文教师,为华文教育输送合格的教学人才。在继续做好招收海外优秀华裔青少年到办属院校和基地院校接受学历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办属院校和基地院校到华文教育重点国家设立师范学院或者培训中心,就地培训更多的华文教师。
第四,构建“通用型 本土化”教材体系。教材是华文教育的基础,也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经过长期努力,目前基本建成了涵盖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通用型中文主干教材体系,每年向海外提供各类华文教材达400万册,基本做到了有求必应,足量供应。今后,将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个性化需求,尤其是周边国家和华文教育重点国家,重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国别化教材,建立通用型华文教材和本土化教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华文教育教材体系。
第五,探索和完善华文教育帮扶措施。全力支持华文学校和华教组织发展,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对华文学校和华教组织的帮扶措施。截至2014年底,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已遴选出208所华文教育示范学校,确定162所贫困学校和19个华教组织为扶持对象,设立了340个华星书屋。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将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争取到2017年,再建立100所华文教育示范学校,再扶持200所贫困学校和新兴学校;再支持30个华教组织开展工作,提升其服务质量;再建200个“华星书屋”,满足华校师生学习中华文化的需求;将外派教师规模由800人增加到1200人。此外,在基础较好、规模较大、条件较成熟的华文教育重点国家,还将探索设立华文教育师范学院或华文教育服务中心,更好地为华文教育发展服务。
第六,丰富中华文化体验体系。“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大赛、华人学生作文比赛等大型活动已成为华文教育的重要品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今后将努力提升这些品牌活动内涵及其功能和成效,同时推动有实力的省市侨务办公室和基地院校组织有特色的专业艺术团组到海外举办“中华文化大乐园”,把中华文化送到华裔青少年的家门口、校门口,让更多的华裔和其他族裔青少年受益,培育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感知与热爱。我们还鼓励各相关单位通过建设“互联网 ”型的华文学校或中华文化学校,研发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资源,利用新媒体创新中华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形式,帮助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了解和体验优秀的中华语言文化。
华文教育是海外侨社最大的民生工程。相信通过我们不懈的奋斗与努力,海外华文教育水平必将不断提高,为“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创建出更广阔的平台,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想贡献应有的力量。
华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组织专业团队自2013年以来编撰出版了《世界华文教育年鉴》,详细记录了华文教育领域发生的年度事件,客观评述了华文教育领域的探索和创新,为业界和学界提供了分享与交流华教资讯的平台,为管理部门提供了信息服务和决策参考。《世界华文教育年鉴》的编撰与出版,是华文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见证,意义重大。
是为序。
继往开来 把脉时代 探索华文教育新发展
——《世界华文教育年鉴》序言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 李刚
华文教育是面向广大华裔青少年开展的中华语言学习和文化传承教育,它伴随着华侨华人的出现而产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已经走过了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从最初的私塾、义学、书院,到现代意义的新式学校,再到今天世界上广泛分布的近2万所华文学校,世界华文教育从兴起到兴盛、从低谷到复兴,已发展成为在海外植根最深、覆盖最广、相对正规、最为有效的中华语言文化教育形式;并且成为中华民族在海外的留根工程,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希望工程,华侨华人社会的民生工程。
为了更好地推动华文教育事业发展,2014年,国务院侨办提出围绕推动华文教育“转型升级”这一任务,努力建设有利于华文教育发展的“两大机制”:一是建立与华侨华人住在国政府交流合作机制,为海外华文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建立国内华文教育资源统筹协调机制,为海外华文教育发展提供更多支持。与此同时,国务院侨办还倾力打造涵盖施教、教材、培训、帮扶、支撑、体验等多方面的华文教育“六大体系”,以期全面提升华文教育发展水平。当前,国务院侨办正协同相关华文教育机构,积极拓展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完善协作机制,全力推动海外华文学校朝标准化、专业化、正规化方向转型升级,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性成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推动汉语迅速成为各国人民外语学习的重要选项,并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中华文化热”。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华文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机遇。2013年秋,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尤其是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以来,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简称“五通”)等各项工作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进入落实和实施阶段。“五通”之中,民心相通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根本,也是沿线各国接受、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提。而语言通、文化通对于民心相通至关重要,通过语言推广与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
显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有大批既懂得通用语言也精通当地民族语言的专业人才。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不拘泥于经济领域,在教育、文化等各方面,都将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在此新形势下,华文教育也衍生出新的时代内涵,在为华侨华人传承本民族语言与文化服务的基础上,还必须肩负起培养适应时代需要、服务当地社会发展需要的通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
面对海外华文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华文教育功能的转型升级,创新华文教育的形式和手段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当前,互联网正推动着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环境。2015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并提到,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显然,“互联网 ”为改造提升传统行业提供了巨大空间。华文教育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利用“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海外华文师资培训、华文教育普及的效率和质量。
回顾历史,把脉当下,华文教育正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式发展模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华文和中华文化的价值也在进一步凸显,世界范围内的“中文热”、“中华文化热”已经并将持续升温。华文教育历史悠久、规模庞大、体系完备,是当前海外中华语言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具有其他渠道难以比拟的独特优势。希望各级各类华文教育机构能够紧抓机遇,努力探索发展远程华文教育,实施“互联网 华文教育”工程,开设网上课堂、客厅中文学校等,将优秀的中华文化教学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世界各地,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大华校师生的校门口、家门口,让华文教育在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华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编撰了《世界华文教育年鉴》(2016)。作为全面记录2015年世界华文教育发展的信息资料工具书,该年鉴立足于现实,汇集了过去一年里世界华文教育领域具有时代特色的信息和资料,其指南作用十分凸显。同时,年鉴又将为今后世界华文教育研究提供较高价值的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我们期待并相信《世界华文教育年鉴》将越办越好。
是为序。
2016年9月20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