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3051613
内容简介
《论疏理路译释(藏汉合璧本)》采用“译释”的方法,即首先在阅读和理解藏文的基础上,按照藏文原典的论述逻辑对原文进行分解,并绘制了90多幅科判结构表,使人能够清晰的了解藏族佛教学者解释经典的理路方法,然后按照“时代同一性”、“意义对应性”、“语序一致性”三大原则,采取直接对译的方式对其汉译,以保证意义的对应性和真实性;接着从当前汉语习惯出发,在所译汉文的基础上充实、补充、完善原文中所省略的知识背景和内容,采取通俗的、适合现代人理解的汉语表述方式对之进行表述。这种方法既照顾了汉藏语之间的贯通关系,也比较合适的解决了翻译过程中的“意义的变迁”和“理解的困难”问题,比一般的翻译具有更好的优越性,值得不同语际间学术研究借鉴。
目 录
●引言
章总判:根本结构和整体把握
节诠说主题及根本结构
第二节卷首偈颂的诠释取向
第三节正释之前的解说事项
第四节论著篇章的整体把握
第二章分释:各品结构及文义解说
节总说二无我
第二节解说法无我
第三节解说补特迦罗无我
第四节宣说有为法的空性
第五节趋入无我真实义之理
第六节时间自性空
第七节三有相续真性空
第八节在缘起自性空上断除争论
第九节从通不通达彼(缘起)进入还灭轮回
第十节若通达缘起则恶见自息
第三章摄义:中观应成之不共见解
节解题与提要
第二节不许阿赖耶识
第三节不许诸法有自相
第四节于名言中承许外境
第五节不许自续
第六节不许“自证分”
第七节声觉圣者亦须通达法无自性
第八节安立烦恼障和所知障之理
第九节佛的尽所有智的情形
第十节了不了义之辨别
附录
《中观根本慧论的注释·正理海》科判藏汉对照表
凡例说明
《中观根本慧论的注释·正理海》科判表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章总判:根本结构和整体把握
节诠说主题及根本结构
第二节卷首偈颂的诠释取向
第三节正释之前的解说事项
第四节论著篇章的整体把握
第二章分释:各品结构及文义解说
节总说二无我
第二节解说法无我
第三节解说补特迦罗无我
第四节宣说有为法的空性
第五节趋入无我真实义之理
第六节时间自性空
第七节三有相续真性空
第八节在缘起自性空上断除争论
第九节从通不通达彼(缘起)进入还灭轮回
第十节若通达缘起则恶见自息
第三章摄义:中观应成之不共见解
节解题与提要
第二节不许阿赖耶识
第三节不许诸法有自相
第四节于名言中承许外境
第五节不许自续
第六节不许“自证分”
第七节声觉圣者亦须通达法无自性
第八节安立烦恼障和所知障之理
第九节佛的尽所有智的情形
第十节了不了义之辨别
附录
《中观根本慧论的注释·正理海》科判藏汉对照表
凡例说明
《中观根本慧论的注释·正理海》科判表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