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5459074
一家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依靠的不是领导者的个人能力,而是整个团队的力量,华为也不例外。华为是中国蕞早将人才列为战略性资源的企业,其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是华为30年来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关键。
本书从华为由2.1万元到3900亿元年营业额的发展轨迹中,总结出了华为在灰度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时间管理、人才管理和人才激励等这些方面的团队管理智慧。全书逻辑严密、案例新颖、重实用、重应用,特别适合广大团队管理者阅读与借鉴。
章 灰度:以妥协和宽容维持平衡
妥协不是让步,而是以退为进
世界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
别较真,跳芭蕾的都有双粗腿
各打五十大板那不叫公平
华为灰度管理:妥协、开放和宽容
第二章 目标:有目的能更快到达终点
三分天下,华为占一分
只要能实现,做第二也高兴
不执行,一切都是空谈
设个期限,看谁还敢再拖
把目标切开,才能大口地“吃”
必要时,给目标来个“微整形”
华为目标法:聚焦关键点
第三章 绩效:能倒出来的才是饺子
发展要均衡,抓住短木板
来点刺激,效率会更高
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客户满意了,才能算有了成绩
好干部就必须出好业绩
华为执行秘诀:“三高政策”
第四章 时间:让听得见炮火声的人来决策
正确打开时间的方式
充分授权,没必要事事都请示
能精简就精简,不要制造垃圾
要想不浪费,就别什么都凑合
别心急,重要的事得多花些时间
时间有弹性,才能让计划赶得上变化
华为的高效管理:无为而治
第五章 项目:做项目可以检验一个团队
要想项目好,准备少不了
有计划地执行,才能完成得更好
定个标准,谁都甭想蒙混过关
沟通得顺畅,不然容易“卡壳”
严密监控,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收好尾巴,越到后面越不能松懈
华为做项目:确保人尽其责
第六章 人才: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
别管劳动者,得多培养奋斗者
奋斗掺不得假,坚决抵制“赝品”
想要惊喜,就给坐冷板凳的人机会
不怕死的人,才能进“华为墓”
把没干劲的都从管理岗位调出来
保持团队活力,让人才循环起来
华为选人:好干部的四个标准
第七章 激励:分好钱,才能管好人
人人持股,大家一起来赚钱
树标杆,让“雷锋”先富起来
拉大差异,充分发挥奖金的功效
华为人不缺钱,缺的是荣誉
想留住人才,先亮出“底牌”
华为没人特殊:以贡献领酬劳
第八章 危机: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世界瞬息万变,唯惶者才能生存
想顺利过冬,春天就得做准备
轮值CEO,干部没有终身制
设立“红、蓝军”,有对手才能进步
越是成绩傲人,越要保持清醒
华为成长法则:末位淘汰制
第九章 文化:资源会枯竭,唯文化生生不息
能传下去的,才算得上是文化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
企业要扩张,就得训练一批“狼”
静水潜流,要慢慢地去发展
人可以不完美,但团队必须完美
华为理念:活着才是硬道理
(摘自本书内文第157至第161页面)
不怕死的人,才能进“华为墓”
“越在困苦的时候,越能磨炼人的意志,越能检验人的道德和良知,越能锻炼人和提高人的技能,也越是我们队伍建设重要的时刻!”
众所周知,华为对员工是出了名的“刻薄”,对他们来说,加班、没假期什么的已经算幸福了,那些被企业派到国外去做“开荒牛”的人,累死累活地工作不说,还得饱受对妻儿的思念之苦。对此,任正非曾直言不讳地说:“进了华为,就是进了坟墓!”乍一听这话,似乎觉得很恐怖,但只要往深了一想,便会不由得佩服他,因为正是他这近乎变态的管理手段,才使华为团队拥有了无数的人才。
要想在华为的团队站住脚,仅凭那点吃苦耐劳的劲儿远远不够,人才们还必须具备一种“不怕死”的精神,这要如何来培养呢?答案是磨炼、磨炼、再磨炼!对华为而言,人才都是用来救场的,必须通过逆境的审核和检验才能合格,那些平日里咋咋呼呼,但一遇到困难就秒变脓包的人,不是华为的人才。
不少企业在培养人才时,总喜欢偷懒走个捷径,如直接招有经验、有能力的人,但华为却不这么想,它对那些“一张白纸”的应届生也照样感兴趣,因为它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能针对不同岗位状态来训练员工的个人素质、各项技能、综合能力等,具体而言,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上岗前、在岗时和换岗后(见图6-3)。
1997年,是华为培养人才的重要一年,为了组建一支职业化的正规军,更为了确保每个上岗的新人都是精英,华为决定从这一年开始,对新聘的应届生们进行封闭式入职培训。这个培训可不像其他企业那般,只是徒有其表地走个过场,而是实打实地严格训练,不给他们整出个“脱胎换骨”的变化来,谁都甭想上岗!
通常,华为的岗前培训会持续整整半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新员工们会经历军事化训练、学习企业文化、车间实习、技术培训和市场演习等。并且,他们的教官皆是从军队里退役的“狠角色”,每项训练都必须严格按照军队的标准来:每天6点半就得起床,简单的洗漱后便一起跑操场,谁起不来或迟到就扣分!
经过半年的严格考核和层层筛选,新员工们终于可以上岗了。若此时,他们一个不小心放松了警惕,那么,等待他们的依然会是被淘汰的厄运!为什么?因为真正的磨炼才刚刚开始!入职后,华为会时不时地引进一些新制度、新流程体系或是实施组织变革等,每每此时便会对员工进行在岗培训,学不会就下岗!
不仅如此,华为内部还有换岗这回事,它会根据员工的才能给他们换岗位,无论你喜不喜欢,也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乖乖地先去接受培训;华为还实行轮岗制,没人能舒舒服服地待在一个岗位上,它会不停地给员工培训,让他们学习多个岗位的技能;那些驻扎在海外的员工被调回后,也要接受一定的技能培训。
可以说,华为人都是从一次次的培训和审核中出来的,在华为,几乎没有直接提拔的先例,人才就必须经得起考验,他们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折腾史”。
一直以来,华为都非常注重对后续人才的培养,正因为如此,它对人才的选拔也十分挑剔,在它眼中,那些没实践能力的员工,即使说破了天去,都甭想跟人才沾上一点边!为了能不断地从基层“捞人”,华为对员工们的培训可谓是费尽了心机,不但规模大、投入大,力度也非常大,以致有些人因受不了而离场。
不仅如此,华为还一直都是个务实派,对于人才的培养从不玩虚的。在华为,没当过工人、没做过普通业务员、没基层管理经验的人,就别想被选拔为高层的干部,哪怕你的学历上写着“博士后”都不行!而你若以为只要坐上领导的宝座,便能万事大吉,那就大错特错,殊不知,你今年是某部门的一把手,没准明年就会变成办事处的小主任,也许后年还会被“发配”到海外去……
华为为什么要如此“折腾人”呢?这不仅是世人的疑问,就连华为人自己都不太理解。对此,有人默默地承受;有人终日在抱怨;有人甚至偷偷地哭泣;还有人因此选择了离开……面对这些,华为依然我行我素,丝毫没有改变的迹象。殊不知,华为的“折腾”并非是没来由的胡闹,而是秉承了它一贯的人才管理理念:哪里有炮火,哪里便需要人才顶上去。顶不住?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人才吗?
其实,“折腾人”的企业不止华为这一家,咱们的联想也喜欢磨砺人才。
提及联想,除了创始人柳传志外,还有一个响东东的名字——杨元庆!
对联想而言,杨元庆无疑是个人才,他30岁就已坐上微机事业部总经理的位置。也许是过于年轻的缘故,工作中的杨元庆是个“死硬派”,似乎在他的字典里就没有“妥协”二字,即使遭遇天大的困难,他也不肯轻易地低头。对此,联想老一辈的创业者们颇有微词,他们虽没有表现出来,但心里却很不舒服。
团队老大柳传志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却决定了要磨磨杨元庆的锐气。
这天,联想召开了一次内部合作的紧急会议,谁知,杨元庆那股“牛劲儿”又涌了上来,以致气氛十分尴尬。面对杨元庆强硬的态度,柳传志二话没说,直接劈头盖脸地训了杨元庆一顿,丝毫没给他留情面。杨元庆被这突如其来的批评吓蒙了,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选择默默地接受,将委屈咽进了肚子里。
然而,让杨元庆始料未及的是,柳传志对他的“折磨”才刚刚开始。从那以后,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只要他的“牛脾气”一冒头,就会被柳传志毫不客气地打压,并且所用言辞相当犀利,完全不顾及他的身份和感受。面对柳传志一次又一次的严厉批评,杨元庆终于扛不住了,竟当着众人的面失声痛哭起来。
时至今日,杨元庆回忆起那段往事,内心充满了感激:“如果当初只有我的年轻气盛,没有柳总的磨砺和教诲,恐怕联想的今天就是另外一番样子了!”
不可否认,联想磨砺人才的手段也很犀利,虽然这个过程会使人痛苦,但正因为有了“折腾”的经历,那些跟杨元庆一样的人才,才能获得成长的机遇,早早挑起联想的大梁。的确,是金子总会发光,可并非每一块金子都能发出耀眼的光芒,对于那些蒙上了尘埃的金子,我们就得让它们去接受大浪的淘洗!
在华为,一直流传着一句名言:“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什么是人才?对华为来说,能经得起考验、耐得住折磨、受得了磨难的,才配得上“人才”这个称号!正因为如此,华为的领导班子个顶个的能吃苦,他们大多经历过10个或更多不同的岗位,甚至有人在23年里换了15个以上的部门。要知道,每换一次部门,就意味着要跟过去告别,无论你的曾经多么辉煌,都会像写的粉笔字那样被抹掉重来。
看到这,你可能会觉得华为有点残忍,但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团队若没点“核武器”——人才,又怎能杀出这重重的市场包围?对此,华为的“老大”任正非就看得十分通透,他以“战火”洗礼人才的管理理念,帮华为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敢死队”,而正是这些在危机和困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才们,将华为变成了一头所向披靡的“狼”,使得那些竞争对手们一见到它,连“肉”都不要,直接逃命!
管理红绿灯
随着团队对人才的日益重视,培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无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也许今天还悠闲地在公司上着班,没准明天就会被抓去参加某项培训。的确,培训是加快员工成长的不二之法,但不少团队却忽视了一个大前提,那便是必须确保培训真的能让员工学到东西。要知道,培训数量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培训质量的提升,与盲目的培训相比,一次科学、系统的培训更能孕育人才。
所以,团队要想培养出人才来,就不能在培训上走形式,而应当真枪实弹地严格训练。对此,既不必搞那些五花八门的培训手段,也不要如走马观花般全学个遍,得把时间、精力和资金放在几个重点培训上,让成员们能学有所获。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