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9589876
1.“戴氏四书”是让人在燠热中感到清凉,在漂浮里沉潜下来,摆脱浮躁而陷入沉思的书,是人史,心灵史,大时代里的个体生命史,小人物史。——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
2.二十年来,读到戴明贤默默地写的好几本书,从他的笔下,真正感到了一个作家对家乡热土的感情。这与他对这片土地上文化遗存和风土人情的熟悉是分不开的,也是做不得假的。
——邵燕祥(著名诗人)
3. 读他的书,总能触到人心的某一处:痛处或者柔软处。他博闻强记,文字看似悠闲落笔,实则绵里藏针;看似平直无华,却有某种邪性;汪洋之势妙趣横生,精锐之处扎人稳准狠,同时又有理性与智慧当家。
——何光渝(资深评论家、文化学者)
目录
父亲的园子
秋千
丝线浮雕
裁缝师傅和维纳斯铅笔
僧尼
亲历天地翻覆
惊鸿
草根树皮
三岔河纪事
花之忆
乌蒙学子
乌蒙杜鹃
茧簃
借屋檐躲雨
赤水河纪行
猿猴场传奇
北国的风筝
大院记忆
听竹琴记
我自思量禹
走在乡间道路上
莽莽梵净山
蛇的神话
山与瀑之女
美石
格拉茨纪事
东线之旅
至柔与至刚的不解缘
舟入蛟龙窟
诗漂?阳河
织金归来不看洞
花溪秀而野
清雄格凸河
鲍屯抬汪公
屯堡徜徉
大理过年
文庙吃茶
斋名释义
布的诡异
后记
序
这是我在《一个人的安顺》〔另一版名《安顺旧事:一种城记》〕和《物之物语》两种系列散文之外的一部散文集。这些短文虽系陆续分散发表,却是自己从少年到老年的一编“行状”,正与那两种相辅相成。那两种多写我观察中的人和事,以别人为主;这一种多写我亲历的人和事,以自己为主。合起来就是一个较完整的人生记录。
我的人生道路很平淡,虽也有乐有苦,但在大动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政治运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中,不过是一点微不足道的“茶杯风波”。从家门到校门,一个偏科生;从校门到机关门,力不从心的文学青年和一个奉公守法的小职员;在大小政治运动中,一个胆战心惊的观众;“大跃进”造成的大饥馑中深入农村,接受了刻骨铭心的人生一课;“文革”发作时已下放乌蒙大山做中学教师,得以选择坐山观虎斗的逍遥派;后来回到贵阳,开始“滥竽”剧团,后调文联编刊物,做组织工作,直至退休。幸逢太平盛世,退休后自适其适,得其所哉。盘点一生,甜多于苦,是古谚“庸人有庸福”的一个标本。
既将散篇编为整体,乃对旧文进行了一番文字梳理,标题也加以调整,并补写了几段填补空白的文字。
我不吸烟,酒可有可无,只有茶,喝了几十年。茶之味,微涩、稍苦、回甘,正像我的人生之路;做了几十年工薪族,所写种种人事,多属出差所见闻,故以《茶味行役》名集。
二〇一三年十月八日草于适斋晴窗之下
后记
这本小书,开始只是作为一本散文集来编:选入若干篇目,大体分为几辑,作一次通体的文字梳理。后来按内容的时间先后排列时,发现了分明的纪历性质,就补写了一些填补空白的文字。(人民文学出版社)责编杜丽女士审阅书稿后,提出要完全做成一个整体。这意见对我启发极大,于是把游离于整体的篇目全部撤下,又补写了剧团、文联等段生活,对全书标题也作了调整。于是乎,真有点面貌一新的感觉了。非常感谢她!
甲午正月初六记于适斋。连日晴暖如初夏,吾黔自来所未有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