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3174935丛书名: 中华学人丛书
近代史上的中、西、新、旧,各自都有其独立的意义,不过相互依存的一面似更显著。中西和新旧之间的关系,尤更密切而纠结。在某种程度上,正因中国在对外竞争中的屡屡失利,“中西”的认同已带有太多的感情色彩,承载着强烈的价值判断,才逐渐被更超越的“新旧”所取代。从清末到民初,一方面新旧中西之间的紧张在持续,同时也有一些读书人试图淡化或超越其间的认同色彩。本书从当时人的认知入手,结合丰富的历史文献,展现出这一过渡时代多元竞争的思想史风貌,极具史学价值。
失去重心的近代中国:清末民初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
一、思想权势转移:从西学不能为用到中学不能为体
二、社会权势转移:从士到知识人
三、社会权势再转移:知识人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青年的兴起
近代湖南区域文化与戊戌新旧之争
一、从边缘走向中央的湘学
二、后湘军时代湖南的守旧与趋新
三、近代湖南排外的实际与迷思
四、余论:官绅的互动与竞争
思想观念与社会角色的错位:王先谦、叶德辉与戊戌前后湖南新旧之争
一、引言
二、旧中有新:王先谦、叶德辉对国情的认知
三、由新转旧:旧派人物反戈一击的关注所在
四、余波
他永远是他自己——陈独秀的人生和心路
一、发出时代的声音
二、从国家到个人的觉悟
三、从文学到伦理的文化革命
四、从康、梁到胡、陈的时代转折
五、走向行动的政治革命
六、一生定位
文学革命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反响
一、引言:《新青年》的沟通作用
二、“我们”与“他们”的困扰
三、新文学作品的实际读者
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
陈独秀与“五四”后《新青年》的转向
一、“五四”前后的《新青年》
二、北大的学科调整与京城的新旧之争
三、在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陈独秀
四、《新青年》的转向
五、《新青年》编辑部改组风波
六、余论:“五四”比我们认知的更丰富
课业与救国:从老师辈的即时观察认识“五四”的丰富性
一、引言
二、蒋梦麟对“五四”的即时观察
三、老师辈一年后的反思
四、救国和读书怎样两全?
五、社会模范的自制能力
六、余论:进一步认识“五四”的丰富性
从科学与人生观之争看后“五四”时期对“五四”基本理念的反思
一、论战双方的动机
二、进化论与作为“五四”基本理念的“科学”
钱明确表示,对于它们,绝不能“瞎了眼睛,认他为一种与我异派之文章”,而用平等的方式与之论争,只有用谩骂之法将其骂倒。桐城派既然余威尚存,后入主北大者就不得不肃清其影响;虽要与之争斗,却又不能视其为平等,故必出以谩骂。太炎派反桐城派,是革命也更正统的一派与以前当权而又不够正统的一派争夺思想领域(及其重要阵地北大)的控制权的斗争。故林纾的不得不辞职,恰是为传统眼光中更“正统”的学派所迫。
蔡元培入主以前的北京大学,早已是太炎门人的天下。蔡本人治校虽以兼容并包为宗旨,其实也不是完全兼容。就像他在答林纾的信中所说,他的兼容并包就不容纳“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蔡是浙江人,曾与章太炎同创光复会;他在北大的一个重要根基其实就是后来为英美留学生所攻击的“某籍某系”,也就是浙江籍的国文系教授;这些人大多留日,是太炎的弟子,未入章门者也多与太炎派有瓜葛。由于上述的原因,太炎派就不容桐城派。故蔡在北大所聘的旧派教授虽不少,却并不返聘桐城派之人,虽可认为是已将其视为“达自然淘汰之运命”了,其中也有更复杂的内外因素。
同样,主张容忍比自由更难得的胡适也曾说:“任何事我都能容忍,只有愚蠢,我不能容忍。”讲究民主的陈独秀以为,“讨论学理之自由,乃神圣自由也;倘对于毫无学理毫无常识之妄言”,就不能“滥用此神圣自由,致是非不明,真理隐晦”;对付之道,“唯有痛骂之一法”。
问题在于,什么是“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愚蠢”和“毫无学理毫无常识之妄言”,并无一个悬在那里的客观标准。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