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027304
内容简介
本选题已是本丛书的第三卷,在相关方向已产生一定影响。本选题从设定教学目标、组织课程教学、讲授技巧、体验式课程、非实践教学方法、评估学生学习、制度效力评估、课程模式等方面探讨了*法学实践教学的方法与路径,为我国法学教育设计和实施法学实践教学提供了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方案。
目 录
卓越人才背景下的诊所法律教育再研究——以六种能力的训练为基础培养法律人才
中国台湾地区法律诊所教学之特质与变革——中原大学法律实务教学之取向
实践性法学教育原理与实践探究
诊所式法律教育在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具体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法律诊所课程的教学感悟与反思
Practice and Activities of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at Tsukuba—Academia Law 0ffice
Building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through a Disability Law Clinic:Experiences from Renmin University Disability Law Clinic
高丽大学法学专门大学院公益法律教育的经验
法律咨询热线不同类型当事人的接听策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诊所的一次课堂总结
诊所法律教育质量评估机制研究
研究生诊所法律教育的可行性探讨——以模拟训练教学法为基础
论法学教育素质培养范式的转变
以诊所式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之殊同为切入点
法学体验式教学与传统理论教学良性瓦动探索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成人教育学基础
在法律诊所中}井授法律职业伦理
“在中国的法学院尝试用两条腿走路”——项中美体验式法律教学培训项目
校外实习课程
法学教育、实践性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
麦克乔治法学院校外实习学生手册及规则
麦克乔治法学院校外实习讨论会校内指导教师手册及规则
麦克乔治法学院校外实习校外指导教师手册及规则
中国台湾地区法律诊所教学之特质与变革——中原大学法律实务教学之取向
实践性法学教育原理与实践探究
诊所式法律教育在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具体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法律诊所课程的教学感悟与反思
Practice and Activities of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at Tsukuba—Academia Law 0ffice
Building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through a Disability Law Clinic:Experiences from Renmin University Disability Law Clinic
高丽大学法学专门大学院公益法律教育的经验
法律咨询热线不同类型当事人的接听策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法诊所的一次课堂总结
诊所法律教育质量评估机制研究
研究生诊所法律教育的可行性探讨——以模拟训练教学法为基础
论法学教育素质培养范式的转变
以诊所式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之殊同为切入点
法学体验式教学与传统理论教学良性瓦动探索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成人教育学基础
在法律诊所中}井授法律职业伦理
“在中国的法学院尝试用两条腿走路”——项中美体验式法律教学培训项目
校外实习课程
法学教育、实践性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
麦克乔治法学院校外实习学生手册及规则
麦克乔治法学院校外实习讨论会校内指导教师手册及规则
麦克乔治法学院校外实习校外指导教师手册及规则
前 言
构建理论与实践间的桥梁(序)
笔者曾经在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主题为“如何解决就业难”的会议上做主题发言时提道:当下法科生就业率之低可以称得上“骇人听闻”,这个现象发人深省,促使我们反思法学教育的问题,期望法学教育为法科生的未来负责;进而促使我们思考:法律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法学院应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对法学教育有很大影响力的美国律师协会提出法学院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未来的法律职业者。相形之下,中国法学教育定位不清,给人的感觉就是一艘大船行驶在海上,却没有海图可用。美国法学教育界经常对教育质量做评估,美国律师协会麦考利特报告的主题就是要填平理论到实践的鸿沟。目前业界已经认识到我国法学教育同样存在理论到实践的鸿沟。
笔者曾经有机会考察美国实践性法学教育,到耶鲁法学院访问的时候,耶鲁法学院院长高洪柱的办公室里挂着一中文条幅:“理论没有实践就没有生命,实践没有理论就没有灵魂。”这是关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一个很好的表述,高洪柱在欢迎耶鲁法学院新生的讲话中提到“一阴一阳之谓道”,改变世界也需要专业技能。美国法学教育界100多年以来一直在做各种各样的评估,比较著名的是1992年美国律师协会的麦考利特报告,其中提出了理论到实践的鸿沟。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评估报告是卡耐基报告,卡耐基报告最早是在1914年从批评医学教育出发的。当时,它指出哈佛医学院、耶鲁医学院的医学教育理论化太强,建议提升医学实践教育。它表扬了霍布金斯医学院的培养模式,认为是最好的。那么这个模式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呢?以协和为例,现在医学界的半壁江山是协和出身,而协和模式复制于霍布金斯医学院。医学教育和法学教育很实践性法学教育论丛·第三卷2SHIJIANXINGFAXUEJIAOYULUNCONG
相似,相比于医学教育强调实践性教学,法学教育做得是太不够了。既然法律技能十分重要,那么法律人应该具有哪些技能呢?1992年麦考利特报告提出十大技能:第一是问题解决,第二是法律分析和推理,第三是法律研究,第四是事实调查,第五是交流,第六是咨询,第七是谈判,第八是诉讼,第九是法律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第十是了解并应对职业道德问题。也许有人会说中国法科毕业生将来不一定都做律师。而美国法科生毕业后需要专门的职业培训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律师,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法科生毕业时只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价值,离成熟的律师还有距离。其实,上述基本职业技能对于其选择其他行业也是相通的,例如问题解决、分析推理、证据调查等能力。换句话说,做律师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基本价值,做其他行业同样需要,比如,做公务员同样需要问题解决能力。法学教育也应该使法科生具有上述十大技能,这是基本法律职业能力。
卡耐基报告指出法学院应该进行三个层面教育:第一个层面是培养学生像法律人一样思考。当然,像法律人一样思考只是基础,仅此还远远不够。谁敢说学车只是像司机一样思考、做一个医生只是像医生一样思考就可以了?因此,第一个是法学知识层面的教育。第二个层面是法律技能层面的教育,像法律人一样行动。第三个层面就是职业道德。法律人是比较特殊的职业群体,对于实现公正具有义务,对社会具有特殊责任。尽管强调职业技能,但是不要忘记培养法律人不是培养鞋匠,不是培养厨师,法律人要认同某种价值观,要勇于承担责任。一个法律人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三个层面的教育各尽其责:第一,法学知识使人像法律人一样思考;第二,职业技能使人像法律人一样行动;第三,培养法律人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传统美国法学教育是使学生像法律人一样思考,这是核心知识。此外还要注意,传统法学教育指的是美国的传统法学教育,就是案例教学、苏格拉底式教学。当下典型课堂教学是教师讲系统的法学知识,这并不是像法律人一样思考,实际上是像法学家一样思考。现代法学教育目标有三:核心知识、核心技能和核心价值。核心技能不是说毕业之后就可构建理论与实践间的桥梁(序)SHIJIANXINGFAXUEJIAOYULUNCONG3
以做律师,而是说毕业只是具备了做律师的基础。具有核心价值就是做一个好的法律人要像做一个好医生一样,培养一个好医生和培养一个好的法律人也是相通的。法律教育业界已经认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解决之道是构建两者之间的桥梁,该桥梁就是提升实践性法律教育,这是一个根本出路。法学教育改革需要再改革,重新定位,改革的关键在于实践性法学教育。如何构建理论到实践的桥梁?当务之急是加强实践性法学教育的比重,强化实践性课程。另外,应当鼓励在传统的法学课程中使用实践性教学方法。基于上述考虑,《实践性法学教育论丛》(第三卷)所关注的问题在于实践性教学方法的相关探索,希望向法学教师提供关于诊所式法律教育方法(既包括校内法律诊所,也涉及校外实习的相关问题)、法律模拟课程等实践性教学材料。本卷探索了如何使用诊所式法律教育方法向学生传授法律职业伦理,也特别关注法科生校外实习有效性如何提升的问题。相信本卷的相关内容既能给学生提供启发性的学习材料,同时也能给法学教师提供有较大参考价值的教学材料。本卷出版得到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提升项目”(Todevelopanewcurriulumandtopromoteprofessionalethicseducationforchineselawstudentsandlegalprofessionals.GrantNumber1125-2696)的经费支持;感谢福特基金会法律项目主管魏梦欣女士的支持;同时,也感谢知识产权出版社责任编辑牛洁颖的辛勤工作。
许身健2014年3月26日于北京
笔者曾经在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主题为“如何解决就业难”的会议上做主题发言时提道:当下法科生就业率之低可以称得上“骇人听闻”,这个现象发人深省,促使我们反思法学教育的问题,期望法学教育为法科生的未来负责;进而促使我们思考:法律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法学院应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对法学教育有很大影响力的美国律师协会提出法学院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未来的法律职业者。相形之下,中国法学教育定位不清,给人的感觉就是一艘大船行驶在海上,却没有海图可用。美国法学教育界经常对教育质量做评估,美国律师协会麦考利特报告的主题就是要填平理论到实践的鸿沟。目前业界已经认识到我国法学教育同样存在理论到实践的鸿沟。
笔者曾经有机会考察美国实践性法学教育,到耶鲁法学院访问的时候,耶鲁法学院院长高洪柱的办公室里挂着一中文条幅:“理论没有实践就没有生命,实践没有理论就没有灵魂。”这是关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一个很好的表述,高洪柱在欢迎耶鲁法学院新生的讲话中提到“一阴一阳之谓道”,改变世界也需要专业技能。美国法学教育界100多年以来一直在做各种各样的评估,比较著名的是1992年美国律师协会的麦考利特报告,其中提出了理论到实践的鸿沟。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评估报告是卡耐基报告,卡耐基报告最早是在1914年从批评医学教育出发的。当时,它指出哈佛医学院、耶鲁医学院的医学教育理论化太强,建议提升医学实践教育。它表扬了霍布金斯医学院的培养模式,认为是最好的。那么这个模式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呢?以协和为例,现在医学界的半壁江山是协和出身,而协和模式复制于霍布金斯医学院。医学教育和法学教育很实践性法学教育论丛·第三卷2SHIJIANXINGFAXUEJIAOYULUNCONG
相似,相比于医学教育强调实践性教学,法学教育做得是太不够了。既然法律技能十分重要,那么法律人应该具有哪些技能呢?1992年麦考利特报告提出十大技能:第一是问题解决,第二是法律分析和推理,第三是法律研究,第四是事实调查,第五是交流,第六是咨询,第七是谈判,第八是诉讼,第九是法律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第十是了解并应对职业道德问题。也许有人会说中国法科毕业生将来不一定都做律师。而美国法科生毕业后需要专门的职业培训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律师,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法科生毕业时只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价值,离成熟的律师还有距离。其实,上述基本职业技能对于其选择其他行业也是相通的,例如问题解决、分析推理、证据调查等能力。换句话说,做律师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基本价值,做其他行业同样需要,比如,做公务员同样需要问题解决能力。法学教育也应该使法科生具有上述十大技能,这是基本法律职业能力。
卡耐基报告指出法学院应该进行三个层面教育:第一个层面是培养学生像法律人一样思考。当然,像法律人一样思考只是基础,仅此还远远不够。谁敢说学车只是像司机一样思考、做一个医生只是像医生一样思考就可以了?因此,第一个是法学知识层面的教育。第二个层面是法律技能层面的教育,像法律人一样行动。第三个层面就是职业道德。法律人是比较特殊的职业群体,对于实现公正具有义务,对社会具有特殊责任。尽管强调职业技能,但是不要忘记培养法律人不是培养鞋匠,不是培养厨师,法律人要认同某种价值观,要勇于承担责任。一个法律人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三个层面的教育各尽其责:第一,法学知识使人像法律人一样思考;第二,职业技能使人像法律人一样行动;第三,培养法律人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传统美国法学教育是使学生像法律人一样思考,这是核心知识。此外还要注意,传统法学教育指的是美国的传统法学教育,就是案例教学、苏格拉底式教学。当下典型课堂教学是教师讲系统的法学知识,这并不是像法律人一样思考,实际上是像法学家一样思考。现代法学教育目标有三:核心知识、核心技能和核心价值。核心技能不是说毕业之后就可构建理论与实践间的桥梁(序)SHIJIANXINGFAXUEJIAOYULUNCONG3
以做律师,而是说毕业只是具备了做律师的基础。具有核心价值就是做一个好的法律人要像做一个好医生一样,培养一个好医生和培养一个好的法律人也是相通的。法律教育业界已经认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解决之道是构建两者之间的桥梁,该桥梁就是提升实践性法律教育,这是一个根本出路。法学教育改革需要再改革,重新定位,改革的关键在于实践性法学教育。如何构建理论到实践的桥梁?当务之急是加强实践性法学教育的比重,强化实践性课程。另外,应当鼓励在传统的法学课程中使用实践性教学方法。基于上述考虑,《实践性法学教育论丛》(第三卷)所关注的问题在于实践性教学方法的相关探索,希望向法学教师提供关于诊所式法律教育方法(既包括校内法律诊所,也涉及校外实习的相关问题)、法律模拟课程等实践性教学材料。本卷探索了如何使用诊所式法律教育方法向学生传授法律职业伦理,也特别关注法科生校外实习有效性如何提升的问题。相信本卷的相关内容既能给学生提供启发性的学习材料,同时也能给法学教师提供有较大参考价值的教学材料。本卷出版得到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提升项目”(Todevelopanewcurriulumandtopromoteprofessionalethicseducationforchineselawstudentsandlegalprofessionals.GrantNumber1125-2696)的经费支持;感谢福特基金会法律项目主管魏梦欣女士的支持;同时,也感谢知识产权出版社责任编辑牛洁颖的辛勤工作。
许身健2014年3月26日于北京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