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3951580
屋檐下
草语
过年蓝
影子飞逝我不动
指迷
补课
纸水杯
不是所有的蛋都能孵出小鸡
介入
树跟鸟跑了
空缺
午后之内
障碍
一棵梅子树
须臾记
去向不明
遇见
自序
书桌上有一只碗,碗里养着一棵菜。这是从老家菜园拔来的菜,跟我一起进了城,成为一棵城里的菜。成为城里人的我,饭量比原来减了很多,吃菜也退步不少。于是,我想把菜养起来。可,菜找不到园子。城里只有公园与花园。城里的泥土很难见到,属于我的也就我老家十几棵菜所占的面积。进了城的菜,只能养在碗里。
面对碗里的一棵青菜,我得诚实。生活如此,写散文亦如此。我写了多年的散文,也出版了几本书,可总觉得不满足。很多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的不满足是来自何处,似乎我还没有找到自己落脚的地方。
我总忧戚于自己的表达。对每一个从键盘上敲出来的字,我的内心既充满愉悦,又不无忧惧。我一直认为文字是有灵性的,它是带着某种使命与虔诚而来。我跟文字相处的时候,灵魂特别祥和。哪怕我写下自己的忧伤,写下自己的焦虑,我同样能获得安宁。我相信文字也不会弃我不顾。因为我深深地感受到文字对我灵魂的滋养,就像那棵养在碗里的菜,些许水与些许泥,都能让它保持生长的状态。
我并不是以写作谋生的人,每天要去单位上班,而我又不太喜欢坐车。我行走在大街小巷,看到了坐在汽车里看不到的场景,也目睹了坐在办公桌前遇不到的人——只能靠怀里那张身份证证明自己身份的苦力,向世俗弯腰讨生活仍满脸青涩的男女,坐在城里有历史质感的城墙下替人掐算命运的看相人。他们似乎是生活的飘零者,或是落魄者,许多时候,我也以为自己跟他们不同,但事实上我从来没有优于他们。他们的日常,就是我的日常;他们的遭遇,也是我的遭遇。我写他们,也就是写我自己。感谢他们,让我的写作重新长出骨骼,帮助我一边寻找,一边经营,用文字的城墙抵御来自内心的虚无。
还有一些篇章,是关于我的村庄,这个曾经让我想方设法逃离的村子,我以为自己完成了对一眼望到底的生活的挣脱,用学业上的努力修改了农民的身份,可是,当我的精神之舟在城里搁浅时,村庄依然赋予我力量,允许我在一次次的虚妄中复制来自大地的密码,使我在困顿时仍能想到肩膀,想到情怀,想到憧憬。尽管,村庄的寂寞已无可回避,但规矩、习俗仍像一根红绳一样穿起人们对生活的期待与热爱。这将继续见证我的努力与坚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