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7669623
季琦作序推荐——致敬心中的酒店标杆
酒店管理者和创业者的圣经
雅高为什么能激发季琦的创业梦想?
华住为什么要选择雅高联盟?
雅高为什么能成为世界酒店业的霸主?
本书提供答案。
贴身釆访雅高共同创始人,全程披露酒店做大做强的秘诀;
酒店高管人员***史传,**传奇性的酒店企业家传奇。
支持雅高发展的要素主要有三个:首先是我们的同事,也就是全体员工,他们是**位的!然后,是顾客;*后,是出资人。这个顺序是不能倒过来的。
——雅高集团共同创始人 保罗杜布吕
成功的秘诀绝不是坐等机会,而是要在机会出现的时候懂得好好把握。
——雅高集团共同创始人 杰拉德贝里松
雅高:一台制造快乐的机器。后来者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征服精神和勇往直前远比单纯的追逐经济利益更重要。成功就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现在,该你上场了!
——本书作者 让-菲利普博泽克
本书由作者贴身采访而成,既是一本资料详实的企业史传——两位颇具领导魅力的创始人互相信任、面对困难迎头而上,*终缔造了雅高这个庞大的帝国成为了赢家;同时本书也是一本观点独到、操作性强的酒店管理“圣经”——以人为本、善用人才、行之有效的内部培训和晋级制度,其中许多事件鲜为人知,读来引人入胜、受益良多。
本书是酒店总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开阔视野、自我提升的***读物,同时也对酒店从业人员学习国外先进的酒店建设、管理和服务经验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创始人致辞
致谢
前言
上篇 创业的传奇
章 天生的企业家
第二章 一个管理者的童年
第三章 美国导师的金点子
第四章 创建诺富特
第五章 实战
第六章 天赋和抱负
第七章 成功的转折
第八章 管理和培训模式
第九章 全速发展
第十章 从诺富特到雅高
第十一章 大手笔
下篇 成功的秘诀
章 优势互补的两位天才企业家
第二章 颇具魅力的领导艺术
第三章 坚不可摧的伙伴关系
第四章 创造卓越的“第五级领导者”
第五章 组织的共同理想
第六章 内部培训和晋级制度
第七章 认同
第八章 庆祝活动
结论
雅高集团大事年表
雅高集团重要数据
在管理类书籍充斥各类书店的今天,还要再增加一本新的管理类著作吗?而且,我们仅仅从书本中就能学会管理吗?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企业创业史,那又怎么样?过去的经验能够指引人们走向未来的成功吗?
多年来,我潜心研究众多企业的历史。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大企业的发展史,研究它们的著作已经不计其数;还有一部分是中小型企业的日常案例,这些企业在各自的行业中积极参与国际化经济的进程。在为企业家们提供咨询的过程中,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这些企业,并将它们进行比较。令我感触颇深的一点是:不管企业规模如何,只有当其领导者掌握了管理艺术,吸引整个团队与其共进退,企业才能够顺利发展,进而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
每当我在大学或者在企业家俱乐部谈及这个问题时,人们总喜欢强调“时过境迁”。“以前(经济全球化以前,因特网出现以前,这个以前,那个以前……),一切要容易得多”。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很惊讶地发现,米其林公司19世纪的辉煌又在20世纪的惠普公司和微软公司、21世纪的谷歌公司身上得以重现,原因何在呢?
首先,这些企业的共同创始人收敛个性、精诚合作。他们拥有共同的目标,并且在性格和能力上惊人地互补。他们总是一个人开创企业,并规划企业的未来;另一个人发展企业,并负责管理。国际化家族企业米其林公司的爱德华·米其林和安德烈·米其林,信息业巨鳄惠普公司的比尔·休利特和大卫·帕卡德,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以及谷歌公司的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他们都是绝佳的企业领导者搭档,他们全力投入到公司所从事的事业当中。
其次,这些企业的领导者高度重视他们的员工:他们认为员工从工作中获得的满足感能够帮助其实现个人价值;他们与员工之间相互信任,保持着卓有成效的、建设性的、充满活力的合作关系。
后,这些企业具有“赢”的动力,具有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障碍开创新世界的勇气,他们注重公平的合作,并且尊重他人。
这些经济领域的新大陆发现者首先是真正的领导者,他们能够带领和激励团队奋勇向前,撼山震海。
当我见到诺富特集团也就是后来的雅高集团的两位创始人时,我很惊喜地发现,他们的创业史具备了大企业成功案例的各项特征。保罗·杜布吕和杰拉德·贝里松出生于普通家庭虽然他们都出生于当地的富裕家庭,但在他们创业的过程中,来自家庭的投资却不是资金的主要来源。,他们抱着必胜的决心,白手起家。如果说他们的相遇是出于巧合,那他们的成功则源自共同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让他们带领团队奋勇向前,将企业一手打造成为法国巴黎证券交易所40家指数企业(股票列入巴黎CAC40指数)之一。
这两位企业家的创业史表明,他们重要的成功要素是其身后出色的团队。团队成员们拥有共同的理想,共同承担风险,抱着必胜的决心,为了共同的胜利全力以赴,并且每个人也都得到了公正的回报。在这个推崇可持续公平发展的时代,他们的创业史值得称道、值得研究。
年仅24岁的保罗·杜布吕,在没有任何具体项目规划的情况下奔赴美国,他是如何成功说服高学历、前途一片光明的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高管杰拉德·贝里松放弃一切与他共同创立连锁酒店的呢?这两个年轻人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又是如何开创出一番不同寻常的事业的呢?为什么他们的团队会义无反顾地一路追随他们?他们有什么诀窍,使雅高集团年营业额达到近100亿欧元,成为欧洲、世界第三的连锁酒店集团、法国排名第23的企业?他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呢,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这些秘诀对今天的企业还有借鉴意义吗?
本书的上篇讲述雅高团队征服世界酒店市场的发展史;下篇展开分析,揭示成功的要素,主要是那些适用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在未来的实践中仍然具有指导意义的、永恒的成功要素。
本书将给您完全不同于传统传记的全新感受。
希望您喜欢这本书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一个“中国服务”时代的来临
季琦,华住酒店集团执行董事长
华住酒店走到今天这一步,我受《雅高——一个银河系的诞生》一书影响不小。这本书写的就是雅高的创业发展史,我对书中两位创始人印象深刻:杜布吕和贝里松,他们创立了世界上市值*的酒店集团。我清晰记得,我们几个携程的创始人看完了此书,都有一种激情和冲动,在心里默默地想:我们是否也能干一番这样的大事业?
2009年6月,雅高创始人之一杜布吕在北京和我共同参与一个活动,之后我邀请杜布吕参观汉庭的客房,并请他提意见。杜布吕非常专业、认真地巡视我们的客房,不时提出问题和意见。参观完了以后,他对我们的客房赞赏有加,认为很好,他说:感觉到竞争的压力。
2014年12月,华住酒店集团与雅高酒店集团签署长期战略同盟协议,整合旗下现有超过2000家酒店,携手拓展在华酒店业务。雅高旗下美爵、诺富特、美居、宜必思尚品和宜必思将成为华住在中国的一部分。华住与雅高整合后的品牌线将涵盖高端市场的禧玥酒店、美爵酒店、漫心度假酒店,中端和经济型市场的诺富特、美居、全季、星程、宜必思尚品、宜必思、汉庭、怡莱和海友酒店。结合华住在中国强大的市场网络、深厚的地产投资者关系和运营大型酒店系统的经验,双方联盟将快速扩张。华住和雅高悠远的缘分和长期的友谊结成硕果,形成长久的合作关系。
连续创业者、“中国服务”和世界酒店之星
华住是我一辈子的事业,创业是我一辈子的乐趣。我们的故事是关于一个连续创业者、“中国服务”和世界酒店之星的故事。
2003年,我参与创立的携程上市,今天的市值翻了20倍;2006年,我作为创始CEO的如家上市,今天的市值也已经翻了3倍。2010年,10年内我创立的第三家企业华住上市。
曾有位资深投资人对我说:如果你将华住做成市值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如今华住市值早已超过10亿美元),那么,作为创始CEO,连续创立3家1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你将是全球*人,这会成为一个传奇!
经常有人问我,连续创业,连续成功,秘密何在?其实秘密不在于我,而是在于中国巨大消费市场的崛起。这个市场给予了我这样的创业者连续成功的机会,给予了许多服务企业做大的机会。假以时日,这个市场必将培育出众多*的服务公司。
我相信,“中国服务”必将取代“中国制造”,成为中国企业新的成长力量。过去30年里,中国从一个农业国家(*产业国家),发展到制造业兴盛的第二产业国家,目前已经具备向第三产业转化的条件和时机。“中国服务”就是基于一个内需不断增长的市场,是整个国家产业结构和亿万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次全面调整。孔子说:食色性也。“食”和“色”就是服务行业要解决的问题——满足人类生活*基本的需求。不管技术怎么变化,人们总是要吃饭睡觉,总是要从这里到那里,无非过去乘牛车住客栈,现在乘飞机住酒店而已。中国服务产业发展长期滞后,如今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需要多方面的服务了。现在的中国面临一个非常好的创业和再创业时机,发展“中国服务”。
虽然“中国服务”向全球发展还很遥远,但我相信有个重要的支撑点: 一是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中国的资本和资源会向世界各国寻找发展空间,而“中国服务”也会跟着他们向全球发展,正如早期的美国品牌酒店跟着美国的商流、物流来到世界各地一样。二是“中国服务”的品牌只要做得好,完全可以像“中国制造”的产品一样,向其他国家输出品牌和服务,因为我们有充沛的、可输出的劳动力供给。
“中国服务”现在才刚刚到小溪汇成江河的阶段,随着许许多多的大江、大河汇合成汪洋大海,我们这条东方巨龙必将腾飞得更高。我们期待着“中国服务”时代的来临。
华住是“中国服务”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虽然只有不到10年时间,已经在行业内确立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我个人的理想不仅仅是创办3家成功的上市公司,而是要是用我毕生的精力,将华住打造成全球*出色的酒店集团。
超越简单的生命存在形式
人相对宇宙非常渺小,相对万物非常短暂和脆弱。像那些花草一样,生生死死,老的死去,新的长出来;物种生生息息,个体不断地死亡。落红化为春泥,逝者化为灰烬。
若做一些事业能够超越短暂的生命,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这一生也就超越了简单的生命存在形式,似乎有了一些意义和不同。我们这一代人有我们的使命和理想,我们会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实现属于我们自己的价值。
能够给我带来持续激情、快乐和动力的永远是工作和事业。生活上物质上的享乐都是“花边”,是生命中一些简单的快乐。没有伟大事业理想和目标支撑的人生,对于我来讲过于平淡和平庸。就像风景里没有高山和流水,不生动;就像音乐没有主旋律,没有层次。可能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的区别,也在于此。
让我们的生命之花在创造伟大事业的快乐中绽放,就算凋零了化为春泥,也曾经是一朵“伟大”的花——至少追求过“伟大”。
19世纪末,里昂一位家境富裕的资本家小姐玛奴·卡珐莱卡珐莱小姐的名字无法考证。认识她的人们只记得她叫玛奴。爱上了一文不名的穷画家约瑟夫·贝里松。两个年轻人不顾女孩父母的竭力反对,决定结婚。玛奴的父母对这桩婚姻极为不满,他们给了女儿仅够糊口的一小笔钱,把她赶出家门。心意已决的玛奴用自己仅有的积蓄在里昂开了一家面包店。年轻的画家放下画笔走向了烤炉,而他的妻子则专心经营面包店的生意。
出身平凡
1898年,玛奴和约瑟夫的儿子于勒·贝里松出生了。从镇上的小学毕业后,14岁的于勒进了自家的小面包店,成了一名学徒工。16岁那年,父母鼓励于勒选择一份不那么辛苦的职业。他成功地在里昂丝织业大批发商毕利勇(Billion)公司谋到了一个职位,初的工作是搬运丝包。18岁那年,于勒·贝里松主动加入了祖阿夫兵团在欧洲招募的非洲军队步兵兵团,隶属于法军地面部队。该兵团存在于1830—1962年间。,离开家乡奔赴前线。1918年,在德军的一次轰炸中,于勒身受重伤,他所在的排死伤惨重,他是仅有的两名幸存者之一。
在军队医院疗养一年以后,于勒重新回到了入伍前效力的毕利勇公司,他出色的销售能力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几年后,他成为了公司的代理人,这使他获得了公司不少的股份。虽然于勒被认为是里昂丝制品市场出色的销售人才,但他却一直过着单身生活。于勒觉得自己是得到了神的眷顾才能从战场上生还,他应该好好地享受生活,不一定非要成家立业。
1927年,于勒的一个好朋友兼客户对他说:“于勒,生活不只是聚会和工作。你该结婚成家了。我给你介绍一个对象吧,我在德龙认识一个经营养蚕场的朋友,他家女儿各方面条件都不错。这个女孩叫让娜,她和父母一起管理自己家的企业。”于勒·贝里松听从了这个朋友的建议,朋友于是把他介绍给了葛玛尔一家。不到一年,两个年轻人结婚了,并在里昂安了家。他们生了两个孩子,一个叫亨利,一个叫杰拉德。杰拉德·贝里松出生于1932年2月9日。
度过了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以后,毕利勇公司获得了长足发展,但1936年上台的法国人民阵线政权使公司发展再度遭受冲击。在此期间,于勒·贝里松断断续续地担任该公司的总经理。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于勒·贝里松兼具出色商人和优秀领导者的各种优秀品质。他和同事们关系密切,尊重每一位员工。他定期走访分散于德龙和阿尔代什的二十几家工厂,看望工人,与他们每一个人谈话,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企业每场危机来临时,不管是由于战争还是政治事件,他总是竭尽全力确保不解雇任何一名员工。
经验是好的老师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再次猛烈地冲击了毕利勇公司。由于拒绝向黑市供货,于勒·贝里松陷入了窘境。1942年冬天,由于没有务农的亲戚,贝里松一家人生活资料不足,吃饭都成了问题。这些事情给年轻的杰拉德上了一课:“未来永远是不确定的。永远都要准备好应对糟糕的状况。”
虽然时不时挨饿,但是贝里松一家从不缺少生活的乐趣。于勒和让娜性格开朗,他们喜欢邀请朋友和邻居到家里聚会,竭尽所能招待客人。于勒是一个受人尊重的人,他教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诚实、忠诚、守信。二战胜利后,在同事们的支持下,于勒就像对待自己的企业一样,迅速带领毕利勇公司走出困境,并迎来了新的繁荣时期。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毕利勇公司成为了里昂的丝制品公司之一,其员工数量在1960年超过了1000人。
小学时代,年幼的杰拉德每门功课都是“优秀”。他非常喜欢学校的老师,因为老师们总是把他作为其他学生的榜样。出于嫉妒,孩子们经常取笑他个子矮,他们甚至给他起了个外号叫PPCM(数学班里的小矮个儿)。杰拉德并没有因此而觉得低人一等,他选择用拳头来赢得他人的尊重。进入初中以后,杰拉德越来越好斗,他不再勤奋好学,很快便落到了班里的倒数几名。靠着身体强壮的优势,杰拉德在几个同学的帮助下聚集了一大帮捣蛋鬼,到处去搞恶作剧。他们在班级里组成了一个以杰拉德为首的小团体,由杰拉德分派任务:“你负责放风,老师一来就通知我们;你负责用吹管吹弹丸;你通知其他人……”这个男孩具有十分敏锐的观察力,他很快发现,人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有些人仅仅因为一场打斗失败就投靠别的团体,而另外一些人则愿意为了捍卫团队的利益而牺牲自己。其实在成人的世界里,情况惊人地相似。那些在1943年大喊着“贝当(法国维希政府的元首)万岁”的人,到了1945年马上改口为:“去死吧,贝当!”从这里,杰拉德又学到了新的一课:“当你领导一个团队的时候,一定要任用那些忠诚和诚信的人。而辨别忠诚的人,不能只注重外表和语言,还要看他们的实际行动。”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