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1614196丛书名: 我和我的动物朋友
1.大家手笔
收录国内各类文学大奖以及法国“女巫奖”“青年读物奖”、瑞士“蓝眼镜蛇”奖等大奖得主冯骥才几乎所有动物经典
2.主题独特
打破一般动物小说鲜明的题材意识,从日常生活入手,更加真切感人,引发孩子共鸣
3.成长引领
作家对各类动物细致独特的书写,是写动物,更是对陷入重重困境(无论是外部困扰还是内心困惑)的人的关照,带领孩子一同开掘生命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4.体裁丰富
作家亲定篇目,所选文字有散文,有小说,有童话,满足孩子多元阅读需求,是对生命与成长的耐心书写
5.紧扣教学
《珍珠鸟》《捅马蜂窝》《巨笼》等多篇作品入选各类中小学教材,所选作家作品常出现在中高考阅读中
6.提升素养
大家文笔,文风独特,提升孩子语文素养,激发孩子写作热情
★感谢生活的坚硬和波折,让我们变得更好
文坛大家冯骥才亲身体验之作,包括《猫婆》《麻雀》《珍珠鸟》《捅马蜂窝》《感谢生活》等10篇经典中短篇。猫咪、麻雀、马蜂、小狗……每篇作品中,都能看出作家用心体味每个动物的境遇,自然生发出的思考和爱意,让我们从中明白,人性不只对人,人性是对一切生命而言。其中多篇入选各类教材与试卷,书写小狗黑儿的《感谢生活》更是作家确立文坛地位的代表作,数十年来斩获无数大奖,感动亿万读者。
猫婆
麻雀
珍珠鸟
捅马蜂窝
小动物
巨笼
老人和狗
爱犬的天堂
老裘里和菲菲
感谢生活
《爱犬的天堂》自序
冯骥才
依照一个特定的主题选编一本书的好处是,可以从另一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就像这本书——小动物们是这里每一篇作品的主人公。我便可以检查一下自己的动物观了。
当天天出版社叫我选编这本书时,我还以为自己写过不少动物题材的小说或散文呢。待我翻检过自己的“作品库”,方才明白,无论篇目还是字数,都是寥寥无多。我还发现,我所写的这些小动物们——麻雀呀,马蜂呀,马呀,狗呀……看似在写它们的命运,实际上影射与关照的还是人。这也许是当代中国作家面临的特殊的现实——人的重重困境(无论是外部的困扰还是内心的困惑)都迫使你的目光无法离开人。
然而,在这样的写作中,我自然也会用心去体味每一个小动物的境遇。爱意也就生发出来,投射在这些小生命中。由此我明白人性不只对人,人性是对一切生命而言的。
这便是我编选这本书时一个意外的收获。这里,我把它当作一种礼物送给亲爱的读者们。
麻雀
这种褐色、带斑点、乌黑的尖嘴小鸟,为什么要在城市里落居为生,我想,一定有个生动并颇含哲理意味的故事。不过这故事只能虚构了。
这是群精明的家伙,贼头贼脑,又机警,又多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为“老家贼”。
它们从来不肯在金丝笼里美餐一顿精米细食,也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尖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垂下来,像一个秤锤,还张着嘴喘气。第二天早上,它已经伸直腿,闭上眼,死掉了。它没有任何可驯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人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大墙中间脱落掉一两块砖的洞眼儿里。在那儿,远远可见一些黄黄的草,五月间,便由那里传出雏雀儿一声声柔细的鸣叫。这些巢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经常同人打交道,它懂得了人的恶意。只要它飞进人的屋子,人们总是先把窗子关上,然后连扑带打,跳上跳下,把它捉住,拿出去给孩子们玩弄,直到它死掉。几乎没有人打开窗子放它飞去。因此,一辈辈麻雀传下来的一句警句,就是:不要轻易相信人。麻雀生来就不相信人。它长着土的颜色,为了乱淆人的注意力。它活着,提心吊胆,没有一刻得以安心。逆境中磨炼出来的聪明,是它活下去的本领。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都要死去一批,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闪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快逃掉;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的透明的网等,并且在这上边、下边、旁边撒下一些香喷喷的米粒和面渣。还有那些特别智巧的人发明的一种又一种奇特的新捕具。
有时地上有一粒遗落的米,亮晶晶的,那么富于魅力地诱惑着它。它只能用饥渴的眼睛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来的勇气。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无关的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或者无端端地害怕起来。它把自己吓跑了。这样便经常失去饱腹的机会,同时也免除了一些可能致死的灾难。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反要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起飞的动作有如闪电,而且具有长久不息的飞行耐力。
它们总是吃不饱,需要往返不停地奔跑,而且见到东西就得快吃;有时却不能吃,那是要叼回窝里去喂饱羽毛未丰的雏雀儿。
雏雀儿长齐翅膀,刚刚学飞时,是异常危险的。它们跌跌撞撞,落到地上,就要遭难于人们的手中。更可怕的是,这些天真的幼雀,总把人料想得不够坏。因此,大麻雀时常对它们发出警告。诗人们曾以为鸟儿呢喃是一种开心的歌唱。实际上,麻雀一生的喊叫中,一半是对同伴发出的警戒的呼叫。这鸣叫里包含着惊心和紧张。人可以把夜莺儿的鸣叫学得乱真,却永远学不会这种生存在人间的小鸟的语言。
愉快的声调是单纯的,痛苦的声音有时很奇特;喉咙里的音调容易仿效,心里的声响却永远无法模拟……
珍珠鸟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它们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笼子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两只小鸟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笼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更小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它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声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有一次,它居然跳进我的空茶杯里,隔着透明光亮的玻璃瞅我。它不怕我突然把杯口捂住。是的,我不会。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我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感谢生活
火车已经开过三站,这包厢的其他铺位依然空着,多半没人来,那可真是要谢天谢地了!长途旅程中,没熟伴,就最好也没生伴,一个人自由自在。特别这些年,可能由于人与人关系变得太可怕,处处藏危伏险,一不留神就陷落下去,我便总喜欢自己陪着自己,在淡漠中寻求宁静。只有在没人的地方才自由吗?在没人的地方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几小时前天就黑了,可是忽然外边射进的强光照得我眼睛发花,不等我弄清是对面来车还是到达什么站头时,车身咣当一晃停了,直把杯中的水晃出一半。那时司机就这么停车,总像憋着多大的火气拿旅客撒。不知哪个包厢的孩子被吓醒,哇地哭起来。我把脸贴着冰冷的窗玻璃往外看,原来是辽河平原上的郭家店车站。但在那一条条涂满口号的水泥柱子中间,看不见几条人影;寒风把刮落的大字报团成一个大纸球似的,在月台上缓缓滚过。很快,鸣笛和关车门的声音过后,再咣当一下车身就动起来。看来今儿一夜这包厢属于我自己了。我躺下来,闭掉顶灯,扭开床头的小壁灯,在半明半暗的光线里,松弛思维,放纵想象,打算任意享受一下孤独才有的安宁。忽然哗啦一声包厢门被拉开。糟糕,来人了!
我忙起身开灯,没见人进来,却先拱进一个笨重的大牛皮纸箱。纸箱撂下,现出一个中年男人。我刚想和他打招呼,可他喘着粗气,脱下带着寒气的棉大衣往铺上一扔,回身又提进个破旅行包,拉锁坏了,中间用麻绳捆扎起来;还有一个绿帆布面、脏得发黑、边儿磨毛的大画夹。他把东西往里一放,赶紧回身把包厢门拉上,动作紧张得好像是个没票混上车的。他进来后没搭理我,而是仰着脸为他的大纸箱找地方放好。待他坐下来,我问他:“外边很冷吧?”谁知他好像没听见似的,又起身四下看看,再把那大纸箱挪到门上边的空格里去。我见他举那纸箱挺吃力,刚要问他是否需要帮忙,他一用劲,正对着我脸的屁股噗地放了一个又粗又响的屁。我从来没见过这样不通人情、不懂礼貌的人!而且他放好纸箱之后,也没向我道歉,只用他死鱼一样淡灰色的眼睛瞅我一眼。他瞅我时,眼睛一觑,好像看什么费眼的东西,真叫人讨厌极了!我预感一次不愉快的旅行就此开始了。
我决定不再搭理这家伙,头靠一边,假装打瞌睡。但这家伙一会儿也不闲着,总出声音。他先是嚓地划着火柴抽烟,吐烟的声音好像吹气,然后听见他总在自言自语念叨着,什么“车速太慢”“暖暖手吧!”“黑夜、黑夜、黑夜……”我想大概这家伙精神上有点毛病。后来这家伙就折腾开了,坐不一会儿就站起来,总去把那纸箱弄得咯吱咯吱响。我把眼微微觑开一条缝,只见这家伙正踮着脚把棉大衣盖到纸箱上去,完事还没坐下,又去拉开棉大衣,让一个箱角露出来,原来这箱角上有一个撕开的洞。这引起我的好奇。纸箱装着什么东西怕冷又需要空气?显然是活物。起初我以为是偷运的鸡呀猫呀狗呀之类的东西,但为什么没有叫声?即使不会叫的兔子,也会有响动。这时更稀奇的事出现了。这家伙回头看看,以为我睡了,便轻轻蹬着铺边上去,把嘴对着箱角的小洞,居然小声说起话来:
“憋坏了吧!忍一忍,天亮就到了!”
啊呀!这是人贩子吧!但两尺多长的纸箱绝装不下一个大人,多半是小孩吧。可他背着画夹子干吗?伪装画画好遮人耳目吗?我等他坐下来,仔细瞧一瞧他。幸好我在阴影里,觑着眼看不出是醒是睡,却见这家伙头发像一团秋天蓬乱的干草;平板板的脸上蹭上一块块灰,好像刚从什么地方钻出来的;瘦瘦的手上尽是伤疤,格斗留下的疤痕?再瞧,他从旧制服、破绒衣直到里边的烂领子的衬衫,领扣全没扣,胸前一个扣子还扣错了眼儿。这副狼狈相,活像一个越狱出逃的犯人。可是我细心打量一下,他浑身上下沾满颜色,新的痕迹压在旧的痕迹上边;还有种散漫的、不经意的、脱俗似的气息,不知从他身上还是脸上散发出来;他那天生的红眼边,给人一种忧郁感。一个落魄的穷画家吗?怎么坐得起软卧?这又和那神秘的纸箱怎样连到一起?我脑袋里对这一切无法形成明确的判断。好奇心和一种莫名的不安使我忍不住问他:“那箱里是什么?”
他差点蹦起来。“你吓我一跳!你没睡着?”他惊慌失色,显然那纸箱里装着非常之物……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