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06886丛书名: 区域蓝皮书
内容简介
2008年是我国经济运行出现空前震荡的一年,也是宏观政策适时调整、出台密度*的一年。2008年下半年,我国经济从多年的平稳、高增长态势一下进入了一个艰难的发展期.这是本年度区域发展历程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性金融风暴,对我国.特别是对东部、中西部区域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各区域应如何应对危机,求得发展,是本报告今年的主题。
本报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透视区域经济动态。宏观方面的统计数据反映了2008年各区域经济走势,特别是下半年震荡、下行的态势;而在微观经济体中,处处可见以自主创新为主轴.迅速启动转型抗“冬寒”的耀眼亮点。在政府和企业合力”危”中抓“机“的努力中.可以切实地感受到:一种调整、升级产业结构,改变发展方式的蓬勃活力,预示着我国崛起的另一次冲刺。
我国是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重要受影响国,但是仔细解读各区域的应对行为和实践,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将率先突围!
本报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透视区域经济动态。宏观方面的统计数据反映了2008年各区域经济走势,特别是下半年震荡、下行的态势;而在微观经济体中,处处可见以自主创新为主轴.迅速启动转型抗“冬寒”的耀眼亮点。在政府和企业合力”危”中抓“机“的努力中.可以切实地感受到:一种调整、升级产业结构,改变发展方式的蓬勃活力,预示着我国崛起的另一次冲刺。
我国是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重要受影响国,但是仔细解读各区域的应对行为和实践,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国将率先突围!
目 录
前言
总报告
2008~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走势的评析与展望
综合篇
中国区域经济30年的发展与回顾
促进未来区域科学发展的建议
金融危机阴影下三大经济区域房地产形势分析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比较
我国区域发展中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探索
奠定区域科学发展的制度基础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再审视
回顾:2007年各地区银行业发展概况
环渤海湾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
国际金融危机对京津冀地区实体经济的影响与发展趋势分析
京津冀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发展生态经济
泛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分析
日本对山东省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长三角与东部沿海
长三角:2008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09年展望
2008年经济形势考验温州经济发展
长江三角洲港ISl与腹地经济的互动发展
珠三角与南部沿海
美国次贷危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金融危机对珠三角经济转型的影响
珠三角企业倒闭外迁潮成因分析
广深佛文化创意产业圈的发展构想
珠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结构:基本特征与演变趋势
福建海峡西岸:承接海峡东岸产业转移研究
中西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分析与展望
成都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的试验实践
2008年成渝试验区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挑战、机遇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的突破和创新方向研究
武汉城市圈的“中部崛起”路径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快速启动初显实效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进展与走向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
世界经济危机形势下的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方略探讨
2008年区域经济发展大事记
京津冀经济圈
长三角区域
珠三角及泛珠三角
泛山东半岛城市群
成渝经济区
东北地区
总报告
2008~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走势的评析与展望
综合篇
中国区域经济30年的发展与回顾
促进未来区域科学发展的建议
金融危机阴影下三大经济区域房地产形势分析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核心城市房地产市场比较
我国区域发展中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探索
奠定区域科学发展的制度基础
——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再审视
回顾:2007年各地区银行业发展概况
环渤海湾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
国际金融危机对京津冀地区实体经济的影响与发展趋势分析
京津冀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发展生态经济
泛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分析
日本对山东省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长三角与东部沿海
长三角:2008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09年展望
2008年经济形势考验温州经济发展
长江三角洲港ISl与腹地经济的互动发展
珠三角与南部沿海
美国次贷危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金融危机对珠三角经济转型的影响
珠三角企业倒闭外迁潮成因分析
广深佛文化创意产业圈的发展构想
珠三角城市群经济空间结构:基本特征与演变趋势
福建海峡西岸:承接海峡东岸产业转移研究
中西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分析与展望
成都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的试验实践
2008年成渝试验区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挑战、机遇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的突破和创新方向研究
武汉城市圈的“中部崛起”路径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快速启动初显实效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进展与走向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
世界经济危机形势下的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方略探讨
2008年区域经济发展大事记
京津冀经济圈
长三角区域
珠三角及泛珠三角
泛山东半岛城市群
成渝经济区
东北地区
在线试读
综合篇
中国区域经济30年的发展与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解放了旧体制下长期压抑的巨大潜力,推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近25万亿元(249530亿元),是1978年的15倍,经济总量由世界第十位跃居第四位。伴随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布局相应大跨度拓展,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等一起不断优化;成为支撑国民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快速增长的强劲动力。进入新世纪以来,正朝着区域发展协调性日趋增强的方向前进。回望走过的路径,它不是径情直遂的一条直线,而是从当时的国情和国际环境出发,走着一条曲线形的“捷径”。
一、“两个大局”先富帮带后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早在按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医治“文革十年”遗留创伤之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一个“新办法”、“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政策”①,这就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②。随后小平同志将先富帮带后富的理念,发展为“两个大局”的完整构想。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每也要服从这个大局”③。如果说“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从时间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的时序安排;那么,“两个大局”,就是从空间上对疆域广袤的中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宏观经济布局和区域经济关联的战略部署。
按照“两个大局”,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的战略思想,从20世纪八十年初开始,先从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起步;继而,进一步开放了大连、天津、上海、宁波、广州,直至北海市的14个港口城市,在对外开放方面,比照执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随后又陆续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厦(门)泉(州)漳(州)闽东南地区、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海南设省建经济特区,直至九十年代初加快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这样,通过点一线一面的结合,在东部沿海地区,构筑起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依托区位和侨乡等优势,加快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有效地发挥了对外开放的门户与窗口作用;率先改革、率先开放,尽快融人国际经济的大循环,抢抓住了战后世界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承接,使东莞、昆山、慈溪等地一大批昔日的农村,用十余年时间,迅速成长为工业基地、经济重镇,吸纳了数以千万计的内地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逐步扩大出口,从轻纺消费品起步,到机电产品直至成套设备,换回当时国家紧缺的外汇,引进先进技术与装备。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成为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前行的三驾马车,带动了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和沿(长)江、沿(陆地)边(境)与内陆省会城市的对外开放,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梯次推进中逐步形成。
20世纪八十年代,内地经济亦有较快发展,特别是中、西部众多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对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终因区位、自然和历史基础条件与沿海地区的差距,通过经济体制转轨和差别政策的双重放大,到九十年代初期,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有所扩大。面对寻求加快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捷径伴生的国内社会成本显现之时,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着重论述了“什么时候”、“在什么基础上”由个大局过渡到第二个大局,对前一个问题他明确指出:“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①;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到(第二大局)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②。熟悉我国经济布局演变史的都知道,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三线”建设时,由于占用老工业基地积累过多,甚至将企业的基本折旧误作“财政收入”投入新区建设,曾给沿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小平同志的叮嘱,正是提醒以后两个大局转换时要充分吸取的历史教益。
根据小平同志上述深邃思想,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1995年9月)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并制订了相应举措①。到世纪之交,当步、第二步战略目标相继提前实现,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及时地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个重大战略决策,为新世纪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从多方面拓展了新的空间。西部大开发从2000年起全面启动,标志着“第二个大局”拉开了帷幕。
二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走向协调发展之路
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党的“十六大”报告作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决策。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随后还编制、公布了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三市二盟②145万平方公里广袤地域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面总结我国经济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特别是自世纪之交以来,在整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陆续推出的重大战略举措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系统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成为在经济布局与区域经济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指针。党的十七大,除重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还将“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纳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重要内容。以下试以“14484”方式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内涵和主要要求概述如下。
一个目标。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与标志,首先是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义务教育、卫生防疫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既反映了公民生存权、发展权的普惠度,又从源头上决定了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不发达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多方面差距中需优先着力缩小的根源性差距,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
四大广域政策覆盖区。从“七五计划”开始,我国经济区域划分就采用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三分法”一直沿用到“十五”计划,从“十一‘五”规划开始,改按四大广域政策覆盖区,即西部地区12省(市,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东北3省(辽宁、吉林、黑龙江),中部地区6省(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东部地区10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依托“四大板块”的空间架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国家全局需要和不同区情出发,提出不同区域各自的定位与发展重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
四类主体功能区。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出发,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不同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不同主体功能的区域,分别承担经济开发、集聚人口或生态维护等不同功能;后两类主体功能区承担、完成生态功能,将得到规范的经济补偿。
八类重点支持区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就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从财政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从“十一五”规划期开始,将三峡库区、资源枯竭型城市、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亦纳入重点支持地区。为落实十七大报告关于“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的决策,将设立针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调整资源税负水平,增加资源开采地的财政收入;建立规范的资源开发补偿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
中国区域经济30年的发展与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解放了旧体制下长期压抑的巨大潜力,推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近25万亿元(249530亿元),是1978年的15倍,经济总量由世界第十位跃居第四位。伴随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布局相应大跨度拓展,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等一起不断优化;成为支撑国民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快速增长的强劲动力。进入新世纪以来,正朝着区域发展协调性日趋增强的方向前进。回望走过的路径,它不是径情直遂的一条直线,而是从当时的国情和国际环境出发,走着一条曲线形的“捷径”。
一、“两个大局”先富帮带后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早在按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医治“文革十年”遗留创伤之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一个“新办法”、“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政策”①,这就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②。随后小平同志将先富帮带后富的理念,发展为“两个大局”的完整构想。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每也要服从这个大局”③。如果说“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从时间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的时序安排;那么,“两个大局”,就是从空间上对疆域广袤的中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宏观经济布局和区域经济关联的战略部署。
按照“两个大局”,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的战略思想,从20世纪八十年初开始,先从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起步;继而,进一步开放了大连、天津、上海、宁波、广州,直至北海市的14个港口城市,在对外开放方面,比照执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随后又陆续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厦(门)泉(州)漳(州)闽东南地区、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海南设省建经济特区,直至九十年代初加快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这样,通过点一线一面的结合,在东部沿海地区,构筑起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依托区位和侨乡等优势,加快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有效地发挥了对外开放的门户与窗口作用;率先改革、率先开放,尽快融人国际经济的大循环,抢抓住了战后世界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承接,使东莞、昆山、慈溪等地一大批昔日的农村,用十余年时间,迅速成长为工业基地、经济重镇,吸纳了数以千万计的内地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逐步扩大出口,从轻纺消费品起步,到机电产品直至成套设备,换回当时国家紧缺的外汇,引进先进技术与装备。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成为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前行的三驾马车,带动了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和沿(长)江、沿(陆地)边(境)与内陆省会城市的对外开放,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梯次推进中逐步形成。
20世纪八十年代,内地经济亦有较快发展,特别是中、西部众多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对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终因区位、自然和历史基础条件与沿海地区的差距,通过经济体制转轨和差别政策的双重放大,到九十年代初期,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都有所扩大。面对寻求加快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捷径伴生的国内社会成本显现之时,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着重论述了“什么时候”、“在什么基础上”由个大局过渡到第二个大局,对前一个问题他明确指出:“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①;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到(第二大局)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②。熟悉我国经济布局演变史的都知道,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三线”建设时,由于占用老工业基地积累过多,甚至将企业的基本折旧误作“财政收入”投入新区建设,曾给沿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小平同志的叮嘱,正是提醒以后两个大局转换时要充分吸取的历史教益。
根据小平同志上述深邃思想,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1995年9月)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并制订了相应举措①。到世纪之交,当步、第二步战略目标相继提前实现,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及时地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个重大战略决策,为新世纪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从多方面拓展了新的空间。西部大开发从2000年起全面启动,标志着“第二个大局”拉开了帷幕。
二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走向协调发展之路
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党的“十六大”报告作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决策。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随后还编制、公布了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三市二盟②145万平方公里广袤地域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200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全面总结我国经济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特别是自世纪之交以来,在整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陆续推出的重大战略举措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系统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成为在经济布局与区域经济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指针。党的十七大,除重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还将“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纳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重要内容。以下试以“14484”方式对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内涵和主要要求概述如下。
一个目标。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与标志,首先是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义务教育、卫生防疫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实现均等化,既反映了公民生存权、发展权的普惠度,又从源头上决定了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不发达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多方面差距中需优先着力缩小的根源性差距,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
四大广域政策覆盖区。从“七五计划”开始,我国经济区域划分就采用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三分法”一直沿用到“十五”计划,从“十一‘五”规划开始,改按四大广域政策覆盖区,即西部地区12省(市,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东北3省(辽宁、吉林、黑龙江),中部地区6省(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东部地区10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依托“四大板块”的空间架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国家全局需要和不同区情出发,提出不同区域各自的定位与发展重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
四类主体功能区。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出发,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不同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不同主体功能的区域,分别承担经济开发、集聚人口或生态维护等不同功能;后两类主体功能区承担、完成生态功能,将得到规范的经济补偿。
八类重点支持区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就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从财政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从“十一五”规划期开始,将三峡库区、资源枯竭型城市、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亦纳入重点支持地区。为落实十七大报告关于“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的决策,将设立针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调整资源税负水平,增加资源开采地的财政收入;建立规范的资源开发补偿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