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5008606
内容简介
陈雯晖、陈元邦编*的《坊巷格局(另一只眼看三坊七巷)》是一部关于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的散文集。作者徜徉在三坊七巷中,品味三坊七巷的建筑,感受三坊七巷的文化,从整体到局部,从过去到现在,写了三坊七巷的建筑美、人文美、历史美。
全书一共26篇,图文并茂,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值得品味、值得回味的三坊七巷。
全书一共26篇,图文并茂,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值得品味、值得回味的三坊七巷。
目 录
三坊七巷之味
坊巷之美
走坊穿巷
楣杆
安泰河
雪洞
楹联
夫妻树
水榭戏台
天井
厅堂
后花园
书屋
卧室
诗者的圣地
享受动静之美
坊巷拾零
三坊七巷文化特质
书法大观园
轻轻再叩问
三坊七巷的雨
为政当学林则徐
坊巷“大餐”
春游乌山
坊巷咏者
附录一
走不完的坊巷,说不完的美/曾建梅
风过坊巷——关于笔记的笔记 /年微漾
附录二
凝望那尊塑像——“尸谏”与“心丧”的沉思
谈冰心前期散文的风格与形成
后记
在线试读
三坊七巷之味
三坊七巷有“味”吗?有!这味需要慢慢地品。
品味三坊七巷,像是在品味一瓶陈年窖酒。这窖酒醇厚,散发着独特的芬芳。窖酒独特的味,取决于窖土,闽都这块土地是三坊七巷的窖土,孕育出了独具芬芳的三坊七巷文化。窖酒独特的味,取决于时间,岁月沉淀酒的浓香,去除了酒的辛辣。三坊七巷,在两千多年的积淀中使自己变得醇厚。三坊七巷的醇厚,值得慢慢地品、细细地察,让“酒香”常留舌尖,去慢慢地找到那份属于你的感觉。
品味三坊七巷,像是在品味一粒橄榄,开始时有些苦涩,慢慢地,渐渐地在舌尖化开,从舌尖绵延到心尖。你会觉得,它不浓烈,但饱满。你若让我描述这是什么味,我真的还说不清。因为,在岁月的浸润中,它有喜、有悲、有离、有合,有酸、有甜、有苦、有乐,有寒、有冷、有阴、有阳……这样调和出的坊巷,你说,该是啥味?说不清,道不明。但是,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愿意一次又一次地走进三坊七巷。
品味三坊七巷,像是在品味一杯甘醇的老白茶。
在闽东工作了两年,至今还会想起福鼎的老白茶。在静静的夜晚里,在晕暗的灯下,独自泡上一壶老白茶,品着,那回甘,久留于舌尖。三坊七巷是一片建筑群,但是,我一直以为,经过风雨浸润的坊巷,已经不再简单地是一座座建筑了。它的每一根柱、每一道梁、每一块砖,都在吮吸着曾经住在这里的人的味。
我一直以为,建筑有耳,它也一直在听着曾住在这里的人的故事:建筑有记忆,它记录着这里的一切。屋子依旧,主人更替……一切的变与不变增添了故事的情节,增添了故事的味儿。
经过岁月浸润的三坊七巷,不再是简单的一座坊巷,而是文化。文化就是一种味,这味有营养,可以滋润人。
梁思成说:“建筑是在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要求下产生的,所以当许多建筑在一起时,会把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情况多方面地反映出来。”
三坊七巷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在岁月的浸润中,它从一座座建筑渐渐地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坊巷之美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一张烫金名片。它摘得
5A级景区桂冠,荣膺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
三坊七巷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记忆。只要你愿意,就可以走进坊巷之间,品味这道大餐。即便你是个匆匆过客,也可以享用一次精神快餐。相信到此一游带来的精神享受,也会在你脑海里留下深深的记忆。
游览过不少景点,有的地方,乍看还有些模样,可是走过之后,很难留下印象。这有如书法作品,有的作品初看可以,但细细观察品味,却少了韵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经不起看;而有的书法作品,初看时如孩童写字,心想实在不敢恭维,但久视却看出味道,看出内涵,让人不由恭敬之,这就是耐看。我对三坊七巷的感觉,也如品赏一幅有内涵的书作一般,久看不厌,总有走进它的冲动。可以在下班后的傍晚,翻过乌山,领略黄昏下的坊巷;也可以在夜色下,行走在南后街,望着一盏盏挂在门店前红红的灯笼和门店内的明亮灯火,听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欢笑片段,去体会灯火阑珊中的诗韵;还可以在清晨,骑上便民自行车从家中匆匆而来,穿梭坊巷间,寻找早上拎着菜篮走在长长的小巷的大妈身影,聆听着从石板传来的脚步声,看看在青石板上跳跃的小麻雀,寻找市井的气息,享受晨的宁静。或是在一个周末,随着人流,走进一座座宅院,静静地听着导游的讲解,仿佛穿越了时光,心情愉悦,不由轻轻地赞道:美哉,三坊七巷。
建筑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凝固的音符。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政治、文化、宗教、生活习惯等等的变化,都密切影响着建筑技术和艺术。古希腊建筑以端庄、典雅、匀称、秀美见长,既反映了城邦制小国寡民,也反映了当时兴旺的经济以及灿烂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思想:罗马建筑的宏伟壮丽,反映了国力雄厚、财富充足以及统治集团巨大的组织能力、雄心勃勃的气魄和奢华的生活。三坊七巷始建于晋代,经历了干余年,在明清时期达到。三坊七巷,是古时官宦居住之地。官员,游历各地,见多识广,所以在营造房屋时,既采撷了各地建筑之长处。又融入了闽文化之特色。有人说,三坊七巷是明清建筑的博物馆,我以为,完整地说,应当是明清时期闽派建筑的博物馆。细细地揣摩、细细地观察,你会被闽派建筑的美所浸润。P3-8
三坊七巷有“味”吗?有!这味需要慢慢地品。
品味三坊七巷,像是在品味一瓶陈年窖酒。这窖酒醇厚,散发着独特的芬芳。窖酒独特的味,取决于窖土,闽都这块土地是三坊七巷的窖土,孕育出了独具芬芳的三坊七巷文化。窖酒独特的味,取决于时间,岁月沉淀酒的浓香,去除了酒的辛辣。三坊七巷,在两千多年的积淀中使自己变得醇厚。三坊七巷的醇厚,值得慢慢地品、细细地察,让“酒香”常留舌尖,去慢慢地找到那份属于你的感觉。
品味三坊七巷,像是在品味一粒橄榄,开始时有些苦涩,慢慢地,渐渐地在舌尖化开,从舌尖绵延到心尖。你会觉得,它不浓烈,但饱满。你若让我描述这是什么味,我真的还说不清。因为,在岁月的浸润中,它有喜、有悲、有离、有合,有酸、有甜、有苦、有乐,有寒、有冷、有阴、有阳……这样调和出的坊巷,你说,该是啥味?说不清,道不明。但是,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愿意一次又一次地走进三坊七巷。
品味三坊七巷,像是在品味一杯甘醇的老白茶。
在闽东工作了两年,至今还会想起福鼎的老白茶。在静静的夜晚里,在晕暗的灯下,独自泡上一壶老白茶,品着,那回甘,久留于舌尖。三坊七巷是一片建筑群,但是,我一直以为,经过风雨浸润的坊巷,已经不再简单地是一座座建筑了。它的每一根柱、每一道梁、每一块砖,都在吮吸着曾经住在这里的人的味。
我一直以为,建筑有耳,它也一直在听着曾住在这里的人的故事:建筑有记忆,它记录着这里的一切。屋子依旧,主人更替……一切的变与不变增添了故事的情节,增添了故事的味儿。
经过岁月浸润的三坊七巷,不再是简单的一座坊巷,而是文化。文化就是一种味,这味有营养,可以滋润人。
梁思成说:“建筑是在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要求下产生的,所以当许多建筑在一起时,会把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情况多方面地反映出来。”
三坊七巷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在岁月的浸润中,它从一座座建筑渐渐地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坊巷之美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一张烫金名片。它摘得
5A级景区桂冠,荣膺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
三坊七巷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记忆。只要你愿意,就可以走进坊巷之间,品味这道大餐。即便你是个匆匆过客,也可以享用一次精神快餐。相信到此一游带来的精神享受,也会在你脑海里留下深深的记忆。
游览过不少景点,有的地方,乍看还有些模样,可是走过之后,很难留下印象。这有如书法作品,有的作品初看可以,但细细观察品味,却少了韵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经不起看;而有的书法作品,初看时如孩童写字,心想实在不敢恭维,但久视却看出味道,看出内涵,让人不由恭敬之,这就是耐看。我对三坊七巷的感觉,也如品赏一幅有内涵的书作一般,久看不厌,总有走进它的冲动。可以在下班后的傍晚,翻过乌山,领略黄昏下的坊巷;也可以在夜色下,行走在南后街,望着一盏盏挂在门店前红红的灯笼和门店内的明亮灯火,听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欢笑片段,去体会灯火阑珊中的诗韵;还可以在清晨,骑上便民自行车从家中匆匆而来,穿梭坊巷间,寻找早上拎着菜篮走在长长的小巷的大妈身影,聆听着从石板传来的脚步声,看看在青石板上跳跃的小麻雀,寻找市井的气息,享受晨的宁静。或是在一个周末,随着人流,走进一座座宅院,静静地听着导游的讲解,仿佛穿越了时光,心情愉悦,不由轻轻地赞道:美哉,三坊七巷。
建筑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凝固的音符。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政治、文化、宗教、生活习惯等等的变化,都密切影响着建筑技术和艺术。古希腊建筑以端庄、典雅、匀称、秀美见长,既反映了城邦制小国寡民,也反映了当时兴旺的经济以及灿烂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思想:罗马建筑的宏伟壮丽,反映了国力雄厚、财富充足以及统治集团巨大的组织能力、雄心勃勃的气魄和奢华的生活。三坊七巷始建于晋代,经历了干余年,在明清时期达到。三坊七巷,是古时官宦居住之地。官员,游历各地,见多识广,所以在营造房屋时,既采撷了各地建筑之长处。又融入了闽文化之特色。有人说,三坊七巷是明清建筑的博物馆,我以为,完整地说,应当是明清时期闽派建筑的博物馆。细细地揣摩、细细地观察,你会被闽派建筑的美所浸润。P3-8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