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405476
编辑推荐
中国首部健康服务产业蓝皮书。2.机构权威,人员专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健康服务产业办公室和世界抗衰老医学会,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和北京健康教育协会联合编写。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书既涉及健康服务产业的相关理念、模式,又有实际的案例、经验,理论性高、可操作性强。4.本书既着眼中国,又放眼全球。既对中国20年健康服务产业的经验、历程、问题等有宏观的阐释,又对国际健康服务产业的概况、前景等有提纲挈领的介绍。
内容简介
《中国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15)》是中国首部健康服务产业蓝皮书,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健康服务产业办公室、世界抗衰老医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和北京健康教育协会联合编写。
《中国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15)》以国务院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政策为指导,系统总结了国际健康服务产业20年的经验和中国健康服务产业近8年来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在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关系上存在的主要矛盾;指出了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的基本现状和突出问题;抓住了健康服务产业与抗衰老健康医学科学之间存在的普遍和必然联系;阐明了发展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提出了建立并发展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的现代理念、基本模式和基本道路,并初步提供了一套相对完善、切实可行、标准量化、规范严谨、具有可操作性的运行方案。
《中国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15)》具有权威性高,前瞻性、实用性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指导性强,突出国际化视野和图文并茂的特点。本书适用于我国健康服务产业相关的政府和研究机构、从事健康服务产业的企业、社会团体等其他组织及专业从业人员。
《中国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15)》以国务院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政策为指导,系统总结了国际健康服务产业20年的经验和中国健康服务产业近8年来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在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关系上存在的主要矛盾;指出了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的基本现状和突出问题;抓住了健康服务产业与抗衰老健康医学科学之间存在的普遍和必然联系;阐明了发展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提出了建立并发展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的现代理念、基本模式和基本道路,并初步提供了一套相对完善、切实可行、标准量化、规范严谨、具有可操作性的运行方案。
《中国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15)》具有权威性高,前瞻性、实用性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指导性强,突出国际化视野和图文并茂的特点。本书适用于我国健康服务产业相关的政府和研究机构、从事健康服务产业的企业、社会团体等其他组织及专业从业人员。
目 录
序 言
加快发展中国健康服务产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健康服务产业办公室)
前 言
抗衰老健康医疗服务产业与中国的发展
(罗伯特·高德曼 段心强 朱敏)
第一篇 总 论
中国抗衰老健康医学与健康服务产业研究总报告
(陈元平 赵立春)
第二篇 抗衰老健康服务的理念创新
抗衰老健康医学产业暨健康服务产业的国际发展基础和过程
(罗纳德·科莱兹/郭弋编译)
抗衰老医学是应对人口老化危机的根本方法
(朱敏)
生命健康管理创新发展的理性思考
(陈元平)
抗衰老健康医学中关于“衰老与长寿”的认知和数字化模型
(罗伯特·高德曼 罗纳德·科莱兹/郭弋编译) / 062
抗衰老的中国传统医学研究
(宋昊翀 王琦)
社会决定因素对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影响
(周华珍 陈元平)
第三篇 抗衰老健康医学的技术创新
干细胞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在抗衰老医学中的应用
(岳文 周军年 习佳飞 曹宁 裴雪涛) 辨识调理体质 延缓人体衰老
(张惠敏 王琦)
人体十大关键系统的衰老及相互作用
(罗纳德·科莱兹 罗伯特·高德曼/郭弋编译)
中国健康测评与管理技术发展与展望
(张健 陈博 乔志恒 陈元平)
论儿童健康管理应以生长发育监测为基础
(叶韬 陈元平 叶义言)
第四篇 抗衰老健康产业的战略发展
西北地区社区健康管理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张健 范志刚 张国一 陈元平 程志伟)
抗衰老健康医学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罗伯特·高德曼 罗纳德·科莱兹 朱敏 郭弋)
中国医疗健康信息化现状和发展与建议
(雷健波)
关于中医体质抗衰老产业化的探讨
(王停 王琦)
附 录
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12点医疗卫生实战行动计划:
3年低成本高收益的健康医疗卫生改革模式蓝图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摘要)
加快发展中国健康服务产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健康服务产业办公室)
前 言
抗衰老健康医疗服务产业与中国的发展
(罗伯特·高德曼 段心强 朱敏)
第一篇 总 论
中国抗衰老健康医学与健康服务产业研究总报告
(陈元平 赵立春)
第二篇 抗衰老健康服务的理念创新
抗衰老健康医学产业暨健康服务产业的国际发展基础和过程
(罗纳德·科莱兹/郭弋编译)
抗衰老医学是应对人口老化危机的根本方法
(朱敏)
生命健康管理创新发展的理性思考
(陈元平)
抗衰老健康医学中关于“衰老与长寿”的认知和数字化模型
(罗伯特·高德曼 罗纳德·科莱兹/郭弋编译) / 062
抗衰老的中国传统医学研究
(宋昊翀 王琦)
社会决定因素对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影响
(周华珍 陈元平)
第三篇 抗衰老健康医学的技术创新
干细胞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在抗衰老医学中的应用
(岳文 周军年 习佳飞 曹宁 裴雪涛) 辨识调理体质 延缓人体衰老
(张惠敏 王琦)
人体十大关键系统的衰老及相互作用
(罗纳德·科莱兹 罗伯特·高德曼/郭弋编译)
中国健康测评与管理技术发展与展望
(张健 陈博 乔志恒 陈元平)
论儿童健康管理应以生长发育监测为基础
(叶韬 陈元平 叶义言)
第四篇 抗衰老健康产业的战略发展
西北地区社区健康管理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张健 范志刚 张国一 陈元平 程志伟)
抗衰老健康医学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罗伯特·高德曼 罗纳德·科莱兹 朱敏 郭弋)
中国医疗健康信息化现状和发展与建议
(雷健波)
关于中医体质抗衰老产业化的探讨
(王停 王琦)
附 录
美国抗衰老医学科学院12点医疗卫生实战行动计划:
3年低成本高收益的健康医疗卫生改革模式蓝图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摘要)
前 言
前 言
抗衰老健康医疗服务产业与中国的发展
罗伯特高德曼 段心强 朱敏
摘要:
人口老龄化与全民医疗保障是所有国家面临的社会性问题。1992年,医学专家发现了人类衰老机制与识别机制存在着普遍性因果联系,提出了现代抗衰老健康医学理念, 将常规临床医学、医学营养学、运动医学等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及临床技术进行整合,建立了抗衰老医学学科,并将其产业化。抗衰老医学产业在23年间为美国政府节省了可观的医疗开支,健康服务产业就业人员高达17%;到2012年,美国抗衰老医学产业直接创造的产值高达2500亿美元。
中国正处在社会人口结构、经济结构转型和深层次改革的重大历史关头,但却面临人口快速老龄化、成熟劳动力快速减少和医疗保障资源不足的巨大矛盾。本书作为国家健康服务产业的首部蓝皮书,在“总论”篇中将抗衰老健康医疗服务产业进行了阐述。作为全书的基础,“理念创新”篇对中国老龄化现状和抗衰老医学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要介绍。健康服务产业是以技术和技术规范为基础的实体产业。“技术创新”篇是企业生存和品牌化的核心。“战略发展”篇中以核心技术和产业化价值为重点。中国借鉴抗衰老健康医疗服务产业在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中国国情为发展宗旨,对中国的抗衰老健康医疗服务产业的形成、发展战略及规范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生命科学技术规范为标准、以宏观政策为导向、以行业自律为保证、以市场需求为动力的健康医疗服务产业模式。
关键词:
健康服务 抗衰老医学 科技产业化
一、中国对抗衰老医疗健康产业的需求
世界人口专家调查发现:全球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出生人口的增长速度,全球人口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2000 年全球60岁以上的人口为6亿,2050年老年人将达到20亿。世界有关部门的统计还传达出另一个信息:全球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青年人口的增长速度。据该部门科学推算:到2018年,人类历史上将第一次出现65岁以上的人口比5岁以下的人口多的状况; 到2050年,发达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将与15岁以下的人口同样多。
世界各国陆续敲响“人口老龄化”警钟。日本20世纪50年代还是人口年轻化国家, 但今天已经成为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美国的劳动力大军也正在加速老化,2000年老年人已经多达8.1万人,到2020年,美国的百岁老人将达到21.4万人;到2050年,美国的百岁老人将超过100万人。“婴儿潮”一代人是美国发达的创业人,他们拥有美国70% 的财富、77%的金融资产,然而现在他们大都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欧洲各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以法国为例,6500万人口中,有20%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迅速增长的老龄人口,在生活、健康、医疗等方面必然需要大量的经济供给,这就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越来越沉重的负担。在这些国家,每个生产者养活的人数正在成倍增加; 劳动力年龄结构逐渐老化,严重影响着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社会保障费用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给政府和社会带来日益沉重的财政负担。
据美国医疗保险和救助中心(CMS)最新年度报告显示,仅因老龄化而出现的退行性疾病——心脏病、肿瘤和脑卒中三种疾病,就吞噬掉美国50%的医疗保健预算,导致各级政府陷入财政危机。欧洲的老龄化问题导致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希腊面临的巨大经济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口老龄化严重;法国由于老年人口比例很高,其养老体系又比较完善,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举步维艰。德国柏林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莱钠 克林霍尔茨(Peiner Klinholz)感慨地预言:欧洲是全球老龄化问题最突出、危机最严重的地区,预计2020—2050年欧洲将迎来人口老龄化危机的大爆发。日本政府因为人口老龄化而感到经济负担沉重,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全国60岁以后被迫坚持工作的老人已达到1100多万。
中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严峻形势。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严峻,从2000—2007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由1.26亿增长到1.5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已从10.2%增加到11.6%。中国有个很大的特点是人口总量很多,一个不很高的比例就是一个很大的绝对数。比如全国总人数中11.6%的老年人,就占到全球老年人总数的21.4%, 相当于欧洲老年人口的总和。中国老龄化人口增长的另一个特点是速度快: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2%,是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据有关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超过4 亿,老年人在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30%以上,占世界首位。中国还有一个特点: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人整体身体素质较差,患病率较高。全国24个省72个检测点的年报显示: 每年新增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人,平均每天新增疑似病例8550人——全国每分钟就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给国家和政府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据有关部门报告显示,1990年中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3.74个老年人;到2025年,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则要抚养29.46个老年人;到2050年,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就要抚养48.49个老年人。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支出总额已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65.5%, 仍然不能满足需要,致使中央财政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攀升到522亿元。另外,中国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消费也越来越大:2004年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多达862亿元,比上年增长31.6%,还是存在很大缺口。以养老床位为例,全国共有各种养老床位120.5万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有床位9.6张,而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年人已有床位50~70张,差距还相当大。而到2012年,我国养老状况依旧不容乐观,各方面养老缺口呈现空前的扩大趋势,2011年年底,我国各类养老机构中可使用的床位约为315万张,仅占老龄人口总数比例的1.77%。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老龄人口已达1.93亿,占到全国人口总数的14.3%。
现代社会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据统计,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2月23日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中国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数的1/5。而且,一方面不少家庭面临“因病致贫”或“看病难”等一系列问题;而另一方面需要国家支付的医疗费用也在不断增加, 已成为国家财政的巨大包袱。如何让亚健康向健康转化?如何降低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如何杜绝因病致贫现象的出现?必须转变传统临床医学观念,从治疗疾病为主向维持健康为主转变,重预防、“治未病”,使人们逐步形成维护健康的意识,并了解其方法和措施,尽最大努力不得病或少得病,摆脱疾病的困扰,掌握健康长寿的主动权。
中国党政领导人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已经采取许多有效的措施。中共中央前任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已将“健康服务产业的大力发展”作为重要内容载入了国家战略规划。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 年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的代表时强调:“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习主席亲自深入到健康服务产业基层,向相关企业了解医学信息化等新技术在健康服务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亲自过问和支持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8月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指出:健康服务业包括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身养生等众多领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薄弱环节,要积极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会议强调,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快发展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健康服务业。在中共中央领导下,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政策及法律保障体系正在经历探索、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从2001年国务院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规划》到2006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再到2011年,国务院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老龄化政策已经逐步系统化和体系化。现有的老龄政策体系已经涵盖了养老保障、老年医疗、为老服务、老年人文化教育、老年人社会参与、老年人权益保障等领域。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普遍性健康危机和低素质的医疗产业现状,特别是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的健康服务产业模式,中国仍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以抗衰老医学技术为核心的健康服务产业对于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
提前采取战略措施,寻求一种科学的办法,延长人具有生产力的年龄,尽可能保证生命质量,从而大量节省因为人体功能衰退所发生的医疗成本,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避免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以利国家长治久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人一生中的医疗费80%以上花费在临终前的2~3年中。而新兴抗衰老医学正是通过早期检测、早期预防和早期个性化治疗与功能性衰退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延长具有生产力的年龄,使人们幸福地活着,从而减少国家和社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发展抗衰老医学健康服务产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危机带来诸多问题的科学对策。国家、社会、家庭需要抗衰老医学由一门科学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抗衰老健康医疗产业无论对于中国的产业转型、经济增长,还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安定,都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抗衰老医学体系不仅是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有益补充,而且是中国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将对中国社会未来20年的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二、抗衰老健康医疗服务产业的两大直接功能
抗衰老健康医学技术产业化是抗衰老医学对医疗模式的革命性创新。1992年,美国的高德曼博士、科莱兹博士等12名医学专家在芝加哥开会,对一些崭新的医学现象和自己触及的医学现象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在探讨中,他们发现衰老相关病情况的不断恶化与医学界对其识别能力的脆弱,已经明显地增加了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到2025年,全球人口将达到80亿以上,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8亿多,到时许多国家政府、社会和家庭将感到巨大的经济压力。而迅速采取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流程,从根本上提高人类寿命延长后的生活质量,减少人们年老以后的医疗费用,延长人类的健康寿命及青春寿命将是维持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头等大事。针对这个普遍趋势,他们提出: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针对病灶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重视对病灶的改善向侧重人体生态的改善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心身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在医疗服务方面,则是以疾病为中心向病人为中心发展等一系列新的医学科学理念。概括起来就是:将医学科学的重心从“治已病” 向“治未病”转移。以人的健康为研究对象和实践目标的健康医学将是未来医学发展的 方向。
“抗衰老医学”学科以及以抗衰老医学为核心的健康医疗服务产业就此应运而生。
(一)抗衰老健康医疗服务产业能够延长人们的健康寿命和青春寿命
抗衰老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疗科学,它与传统医学在理念上有着根本的区别。传统疾病医学是被动地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抗衰老医学是主动预防还没发生的疾病。这是西方先进医学之技与东方医学之术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抗衰老医学的科技特点是:利用先进的医疗干预技术达到减缓、逆转人类衰老的生物过程及其导致的疾病和功能退化;其产业特点是:将生命科学技术、生物医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健康服务产业,通过有效提高人体生命活力和寿命,实现经济增长、国家繁荣和社会稳定的目的。
1. 被实践证明安全有效的医学和科技成果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社会调查中发现: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延长人们有生产力的寿命。他们发现,居住在美国新泽西州博根郡的亚裔女性,平均寿命达到91.1岁,而居住在南达科塔州的原住居民——尽管得到政府的免费或者医疗费用很低的医保服务,平均年龄也只有66.5岁。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新泽西州博根郡人利用先进的生物医疗技术进行超前预防,其中包括预防检测、疾病早期检测、积极的干预和良好的营养,而南达科塔州人没有或者非常缺乏这些措施。据此,抗衰老医学专家们对预防检测、疾病早期检测、积极的干预和良好的营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形成完善的更加有效的医疗技术,并将之应用在抗衰老医疗实践中。另外,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小组发现,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延长人的寿命:剑桥大学医学院凯伊提许(Kay-Tee Khaw)教授与同事对2万名45~79岁的受试者进行了13年的跟踪,对这些人的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他们血液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了检测,了解这些人每天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而后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行了从健康到不健康由高到低排列的得分评估,发现那些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最低的研究对象的死亡概率比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的死亡概率增加了4倍,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最低的人与比他们大14岁的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最高的人的死亡概率相同。抗衰老医学专家对这些事实进行研究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没有抽烟的习惯;(2)每天保证大量水果和蔬菜的摄入,提高抗病能力; (3)适度饮酒,防止酒精对身体的危害;(4)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
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抗衰老医学进行分析总结并得到广泛推广,使很多人改变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延长人们健康、延长寿命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2. 在生活实践中发现、研究和寻找对健康长寿有显著效果的技术革新和解决方案
美国全球医科与公共健康大学校长、西点军校校董伯纳德勒克夫(Bernard Burn Loeffke)将军退役前为美国陆军高级军官,他的研究团队发现,适当锻炼身体能够使人体神经元和神经网络增长,有利于延长人的健康生命。于是,他们进行研究、实验,发现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能使人体生长神经细胞生长所必需的关键物质——激素增加,这种激素能够阻止和逆转因为身体衰老而导致的神经细胞受损和减少。他本人亲自实践, 直到76岁时,每天还坚持跑步3英里,通过间断性的短距离冲刺跑等自然的方式,使体内人类生长激素得到提升,保护了大脑健康。为了推广这一科研成果,他在大学里制定一个培养“赤脚医生”的计划,通过这些“赤脚医生”传授给民众一些预防医学和知识、诊断方法,在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延长人类具有生产力和生命活力的寿命方面,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3. 从医疗实践中提出问题,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创研的抗衰老医疗新方法
美国著名的运动医学康复专家詹姆士史道克森(James Stoxen)医生针对为什么专业运动员可以跳过7英尺高的标杆或者连续跑上50英里而不需要休息,而有些人却无法进行普通的慢跑、行走、举重物,甚至不能毫无疼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等现象,拓展传统的医生思路,从机械、解剖学、物理学逻辑出发进行思考,然后将一些新观点与他多年治疗、训练优秀运动员的经验结合在一起研究,创立了令人惊喜的理论——人体弹簧理论。这种人体弹簧系统的概念既打破了遭受病痛和改善健康的藩篱,还突破了医疗从业人员之间的壁垒。这种疗法不需要吃药,不需要使用洗剂或背诵祷文,也不需要没完没了地登门拜访专家,它可以为全球数以百万计饱受慢性疼痛折磨的人解除困扰,帮助人们减缓衰老的速度,还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运动能力、人体性能。这种方法已经被美国、日本、中国、马来西亚、西班牙、德国、印尼、巴林、阿联酋、印度、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南非等国家的医疗组织和机构引进,收到非常积极的反馈。4. 针对大众特别是老年人因为功能衰退而出现的疑难病症,探索新的医药和新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的抗衰老效果
集中力量利用生物医学科技,如干细胞技术、克隆技术、纳米技术、人造器官技术、神经脉冲连续系统技术,治疗老年衰退性疑难病症,主要攻克与老龄化相关的癌症、心脏病、脑血管病、肺病、糖尿病和肝肾疾病,等等。针对癌症,目前国际先进技术已经从放化疗、手术等传统临床医学技术发展到使用先进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运用于临床工作中,安全性及临床效果大大超过传统的医疗诊疗方法。目前这种无毒、无副作用的临床方式已经有800多种,如国际著名生物癌症研究和治疗专家斯坦尼斯洛博金斯基(Stanislaw RRurzynski)在医疗实践中发现,人类的血液和尿液中有一种肽类物质和癌症有关。于是,他潜心研究和实验40年,发现这种东西的作用机理是作为分子开关,能够将活跃异常的致癌基因的开关切断,抑制致癌基因增长,同时还能把抑癌基因的开关打开,加速癌细胞的死亡。这种物质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又不妨碍健康细胞的生长,是一种不破坏正常细胞只对癌细胞产生治疗作用的癌症生物治疗方法。博金斯基把这种物质称之为“抗瘤酮”,利用这种物质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上万名癌症患者进行治疗,其中涉及50多种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包括乳腺癌、结肠癌、肺癌、前列腺癌、头颈部癌、脑癌、卵巢癌、胰腺癌、食道癌、肝癌、肾癌、膀胱癌、恶性黑色素瘤和淋巴瘤等,都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在市场上对脑干胶质瘤的治疗是放射治疗,但它的两年后的存活率仅有7%,5年后没有存活者。而博金斯基用抗瘤酮治疗,却把两年后存活率提高到49%,5年后的存活率达到31%,最长的存活时间长达30年。这些癌症患者已与常人一样,并具有生育能力。总之,抗衰老健康医学服务产业链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包括超前检测、主动预防、个性化治疗、动态监测,不仅已使癌症等许多原来的“不治之症”变成了可以治愈的疾病,同时通过发展医疗信息物联网给人民提供更加方便,安全有效的延长人类健康寿命及青春寿命的方法。
(二)抗衰老健康医疗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根据全国老龄办方案预测,到2050年,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升至34.1%,全国衰老相关慢性疾病病例个数也将涨至5亿例左右。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为国家带来的可见的经济负担将不可逆转,而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人口红利的进一步丧失, 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人力成本也将持续增大。但通过贯彻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和科学的发展手段,预期能够有效降低应对老龄化经济与社会负担所产生的成本。通过组织抗衰老医学专家进行科研,并且能够及时把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为人们健康长寿服务的具体医疗实践。有效的预防措施使人们的患病率大量减少;在经常检测中有效地对即将发生的疾病进行及早的医疗干预,使许多疾病不能发生;对已发生的疾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等等。因此,抗衰老健康医疗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能够延长人们具有生产力和生命活力的寿命,而且还将节约大量医疗费用,减轻各级政府沉重的医疗费负担,有效地卸除社会身上繁多的医疗包袱,明显地解除老人医疗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困扰。
许多抗衰老医学治疗方法能够节约的医疗费开支量化过程需要更多的数据及比较学调研和研究,这里只根据国际抗衰老医学组织及专家在向美国奥巴马政府提交的《12 点医疗保健可行计划》(The A4M Twelve-Point Actionabl
抗衰老健康医疗服务产业与中国的发展
罗伯特高德曼 段心强 朱敏
摘要:
人口老龄化与全民医疗保障是所有国家面临的社会性问题。1992年,医学专家发现了人类衰老机制与识别机制存在着普遍性因果联系,提出了现代抗衰老健康医学理念, 将常规临床医学、医学营养学、运动医学等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及临床技术进行整合,建立了抗衰老医学学科,并将其产业化。抗衰老医学产业在23年间为美国政府节省了可观的医疗开支,健康服务产业就业人员高达17%;到2012年,美国抗衰老医学产业直接创造的产值高达2500亿美元。
中国正处在社会人口结构、经济结构转型和深层次改革的重大历史关头,但却面临人口快速老龄化、成熟劳动力快速减少和医疗保障资源不足的巨大矛盾。本书作为国家健康服务产业的首部蓝皮书,在“总论”篇中将抗衰老健康医疗服务产业进行了阐述。作为全书的基础,“理念创新”篇对中国老龄化现状和抗衰老医学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要介绍。健康服务产业是以技术和技术规范为基础的实体产业。“技术创新”篇是企业生存和品牌化的核心。“战略发展”篇中以核心技术和产业化价值为重点。中国借鉴抗衰老健康医疗服务产业在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中国国情为发展宗旨,对中国的抗衰老健康医疗服务产业的形成、发展战略及规范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生命科学技术规范为标准、以宏观政策为导向、以行业自律为保证、以市场需求为动力的健康医疗服务产业模式。
关键词:
健康服务 抗衰老医学 科技产业化
一、中国对抗衰老医疗健康产业的需求
世界人口专家调查发现:全球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出生人口的增长速度,全球人口每年以1.7%的速度增长,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2000 年全球60岁以上的人口为6亿,2050年老年人将达到20亿。世界有关部门的统计还传达出另一个信息:全球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青年人口的增长速度。据该部门科学推算:到2018年,人类历史上将第一次出现65岁以上的人口比5岁以下的人口多的状况; 到2050年,发达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将与15岁以下的人口同样多。
世界各国陆续敲响“人口老龄化”警钟。日本20世纪50年代还是人口年轻化国家, 但今天已经成为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美国的劳动力大军也正在加速老化,2000年老年人已经多达8.1万人,到2020年,美国的百岁老人将达到21.4万人;到2050年,美国的百岁老人将超过100万人。“婴儿潮”一代人是美国发达的创业人,他们拥有美国70% 的财富、77%的金融资产,然而现在他们大都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欧洲各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以法国为例,6500万人口中,有20%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迅速增长的老龄人口,在生活、健康、医疗等方面必然需要大量的经济供给,这就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越来越沉重的负担。在这些国家,每个生产者养活的人数正在成倍增加; 劳动力年龄结构逐渐老化,严重影响着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社会保障费用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给政府和社会带来日益沉重的财政负担。
据美国医疗保险和救助中心(CMS)最新年度报告显示,仅因老龄化而出现的退行性疾病——心脏病、肿瘤和脑卒中三种疾病,就吞噬掉美国50%的医疗保健预算,导致各级政府陷入财政危机。欧洲的老龄化问题导致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希腊面临的巨大经济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口老龄化严重;法国由于老年人口比例很高,其养老体系又比较完善,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举步维艰。德国柏林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莱钠 克林霍尔茨(Peiner Klinholz)感慨地预言:欧洲是全球老龄化问题最突出、危机最严重的地区,预计2020—2050年欧洲将迎来人口老龄化危机的大爆发。日本政府因为人口老龄化而感到经济负担沉重,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的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全国60岁以后被迫坚持工作的老人已达到1100多万。
中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严峻形势。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严峻,从2000—2007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由1.26亿增长到1.5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已从10.2%增加到11.6%。中国有个很大的特点是人口总量很多,一个不很高的比例就是一个很大的绝对数。比如全国总人数中11.6%的老年人,就占到全球老年人总数的21.4%, 相当于欧洲老年人口的总和。中国老龄化人口增长的另一个特点是速度快: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2%,是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据有关专家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超过4 亿,老年人在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30%以上,占世界首位。中国还有一个特点: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人整体身体素质较差,患病率较高。全国24个省72个检测点的年报显示: 每年新增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人,平均每天新增疑似病例8550人——全国每分钟就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给国家和政府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据有关部门报告显示,1990年中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抚养13.74个老年人;到2025年,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则要抚养29.46个老年人;到2050年,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就要抚养48.49个老年人。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支出总额已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65.5%, 仍然不能满足需要,致使中央财政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攀升到522亿元。另外,中国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消费也越来越大:2004年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多达862亿元,比上年增长31.6%,还是存在很大缺口。以养老床位为例,全国共有各种养老床位120.5万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有床位9.6张,而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年人已有床位50~70张,差距还相当大。而到2012年,我国养老状况依旧不容乐观,各方面养老缺口呈现空前的扩大趋势,2011年年底,我国各类养老机构中可使用的床位约为315万张,仅占老龄人口总数比例的1.77%。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老龄人口已达1.93亿,占到全国人口总数的14.3%。
现代社会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据统计,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2月23日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中国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数的1/5。而且,一方面不少家庭面临“因病致贫”或“看病难”等一系列问题;而另一方面需要国家支付的医疗费用也在不断增加, 已成为国家财政的巨大包袱。如何让亚健康向健康转化?如何降低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如何杜绝因病致贫现象的出现?必须转变传统临床医学观念,从治疗疾病为主向维持健康为主转变,重预防、“治未病”,使人们逐步形成维护健康的意识,并了解其方法和措施,尽最大努力不得病或少得病,摆脱疾病的困扰,掌握健康长寿的主动权。
中国党政领导人十分重视这一问题,已经采取许多有效的措施。中共中央前任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一岁,已将“健康服务产业的大力发展”作为重要内容载入了国家战略规划。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 年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的代表时强调:“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习主席亲自深入到健康服务产业基层,向相关企业了解医学信息化等新技术在健康服务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亲自过问和支持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8月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指出:健康服务业包括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身养生等众多领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薄弱环节,要积极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会议强调,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快发展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健康服务业。在中共中央领导下,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政策及法律保障体系正在经历探索、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从2001年国务院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规划》到2006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再到2011年,国务院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老龄化政策已经逐步系统化和体系化。现有的老龄政策体系已经涵盖了养老保障、老年医疗、为老服务、老年人文化教育、老年人社会参与、老年人权益保障等领域。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普遍性健康危机和低素质的医疗产业现状,特别是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的健康服务产业模式,中国仍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以抗衰老医学技术为核心的健康服务产业对于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
提前采取战略措施,寻求一种科学的办法,延长人具有生产力的年龄,尽可能保证生命质量,从而大量节省因为人体功能衰退所发生的医疗成本,为国家、社会和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避免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以利国家长治久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人一生中的医疗费80%以上花费在临终前的2~3年中。而新兴抗衰老医学正是通过早期检测、早期预防和早期个性化治疗与功能性衰退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延长具有生产力的年龄,使人们幸福地活着,从而减少国家和社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发展抗衰老医学健康服务产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危机带来诸多问题的科学对策。国家、社会、家庭需要抗衰老医学由一门科学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抗衰老健康医疗产业无论对于中国的产业转型、经济增长,还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安定,都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抗衰老医学体系不仅是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有益补充,而且是中国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将对中国社会未来20年的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二、抗衰老健康医疗服务产业的两大直接功能
抗衰老健康医学技术产业化是抗衰老医学对医疗模式的革命性创新。1992年,美国的高德曼博士、科莱兹博士等12名医学专家在芝加哥开会,对一些崭新的医学现象和自己触及的医学现象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在探讨中,他们发现衰老相关病情况的不断恶化与医学界对其识别能力的脆弱,已经明显地增加了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到2025年,全球人口将达到80亿以上,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8亿多,到时许多国家政府、社会和家庭将感到巨大的经济压力。而迅速采取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流程,从根本上提高人类寿命延长后的生活质量,减少人们年老以后的医疗费用,延长人类的健康寿命及青春寿命将是维持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头等大事。针对这个普遍趋势,他们提出: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针对病灶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重视对病灶的改善向侧重人体生态的改善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心身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作用向重视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发展;在医疗服务方面,则是以疾病为中心向病人为中心发展等一系列新的医学科学理念。概括起来就是:将医学科学的重心从“治已病” 向“治未病”转移。以人的健康为研究对象和实践目标的健康医学将是未来医学发展的 方向。
“抗衰老医学”学科以及以抗衰老医学为核心的健康医疗服务产业就此应运而生。
(一)抗衰老健康医疗服务产业能够延长人们的健康寿命和青春寿命
抗衰老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医疗科学,它与传统医学在理念上有着根本的区别。传统疾病医学是被动地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抗衰老医学是主动预防还没发生的疾病。这是西方先进医学之技与东方医学之术有机结合的必然产物。抗衰老医学的科技特点是:利用先进的医疗干预技术达到减缓、逆转人类衰老的生物过程及其导致的疾病和功能退化;其产业特点是:将生命科学技术、生物医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健康服务产业,通过有效提高人体生命活力和寿命,实现经济增长、国家繁荣和社会稳定的目的。
1. 被实践证明安全有效的医学和科技成果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社会调查中发现: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延长人们有生产力的寿命。他们发现,居住在美国新泽西州博根郡的亚裔女性,平均寿命达到91.1岁,而居住在南达科塔州的原住居民——尽管得到政府的免费或者医疗费用很低的医保服务,平均年龄也只有66.5岁。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新泽西州博根郡人利用先进的生物医疗技术进行超前预防,其中包括预防检测、疾病早期检测、积极的干预和良好的营养,而南达科塔州人没有或者非常缺乏这些措施。据此,抗衰老医学专家们对预防检测、疾病早期检测、积极的干预和良好的营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形成完善的更加有效的医疗技术,并将之应用在抗衰老医疗实践中。另外,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小组发现,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延长人的寿命:剑桥大学医学院凯伊提许(Kay-Tee Khaw)教授与同事对2万名45~79岁的受试者进行了13年的跟踪,对这些人的生活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他们血液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了检测,了解这些人每天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而后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行了从健康到不健康由高到低排列的得分评估,发现那些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最低的研究对象的死亡概率比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的死亡概率增加了4倍,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最低的人与比他们大14岁的健康生活方式得分最高的人的死亡概率相同。抗衰老医学专家对这些事实进行研究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没有抽烟的习惯;(2)每天保证大量水果和蔬菜的摄入,提高抗病能力; (3)适度饮酒,防止酒精对身体的危害;(4)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
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抗衰老医学进行分析总结并得到广泛推广,使很多人改变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延长人们健康、延长寿命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2. 在生活实践中发现、研究和寻找对健康长寿有显著效果的技术革新和解决方案
美国全球医科与公共健康大学校长、西点军校校董伯纳德勒克夫(Bernard Burn Loeffke)将军退役前为美国陆军高级军官,他的研究团队发现,适当锻炼身体能够使人体神经元和神经网络增长,有利于延长人的健康生命。于是,他们进行研究、实验,发现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能使人体生长神经细胞生长所必需的关键物质——激素增加,这种激素能够阻止和逆转因为身体衰老而导致的神经细胞受损和减少。他本人亲自实践, 直到76岁时,每天还坚持跑步3英里,通过间断性的短距离冲刺跑等自然的方式,使体内人类生长激素得到提升,保护了大脑健康。为了推广这一科研成果,他在大学里制定一个培养“赤脚医生”的计划,通过这些“赤脚医生”传授给民众一些预防医学和知识、诊断方法,在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延长人类具有生产力和生命活力的寿命方面,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3. 从医疗实践中提出问题,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创研的抗衰老医疗新方法
美国著名的运动医学康复专家詹姆士史道克森(James Stoxen)医生针对为什么专业运动员可以跳过7英尺高的标杆或者连续跑上50英里而不需要休息,而有些人却无法进行普通的慢跑、行走、举重物,甚至不能毫无疼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等现象,拓展传统的医生思路,从机械、解剖学、物理学逻辑出发进行思考,然后将一些新观点与他多年治疗、训练优秀运动员的经验结合在一起研究,创立了令人惊喜的理论——人体弹簧理论。这种人体弹簧系统的概念既打破了遭受病痛和改善健康的藩篱,还突破了医疗从业人员之间的壁垒。这种疗法不需要吃药,不需要使用洗剂或背诵祷文,也不需要没完没了地登门拜访专家,它可以为全球数以百万计饱受慢性疼痛折磨的人解除困扰,帮助人们减缓衰老的速度,还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运动能力、人体性能。这种方法已经被美国、日本、中国、马来西亚、西班牙、德国、印尼、巴林、阿联酋、印度、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南非等国家的医疗组织和机构引进,收到非常积极的反馈。4. 针对大众特别是老年人因为功能衰退而出现的疑难病症,探索新的医药和新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的抗衰老效果
集中力量利用生物医学科技,如干细胞技术、克隆技术、纳米技术、人造器官技术、神经脉冲连续系统技术,治疗老年衰退性疑难病症,主要攻克与老龄化相关的癌症、心脏病、脑血管病、肺病、糖尿病和肝肾疾病,等等。针对癌症,目前国际先进技术已经从放化疗、手术等传统临床医学技术发展到使用先进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运用于临床工作中,安全性及临床效果大大超过传统的医疗诊疗方法。目前这种无毒、无副作用的临床方式已经有800多种,如国际著名生物癌症研究和治疗专家斯坦尼斯洛博金斯基(Stanislaw RRurzynski)在医疗实践中发现,人类的血液和尿液中有一种肽类物质和癌症有关。于是,他潜心研究和实验40年,发现这种东西的作用机理是作为分子开关,能够将活跃异常的致癌基因的开关切断,抑制致癌基因增长,同时还能把抑癌基因的开关打开,加速癌细胞的死亡。这种物质在消灭癌细胞的同时,又不妨碍健康细胞的生长,是一种不破坏正常细胞只对癌细胞产生治疗作用的癌症生物治疗方法。博金斯基把这种物质称之为“抗瘤酮”,利用这种物质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上万名癌症患者进行治疗,其中涉及50多种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包括乳腺癌、结肠癌、肺癌、前列腺癌、头颈部癌、脑癌、卵巢癌、胰腺癌、食道癌、肝癌、肾癌、膀胱癌、恶性黑色素瘤和淋巴瘤等,都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在市场上对脑干胶质瘤的治疗是放射治疗,但它的两年后的存活率仅有7%,5年后没有存活者。而博金斯基用抗瘤酮治疗,却把两年后存活率提高到49%,5年后的存活率达到31%,最长的存活时间长达30年。这些癌症患者已与常人一样,并具有生育能力。总之,抗衰老健康医学服务产业链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包括超前检测、主动预防、个性化治疗、动态监测,不仅已使癌症等许多原来的“不治之症”变成了可以治愈的疾病,同时通过发展医疗信息物联网给人民提供更加方便,安全有效的延长人类健康寿命及青春寿命的方法。
(二)抗衰老健康医疗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根据全国老龄办方案预测,到2050年,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升至34.1%,全国衰老相关慢性疾病病例个数也将涨至5亿例左右。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为国家带来的可见的经济负担将不可逆转,而且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人口红利的进一步丧失, 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人力成本也将持续增大。但通过贯彻可持续的发展观念和科学的发展手段,预期能够有效降低应对老龄化经济与社会负担所产生的成本。通过组织抗衰老医学专家进行科研,并且能够及时把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为人们健康长寿服务的具体医疗实践。有效的预防措施使人们的患病率大量减少;在经常检测中有效地对即将发生的疾病进行及早的医疗干预,使许多疾病不能发生;对已发生的疾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等等。因此,抗衰老健康医疗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能够延长人们具有生产力和生命活力的寿命,而且还将节约大量医疗费用,减轻各级政府沉重的医疗费负担,有效地卸除社会身上繁多的医疗包袱,明显地解除老人医疗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困扰。
许多抗衰老医学治疗方法能够节约的医疗费开支量化过程需要更多的数据及比较学调研和研究,这里只根据国际抗衰老医学组织及专家在向美国奥巴马政府提交的《12 点医疗保健可行计划》(The A4M Twelve-Point Actionabl
在线试读
抗衰老健康医学产业暨健康服务产业的
国际发展基础和过程
——疾病、衰老机制与寿命的研究文献综述
罗纳德科莱兹/郭弋编译
摘要:
寿命不是限定的,因此衰老并非不可避免的。本文阐述了发达国家抗衰老健康医学产业暨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经验,从理论、学术、研发到产业的连带关系和发展进程,又一次证明了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真理。进一步说明新兴健康服务产业的核心基础为不断的技术创新,这是实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健康服务产业链条中知名品牌建立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了解各种衰老的理论,说明衰老与疾病的机制,列举了寿命研究中的临床措施。
关键词:
衰老理论疾病寿命临床措施
国际抗衰老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是从理念创新到技术创新的有序推进过程。任何事物的发生均有其发展规律,而在发展的过程中,理论是至关重要的,理论指导实践是科学的。任何理论的实际价值是要找寻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对于抗衰老健康医学发展的起点在于首先必须要问的是为什么人类会衰老这一问题。目前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衰老理论,通常围绕两大主题展开:一是认为衰老是由基因编程所决定的持续过程;二是认为老化是意外突然发生的。编程老化理论是基于从怀孕到死亡这样一种逐渐老化的概念。认为人的成长发育受一个“生物钟”的管理。这个生物钟针对人体所发生的各种变化设置有适当的时间。视觉的变化,骨骼中钙质丢失、听力的下降、肺活量的减小,都是程序化衰老的例子。衰老意外突然发生的理论学说,则是认为老化是机缘性发生的,即生物体变老是由一系列随机事件诱发的。DNA受到自由基的损害或是经过日常生活的磨损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一、衰老的理论
(一)“磨损”理论
1882年,德国生物学家奥古斯特魏斯曼(AugustWeismann)博士首先介绍了这一理论。他认为身体及其细胞被过度使用和滥用而遭到损害。肝脏、胃、肾脏、皮肤等这些器官,由于下列因素的作用而长期受到磨损。这些因素包括饮食和环境中的毒素、过量脂肪、糖、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的摄入、太阳紫外线和其他许多我们身体和情感上遭到的各种压力。磨损不仅局限于我们的器官,它也发生在机体的细胞水平上。
当然,即使你从来没有碰过香烟或一杯酒,即使你常远离太阳,只吃天然食品,只简单地使用你体内的器官,但最终还是会把它们磨损坏。如果滥用、虐待它们,你就会更快地磨损坏它们。因此,无论采取怎样健康的生活方式,由于你的身体在老化,你的每一个细胞也都必将受其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老化,你的身体逐渐失去了自我修复损伤的能力。无论这种损伤是由饮食、环境毒素所致,还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都是如此。因此,许多老年人死于在他们年轻时本可以抗拒得了的一些疾病。
该理论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营养剂补充和改变生活方式,可通过刺激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和维护它的器官和细胞功能,帮助延缓衰老过程。因此,“磨损”这个概念,体现到每个具体人身上,就可能因每个人生活方式和用于改变磨损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二)神经内分泌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弗拉基米尔迪尔曼(Dilman)博士发展起来的。通过用神经内分泌系统更进一步阐述了磨损理论。神经内分泌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化网络。机体通过这一网络,管理着激素和机体内其他重要元素的释放。
激素对于维修和调整人体功能至关重要。当老化导致激素分泌减少时,身体的自身修复和调节能力也随之下降。此外,激素的分泌活动是有高度互动性的:任何一个激素生成量减少,都可能会对整个机制形成一种反馈性影响,产生信号通知其他器官降低相应的其他激素的释放量,从而使身体其他部位的激素量减少。
因此,激素替代疗法的目的就在于重新设置体内荷尔蒙的生物钟,以期达到能扭转或延迟衰老的效果。如果体内生成的荷尔蒙是在年轻的水平,那么机体的细胞才是受到刺激而代谢增强,从而使人保持真正的年轻。(三)遗传控制理论
计划报废理论则是侧重于DNA中遗传程序的编码情况。人生来就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基因编码,它预定你有某些类型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倾向。从而,基因的遗传性,在很大程度上已说明了你将会多快衰老和有多长的寿命。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生物钟在滴答滴答地运转,设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停止,也许提前或推后几年。而当那个生物钟走完时,它会发出信号告诉我们的身体将要老化,而后死亡。
然而,由于我们的遗传基因涉及方方面面,基因时钟设置的时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变化,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以及我们实际上是如何生活的(古老的“自然竞择”法则)。
抗衰老医学旨在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即增加建立我们每个细胞中DNA的基本阻滞性结构,防止DNA损坏,增加DNA的修复。我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的抗衰老治疗,可以帮助我们摆脱遗传的命运,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做到。
(四)自由基理论
这一理论最初是在1954年由R格斯曼(Gerschman.R)报道的。但后来,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医学院的德纳姆哈曼(DenhamHarman)博士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这些科学家们观察到,爆发、破坏性的生化反应可能是“自由基”形成和存在的原因。“自由基”是内部电荷不稳定的一类分子结构。
在常规的分子中,电子以配对形式存在。这样就使得一个电子的电能被另一个电子的电能所中和、抵销。在我们机体的细胞里,失去电子的原子寻找、并结合有多余电子的原子,形成一个稳定的分子。该分子具有相互配对的电子,显示中性的电荷。
另外,自由基是一种带有一个自由电子的分子,因此它带负电荷。这种电能的不平衡,使自由基本身具有高活性。为了达到自身的电平衡,寻找攻击其他稳定的分子,并试图从这一分子上偷一个电子。自由基可能通过得到电子达到它自己电平衡的同时,使本来平衡的那个分子变成了一个新的自由基。接着,后者又以自己的需要,去开始寻抢一个电子。体内自由基的存在,使得这个原子扒窃周期性的持续发生。
而自由基活动对于我们的机体来说又是必要的,它为我们的细胞提供了电力。我们的机体为了进行体内最基本的生物过程,需要利用自由基活动形成的生物电来产生能量。反过来,过量的自由基又会攻击损害我们的细胞结构。
自由基造成的细胞破坏而形成的代谢废物,可破坏机体细胞修复和复制所必要的DNA和RNA合成,干扰细胞能量所必需的蛋白质合成,以及破坏细胞化学过程所必要的酶系。
当我们年轻时,自由基损伤的影响相对轻微。因为年轻的身体可起动广泛有力的修复和复制机制来保持细胞和器官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然而,随着机体的衰老,自由基损伤的累积效应开始造成其严重影响。
自由基破坏细胞代谢,导致细胞老化。自由基理论可以解释许多组织结构变化特点,如随着老化进展,则出现包括膜脂质的过氧化、色素的形成、蛋白质的交联、DNA损伤和线粒体功能下降等。
国际发展基础和过程
——疾病、衰老机制与寿命的研究文献综述
罗纳德科莱兹/郭弋编译
摘要:
寿命不是限定的,因此衰老并非不可避免的。本文阐述了发达国家抗衰老健康医学产业暨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经验,从理论、学术、研发到产业的连带关系和发展进程,又一次证明了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真理。进一步说明新兴健康服务产业的核心基础为不断的技术创新,这是实体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健康服务产业链条中知名品牌建立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了解各种衰老的理论,说明衰老与疾病的机制,列举了寿命研究中的临床措施。
关键词:
衰老理论疾病寿命临床措施
国际抗衰老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是从理念创新到技术创新的有序推进过程。任何事物的发生均有其发展规律,而在发展的过程中,理论是至关重要的,理论指导实践是科学的。任何理论的实际价值是要找寻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对于抗衰老健康医学发展的起点在于首先必须要问的是为什么人类会衰老这一问题。目前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衰老理论,通常围绕两大主题展开:一是认为衰老是由基因编程所决定的持续过程;二是认为老化是意外突然发生的。编程老化理论是基于从怀孕到死亡这样一种逐渐老化的概念。认为人的成长发育受一个“生物钟”的管理。这个生物钟针对人体所发生的各种变化设置有适当的时间。视觉的变化,骨骼中钙质丢失、听力的下降、肺活量的减小,都是程序化衰老的例子。衰老意外突然发生的理论学说,则是认为老化是机缘性发生的,即生物体变老是由一系列随机事件诱发的。DNA受到自由基的损害或是经过日常生活的磨损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一、衰老的理论
(一)“磨损”理论
1882年,德国生物学家奥古斯特魏斯曼(AugustWeismann)博士首先介绍了这一理论。他认为身体及其细胞被过度使用和滥用而遭到损害。肝脏、胃、肾脏、皮肤等这些器官,由于下列因素的作用而长期受到磨损。这些因素包括饮食和环境中的毒素、过量脂肪、糖、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的摄入、太阳紫外线和其他许多我们身体和情感上遭到的各种压力。磨损不仅局限于我们的器官,它也发生在机体的细胞水平上。
当然,即使你从来没有碰过香烟或一杯酒,即使你常远离太阳,只吃天然食品,只简单地使用你体内的器官,但最终还是会把它们磨损坏。如果滥用、虐待它们,你就会更快地磨损坏它们。因此,无论采取怎样健康的生活方式,由于你的身体在老化,你的每一个细胞也都必将受其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老化,你的身体逐渐失去了自我修复损伤的能力。无论这种损伤是由饮食、环境毒素所致,还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都是如此。因此,许多老年人死于在他们年轻时本可以抗拒得了的一些疾病。
该理论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营养剂补充和改变生活方式,可通过刺激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和维护它的器官和细胞功能,帮助延缓衰老过程。因此,“磨损”这个概念,体现到每个具体人身上,就可能因每个人生活方式和用于改变磨损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二)神经内分泌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弗拉基米尔迪尔曼(Dilman)博士发展起来的。通过用神经内分泌系统更进一步阐述了磨损理论。神经内分泌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化网络。机体通过这一网络,管理着激素和机体内其他重要元素的释放。
激素对于维修和调整人体功能至关重要。当老化导致激素分泌减少时,身体的自身修复和调节能力也随之下降。此外,激素的分泌活动是有高度互动性的:任何一个激素生成量减少,都可能会对整个机制形成一种反馈性影响,产生信号通知其他器官降低相应的其他激素的释放量,从而使身体其他部位的激素量减少。
因此,激素替代疗法的目的就在于重新设置体内荷尔蒙的生物钟,以期达到能扭转或延迟衰老的效果。如果体内生成的荷尔蒙是在年轻的水平,那么机体的细胞才是受到刺激而代谢增强,从而使人保持真正的年轻。(三)遗传控制理论
计划报废理论则是侧重于DNA中遗传程序的编码情况。人生来就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基因编码,它预定你有某些类型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倾向。从而,基因的遗传性,在很大程度上已说明了你将会多快衰老和有多长的寿命。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生物钟在滴答滴答地运转,设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停止,也许提前或推后几年。而当那个生物钟走完时,它会发出信号告诉我们的身体将要老化,而后死亡。
然而,由于我们的遗传基因涉及方方面面,基因时钟设置的时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变化,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以及我们实际上是如何生活的(古老的“自然竞择”法则)。
抗衰老医学旨在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即增加建立我们每个细胞中DNA的基本阻滞性结构,防止DNA损坏,增加DNA的修复。我们认为,通过这种方式的抗衰老治疗,可以帮助我们摆脱遗传的命运,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做到。
(四)自由基理论
这一理论最初是在1954年由R格斯曼(Gerschman.R)报道的。但后来,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医学院的德纳姆哈曼(DenhamHarman)博士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这些科学家们观察到,爆发、破坏性的生化反应可能是“自由基”形成和存在的原因。“自由基”是内部电荷不稳定的一类分子结构。
在常规的分子中,电子以配对形式存在。这样就使得一个电子的电能被另一个电子的电能所中和、抵销。在我们机体的细胞里,失去电子的原子寻找、并结合有多余电子的原子,形成一个稳定的分子。该分子具有相互配对的电子,显示中性的电荷。
另外,自由基是一种带有一个自由电子的分子,因此它带负电荷。这种电能的不平衡,使自由基本身具有高活性。为了达到自身的电平衡,寻找攻击其他稳定的分子,并试图从这一分子上偷一个电子。自由基可能通过得到电子达到它自己电平衡的同时,使本来平衡的那个分子变成了一个新的自由基。接着,后者又以自己的需要,去开始寻抢一个电子。体内自由基的存在,使得这个原子扒窃周期性的持续发生。
而自由基活动对于我们的机体来说又是必要的,它为我们的细胞提供了电力。我们的机体为了进行体内最基本的生物过程,需要利用自由基活动形成的生物电来产生能量。反过来,过量的自由基又会攻击损害我们的细胞结构。
自由基造成的细胞破坏而形成的代谢废物,可破坏机体细胞修复和复制所必要的DNA和RNA合成,干扰细胞能量所必需的蛋白质合成,以及破坏细胞化学过程所必要的酶系。
当我们年轻时,自由基损伤的影响相对轻微。因为年轻的身体可起动广泛有力的修复和复制机制来保持细胞和器官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然而,随着机体的衰老,自由基损伤的累积效应开始造成其严重影响。
自由基破坏细胞代谢,导致细胞老化。自由基理论可以解释许多组织结构变化特点,如随着老化进展,则出现包括膜脂质的过氧化、色素的形成、蛋白质的交联、DNA损伤和线粒体功能下降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