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622988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应用研究(套装共3册)》作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运行的实际问题出发,探讨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理论、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理论,以及河南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具体包括对所有制结构和实现形式问题、经济运行体制和机制的建立问题、市场体系的建设问题、市场主体的塑造问题、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运用问题、微观企业活力的激励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定位的抉择问题、新型劳动关系的改革重构问题等内容。
完善生产关系须坚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坚定不移地坚持宏观调控
“先富共富论”与非均衡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
改革与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几点再思考
慎言“建立一种全国统一的所有权制度
政企分开,必须从“放权让利”走向“放权让产”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战略方面的主要观点综述
制定发展规划应立足国情域情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新论
解放思想,积极培育经济生长点
发展循环经济:理念与立法并举
应注重经济结构和信贷结构关系研究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发挥两个积极性
构建产业链条提升核心竞争力
“内外兼修”打造民营企业融资新环境
“小产权”房为何不能正面登场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开放区建设研究
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
坚持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取向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县域小城镇经济研究
一用新理念发展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阻滞点梳理
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
现代企业制度不等于股份制
企业改革中实现产权清晰的几个问题
构建托管公司是条路
构建“托管公司”的设想
销售经济学中的三个变异
中国20多年改革成果不容抹杀对郎成平的“洗脑”要再“洗脑”
《中国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经济理论探识》
《河南经济发展的理论探识》
表1反映出不同年份同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且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110%左右(不考虑物价因素)。但同年份不同行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有较大差距,以2003年为例,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人均工资仅6884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人均工资却高达30897元,金融业、房地产和科学研究从业人员人均工资也分别高达20780元、17085元和20442元。农、林、牧、渔业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从业人员人均工资相差24013元,和金融业从业人员人均工资相差13896元,而且这种不同行业人均工资差距有逐年扩大的趋势,至2009年,农、林、牧、渔业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从业人员人均工资差距已高达43798元,与金融业从业人员人均工资差距已高达46042元。可见,智力劳动、资本有机构成高的劳动、一定时期不可避免地拥有某些资源性垄断的劳动,相比简单劳动、熟练劳动、非资源性垄断劳动,其收入就会高一些,即先富一些,或者可能先富起来,这种差别劳动形成的差别收入,应该是马克思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体现。同时,劳动力在产业、部门、行业间变动的铁的规律,也会必然地、持续地影响着劳动者的收入及其差别。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200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的收入以年均4.21%的速度下降,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员的收入以年均3.0%的速度下降,而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人员的收入则分别以年均6.86%、4.12%、8.05%、8.00%和3.5%的速度增加。这说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转型特别是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的趋势,必然影响着就业结构和分配结构,并表现出收入分配的一定阶段性和差别性规律。即劳动力在产业和就业岗位上的变换,反映了产业水平、就业水平、分配水平之间的密切关联的阶段性及其差别性。不同时期、不同岗位,总是存在不同的收入,不同收入之间的差别总是客观的、必然的。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