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0751245
编辑推荐
《气候和土地变化下的中国粮食主产区生产力研究》介绍了数据与方法、研究区概况、研究数据收集与处理、研究方法、基于机制法模型的粮食潜力估算等等。
目 录
章引 言
1.1研究基础
1.2粮食生产力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1.3研究方案
第二章数据与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2.2研究数据收集与处理
2.3研究方法
2.4小结
第三章基于机制法模型的粮食潜力估算
3.1机制法模型基本框架
3.2光合生产潜力估算及其时空分布
3.3光温生产潜力估算及其时空分布
3.4气候生产潜力估算及其时空分布
3.5土地生产潜力估算及其时空分布
3.6小结
第四章气候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力的影响
4.1主产区气候条件变化分析
4.2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力影响分析
4.3小结
第五章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力的影响
5.1 主产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
5.2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力影响分析
5.3 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潜力影响对比分析
5.4小结
第六章 适应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粮食增产分区及建议
6.1 适应气候变化的粮食增产调整分区及建议
6.2合理配置土地利用的粮食增产调整分区及建议
6.3基于潜力估算的粮食挖掘增产分区及建议
6.4小结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7.1主要结论和创新
7.2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1.1研究基础
1.2粮食生产力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1.3研究方案
第二章数据与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2.2研究数据收集与处理
2.3研究方法
2.4小结
第三章基于机制法模型的粮食潜力估算
3.1机制法模型基本框架
3.2光合生产潜力估算及其时空分布
3.3光温生产潜力估算及其时空分布
3.4气候生产潜力估算及其时空分布
3.5土地生产潜力估算及其时空分布
3.6小结
第四章气候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力的影响
4.1主产区气候条件变化分析
4.2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力影响分析
4.3小结
第五章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力的影响
5.1 主产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
5.2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力影响分析
5.3 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潜力影响对比分析
5.4小结
第六章 适应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粮食增产分区及建议
6.1 适应气候变化的粮食增产调整分区及建议
6.2合理配置土地利用的粮食增产调整分区及建议
6.3基于潜力估算的粮食挖掘增产分区及建议
6.4小结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7.1主要结论和创新
7.2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在线试读
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是研究一个随机变量y对另一个(X)或一组(X1,X2,…,Xn)变量的相依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它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运用十分广泛,回归分析按照涉及的自变量的多少,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按照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类型,可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如果在回归分析中,只包括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且二者的关系可用一条直线近似表示,这种回归分析称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如果回归分析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且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是线性关系,则称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它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行为。聚类分析的目标就是在相似的基础上收集数据来分类。聚类源于很多领域,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生物学和经济学。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很多聚类技术都得到了发展,这些技术方法被用作描述数据,衡量不同数据源间的相似性,以及把数据源分类到不同的簇中。
2.4 小 结
本章首先明确了粮食主产区的范围,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状况、土地利用状况、社会经济状况特别是粮食生产等方面描述了粮食主产区的基本概况。主产区大多位于中国东部的平原区,地势平坦,多在400m以下,土壤肥力水平高,光照条件好,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中国的主要耕地分布区。粮食主产区内河流较多,水源丰富。从南向北跨越2个亚热带、3个温带。降水总体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从南部的大于1600mm到北部的400~800mm呈带状减少。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和面积比例的大量耕地,使主产区具有粮食生产的独特优势。其次,本章指出了进行主产区粮食生产潜力研究要搜集的各类数据及数据的基本处理,丰富的数据是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它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行为。聚类分析的目标就是在相似的基础上收集数据来分类。聚类源于很多领域,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生物学和经济学。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很多聚类技术都得到了发展,这些技术方法被用作描述数据,衡量不同数据源间的相似性,以及把数据源分类到不同的簇中。
2.4 小 结
本章首先明确了粮食主产区的范围,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状况、土地利用状况、社会经济状况特别是粮食生产等方面描述了粮食主产区的基本概况。主产区大多位于中国东部的平原区,地势平坦,多在400m以下,土壤肥力水平高,光照条件好,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中国的主要耕地分布区。粮食主产区内河流较多,水源丰富。从南向北跨越2个亚热带、3个温带。降水总体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从南部的大于1600mm到北部的400~800mm呈带状减少。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和面积比例的大量耕地,使主产区具有粮食生产的独特优势。其次,本章指出了进行主产区粮食生产潜力研究要搜集的各类数据及数据的基本处理,丰富的数据是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