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85131
目录
绪论1
章句式的结构自变量和功能因变量配置关系13
节句式的认知表征与识解机制13
一、
句式是一种以句法结构表征认知识解的动态变量配置系统13
二、
句式“结构—语义—功能”之间的变量函数关系14
第二节句式的结构配置及其变量参数15
一、
及物概念的整体系统性与表征手段15
二、
及物变量参数及其功能16
三、
及物方向17
四、
及物效度与及物句式类型19
第三节句式意义的表征与识解21
一、
及物句式的意义表征与识解方式22
二、
非及物句式的意义表征与识解方式23
本章要点小结23
第二章句式配置参数和及物效度之间的对应与调适机制25
节及物框架的结构配置参数及其相关变量的功能表征机制26
第二节句法结构长度伸缩与终结程度之间的象似性对应关系29
一、
复合趋向补语的结构伸缩象似终结程度29
二、
结构伸缩与“掌控、影响受事程度”之间的正相关同步机制31
三、
结构伸缩形态变化临摹手段的动因与条件34
第三节结构与功能配置及物参数之间同步、调适与补偿机制36
一、
动程的表征与受事的数量互动及其补偿、调适机制36
二、
及物参数之间的同步机制42句式参量互动配置机制研究目录第四节现代汉语的类型学特征对句法功能与机制的影响45
本章要点小结46
第三章句式配置参数“结构—语义—功能”的评估与移情识解47
节结构自变量参数的变化引起的价值评估和移情识解47
一、
句法分布位置决定着对当事人损益的关注度和移情度48
二、
重复动词的结构配置自变量的功能识解及其语境意义51
三、
直接损益和牵连损益及句式嵌套条件57
第二节重动句式的类型及其个性特征59
第三节重动句跟其他句式的对立与互补63
本章要点小结66
第四章“淡入—淡出”认知模式及其配置条件68
节跟“淡入”与“淡出”相关的句式配置条件对立68
一、 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自立性”概念的不同
理解方式68
二、
基于“认知—语义—句法”框架参量互动的“自立性”概念69
第二节“淡入”与“淡出”的心理学基础72
第三节“淡入”与“淡出”模式的对立及其语义投射76
第四节“淡入—淡出”的价值取向对立78
第五节“淡入”与“淡出”的句法表现83
第六节及物参数之间的补偿机制与句式对动词类型的选择86
本章要点小结90
第五章图式结构与句式结构—语义—功能参量的匹配92
节句式的结构配置及其整体意义92
第二节词项跟句式的匹配机制与条件94
第三节“动程图式”的结构参数跟句式的整合匹配96
一、
“在”的“动程图式”及其语义结构和句法条件97
二、
“动程图式”的自主性及其与及物结构自主性的匹配99
三、
方所与施事的转指关系及其对句式的制约101
四、
“动程图式”的述谓化特征对其句法分布的制约——
去述谓化108
五、
“在”的分布位置所对应的自主性程度及事件的终结程度110
六、
汉语句法分布位置及其句法功能的变化规律112
第四节“附着关系”的结构参数跟句式的匹配113
一、
附着图式和关系句式在非自主和不及物方面的匹配113
二、
附着图式和动程图式的视域差异及其句法表现117
三、
附着图式隐喻、转喻伴随关系对句式的影响120
第五节基于图式的句式整体功能与内部成分的关系123
一、
基于图式结构的“句法—语义—功能”互参识解与句式
整体意义123
二、
句式的图式结构自上而下地赋予内部成分以特定配置功能124
三、
图式框架结构对内部成分配置的限制124
四、
内部成分横向调适自下而上地确保句式的整体意义保持
在正常范围126
五、
内部词项跟句式整体意义的匹配机制与条件127
第六节汉语句式的类型及其分类标准134
一、
基于“结构—功能”互动参数的句式分类标准134
二、
句式的“结构—功能”类型138
本章要点小结139
第六章汉语句式的认知定势和文化动因140
节基于“和合”认知定势的句法组织策略140
一、
“和合揖让”的句法组织策略141
二、 各级语法单位“和合贯通”机制下的伸缩形态制约句子完整性141
第二节“背衬导向”与“显体导向”型认知定势145
一、
汉、英双及物句“背衬导向定势”与“显体导向定势”
的差异及其动因145
二、
汉、英“背衬导向定势”与“显体导向定势”的认知表征顺序149
本章要点小结150
概念术语页码表151
参考文献152
后记162
本 章 导 读前面讨论了句式内部各种自变量参数和因变量参数围绕及物效度形成的对应关系,每一种句式的结构参数都决定了该句式的功能,并将其功能参数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反过来,每一种句式的功能都制约着结构参数的取值范围和匹配条件。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是,特定句式如何对其特定自变量参数识解为特定的功能因变量参数?功能识解又是如何限制结构自变量参数的?节结构自变量参数的变化引起的价值评估和移情识解言者如何表征这个世界,取决于言者如何识解这个世界,而如何识解这个世界取决于言者与观察对象形成怎样的关系态势。面对同样一个事件,可以采取众多视角来凸显和淡隐这个事件的某方面特征。不同的认知视角往往引发人们相应不同的移情感知效果。这一原理被视觉艺术广泛采用。在电影拍摄技巧中,采用仰拍的角度,会引发观众的不安全感、压抑感或敬畏等感受。根据经验,越是高耸的形体,对人的安全构成的威胁往往越大。采用仰拍有助于渲染畏惧、无助的效果。根据经验,小孩、病人、弱者、动物幼仔的身材往往低矮,俯视往往会激发观众对其产生同情怜悯。不仅影视艺术大量利用人们的移情效应,移情效应也体现在句法结构之中。某些句式也采用特定的方式引发我们的某些移情识解。“同情”往往产生于言者关注和看待事件所涉及的当事人损益际遇的移情表征效果。第三章句式配置参数“结构—语义—功能”的评估与移情识解一、 句法分布位置决定着对当事人损益的关注度和移情度根据我们的经验,越是处于关注中心位置的对象,越容易引发同情;越是熟悉的对象,越容易引发共鸣和同情。这一原理投射到句法结构中,受直接、间接损益影响的关涉者越是位于句首充当核心角色,定指和熟悉程度越高,谓语所表现出的当事者损失越大,所激发的言者移情程度就会越高。我们分别从横向、纵向对比下列句子:(1) ABA1李明死了父亲B1李明的父亲死了A2李明断了条腿B2李明的腿断了A3李明白了头B3李明的头白了A4李明丢了钱包B4李明的钱包丢了A5李明湿了一只鞋B5李明的一只鞋湿了A6李明走了一个客人B6李明的一个客人走了A7李明来了一个客人B7李明的一个客人来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