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701873
前言
章 企业发展环境:2017年回顾与2018年展望
1.1 2017年企业发展环境回顾
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同步加强
2017年国内经济向好超出预期
1.2 2018年企业发展环境展望
2018年全球经济展望
2018年的中国经济将继续稳步前行
第二章 工业企业总体形势分析
2.1 工业企业2017年基本情况 工业增长平稳换挡,增速稳定在中高速区间
工业企业发展呈现向好迹象
工业企业利润较快回升
制造业企业生产持续活跃
2.2 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
工业产品供需结构有效改善
工业品价格没有出现大幅波动
钢铁和煤炭两大“去产能”重点行业的集中度得到提升
企业经营环境优化,新增工业企业数量较快增长
2.3 工业企业结构调整新趋势
以钢、煤为代表的传统行业企业在工业中的规模比重变化不大,但对工业增长的拉动效应正在减弱
制造业企业对经济中高速运行正在发挥稳定支撑作用
清洁能源生产企业的产量增速已经开始领先于传统能源
新兴制造业企业发展不断提速
传统制造业企业发展质量进入提升通道
一些具有技术密集型特征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持续向好
2.4 工业企业主要问题
采矿业企业虽然脱困但效率依然不高,结构调整仍将持续
部分传统制造业企业持续低位徘徊,体现出高端材料供给不足,不利于制造业整体高端位移
工业企业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2.5 政策建议
以提质为目标优化传统工业结构
引导产业链协同创新促进制造业高端升级
多策并举破解工业企业债务难题
第三章 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
3.1 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的总量与结构
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的总体情况
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的行业分布
按区域划分的国有企业分布
3.2 2017年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情况
国有企业经营状况
2017年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举措与进展
小结与评论
第四章 中小企业发展
4.1 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总量规模与结构
规模特点
区域发展分布
产业与行业分布
4.2 年度政策措施及重大事件
新版《中小企业促进法》出台
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落实“互联网 ”行动
七部门推动《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7-2019年)》
国务院办公厅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
工商总局深入推进“放管服”多措并举助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
五部门联合推动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发展 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等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首个“中小微企业日”宣传活动
工信部联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开展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专项行动的通知》
4.3 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与特点
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总体止跌但仍未走出谷底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仍然任重道远
营商环境凸显差距,权益维护难,制度遵循成本高
小微企业面对“互联网 平台”的发展趋势,机遇与威胁并存
4.4 政策建议
实施与小微企业社会功能相适应的差异化社保和税收政策
大力推进动产融资,包容发展普惠金融
平等保护产权,落实政府守信践诺机制,激发企业家精神,改进营商环境
支持“互联网平台 小微企业”发展模式,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五章 企业跨境投资
5.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创历史新高,蝉联全球第二
201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稳中趋缓态势
2017年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下降明显
5.2 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征的主要外部原因
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壁垒增多,不确定性增加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风险上升,权益保护严格
加强对海外投资的审查,支持企业真实合法的对外投资
《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为央企对外投资进行规范
5.3 “一带一路”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战略推动
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情况
央企是“一带一路”项目重要参与者
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中重要性上升
5.4 中国企业跨境并购
2017年中企跨境并购回归理性,后劲十足
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热点行业分析
民营企业成为跨境并购的主力军,上市公司尤为活跃
5.5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总体情况
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出现负增长,外商投资企业数同比仍增长
2017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同比上升
5.6 2017年中国利用外资的基本特点
投资方式以外资企业为主
各行业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外商投资地区特征
5.7 中国利用外资政策的新进展
颁布利用外资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地方政府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外资产业转移
自贸试验区特别管理措施
不同行业准入政策分化
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
5.8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华发展的新趋势、新挑战
中国及全球经济发展利好外商投资
中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外商直接投资结构与方向调整
第六章 行业与企业创新: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
6.1 推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但仍处于爬坡追赶阶段
我国面临着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的外部形势
推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相关政策建议
62 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集成电路设计的产业特征
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发展状况
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6.3 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突破后发劣势的思路与建议
集成电路制造业的特点
本土集成电路制造业发展面临突出的后发劣势
本土企业克服后发劣势的基本思路
政策建议
6.4 我国集成电路设备企业高端突破的政策建议
集成电路设备企业的全球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技术领先性和设备配套性
我国集成电路设备企业技术水平处于全球中低端,与高端相比差距较大
我国集成电路设备企业技术相对落后主要源于“两少两难”
我国集成电路设备企业高端突破的政策建议
6.5 我国晶圆制造材料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建议
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分布与中国材料市场状况
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中国企业:现状、机遇与挑战 行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第七章 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创新投入强度评价
7.1 2016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创新投入强度的总体评价
研发投入强度领先全国平均水平 创业板企业研发强度增长快,中小企业板企业人力资本投入增速高
创新投入的行业差异较大
7.2 基于二维评价模型的2016年制造业上市企业创新投入强度分析
接近7成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高于1770家企业平均水平
“研投单强”企业总数多,其中多数为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处于和邻近“双强”区域是4个设备制造行业,处于和邻近“双弱”区域的行业共有7个
“双强”企业比例的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双弱”企业比例的是服装纺织业
7.3 2012-2016年制造业上市企业创新投入强度变化的主要特征
超过平均水平的强创新投入企业比重下降,“双弱”企业比重上升
创新投入的资金总量增速加快
人均创新投入量增长较快
多数行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没有出现负增长,所有行业的人均人力资本投入逐年递增
7.4 评价结论
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体现了行业特性
处于或临近“双强”区域:具有技术密集特征的行业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
处于“研投单强”区域:行业人力资本投入在员工总数较快增长情况下,依然保持了一定水平的增强趋势
处于“人投单强”区域:行业更倾向于人力资本投入,其研发投入强度增长并不显著
处于“双弱”区域:与研发投入强度相比,行业人均人力资本增长相对平稳
第八章 企业家对宏观形势及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问题和建议
8.1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及未来预期
企业景气明显回升,产业、区域、规模等结构分化十分显著
产销逐渐回暖,企业盈利改善
企业家信心有所增强
市场需求稳中有升,未来预期整体较为乐观
用工需求温和上升,投资信心有所增强,分化态势十分明显
8.2 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潜在风险
去产能成效初显,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企业成本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企业融资环境改善,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
房价上涨预期依然较强,二三线城市尤其明显
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存在民间资本参与热情低、潜在风险积聚等问题
8.3 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及增长动力转换
放管服改革取得成效,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不断优化
企业创新动力持续增强,国家创新战略落地亟待加强
需注重简政放权的实际成效
通过进一步减税降低企业成本成为企业家诉求
相对多数企业家认同积极推进产业政策,乐观看好养老、旅游、环保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前景
2017年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深刻变化以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等外部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运行向着步子更稳、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动力更强的方向发展。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继续稳定在中高速增长平台上。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终消费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4.5%和58.8%;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工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全国,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由负转正、工业增加值增速加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8%;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公共设施、农业等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新经济、新动能加快成长,1-11月,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1.4%,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6.9和4.8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68.8%,新能源汽车增长46.5%;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平台经济、共享单车等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发展;2016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2%,创新引领发展的动力作用更加凸显。 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指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要立足现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又要着眼长远努力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三大关口,其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工作就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的概念。根据我的认识和理解,一个现代化的经济体系,首先,是一个高效率的经济体系,它能够实现资源在地区、行业间的优化配置,能够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其次,是一个高质量的经济体系,它能够实现速度与效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第三,是一个有助于实现平衡发展的经济体系,各地区、各阶层都能在这个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都能分享应得的成果;第四,是一个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它不仅会使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小化,而且能不断地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建立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政策基点放在企业尤其是实体经济企业上,推动科技、金融、人才等生产要素协同投入实体经济企业,着力提高企业竞争力、改善企业发展外部条件,为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在支持实体经济企业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出了不少真招实招硬招。一是制定实施《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精神、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财产权的良好氛围。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进一步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全面实施海关通关一体化等,为企业松绑减负,企业营商环境继续改善,我国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各经济体营商环境的排名上升至78位。三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全年减轻社会负担超万亿元。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同比各减少0.28元、0.22元。四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公司制改革全面铺开,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中国联通、东航物流、云南白药等一批中央和地方国企完成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活力显著增强。 在政府政策引导下,企业自身也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加大成本控制力度,通过兼并重组提升集中度、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等方式,企业经营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好转。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8750亿元,同比增长2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36%,同比提高0.54个百分点;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利润总额1.3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创近5年来的同期好水平。企业杠杆率持续降低,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8%,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实体经济企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企业整体成本负担较重,营商环境有待改善,部分企业高负债、高库存运行,企业经营质量和效益不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短板问题依然突出。今年2季度开始,民间投资增长步伐再度走缓,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根本的还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努力在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方面取得新进展。一是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和物流成本、降低各类交易成本尤其是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综合施策,切实降低企业负担。引导企业通过增强核心能力、推进智能化改造、创新商业模式等多种途径提高效率,以应对综合成本上升的压力。二是建立规范公平的竞争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建立有力的市场监管制度、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三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四是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的活力。 企业家是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主力军,要通过完善制度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保护和激发企业家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支持企业家积极投身实体经济发展,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衷心希望各位企业家顺势笃行、砥砺奋进、再创辉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新贡献! 是为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