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哲学/宗教哲学臣、小臣与商周社会

臣、小臣与商周社会

作者:王进锋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5月 

ISBN: 9787208150805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9.99

类别: 哲学 SKU:5d870cf15f98494bcc14bd03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8150805

编辑推荐
商周时期的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经常出现各类臣、小臣,由于所在的位置重要,非常引人瞩目。前人对它们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总体来说他们的研究比较零星,而且争论很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对商周时期的各种臣、小臣,如州臣、帝臣、王臣、臣辰、小臣旨、小臣墙等,进行了系统的、逐一的考证研究;并在其基础上对商周时期臣、小臣的性质进行了综合探讨。与此同时,对臣、小臣的研究,还会牵涉到商周社会中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如商周时期邶国的地望、商周之际的文官传承、商周复合氏名的意蕴、先秦君臣观念的演变、商周时期一些方国的地望、西周分封制的功能、西周官员的职位流动与历史等,本书对它们也进行了探寻。对臣、小臣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为认识商周社会的变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内容简介
本书以商周时期的“臣”、“小臣”作为研究对象,从而牵涉出很多商周社会的重要问题。本书共分为7章,绪论介绍了本书的研究对象、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意义和方法,其余六章分别为商代的臣,商代的小臣,臣、小臣与商周之际的社会、西周时期的臣、两周时期的小臣,臣、小臣与商周社会。本书主要采用了二重证据法、文字考释法、训诂法和标点法等几种研究方法,本书对“臣”、“小臣”的研究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商周社会的性质,有利于我们认识商周之际管制和礼制的传承,还有利于我们认识商周的内、外服制度和商王朝的权利机构,等等。
作者简介
王进锋,安徽舒城人,1983年6月出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2011)。曾先后在美国达慕思大学(Dartmouth College)(2009-2010)和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2016)访问研究。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出土文献与先秦史研究。
目  录

序晁福林1

凡例1

引书简称1

干支表1

 

绪论1

节研究对象1

第二节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其成就与不足9

一、 对商周时期臣、小臣的研究9

二、 对与臣、小臣相关的几个古字的考释15

三、 对相关历史地理问题的研究21

四、 对相关商周社会问题的研究24

五、 对相关思想问题的研究27

第三节研究意义28

第四节研究方法29

 

章商代的臣32

节卜辞中所见州臣身份考32

一、 卜辞“州臣”之“州”为地名33

二、 卜辞州臣是州地之长35

三、 结语39

第二节从帝臣看商代的神灵关系39

一、 引言39

二、 帝臣与帝的关系及神灵世界里帝臣的分职41

三、 帝与祖先神以及祖先神内部的关系43

四、 自然神与帝、祖先神的关系48

五、 商代人间世界里的帝臣及其思想史意义52

六、 结语54

第三节甲骨文“臣”字形义与商代的职官泛称54

一、 甲骨文“臣”字形义54

二、 含有“臣”字的甲骨辞例对其的验证58

三、 商代的职官泛称“亚”和“尹”63

四、 结语65

 

第二章商代的小臣66

节亚旨铜器、苏埠屯一号墓与小臣旨66

一、 亚旨铜器与小臣旨66

二、 甲骨卜辞中的小臣旨74

三、 苏埠屯一号墓与小臣旨78

四、 结语81

第二节小臣墙刻辞与小臣墙身份81

一、 小臣墙刻辞补释82

二、 殷墟卜辞中小臣墙的身份89

三、 结语92

第三节卜辞排谱与相关小臣某的族氏与身份92

一、 对《合集》27880—28008相关“小臣某”卜辞的排谱92

二、 对排谱的说明和排谱后卜辞所反映的历史95

三、 相关卜辞所见小臣某的族氏与身份99

四、 结语104

第四节殷商时期的小臣104

一、 引言105

二、 商代小臣的种类108

三、 商代的外服小臣118

四、 商代的内服小臣125

五、 商代内、外服小臣之间的关系131

六、 结语137

 

 

第三章臣、小臣与商周之际的社会139

节字、国与臣139

一、 字形、音、义新诠139

二、 相关字辞例的验证143

三、 商周时期的国150

四、 西周时期的臣154

五、 结语156

第二节商周时期邶国的地望与迁封157

一、 引言157

二、 商代和西周早期的邶国160

三、 商代、西周早期邶国的地望164

四、 江陵万城北子铜器及其铭文中的人物关系167

五、 邶国的迁封169

六、 结语174

第三节从金文中的臣辰史官世家看商周之际的文官传承175

一、 “臣辰”与商周之际的臣辰家族175

二、 臣辰家族是在殷商、西周两朝任职的史官世家180

三、 商周之际的文官传承185

四、 结语188

 

第四章西周时期的臣189

节西周“虎臣”再议189

第二节西周金文“赐臣”说略195

第三节西周时期官员的职位流动201

一、 西周时期官员的种类和级别202

二、 西周时期官员在各自种类内部的职位流动206

三、 西周时期各类官员之间的职位流动209

四、 结语215

 

第五章两周时期的小臣216

节《尚书·康诰》与西周时期的两类小臣216

第二节两周时期的小臣219

一、 引言219

二、 两周时期的廷小臣222

三、 两周时期的家小臣228

四、 两周时期小臣的来源242

五、 清华简中的“小臣”248

六、 两周时期小臣的性质251

七、 结语256

 

第六章臣、小臣与商周社会258

节商周时期的俞国史事考析258

第二节宗妇鼎铭文新释并论及商周时期的列、索二国264

一、 引言264

二、 “王子列公”新释267

三、 “宗妇索声”解269

四、 商周时期的列国史事考272

五、 “索”字与商周时期的索国史事276

六、 结语280

第三节商周时期妾身份的演变281

一、 殷商时期的妾281

二、 西周时期的妾285

三、 春秋时期的妾287

四、 结语288

第四节说“王臣”兼论西周分封制度的统治功能289

一、 殷墟卜辞中的“王臣”289

二、 西周金文和传世文献中的“王臣”293

三、 西周分封制的统治功能297

四、 结语299

第五节先秦时期君臣观念的形成与发展300

一、 商代之前相当于君臣的上下级关系状况300

二、 商代的君与臣301

三、 西周时期的君臣观念306

四、 春秋时期的君臣观念310

五、 结语313

第六节古文字中的一类特殊人物称名对认识商周复合氏名的

启示313

一、 商周古文字中一类特殊的人物称名314

二、 复合氏名及其研究状况321

三、 考察复合氏名的视角323

四、 特殊称名对认识XY型复合氏名的启示324

五、 特殊称名对认识αβγ型复合氏名的启示328

六、 结语329

 

附录330

节殷墟甲骨“桎”字疏证330

一、 甲骨文“”是“桎”字330

二、 “桎”字在甲骨文中的义项334

第二节卜辞中的管字与管地337

一、 卜辞中的管字338

二、 卜辞中的管地341

第三节说甲骨卜辞中的“伯”345

第四节卜辞“五臣”与《史记·封禅书》“九臣”解348

第五节甲骨金文释证三则351

一、 小臣墙刻辞“弩”字申说351

二、 释小臣俞犀尊铭中的“庸”字354

三、 叔德簋铭“姪”字新释355

第六节西周文与殷见乐舞357

一、 唯王廿又三年八月359

二、 王命士百父殷南邦君、诸侯359

三、 乃赐马364

四、 王(命)(文)曰:(率)、道于小南364

五、 唯五月初吉,还至于成周。作旅,用对王休366

 

参考文献367

后记384

前  言

序

古代中国是一个等级制的社会。过去常做简单化理解,只将社会上的人划分为统治阶级(剥削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被剥削阶级)两大阵营。在此基础上便演绎出两大阵营的阶级斗争,并以此来说明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断言只有这样的阶级斗争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现在看来,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态里,两大阵营说可能是有问题的,因为其距离古代社会的实际比较远,而我们所能看到的则是社会结构的多阶层化。这是古代社会的重要特色。古人讲此事典型的是春秋时期楚国担任“芋尹”之官的名“无宇”者的一番话。他说:

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左传·昭公七年》)

按照他的说法,自古以来人就分为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等十个等级。此外还有圉、牧这两低等级的人。无宇所说,大体可信,但也未必

准确,《礼记·王制》所说的属于贵族阶层者的情况就与无宇所言有别。此篇谓:“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如此算来,属于贵族者又有诸多等级。所以古代社会非必只有十个等级,应当是更多。

考察古代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了解各阶层的“固化”或“变化”的消长,应当是历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商周时代的“臣”就是此项研究的一个极好的切入点。在无宇的言辞里,“臣”是一个动词,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社会阶层来对待,其实,商周时代的“臣”是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身份,他既可以是贵族,也可以是普通劳动者,乃至奴隶。在古史的记载里,有各种、各类的臣,其复杂与纠葛,往往令人目眩。把各种古文字资料及文献记载中的“臣”的身份研究清楚,当是研究商周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

王进锋同志,致力于此项研究有年,他孜孜不倦地在繁难的资料中梳理考究,用力甚勤,创获亦丰。古代社会结构的研究是一个极大范围的重要课题。王进锋同志的这本专著可以说是为此开了个好头。愚以为,以其不懈之精神,今后定当有更大的成绩,以孚学术界的殷切期许。

晁福林

谨识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教研室

2018年1月6日

抢先评论了 “臣、小臣与商周社会”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论语译注(简体字本) 2017修订

EUR €19.99
加入购物车

南怀瑾选集(全集典藏版 套装共12卷)

EUR €532.88
加入购物车

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EUR €27.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周易参同契(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EUR €16.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