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307923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简称“两山”重要思想。研究“两山”重要思想在浙江的实践,不仅可以总结美丽浙江建设的成功经验,而且可以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示范,也可以给美丽世界建设提供启示。
《“两山”重要思想在浙江的实践研究》主要作者系环境学专家、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同时《“两山”重要思想在浙江的实践研究》也是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章 总论
节 “两山”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两山”重要思想的内涵和外延
第三节 “两山”重要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节 “两山”重要思想的实践和探索
第五节 “两山”重要思想的经验和启示
第二章 “两山”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节 把握现代化演进趋势,探索绿色跨越发展道路
第二节 总结中国现代化经验,坚持科学发展时代要求
第三节 正视浙江发展阶段性变化,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四节 立足浙江绿色发展实践,引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三章 “两山”重要思想的理论源泉
节 “两山”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第二节 “两山”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第三节 “两山”重要思想的传统文化基础
第四节 “两山”重要思想与西方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四章 “两山”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
节 “两山”重要思想对发展理论的创新
第二节 “两山”重要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创新
第三节 “两山”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第五章 浙江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战略举措
节 顶层设计:“八八战略”
第二节 久久为功:从“两富”到“两美”
第三节 走在前列: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第四节 模式供给:从城乡统筹到美丽乡村
第六章 浙江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典型样本
节 “放弃金山保青山,保得青山换金山”的典型样本
第二节 “宁保绿水青山,发展山水产业”的典型样本
第三节 “五水共治”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样本
第七章 浙江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显著成效
节 浙江生态经济发展的成效
第二节 浙江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
第三节 浙江生态文化建设的成效
第八章 浙江践行“两山”重要思想的基本经验
节 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二节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重拳重典整治生态环境
第三节 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第四节 增创生态制度优势破解“生态病”疑难杂症
第五节 引导全社会共同行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九章 “两山”重要思想的普遍意义
节 “两山”重要思想的区域意义
第二节 “两山”重要思想的国家意义
第三节 “两山”重要思想的世界意义
第十章 照着“两山”之路走下去
节 照着“两山”之路走下去的总体思路
第二节 照着“两山”之路走下去的战略构想
第三节 照着“两山”之路走下去的驱动力量
后记
《“两山”重要思想在浙江的实践研究》:
(二)从农村到全省的空间拓展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预定时间不断逼近,农村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绿色化就没有全省的绿色化,于是,从2008年安吉县开始起步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到2010年浙江全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再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重点逐渐转向了城乡统筹。
浙江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以村庄整治为突破、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品牌塑造为旨归、以文化建设为依托、以标准化管理为引领,取得了三大成效:生态经济发展迅速,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日益美好,天蓝、地净、山清、水秀的环境逐渐呈现;生态文化日益丰富,村民和乡村旅游者记得住乡愁。①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指引下,浙江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共浙江省第十三届五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以习近平总书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为指导,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战略目标。而且明确了近期的“四个突破”:深入开展“五水共治”、雾霾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城乡垃圾处理、浙江渔场修复振兴以及餐饮业污染治理等专项行动,在回应与人民群众生活生命质量密切相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取得突破;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培育、重污染高能耗行业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在推进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突破;深入开展绿色城镇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四边三化”等专项行动,在进一步改善全省城乡面貌上取得突破;深入探索建立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画定、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约束激励机制、环境准入和环境监管制度、考核评价体系调整等专项改革,在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上取得突破。①如今,“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已经成为全省人民的共同理想。
(三)从空间布局上的协同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功能规划为前提。浙江省在主体功能区规划方面敢为人先。早在2006年,浙江省就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基础研究试点的8个省份之一。经过多年探索,2013年8月1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该规划是浙江省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它明确划分了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经济区、禁止开发区域。通过实施该规划,全省“三带四区两屏”的国土空间开发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进一步提升,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的主体区域;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一义乌都市区基本形成,推动新型城市化加快发展;浙西北、浙西南丘陵山区“绿色屏障”和浙东沿海海域“蓝色屏障”建设成效明显,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需要先行先试。浙江省各地踊跃申请成为先行者。杭州市、湖州市、丽水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试点。其中,杭州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积极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截至2015年底,浙江已经累计建成生态示范区45个、生态县16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7个、生态乡镇691个、省级生态县62个、省级环保模范城市8个,创建了一大批“绿色细胞”。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