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2280858
点击购买以下《艺术设计名家特色精品课程》系列丛书
《艺术设计名家特色精品课程:剧作基础》将以摇曳多姿、秉赋各异的世界电影为读解对象,力避趣味之单一、观念之固化,从69个关注点切入“剧本写作”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抛砖引玉,与读者一起探讨、解析与思考编剧的观念、方法、技巧等,使得因模式化而扼杀的创作生命力重新蓬勃生长,以期催生真正的电影作者。如此诞生的作品将自在、圆融,独有一种个人化的解释人生世事的思维模式和美学形态,像一株植物那样静静地生长,不被束缚、重压和砍削,不被拘禁在任何既定的形式里,美却自在其中。
第一章 观念
1.电影是
2.自我意识
3.“关于什么?”——一个错误的问题
4.戴着脚镣跳舞
5.“梦”,以及心理分析
6.“坏消息综合症”
7.笑
8.“生活流”
9.极简主义
10.神秘感
11.隐喻
12.审美与审丑
13.侣纪实与虚构
14.熟悉与陌生
15.“视”与“听”
16.“媚俗”与“媚雅”
第二章 人物
17.先有故事还是先有人物7
18.纠结源自高贵
19.“一人一事一线到底”
20.英雄何以成为英雄
21.配角的作用
22.有情结的人物
23.差异性
24.人物的蜕变与反转
25.人物的复调效果和内在冲突
26.人物关系的改变
27.背叛
28.家庭
29.食物
30.潜意识
31.伤痕
32.“畸零人”
33.细节
34.循环与平衡
第三章 故事
35.叙事理论与实践
36.元叙事
37.经典模式
38.空间
39.时间
40.语言
41.动作
42.速度与节奏
43.结构
44.“后经典模式”以及“互文”
45.反类型
第四章 技巧
46.片名
47.开头与结尾
48.定场戏
49.贯穿道具
50.贯穿台词
51.三段论
52.冲突
53.巧合
54.误会
55.错位
56.伏笔
57.发现
58.突变
59.呼应
60.“蝴蝶效应”
61.时间限制
62.知悉差异
63.悬念
64.预叙
65.“前故事”
66.游戏
67.复沓
68.解码延迟
69.大巧若拙
39.时间
塔可夫斯基谈论电影的那本书名为《雕刻时光》,没有比这个说法更准确地体现时间在电影中的意义了。正因为意义重大,所以关于电影中的时旬的论述早已汗牛充栋,甚至不乏德勒兹的《电影Ⅱ:时间一影像》这样的哲学著作。这里就没有必要再赘述遍了。
比起系统的理论建构,叙事者也许更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因为时旬出现在叙事中往往另有深意。比如,“黑”有向内性。白天,人是外向的,故事讲述的是外在;中突;夜晚,人是内向的,故事侧重的将是人的内心;中突。所以,那些偏重心理、情感的戏分,大多发生在夜晚。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LaDolceVita,1960),安东尼的《放大》、《夜》,库布里克的《大开眼界》等无不如此。
再比如:寒冷会使人感到孤独。很难想象,塔可夫斯基的《乡愁》如果在夏天拍摄将会怎样。《冰原之心A从头到尾是白茫茫的雪地和阴郁的天空,以此来衬托丈夫携钱离家出走后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的女人的孤独与无助。达登内兄弟的《孩子》中,18岁的索尼亚和20岁的布鲁诺在还不能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时却生下了小孩,这切也发生在冬天,且应导演的要求,演员都穿得很少,他们那处在寒风中单薄的身体,既有青春的无惧,也有无处投靠的凄冷。
对于时间的思考与表现,虽然看似可供创造的余地越来越小,但总是不时地会有那么一些作品令人叹为观止。
比如安哲·罗普洛斯。他通常不使用闪A]回,他更喜欢把过去融入现在,仿佛过去就是现在的一部分。安哲不想展示对过去的回忆,他想要的是让过去生活在现在。在《永恒的一日》中,现在的他与当年的妻子并排站立在水边,在个空间中呈现出了两个时间中的影像。
在戛纳60周年纪念短片中,安哲·罗普罗斯让年迈的让娜,莫罗对着马塞洛,马斯楚安尼的“幻象”说着两‘人共同出演过的《夜》中的台词:“我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处在另一个时间的维度,那里面包含了我们今生余下的要一起度过的日子。”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