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56676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嘉庆十年俄罗斯戈洛夫金使团来华这一外交事件作为切入点,详细描述了早期中俄关系上这一转折性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在此基础上,以崭新的思路,将其放入中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乃至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从而深刻地揭示出隐藏在这一事件背后的历史内涵及意义,即此次外交事件中,俄国失败了一个访华使团,中国却失败了整个对俄外交。
目 录
前 言 嘉庆十年的中俄交涉
一 盛衰大局:18、19世纪之交的俄国与中国
(一)世纪之交俄、中两国所面临的世界大势
(二)世纪之交俄、中两国的内政外交与世界大势
(三)世纪之交的俄中关系格局分析
二 使团使命:19 世纪俄国对华政策的基调
(一)贸易使命:全面扩展俄中“商务边界”
(二)外交使命:重新划定中俄东段边界的计划
(三)附带使命:西班牙沉船申述及汉籍收集
三 国书往来:俄国政府组建使团的倡议与清政府的呼应
四 圣彼得堡的忙碌:俄国使团的组建
(一)人员与费用:遴选的认真与费用的充足
(二)礼品:俄国工业发展水准及历史文化的展示
五 北京的热情:清政府对俄国使团性质的认定及接待准备
(一)“贡使”:清政府对俄国使团性质的认定
(二)“贡时”:清政府对俄国使团进京时间的建议
(三)“贡道”:清政府对俄国使团进京路线的规定
(四)“贡护”:清政府对俄国使团路途安全的考虑
六 库伦的寒气:中俄边境的礼仪之争
(一)圣彼得堡—库伦:俄国使团的艰难跋涉
(二)明争暗斗:俄国使团抵达库伦之前中俄的外交争吵
(三)库伦的叩拜礼:中俄两国的礼仪之争
七 是与非:中俄两国政府对待使团被逐事件的态度
(一)戈洛夫金与沙俄政府对使团被逐的态度
(二)库伦办事大臣与清政府对俄国使团被逐的态度
八 和与防:中俄边境双边交往政策
(一)中俄双方在边境地区的互相防备
(二)中俄双方努力维持边境和局
九 调查与规划:戈洛夫金在西伯利亚
(一)俄国使团到达库伦之前戈洛夫金及使团成员的沿途调查
(二)俄国使团被逐之后戈洛夫金及使团成员在西伯利亚的科考
十 善后:戈洛夫金使团的遗留及关联问题
(一)礼品的处理问题
(二)使团成员的奖励问题
(三)第九届布道团的续派问题
(四)中俄有关续派使团问题的交涉
结 论 失败的俄国使团与失败的中国外交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 记
一 盛衰大局:18、19世纪之交的俄国与中国
(一)世纪之交俄、中两国所面临的世界大势
(二)世纪之交俄、中两国的内政外交与世界大势
(三)世纪之交的俄中关系格局分析
二 使团使命:19 世纪俄国对华政策的基调
(一)贸易使命:全面扩展俄中“商务边界”
(二)外交使命:重新划定中俄东段边界的计划
(三)附带使命:西班牙沉船申述及汉籍收集
三 国书往来:俄国政府组建使团的倡议与清政府的呼应
四 圣彼得堡的忙碌:俄国使团的组建
(一)人员与费用:遴选的认真与费用的充足
(二)礼品:俄国工业发展水准及历史文化的展示
五 北京的热情:清政府对俄国使团性质的认定及接待准备
(一)“贡使”:清政府对俄国使团性质的认定
(二)“贡时”:清政府对俄国使团进京时间的建议
(三)“贡道”:清政府对俄国使团进京路线的规定
(四)“贡护”:清政府对俄国使团路途安全的考虑
六 库伦的寒气:中俄边境的礼仪之争
(一)圣彼得堡—库伦:俄国使团的艰难跋涉
(二)明争暗斗:俄国使团抵达库伦之前中俄的外交争吵
(三)库伦的叩拜礼:中俄两国的礼仪之争
七 是与非:中俄两国政府对待使团被逐事件的态度
(一)戈洛夫金与沙俄政府对使团被逐的态度
(二)库伦办事大臣与清政府对俄国使团被逐的态度
八 和与防:中俄边境双边交往政策
(一)中俄双方在边境地区的互相防备
(二)中俄双方努力维持边境和局
九 调查与规划:戈洛夫金在西伯利亚
(一)俄国使团到达库伦之前戈洛夫金及使团成员的沿途调查
(二)俄国使团被逐之后戈洛夫金及使团成员在西伯利亚的科考
十 善后:戈洛夫金使团的遗留及关联问题
(一)礼品的处理问题
(二)使团成员的奖励问题
(三)第九届布道团的续派问题
(四)中俄有关续派使团问题的交涉
结 论 失败的俄国使团与失败的中国外交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 记
在线试读
序 窗含西岭千秋雪
什么是历史? 历史就是人们的记忆。一个国家的历史就是这个国家民族的记忆。如果一个民族失去记忆,必将退化到比猿人还要蒙昧的状态,那是多么可怕的情景。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不断激活民族的记忆,让民族从自己的记忆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认识今天,预知明天,使整个民族聪明起来。因此,凡是有助于提高民族智慧的历史记忆都应当激活,都应当加以研究。恩格斯说:“新的事实迫使人们对以往的全部历史作一番新的研究。”恩格斯所指出的是“全部历史”,不是一部分历史,也没有分什么重要历史或次要历史;他说的是作一番“新的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这就告诉我们,搞历史研究不允许留下“空白点”,研究要不断创新。历史空白点就是民族大脑上的盲点;盲点多了,这个民族就会退化成愚蠢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就无立足之地。《嘉庆十年》就是一部填补历史空白,创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著作。
嘉庆十年,也就是1805 年,沙皇俄国派戈洛夫金使团来华,于年底抵达中国边境城市库伦。戈洛夫金因拒绝演习觐见嘉庆皇帝时所要施行的三拜九叩之礼,于嘉庆十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806 年2 月15 日)被清政府逐回。这件事,无论当时还是今天来看,都是极其一般的失败的外交事件。也许有人认为这种一般的失败的历史事件不值得研究,因而我们长期看不见系统深入的专题研究著作。其结果是:中俄关系史研究热点从《尼布楚条约》《恰克图条约》一下子跳跃到《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造成中间100 多年的历史空档(当然这期间以恰克图贸易为中心的中俄贸易关系还是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但是,这期间中俄许多外交往来事件被忽略了)。陈开科以史学家敏锐的眼光,选取别人看不上眼的这一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写成专著《嘉庆十年》,填补了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空白,激活了民族大脑的一个记忆细胞,让人们思考,从中得到教益,增长智慧,这项工作,没有很好的“史识”是做不到的。
戈洛夫金使华失败仅仅是中俄关系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但作者不是孤立地阐述事件本身的来龙去脉,而是以崭新的思路,将之作为早期中俄关系史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来考察,进而将它放在中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考察,更进一步将其放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也就是说,把这一外交事件放到外交史链条及世界大势背景下审视,既反思外交事件本身,又为未来将要发生的外交事件寻找历史依据。作者认为:“戈洛夫金使团事件是中俄两国社会整体发展态势差别的一种反映”;“它不但是当时整个东、西方外交接触中的一环,也是当时俄国远东外交活动链条中的一环”;“戈洛夫金使团事件既是中俄两国异质文化的冲突,又是现实政治层面国际关系体制之间的冲突”。以抽蕉剥笋般的分析剖解,淋漓尽致地揭示出隐藏在这一事件背后的历史内涵。
什么是历史? 历史就是人们的记忆。一个国家的历史就是这个国家民族的记忆。如果一个民族失去记忆,必将退化到比猿人还要蒙昧的状态,那是多么可怕的情景。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不断激活民族的记忆,让民族从自己的记忆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认识今天,预知明天,使整个民族聪明起来。因此,凡是有助于提高民族智慧的历史记忆都应当激活,都应当加以研究。恩格斯说:“新的事实迫使人们对以往的全部历史作一番新的研究。”恩格斯所指出的是“全部历史”,不是一部分历史,也没有分什么重要历史或次要历史;他说的是作一番“新的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这就告诉我们,搞历史研究不允许留下“空白点”,研究要不断创新。历史空白点就是民族大脑上的盲点;盲点多了,这个民族就会退化成愚蠢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就无立足之地。《嘉庆十年》就是一部填补历史空白,创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著作。
嘉庆十年,也就是1805 年,沙皇俄国派戈洛夫金使团来华,于年底抵达中国边境城市库伦。戈洛夫金因拒绝演习觐见嘉庆皇帝时所要施行的三拜九叩之礼,于嘉庆十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806 年2 月15 日)被清政府逐回。这件事,无论当时还是今天来看,都是极其一般的失败的外交事件。也许有人认为这种一般的失败的历史事件不值得研究,因而我们长期看不见系统深入的专题研究著作。其结果是:中俄关系史研究热点从《尼布楚条约》《恰克图条约》一下子跳跃到《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造成中间100 多年的历史空档(当然这期间以恰克图贸易为中心的中俄贸易关系还是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但是,这期间中俄许多外交往来事件被忽略了)。陈开科以史学家敏锐的眼光,选取别人看不上眼的这一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写成专著《嘉庆十年》,填补了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空白,激活了民族大脑的一个记忆细胞,让人们思考,从中得到教益,增长智慧,这项工作,没有很好的“史识”是做不到的。
戈洛夫金使华失败仅仅是中俄关系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但作者不是孤立地阐述事件本身的来龙去脉,而是以崭新的思路,将之作为早期中俄关系史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来考察,进而将它放在中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考察,更进一步将其放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也就是说,把这一外交事件放到外交史链条及世界大势背景下审视,既反思外交事件本身,又为未来将要发生的外交事件寻找历史依据。作者认为:“戈洛夫金使团事件是中俄两国社会整体发展态势差别的一种反映”;“它不但是当时整个东、西方外交接触中的一环,也是当时俄国远东外交活动链条中的一环”;“戈洛夫金使团事件既是中俄两国异质文化的冲突,又是现实政治层面国际关系体制之间的冲突”。以抽蕉剥笋般的分析剖解,淋漓尽致地揭示出隐藏在这一事件背后的历史内涵。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