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97006丛书名: 生态城市绿皮书
编辑推荐
●
2014年生态城市健康指数排名前10名的城市分别为:珠海市、厦门市、三亚市、威海市、惠州市、舟山市、青岛市、广州市、长春市、铜陵市。
●
生态健康状况良好的城市,在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以及生态社会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加强环境绿化、保护水资源、保持生物多样性、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好城市污水处理以及加强生态意识教育、普及法律法规等渠道,加强生态城市的建设。
●
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建设天蓝水净地绿的健康宜居城市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城市建设,雾霾气候治理,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等,都是我们要面对并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要全面建成生态城市,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理城市。共同建设绿色、智慧、低碳、健康、宜居的美丽家园。
2014年生态城市健康指数排名前10名的城市分别为:珠海市、厦门市、三亚市、威海市、惠州市、舟山市、青岛市、广州市、长春市、铜陵市。
●
生态健康状况良好的城市,在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以及生态社会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加强环境绿化、保护水资源、保持生物多样性、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好城市污水处理以及加强生态意识教育、普及法律法规等渠道,加强生态城市的建设。
●
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建设天蓝水净地绿的健康宜居城市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城市建设,雾霾气候治理,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等,都是我们要面对并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要全面建成生态城市,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理城市。共同建设绿色、智慧、低碳、健康、宜居的美丽家园。
内容简介
本书坚持普遍性要求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动态评价模型,对国内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了全面审核与分析,对政府城市建设投入产出效果及智慧城市建设状况进行了科学评价排名,评选出了生态城市特色发展100强。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分步实施”,指出了各个城市绿色发展的年度建设重点和难点。
目 录
序 言【李景源】/001
Ⅰ 总报告
1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6)【刘举科 孙伟平 胡文臻 李具恒】/001
一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新进展和新理念/002
二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综合与分类评价/012
三 中国特色生态城市的建设道路/042
Ⅱ整体评价报告
2 中国生态城市健康状况评价报告【赵廷刚 刘海涛 谢建民 朱小军 张志斌 刘 涛】/047
Ⅲ 分类评价报告
3 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常国华 岳 斌 张伟涛】/218
4 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康玲芬 李开明 赵有翼】/249
5 循环经济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王翠云 王玉霞 汪永臻】/272
6 景观休闲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台喜生 李明涛 王 芳】/295
7 绿色消费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高天鹏 姚文秀 方向文】/318
8 综合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报告
【曾 刚 滕堂伟 尚勇敏 朱贻文 海骏娇 宓泽锋 陈弘挺】/341
Ⅳ 核心问题探索
9 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城市【刘明石 孙伟平】/354
10 建立生态城市预警系统【钱国权 马晓宁】/368
Ⅴ 附录
11 生态城市建设案例介绍/384
12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大事记(2015年1~12月)【朱 玲】/391
13 参考文献/399
14 后 记/409
前 言
序 言
李景源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提及了经济“新常态”的概念。新常态就是不同于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发展趋势,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处于一个与过去30多年发展速度不同的新阶段。在新常态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贯要求,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本报告针对中国生态建设目标,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抓住了中国生态建设的要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中国2016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一 坚持绿色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首次将“美丽中国建设”写入规划。这既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脉相承,也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总体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能源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的稀缺性日益显现,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滞后。一是能源资源约束趋紧。近年来,不论中国石油还是重要矿产资源,其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耕地接近18亿亩红线。二是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开始出现恶化趋势,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突出,重金属污染事件频频发生,个别城市雾霾天气数量增多,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频繁。三是生态系统退化。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生态环境发展不平衡,对生态系统的损害引起自然灾害不断。这些问题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从根子上转变,生态文明理念缺失,生态不文明行为泛滥。要从源头上根治资源环境问题,我们要自觉地走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真正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全社会步入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保证。绿色发展是顺应自然规律的一种发展,也是终达到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趋势,将会成为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绿色动力”。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全面小康,对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更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其终结果就是要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面对生态恶化等巨大挑战,生态环境质量这一衡量是否全面小康的重要尺度,同时也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之一。生态问题,是取得全面小康社会终胜利必须破解的难题,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要攻克的重大课题。
二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减速换挡、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动力转化提升的新常态,所以,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准确方向。
1.经济中高速发展使淘汰落后产能设备更艰难
经济中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有些地方官员仍然沉浸于传统的思维,继续靠投资、刺激房地产的投资和要素驱动的思路去解决问题,而对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以及现代金融业等创新驱动产业,却并不熟悉,甚至还有抵触。这种心态无不导致新旧产业的博弈,那些落后产能设备,因其仍然能够带来税收而被保留下来。经济的转型,还要面对既得利益集团设置的重重障碍,西方国家在贸易谈判中抬高门槛就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西方发达国家既恐惧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也恐惧中国跻身绿色产业革命的快车道。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绿色贸易壁垒与绿色产业瓶颈的尴尬,导致中国落后产能设备的淘汰步履蹒跚。
2.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新主张”加大了二氧化碳减排的压力
经过1992年联合国的环境和发展峰会、2002年的可持续发展地球峰会、2009年的全球气候峰会以及2014年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国际社会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体制矛盾和冲突交织在一起,气候问题被作为南北问题的新话题提上议事日程,国际社会也开始聚焦。作为越来越具有国际话语权的中国,面临着气候减排的严峻挑战。新型生态外交关系着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国际减排日益趋紧,而我们对于国际气候减排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应对之路荆棘丛生。
3.雾霾频现挥之不去的“新场景”令百姓不满情绪加剧
自从PM2.5进入公众视野,雾霾立即引发了民众的热议。“APEC蓝”与北京雾霾之间的博弈在百姓生活中发酵,这既涉及空气问题,也涉及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危机,随时刺激着人们的神经,环境危机导致的群体性事件也为新的社会治理增加了难度。
4.生态观念滞后的“新缺失”使制度建设落后、执行力弱化
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出并作为“五位一体”的组成部分以来,广大干部虽然有所认识,但还没有深入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个别干部对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破坏有所察觉,但对破坏后的环境治理所付出的时间和代价认识不够。还有部分地区尽管制定了环保政绩考核制度,但个别地方官员重经济轻环保的观念依然存在,造成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步伐缓慢。正如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6次中央政治局学习时强调的: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三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1.树立正确的生态经济观,处理好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经济建设离不开生态环境。美国作家莱斯特·R.布朗曾指出,生态经济是有利于地球的一种经济模式,主张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生态经济观主要体现为生态经济资源观和生态经济发展观。
生态经济资源观。这种观念认为地球生态资源和能源极其有限,人类应主动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促进阳光型能源型经济形成与兴起;加强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垃圾变成财富;充分认识荒野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器,而且具有生命支撑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和审美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哈萨克斯坦时曾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常态科学破解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悖论,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一种新的资源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常态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会不断地带来财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本钱;生态优势可以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生态经济可以借助市场机制,逐渐成为创造绿色财富的一种新经济。
生态经济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在保护资源环境生产力的基础之上,标志着人与社会关系的建立与协调。建设和谐的生态文明就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绝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在保证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这种发展观主张的不是取消经济发展,而是要改变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GDP增长,以绿色GDP作为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强调优化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和保护环境要有机结合,更加有序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以及低碳发展。
2.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个“百年奋斗目标”,要求我们优先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实现“蓝天、碧水、净土”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奠定基础,根据制度和法治,真正解决守法问题,提高生态环境执法的力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制定水耗、能耗和地耗等标准,并进行水权、碳排放权的交易。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推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全民行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要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全民的节约、环保和生态意识,营造合理消费、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
综上,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要科学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应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开辟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李景源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提及了经济“新常态”的概念。新常态就是不同于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发展趋势,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处于一个与过去30多年发展速度不同的新阶段。在新常态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贯要求,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本报告针对中国生态建设目标,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抓住了中国生态建设的要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中国2016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一 坚持绿色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首次将“美丽中国建设”写入规划。这既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脉相承,也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总体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能源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的稀缺性日益显现,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滞后。一是能源资源约束趋紧。近年来,不论中国石油还是重要矿产资源,其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耕地接近18亿亩红线。二是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开始出现恶化趋势,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突出,重金属污染事件频频发生,个别城市雾霾天气数量增多,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频繁。三是生态系统退化。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生态环境发展不平衡,对生态系统的损害引起自然灾害不断。这些问题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从根子上转变,生态文明理念缺失,生态不文明行为泛滥。要从源头上根治资源环境问题,我们要自觉地走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真正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全社会步入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保证。绿色发展是顺应自然规律的一种发展,也是终达到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科技和产业发展的趋势,将会成为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绿色动力”。
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全面小康,对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更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其终结果就是要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面对生态恶化等巨大挑战,生态环境质量这一衡量是否全面小康的重要尺度,同时也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之一。生态问题,是取得全面小康社会终胜利必须破解的难题,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要攻克的重大课题。
二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减速换挡、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动力转化提升的新常态,所以,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准确方向。
1.经济中高速发展使淘汰落后产能设备更艰难
经济中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有些地方官员仍然沉浸于传统的思维,继续靠投资、刺激房地产的投资和要素驱动的思路去解决问题,而对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以及现代金融业等创新驱动产业,却并不熟悉,甚至还有抵触。这种心态无不导致新旧产业的博弈,那些落后产能设备,因其仍然能够带来税收而被保留下来。经济的转型,还要面对既得利益集团设置的重重障碍,西方国家在贸易谈判中抬高门槛就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西方发达国家既恐惧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也恐惧中国跻身绿色产业革命的快车道。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绿色贸易壁垒与绿色产业瓶颈的尴尬,导致中国落后产能设备的淘汰步履蹒跚。
2.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新主张”加大了二氧化碳减排的压力
经过1992年联合国的环境和发展峰会、2002年的可持续发展地球峰会、2009年的全球气候峰会以及2014年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国际社会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体制矛盾和冲突交织在一起,气候问题被作为南北问题的新话题提上议事日程,国际社会也开始聚焦。作为越来越具有国际话语权的中国,面临着气候减排的严峻挑战。新型生态外交关系着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国际减排日益趋紧,而我们对于国际气候减排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应对之路荆棘丛生。
3.雾霾频现挥之不去的“新场景”令百姓不满情绪加剧
自从PM2.5进入公众视野,雾霾立即引发了民众的热议。“APEC蓝”与北京雾霾之间的博弈在百姓生活中发酵,这既涉及空气问题,也涉及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危机,随时刺激着人们的神经,环境危机导致的群体性事件也为新的社会治理增加了难度。
4.生态观念滞后的“新缺失”使制度建设落后、执行力弱化
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出并作为“五位一体”的组成部分以来,广大干部虽然有所认识,但还没有深入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个别干部对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破坏有所察觉,但对破坏后的环境治理所付出的时间和代价认识不够。还有部分地区尽管制定了环保政绩考核制度,但个别地方官员重经济轻环保的观念依然存在,造成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步伐缓慢。正如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6次中央政治局学习时强调的: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三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1.树立正确的生态经济观,处理好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经济建设离不开生态环境。美国作家莱斯特·R.布朗曾指出,生态经济是有利于地球的一种经济模式,主张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生态经济观主要体现为生态经济资源观和生态经济发展观。
生态经济资源观。这种观念认为地球生态资源和能源极其有限,人类应主动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促进阳光型能源型经济形成与兴起;加强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垃圾变成财富;充分认识荒野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器,而且具有生命支撑价值、经济价值、消遣价值和审美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哈萨克斯坦时曾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常态科学破解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悖论,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一种新的资源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常态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会不断地带来财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本钱;生态优势可以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生态经济可以借助市场机制,逐渐成为创造绿色财富的一种新经济。
生态经济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在保护资源环境生产力的基础之上,标志着人与社会关系的建立与协调。建设和谐的生态文明就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绝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在保证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这种发展观主张的不是取消经济发展,而是要改变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GDP增长,以绿色GDP作为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强调优化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和保护环境要有机结合,更加有序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以及低碳发展。
2.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个“百年奋斗目标”,要求我们优先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实现“蓝天、碧水、净土”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奠定基础,根据制度和法治,真正解决守法问题,提高生态环境执法的力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制定水耗、能耗和地耗等标准,并进行水权、碳排放权的交易。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推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全民行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要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全民的节约、环保和生态意识,营造合理消费、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
综上,面临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要科学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应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常态,开辟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