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134291
内容简介
本书以玉山雅集为剖析的重点,然而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则是是整个金元特别是元代后期的雅集现象。研究雅集现象的目的是探讨中国古代文士的独立品格,而独立品格的核心则是文士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简言之:中国古代文士的独立品格肇始于唐宋,形成于元末。文士雅集对文士品格的独立起着重要的作用,或者说雅集现象是文士品格的独立需求之下应运而生。玉山雅集作为众多雅集中的典型代表,无论是从延续的时间还是参加人员的广泛性来看都是空前的,这和金元这一民族大整合的背景是分不开的。具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玉山雅集与顾瑛雅集情结考论;雅集与文士之独立品格;元代雅集风尚与文士独立品格形成之原因。
目 录
前言 编 玉山雅集与顾瑛雅集情结考论 章 玉山雅集考论 节 承平时期的玉山雅集考 第二节 动乱时期的玉山雅集考 第二章 顾瑛雅集情结解读 节 信念与现实冲突下的玉山雅集 第二节 玉山雅集核心价值考论 第二编 雅集与文士之独立品格 第三章 群居发兴:雅集的主要功能 节 群的功能 第二节 兴的功能 第四章 温柔敦厚:雅集诗歌创作的理论基础与理想境界 节 情性说 第二节 尊古说 第五章 诗书画合一:雅集文士审美观念的综合体现 节 顾瑛题画诗论 第二节 文人画与雅集 第三节 诗书画印与雅集 第六章 自由适性:文士雅集追求的目标 节 自由之精神 第二节 远离利欲 第三节 率意本真 第四节 通达的人生观念 第七章 雅集促进文士独立品格之形成 节 雅集文士共同的价值观念 第二节 雅集文士审美情趣的模式化 第三编 元代雅集风尚与文士独立品格形成之原因 第八章 繁荣的经济与相对安定的局面 节 吴中之富庶与繁荣 第二节 张士诚治下的吴中及与顾瑛之关系 第九章 特殊而宽松的社会环境 节 摆脱科举之束缚 第二节 晋身之阶的改变 第三节 人身和思想控制的缺位 第十章 弥漫朝野的隐逸风尚 节 元代前期与后期隐逸风尚的不同 第二节 元后期隐逸与传统隐逸的不同 第三节 元代隐逸风尚与玉山雅集 后记
在线试读
元代的文士也大多由此立论。比如杨维桢在《吴复诗录序》中言:“古风人之诗,类出于闾夫鄙隶,非尽公卿大夫士之作也。而传之后世,有非今公卿大夫士之所可及,则何也?古者人人有士君子之行,其学之成也,尚已。故其出言如山出云、水出文、草木之出华实也。后之人执笔呻吟,模朱拟白以为诗,尚为有诗也哉?故摹拟愈倡,而去古愈远。”(《全元文》第41册,第238页)完全是元好问观点的翻版。王礼在《长留天地间集序》所云:“三代明王之御天下也,化先于政。知诗之为教,本乎人心。……周道衰,采诗旷厥官,而诗教废。由是,专任赏罚以为政,而治不古若矣。治不古若,则诗曰不如古宜也。”(《全元文》第60册,第575页)则是由政治的角度来阐述以古为高的根本道理。因此,效法上古,以古而得情性之正,也就成为作诗之本。之所以称作本,就在于它是温柔敦厚的本源。正如王礼在《黄允济樵唱稿序》、《萧伯循诗序》所言:“三代民性醇厚,诗之美者无溢辞,刺者亦优柔不迫,意见言外。盖其风化所及,涵养所致而然,此诗之本也。”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