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5966902
《岭南中医世家传承系列》为2016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
中国推拿学术代表流派,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享誉海内外。
曾作为特种技术在全军推广。
首次公开独特腹诊技术,秘传30余种手法,论治内外妇儿诸病!
中医从业者!
首次挖掘整理岭南具有鲜明特色的骆氏腹诊推拿世家*秘验精华。
骆氏腹诊推拿世家发源于河北,光大于岭南,为中国推拿学术代表流派之一,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独特诊法和手法享誉海内外,包括补、温、和、通、消、汗、吐、下治疗八法,以及推、拿、按、摩、捏、揉、搓、摇、引、重等10类62种手法和300多种治法,曾作为必修课程在全军2年制推拿班里推广,弟子遍布马来西亚、奥地利、美国等地。
全书分世家史略、世家精粹、世家秘传、世家论治、世家薪火等篇目为基本结构,全面记述骆氏腹诊推拿世家发展源流,提炼其诊治经验,总结其秘方秘技,完整展现中医世家诊病治病时的独特思维和宝贵手法精华。
章 世家史略 001
节 世家源流 004
一、骆氏腹诊推拿术的创立时期(1866—1929)
004
二、骆氏腹诊推拿术的成熟时期(1929—1960)
004
三、骆氏腹诊推拿术的发展时期(1960—1969)
004
四、骆氏腹诊推拿术的创新时期(1970—2015)
006
第二节 世家风貌 009
一、由武通医,开山医祖骆化南 009
二、济世活人骆俊昌 010
三、任职高校,开枝散叶 011
四、德医双馨骆竞洪 011
五、光大岭南,蜚声海外 012
第二章 世家精粹 017
节 腹诊概述 019
一、腹部四诊 020
二、腹诊的主要部位 022
三、腹部正常变异 025
四、腹部变异类型 026
第二节 腹诊八纲辨证 039
一、虚实辨证 039
二、寒热辨证 039
三、表里辨证 040
第三节 腹诊脏腑辨证与施治 041
一、心的腹诊辨证施治 041
二、小肠的腹诊辨证施治 042
三、肝的腹诊辨证施治 042
四、胆的腹诊辨证施治 043
五、脾的腹诊辨证施治 044
六、胃的腹诊辨证施治 045
七、肺的腹诊辨证施治 045
八、大肠腹诊的辨证施治 046
九、肾的腹诊辨证施治 047
十、膀胱的腹诊辨证施治 048
十一、心包的腹诊辨证施治 048
十二、三焦的腹诊辨证施治 049
第三章 世家秘传 051
节 推拿手法 052
一、单式手法 054
二、复式手法 152
第二节 头颈部治法 166
一、头面部治法 166
二、颈部治法 177
第三节 胸腹部治法 183
一、胸部治法 183
二、腹部治法 191
第四节 背腰部治法 210
一、背部治法 210
二、腰部治法 224
第五节 四肢部治法 238
一、上肢部治法 238 二、下肢部治法
255
第六节 周身推拿法 291
一、捏筋一法 291
二、捏筋二法 291
三、捏筋三法 292
四、捏筋四法 292
五、捏筋加减法 293
六、骆氏太极八卦拍打法 293
第七节 腹诊推拿治疗八法 295
一、补法 295
二、温法 296
三、和法 297
四、通法 297
五、消法 298
六、汗法 300
七、吐法 300
八、下法 300
第四章 世家论治 303
节 呼吸科病症的辨病论治 304
一、感冒 304
二、慢性支气管炎 305
三、支气管扩张症 306
四、肺气肿 307
第二节 消化科病症的辨病论治 309
一、贲门失弛缓症 309
二、反流性食管炎 310
三、慢性胃炎 312
四、胃下垂 314
五、胃黏膜脱垂症 315
六、溃疡病 316
七、胃扭转 318
八、肠易激综合征 319
九、吸收不良综合征 321
十、脂肪肝 322
十一、慢性胆囊炎 325
十二、慢性胰腺炎 327
十三、胃肠道功能紊乱 328
第三节 心血管科病症的辨病论治 331
一、高血压 331
二、心脏神经官能症 333
三、冠心病 335
四、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337
第四节 泌尿科病症 339
一、肾下垂 339
二、非阻塞性尿潴留 340
第五节 精神科病症的辨病论治 342
一、神经衰弱 342
二、癔症 344
三、脑外伤后综合征 345
第六节 神经科病症的辨病论治 347
一、面神经麻痹 347
二、三叉神经痛 348
三、肋间神经痛 350
四、臂丛神经痛 352
五、臂丛神经麻痹 353
六、尺神经麻痹 353
七、桡神经麻痹 354
八、正中神经麻痹 355
九、坐骨神经痛 355
十、腓总神经麻痹 356
十一、隐性脊柱裂 357
十二、帕金森病 358
第七节 代谢与内分泌科病症 361
一、糖尿病 361
二、肥胖症 362
三、类风湿性关节炎 365
第八节 内科证候辨证论治 367
一、高热 367
二、咳嗽 368
三、呃逆 368
四、呕吐 370
五、胃脘痛 372
六、胸胁痛 373
七、腹胀 376
八、腹痛 377
九、慢性腹泻 379
十、便秘 380
十一、癃闭 382
十二、头痛 384
十三、眩晕 387
十四、失眠 390
十五、腰痛 392
十六、筋惕肉 394
十七、痹证 395
十八、郁证 398
十九、虚劳 401
第九节 伤科病症的辨病论治 409
一、颈部病症 409
二、躯干部病症 414
三、上肢病症 429
四、下肢病症 445
五、关节挛缩与关节强直 462
第十节 外科病症的辨病论治 466
一、倾倒综合征 466
二、胃切除术后消化、吸收功能及营养障碍 467
三、手术后肠粘连 467
四、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468
第十一节 儿科病症辨证论治 470
一、小儿推拿概论 470 二、小儿推拿穴位
473
三、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567
四、小儿推拿治法 573
五、小儿常规推拿 592
六、小儿保健推拿 593
七、儿科病症辨证论治 595
第五章 世家薪火 631
节 朝花夕拾 632
第二节 薪火相传 635
一、代代表 635
二、第二代代表 635
三、第三代代表选介 635
四、第四代代表选介 636
前 言
中医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规律表明,“一源多流、流派纷呈”是中医临床与学术传承创新的基本特征,是贯穿于中医发展史的一个突出现象。一大批历史源远流长、学术底蕴深厚、临床疗效显著、特色优势明显、群众推崇公认的中医学术流派有力推动了中医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和临床诊疗体系的丰富发展。而其中,传承多代、绵延不衰的中医世家更是“皇冠上的明珠”。
作为中医师徒授受传承模式的典型代表,中医世家的代代经验秘传历来为人所重。古人有谓:“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可以说是对中医世家这一学科特色的高度概括。它不但说明中医世家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也说明中医世家所传经验较之医家个体的经验来说弥加珍贵,更有深入研究、努力发掘的必要。
岭南中医药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自秦汉以降,岭南医学因地制宜地结合岭南的地域特点,勇于吸收民间医学经验和外来医学新知,充分开发利用本地药材资源,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流派风格和疗效良验的用药模式,涌现出许多本土或占籍的著名医家,其医术代代传承,造就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医学世家。
例如全国首批六十四家中医流派之一、人送“送子观音”称誉的广府罗氏女科世家,还有从明代起16代从未间断、秘制妇科良药求者如潮的粤东大娘巾蔡氏女科世家;例如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西关何氏伤科世家、骆氏腹诊推拿世家、平乐郭氏正骨世家等,或以独特手法著称,或以伤药享誉;再例如擅长慢病快治、创制凉茶秘方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端州梁氏杂病世家,领风气之先、中西汇通派陈氏中医世家等。它们集高度的实用性和文化价值于一身,是岭南民众的智慧结晶和岭南文化的优秀代表,更是人类共同的文明和文化成果,理应由更多的人群共享。
为保证《岭南中医世家传承系列》的专业性和高质量,在组织编撰过程中,我们牢牢地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注重认识把握传承传播规律:研究中医世家的传承发展,就要深入研究世家的内核吸引规律、外力推动规律、情感共鸣规律、优势辐射规律、媒体传递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实践真知规律、引领示范规律和时代发展规律,从具有一定共性的传承传播规律中探寻世家得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空间。
注重探究培养内在创新特质:世家经验的继承绝非照搬照抄,而是批判性取舍、对原有精华要素的总结凝练、充实完善和发扬光大。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深入发掘出本世家发展历史中独特的内在创新特质、内在动因以及对当前实际的借鉴意义等,也有助于以科学的方法在当代创新、丰富发展中医药学术体系内容。
注重发掘阐扬深厚文化底蕴:中医学是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研究中医世家,不仅要传承其宝贵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还要重视世家代代流传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特质。例如修身齐家的传统美德、爱国爱民的社会公德、大医精诚的医风医德、严谨认真的治学品格等,这既是中医学术流派形成与发展的灵魂,也是中医药学术传承创新发展的凝聚力所在。
注重推广应用独特理论与临床技艺:世家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归结于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在这一过程中,就要考虑如何将世家的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临床应用的有效路径,而以图书的形式对其加以挖掘和传播,就具有开山辟路的重要作用,希望以此能带动后续世家学术示范诊疗室、世家特色技术培训等的陆续参与,从而将其广泛验证于临床,充分彰显其疗效。
注重协调整合世家之间相互关系:各世家学术除了共有的专业特性外,还历史性地存在着对立关系、互补关系、共生关系、地域关系、派生关系等,正是这种不同学术之间互相激发、互相竞争、互相借鉴所产生的强大而持续的驱动力,构成了中医学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这就需要对世家独具特质的理论与临床诊疗技艺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全面、深入地继承,同时不断刮垢磨光、精辟总结、提炼比较,使理论发展与临床实践间形成一个不断循环促进的良性过程。
秉承上述原则,我们从2013年甚至更早就展开了岭南中医世家情况的摸查和挖掘,并逐步清晰了岭南中医世家的入选标准:①岭南三省及港澳地区,或占籍岭南并在此发扬壮大的世家群体。②传承四代以上,绵延超过百年,目前仍有后辈传承和应用家族特色医术的鲜活体。③有一个或几个学术上的代表人物。④在学术上有创新,在理论或技法上特色鲜明,在论著上有一家之言。⑤有清晰的家学传承谱系。
由此,形成了《岭南中医传承系列》分阶段、开放式的整理和出版规划:凡符合上述世家标准的图书随时可纳入本项目,成熟一批,出版一批。此次出版的辑分为四种:《粤东蔡氏女科世家》《西关何氏伤科世家》《骆氏腹诊推拿世家》《端州梁氏杂病世家》,粗略估计,后续还将有将近20种相关图书陆续面世。
筚路蓝缕,以启杏林。《岭南中医世家传承系列》的编辑、出版,是一项需要细致筹划的系统工程,这也同时意味着建设工作的要求之高,只有怀着一腔热诚真正投入其间,才能体味其中的甘苦。例如传承十六代、从未间断的大娘巾蔡氏女科虽在国内乃至东南亚久负盛名,但因为后辈分散且家族之秘矜而不传,此前从未进行过系统的挖掘和总结。为此,我们数十次奔赴潮州、汕头、香港、澳门,乃至泰国、越南等地,与蔡氏后人们交心对谈,甚至用我们的古籍珍本与其互鉴,才终于完整地呈现了这个绵延五百多年女科世家的传奇风采。再例如,骆氏腹诊推拿世家,发源于河北、兴盛于岭南,几年的时间里,我们与世家后人一起挖掘、整理其丰富材料和宝贵经验,并共同见证了它从享誉民间到成功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策马前途须努力,作为一名从事中医药事业四十多年的行业工作者,能有幸被委托肩负组织、编写这个大型项目的任务,我常感责任重大和职责所在,虽年近耳顺却从不敢苟且偷闲。岭南先贤梁启超先生诗云:“世纪开新幕,风潮集远洋。”相信本套丛书能以海纳百川的气魄,深挖岭南医学的精髓,开拓岭南医学研究的新视野。
孙晓生
2016年10月
本丛书不只对临床从业者有着非常好的启迪意义,更是对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凝聚着无数前贤的过人智慧和心血汗水,定能为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写上浓重的一笔! ——国医大师
邓铁涛
古人说:“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不但说明中医世家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也说明中医世家所传经验较之一般医家的经验来说弥足珍贵,更有深入研究、努力发掘的必要。
——国医大师 禤国维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