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186030
导论 新文化运动视域中的价值观问题
节 何为价值观
一、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二、价值观的形成、变动与更新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问题
一、价值观问题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凸显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问题的来源
三、新文化运动对价值观变迁的推动
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与20世纪中国哲学开展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背景、特征与追求
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历史语境
一、国內外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
二、西方思潮的涌入与接受
三、新知识阶层的孕育与教育制度的变革
四、近现代报刊业的繁荣与发达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总体特征
一、总体重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二、急剧变化:五四运动深化了新价值观的內涵
三、多元竞争:不同价值观的并存与竞争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主要追求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观念的凸显
节 科学:从知识到价值
一、中国近代科学概念的语义演变
二、中国近代科学思想的历史发展
三、陈独秀对科学观念的提倡
第二节 《科学》月刊与科学社:科学精神与自然科学
一、中国科学社及《科学》杂志对科学观念的宣传
二、任鸿隽的科学思想与活动
第三节 “整理国故”:科学方法与人文学术
一、“整理国故”的渊源与兴起
二、科学与近代历史学科转型
三、科学对历史方法的影响
第四节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相激互动
一、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背景及其阶段
二、“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
三、科学哲学化与哲学科学化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观念的深化
节 民主:中国近代政治理想的探寻
一、从“民本”到“民主”
二、中国近代民主观念的发展特点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维度
第二节 三民主义的民主理论建设
一、孙中山的民权建设
二、由“间接民主”转向“直接民主”
第三节 民主主义内涵的展开
一、民主与启蒙
二、“自由的民主”与“平等的民主”
三、新自由主义民主观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念的深化
一、社会民主
二、经济民主
三、平民主义
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主义观念的确立
节 中国近代社会主义的兴起
一、社会主义与中国古代思想资源
二、社会主义学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介绍
三、中国近代思想家对社会主义的初步认识
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平等:不同社会主义思潮的共同追求
一、平等观念的古与今
二、中国近代平等观
三、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凸显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与理想乌托邦
一、五四运动之前的无政府主义
二、五四运动之后的无政府主义
第四节 基尔特社会主义:自由与平等之间
一、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思想阵地及其主张
二、“贫乏之可患甚于不均”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念
一、问题与主义论战: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
二、马克思主义对无政府主义的批评
三、马克思主义对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批评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学价值观的现代转化
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儒学价值观的困境
第二节 康有为与孔教:重建儒学价值观的宗教化思路
一、儒学宗教化思想的提出
二、儒学宗教化的制度实践
第三节 梁启超:重建儒学价值观的思想史思路
一、粱启超与新文化运动
二、重建儒家人生哲学
第四节 梁漱溟与文化儒学:重建儒学价值观的学术化思路
一、反对宗教儒学
二、文化儒学的提出
第五节 三种路向的比较与评价
一、康有为、粱启超与粱漱溟关于儒学价值观转化的相同之处
二、康有为、梁启超与梁漱溟关于儒学价值观重建的不同路向
结语价值观多元时代的现代性文化选择
一、中国与世界:现代性文化的选择
二、自觉与启蒙:价值观重建的主题
三、理想与现实: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后记
一、“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时期”
子燕的这部专著,首先从书名上看,涉及“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时期”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看起来区别不大,但实际上并不是重合的,而是既相关联、又有区别的。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鸦片战争后为深刻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1920年1月,孙中山在《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中说:“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①,就是对这一运动的评价。自此以后,“新文化运动”成为一个概念为人们广泛使用。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结束于1924年,前后持续十年之久。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一年后更名为《新青年》),成为中国学术界公认的新文化运动开端,2015年对新文化运动的百年纪念即是证明。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召开中国国民党一大,国共两党由此正式达成次合作,并于1925年共同发动以国民革命为旗帜的大革命,从那以后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政治斗争和武装斗争取代思想文化运动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主旋律,因此这一年可以视为新文化运动的结束。当然这个终结的时间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在大革命时期仍有新文化运动的余波,不是大革命开始后新文化运动即就此打住了;但从总体上看,以1915-1924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期是恰当的,准确地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实际进程与发展阶段。
新文化运动时期则是近代中国历史中的一个时段,这个时段以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作为标记,在起止时间上与新文化运动是一致的。在这一时段中,不仅有新文化运动成为有标志性的重大事件,而且还存在着许多与新文化运动相联系、但并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在这一时段中出现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如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的举行,尽管与新文化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能算作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在这一历史时段中活动的一些重要思想人物,如因倡导孔教而为新文化运动所批判的康有为、因不满西化而成为新文化运动批评者的梁漱溟、因思想保守而成为新文化运动反对者的林纾,尽管都同新文化运动相关涉,但也不属于新文化运动人物。
四、近现代报刊业的繁荣与发达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得以突显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晚清以来由近代民间报刊和社团所营造的公共舆论空间的存在,其中尤以报刊业的蓬勃发展突出。整个新文化运动时期,报刊成为传播进步思潮、推动文化革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些具有社会公共性质的报刊作为现代传播媒介,随着开启民智的启蒙理念的扩散纷纷登场,实际上成为一种沟通社会民众思想领袖和政治国家之间关系的纽带。从报刊业对于推动新价值观念的传播和深入开展来看,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与晚清报刊多关注资产阶级政治革命问题不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报刊不仅数量大、类别多、质量高,其主题多以传播新思想、培养新国民、造成新风气为宗旨。这一时期的报刊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加速了人们了解新思想的速度,也加深了人们对当时各种新观念的理解。以《新青年》为例,首先在其刊物中设置了通信栏,刊登读者和编者的信件往来,使得读者和作者之间有一个交流讨论的平台。其中涉及的问题包括文学革命、孔教问题、戏剧改革、妇女解放、时政评论、工人劳动等问题,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发表观点、参与讨论的条件。再比如,报刊通过制造舆论、导向舆论而展开与社会民众的互动。五四运动爆发之后,《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少年中国》等刊物相继应运而生,创办者通过改造舆论风向,主导救亡声势,冲击旧势力和旧政府,将北京地区的学生爱国运动推向高潮。与此同时,于1919年7月在湖南创办《湘江评论》,设立“西方大事述评”、“东方大事述评”和“湘江大事述评”等栏目,传达新思潮的趋势,分析阶级压迫的原因,鞭挞罪恶社会的基础,介绍国外思想动态。再比如,随着民主运动发展,一些进步报纸副刊脱离过去休闲娱乐的格调,开始具有较强的思想引导性。当时影响力的四大副刊,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北京《京报》副刊《京报副刊》,《晨报》副刊《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它们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纷纷介绍新知识、新思想,逐渐成为当时进行教育普及的重要工具。其次,各种报刊担任了近代以来作为社会公共论坛的重要角色,聚拢了一批关注文化变革的知识分子。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由于政治立场、文化背景、所受教育、社会地位和个人处境等不同,新式知识分子因学术志趣的一致性而结成共同的思想派别,创办了体现共同思想取向的刊物。因此,一种刊物往往代表了一种新的思想流派和新的思潮,它们是相同思想主张的思想家们表达意见、交流观点、展开讨论的阵地。例如,新青年派就是以《新青年》为思想阵地而结成的思想派别。再如,报刊的性质体现了创办者的思想和理念,一种刊物的思想性质直接体现了创办者和经营者的理念,吴宓、梅光迪、胡先骕等文化保守主义者所创办的《学衡》杂志,就具有一定的文化保守性质。
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尤为激烈和复杂,各个阶级势力及集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主张,展开激烈的争论,这些论战的发起和讨论主要是通过报刊来表达的。比如东西文化争论,是在《新青年》和《东方杂志》之间,“科学与人生观”论战,是在《努力周报》和《晨报副刊》之间,“问题与主义”之争是在《每周评论》上进行的。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