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政治/军事政治视域与诠释:明代的中古诗歌批评

视域与诠释:明代的中古诗歌批评

作者:陈斌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ISBN: 9787010183992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43.99

类别: 政治 SKU:5d871e725f98494bcc14c75a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183992

内容简介

  《视域与诠释:明代的中古诗歌批评》探讨了明代诗学语境下中古诗歌批评的理沦视域与诠释路径。主要从性情诠释、审美观照、辨体建构等层丽,揭示了明代诗论家对中古涛歌的阐释视角与把握方式:从诗教、言志到心性体验的深度抉发,在风骨论主导范型外重新发掘清丽、神韵等审美蕴含,从崇尚浑沦高古涛美理想出发的风格辨体与诗史构建等。上述若干论题的深度推进与全新开掘,凸显了明代中古诗歌批评的问题模式、理论策略及深远的学术史贡献。
作者简介

  陈斌(1967-),江苏淮安人。先后毕业于扬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明清诗学:已出版学术专著《明代中古诗歌接受与批评研究》(上海三联书店)、散文集《寒木春华》(海峡书局)及校点《采菽堂古诗选》(凤凰出版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及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等。
目  录
引言
甲篇 明代对中古诗歌的性情诠释
章 风教之旨的抉发
第二章 言志体道的诠解
第三章 生命灵性的传释

乙篇 明代对中古诗歌的审美观照
第四章 风骨审美传统的激扬
第五章 审美诠释转型:清与丽
第六章 审美诠释转型:神韵

丙篇 明代对中古诗史的辨体建构
第七章 辨体理论的完善与实践
第八章 五言诗的流变
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试读
《视域与诠释:明代的中古诗歌批评》:
  一是与现实政治、社会风俗的关系。景泰进士夏埙(1423-1494)借为黄溥《诗学权舆》撰序,呼吁诗教精神:“宇宙内事,未尝无本末重轻,而得失一存乎人之抉择、取舍,以谨之于始也。(中略)系之性情、伦理,关之风俗、政治,其本之所重者如此。而温厚、和平、优柔、微婉以极乎体制、音响、节奏之妙,则亦不可废焉。(中略)汉魏以还,名格屡变,虽以苏、李、陶、谢、李、杜、韦、柳以及诸名家,亦皆不能不随世升降,而所谓诗之本体犹有在也。”①将翼教辅政作为诗之本。如涉及代表性人群的话,那么台阁文臣可谓突出者。②明初百年,随着国家由乱而治,及程朱理学作为意识形态的建立,朝廷也通过文治来加强思想管控,重申儒家诗教乃时代的要求。台阁文臣肩负教化使命,确立“以明润简洁为体,以通达政务为尚,以纪事辅经为贤”、“淳庞敦厚之气尽还,而纤丽奇怪之作无有也”③的台阁文风。这一文学思潮以服务于政教,宣传程、朱理学的思想观念为目的,主要特点是传圣贤之道,鸣国家之盛,颂美功德,发为治世之音。处于鸣盛隆治的文治氛围中,文臣们不仅将自己的文学创作纳入翼道裨治、黼黻政猷的正确轨道,“稽古右文”的策略也包含对前代教训的汲取,其中“六义”得失是审视指标。
  其二,弘道济世的价值取向,使人们习惯于让诗歌肩负正民化俗的道德责任。如永乐间吴讷明确提出“作文以关世教为主”④,是否“切于世用”是他衡量文学的准绳,反映了对文学的一种极高期许。尤其以理学家的影响力较大。如正统举人曹安记录了自己对风教的认识:“予观虞伯生序唐音,谓知言之难,不为无意。故王永叔不喜唐诗,谓其格卑而气弱。叶水心云:争妍斗巧,极物外之变态,唐人所长也;反求于内,不足以定心志之所止,唐人所短也。宋真西山集古之诗文日:文章正宗,其于诗必关风教而后取。庐陵赵仪可讥之日:必关风教云乎,何不取六经端坐而诵之,而必于诗?诗之妙,正在艳冶跌宕。梁石门寅辩认赵之言为非。由是言之,诗学汉魏、盛唐有关风教,去艳冶跌宕,等而上之,其惟三百篇乎?”①提及的宋代真德秀、明初梁寅都是理学家。这段话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宋元间理学家与诗人,对诗歌究竟是自我抒情还是翼道立教的本末之争,曹安皈依前者的结果正说明诗教传统的说服力之大。万历间进士郝敬也有类似意见,称自己所著《艺圃伧谈》就是愤激于“今俗士学诗,疾理如仇,惟嘲弄风月,流连光景。即使铿金戛玉,无关性情,无补风教。诗道之赘疣耳!”②他与袁宏道为友,身处性灵思潮重表达自我、重闲情适性的观念冲击中,但若比照曹安的经历,郝敬虽显守旧但又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这种心态在明末陈子龙那里又何尝没有体现?周立勋称他的诗:“雄深悽惋,干预风化,尤极于古。”③可谓深切其衷。
  ……

抢先评论了 “视域与诠释:明代的中古诗歌批评”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情报分析:以目标为中心的方法(情报研究必读图书、国家安全前沿力作、洞悉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最新中文译本重磅推出!)

EUR €36.99
加入购物车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8新修订)(64开)

EUR €8.99
阅读更多
缺货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EUR €36.99
加入购物车

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

EUR €52.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