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10183992
内容简介
《视域与诠释:明代的中古诗歌批评》探讨了明代诗学语境下中古诗歌批评的理沦视域与诠释路径。主要从性情诠释、审美观照、辨体建构等层丽,揭示了明代诗论家对中古涛歌的阐释视角与把握方式:从诗教、言志到心性体验的深度抉发,在风骨论主导范型外重新发掘清丽、神韵等审美蕴含,从崇尚浑沦高古涛美理想出发的风格辨体与诗史构建等。上述若干论题的深度推进与全新开掘,凸显了明代中古诗歌批评的问题模式、理论策略及深远的学术史贡献。
目 录
引言
甲篇 明代对中古诗歌的性情诠释
章 风教之旨的抉发
第二章 言志体道的诠解
第三章 生命灵性的传释
甲篇 明代对中古诗歌的性情诠释
章 风教之旨的抉发
第二章 言志体道的诠解
第三章 生命灵性的传释
乙篇 明代对中古诗歌的审美观照
第四章 风骨审美传统的激扬
第五章 审美诠释转型:清与丽
第六章 审美诠释转型:神韵
丙篇 明代对中古诗史的辨体建构
第七章 辨体理论的完善与实践
第八章 五言诗的流变
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试读
《视域与诠释:明代的中古诗歌批评》:
一是与现实政治、社会风俗的关系。景泰进士夏埙(1423-1494)借为黄溥《诗学权舆》撰序,呼吁诗教精神:“宇宙内事,未尝无本末重轻,而得失一存乎人之抉择、取舍,以谨之于始也。(中略)系之性情、伦理,关之风俗、政治,其本之所重者如此。而温厚、和平、优柔、微婉以极乎体制、音响、节奏之妙,则亦不可废焉。(中略)汉魏以还,名格屡变,虽以苏、李、陶、谢、李、杜、韦、柳以及诸名家,亦皆不能不随世升降,而所谓诗之本体犹有在也。”①将翼教辅政作为诗之本。如涉及代表性人群的话,那么台阁文臣可谓突出者。②明初百年,随着国家由乱而治,及程朱理学作为意识形态的建立,朝廷也通过文治来加强思想管控,重申儒家诗教乃时代的要求。台阁文臣肩负教化使命,确立“以明润简洁为体,以通达政务为尚,以纪事辅经为贤”、“淳庞敦厚之气尽还,而纤丽奇怪之作无有也”③的台阁文风。这一文学思潮以服务于政教,宣传程、朱理学的思想观念为目的,主要特点是传圣贤之道,鸣国家之盛,颂美功德,发为治世之音。处于鸣盛隆治的文治氛围中,文臣们不仅将自己的文学创作纳入翼道裨治、黼黻政猷的正确轨道,“稽古右文”的策略也包含对前代教训的汲取,其中“六义”得失是审视指标。
其二,弘道济世的价值取向,使人们习惯于让诗歌肩负正民化俗的道德责任。如永乐间吴讷明确提出“作文以关世教为主”④,是否“切于世用”是他衡量文学的准绳,反映了对文学的一种极高期许。尤其以理学家的影响力较大。如正统举人曹安记录了自己对风教的认识:“予观虞伯生序唐音,谓知言之难,不为无意。故王永叔不喜唐诗,谓其格卑而气弱。叶水心云:争妍斗巧,极物外之变态,唐人所长也;反求于内,不足以定心志之所止,唐人所短也。宋真西山集古之诗文日:文章正宗,其于诗必关风教而后取。庐陵赵仪可讥之日:必关风教云乎,何不取六经端坐而诵之,而必于诗?诗之妙,正在艳冶跌宕。梁石门寅辩认赵之言为非。由是言之,诗学汉魏、盛唐有关风教,去艳冶跌宕,等而上之,其惟三百篇乎?”①提及的宋代真德秀、明初梁寅都是理学家。这段话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宋元间理学家与诗人,对诗歌究竟是自我抒情还是翼道立教的本末之争,曹安皈依前者的结果正说明诗教传统的说服力之大。万历间进士郝敬也有类似意见,称自己所著《艺圃伧谈》就是愤激于“今俗士学诗,疾理如仇,惟嘲弄风月,流连光景。即使铿金戛玉,无关性情,无补风教。诗道之赘疣耳!”②他与袁宏道为友,身处性灵思潮重表达自我、重闲情适性的观念冲击中,但若比照曹安的经历,郝敬虽显守旧但又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这种心态在明末陈子龙那里又何尝没有体现?周立勋称他的诗:“雄深悽惋,干预风化,尤极于古。”③可谓深切其衷。
……
一是与现实政治、社会风俗的关系。景泰进士夏埙(1423-1494)借为黄溥《诗学权舆》撰序,呼吁诗教精神:“宇宙内事,未尝无本末重轻,而得失一存乎人之抉择、取舍,以谨之于始也。(中略)系之性情、伦理,关之风俗、政治,其本之所重者如此。而温厚、和平、优柔、微婉以极乎体制、音响、节奏之妙,则亦不可废焉。(中略)汉魏以还,名格屡变,虽以苏、李、陶、谢、李、杜、韦、柳以及诸名家,亦皆不能不随世升降,而所谓诗之本体犹有在也。”①将翼教辅政作为诗之本。如涉及代表性人群的话,那么台阁文臣可谓突出者。②明初百年,随着国家由乱而治,及程朱理学作为意识形态的建立,朝廷也通过文治来加强思想管控,重申儒家诗教乃时代的要求。台阁文臣肩负教化使命,确立“以明润简洁为体,以通达政务为尚,以纪事辅经为贤”、“淳庞敦厚之气尽还,而纤丽奇怪之作无有也”③的台阁文风。这一文学思潮以服务于政教,宣传程、朱理学的思想观念为目的,主要特点是传圣贤之道,鸣国家之盛,颂美功德,发为治世之音。处于鸣盛隆治的文治氛围中,文臣们不仅将自己的文学创作纳入翼道裨治、黼黻政猷的正确轨道,“稽古右文”的策略也包含对前代教训的汲取,其中“六义”得失是审视指标。
其二,弘道济世的价值取向,使人们习惯于让诗歌肩负正民化俗的道德责任。如永乐间吴讷明确提出“作文以关世教为主”④,是否“切于世用”是他衡量文学的准绳,反映了对文学的一种极高期许。尤其以理学家的影响力较大。如正统举人曹安记录了自己对风教的认识:“予观虞伯生序唐音,谓知言之难,不为无意。故王永叔不喜唐诗,谓其格卑而气弱。叶水心云:争妍斗巧,极物外之变态,唐人所长也;反求于内,不足以定心志之所止,唐人所短也。宋真西山集古之诗文日:文章正宗,其于诗必关风教而后取。庐陵赵仪可讥之日:必关风教云乎,何不取六经端坐而诵之,而必于诗?诗之妙,正在艳冶跌宕。梁石门寅辩认赵之言为非。由是言之,诗学汉魏、盛唐有关风教,去艳冶跌宕,等而上之,其惟三百篇乎?”①提及的宋代真德秀、明初梁寅都是理学家。这段话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宋元间理学家与诗人,对诗歌究竟是自我抒情还是翼道立教的本末之争,曹安皈依前者的结果正说明诗教传统的说服力之大。万历间进士郝敬也有类似意见,称自己所著《艺圃伧谈》就是愤激于“今俗士学诗,疾理如仇,惟嘲弄风月,流连光景。即使铿金戛玉,无关性情,无补风教。诗道之赘疣耳!”②他与袁宏道为友,身处性灵思潮重表达自我、重闲情适性的观念冲击中,但若比照曹安的经历,郝敬虽显守旧但又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这种心态在明末陈子龙那里又何尝没有体现?周立勋称他的诗:“雄深悽惋,干预风化,尤极于古。”③可谓深切其衷。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