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814052丛书名: 工程咨询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和解构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实施流程,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SPV公司的组建与运行、风险与应对策略、项目合同结构、项目融资、项目移交等PPP项目实施全过程的主要内容,并且选择了综合管廊、高等级公路、污水处理、医院等具有代表性的PPP项目实施方案,从实际操作角度对实施方案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为PPP项目落地和实施,为政府、社会资本方及社会各界的合作,提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具有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特点,适合于政府机构管理人员、工程建设领域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咨询工程师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目 录
推荐序一推荐序二前 言第1 章 PPP 模式概述 . 11.1 PPP 模式的全球发展历程 .. 11.1.1 英国PPP 模式发展历程 .. 11.1.2 美国PPP 模式的发展历程 . 21.1.3 加拿大PPP 模式的发展历程 31.1.4 澳大利亚PPP 模式的发展历程 .. 31.1.5 日本PPP 模式的发展历程 . 41.1.6 发展中国家PPP 模式的发展历程 . 41.2 PPP 模式的中国发展历程 .. 51.2.1 PPP 模式在中国的发展阶段 . 51.2.2 我国PPP 模式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 61.2.3 实施PPP 模式的基础条件 . 7第2 章 PPP 模式的基本原理 92.1 PPP 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92.1.1 PPP 模式的内涵 92.1.2 PPP 模式的特征 . 102.1.3 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 模式的应用范围 122.1.4 PPP 模式的投资回报机制 132.1.5 PPP 模式的特许期限 .. 132.2 PPP 模式相关概念及比较 142.2.1 PPP 的各种运作模式 .. 142.2.2 各种运作模式之间的比较 182.3 PPP 模式的交易群结构 . 182.3.1 PPP 交易群 18目 录 ◎XIII2.3.2 股东融资交易群 . 242.3.3 履约外包交易群 . 262.3.4 债权融资交易群 . 28第3 章 PPP 项目的实施流程 . 303.1 PPP 项目识别 .. 303.1.1 项目选择 . 303.1.2 项目发起 . 313.1.3 项目筛选 . 313.1.4 物有所值和财政承受能力评价 . 313.1.5 项目识别阶段的核心文件 323.2 PPP 项目准备 .. 323.2.1 准备阶段主要工作 323.2.2 管理架构的组建 . 333.2.3 实施方案的编制 . 333.2.4 实施方案的审核 . 333.2.5 准备阶段的核心文件 .. 343.3 PPP 项目采购 .. 343.3.1 项目采购方式 .. 343.3.2 采购阶段主要工作 363.3.3 采购阶段的核心文件 .. 383.3.4 PPP 市场测试 443.3.5 PPP 项目的调价机制 463.3.6 实践中采购阶段常见问题 493.4 PPP 项目执行 .. 573.4.1 执行阶段的主要工作 .. 573.4.2 执行阶段的核心文件 .. 583.5 PPP 项目移交 .. 593.5.1 移交阶段的主要工作 .. 593.5.2 各部门的职责 .. 603.5.3 移交阶段的核心文件 .. 62第4 章 PPP 项目的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 634.1 PPP 项目评价的理论基础 634.1.1 项目评价概述 .. 634.1.2 PPP 项目评价的主要理论 . 654.1.3 PPP 项目评价的基本过程 . 674.1.4 PPP 项目评价的方法 68◎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实施指南XIV4.2 PPP 项目的物有所值评价 694.2.1 PPP 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概述 .. 694.2.2 PPP 项目物有所值定性评价 .. 744.2.3 PPP 项目的物有所值定量评价 . 774.3 PPP 项目的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 864.3.1 PPP 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评价概述 864.3.2 财政承受能力评价的PPP 项目范围 . 874.3.3 财政承受能力评价的内容 87第5 章 PPP 模式中SPV 公司的组建与运行 . 945.1 PPP 模式中SPV 公司的地位 . 945.1.1 SPV 公司的内涵 . 945.1.2 成立SPV 的相关法规 . 945.1.3 SPV 公司的作用 . 955.2 PPP 模式中SPV 公司的组织与管控 . 975.2.1 SPV 公司的组织形式 .. 975.2.2 政府出资代表 1005.2.3 联合体的性质及组成形式 . 1015.2.4 SPV 公司的管理 .. 1025.2.5 SPV 公司的股权变动 1095.3 PPP 模式中SPV 公司运作模式 .. 1105.3.1 SPV 公司的常见运作模式 .. 1105.3.2 SPV 公司运作模式选择 111第6 章 PPP 项目的合同结构 1126.1 PPP 项目主体的法律关系 .. 1126.1.1 PPP 合同体系中的主体 1126.1.2 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权利义务 . 1166.2 PPP 项目的合同类型 . 1176.2.1 PPP 项目合同 . 1186.2.2 股东协议 .. 1206.2.3 履约合同 .. 1216.2.4 融资合同 .. 1226.2.5 保险合同 .. 1236.2.6 其他合同 .. 1246.3 PPP 项目的合同的订立和履行 .. 1256.3.1 PPP 项目合同的订立 1256.3.2 PPP 项目合同履行的原则 . 126目 录 ◎XV6.3.3 履行合同的标准 .. 1286.3.4 合同履行的严格性 . 1296.3.5 履约担保 .. 1296.4 PPP 合同的违约和提前终止 1326.4.1 违约的界定 . 1326.4.2 PPP 合同的提前终止 . 1336.4.3 合同提前终止后的处理方式 1356.5 PPP 项目的合同争议与解决 1376.5.1 争议解决适用的法律 1376.5.2 争议解决方式 1386.5.3 争议解决中的注意事项 .. 139第7 章 PPP 项目实施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 1437.1 PPP 项目的风险类型 1437.1.1 PPP 项目的风险分类 . 1437.1.2 PPP 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 .. 1447.1.3 PPP 项目的风险特征 . 1477.2 PPP 项目的风险分担 1497.2.1 PPP 项目的风险分担内涵 .. 1497.2.2 PPP 项目的风险分担原则 .. 1497.2.3 PPP 项目风险分担方案 1507.2.4 风险分担问题的解决方式 . 1527.3 PPP 项目的风险分析方法 . 1537.3.1 风险分析的内涵 .. 1537.3.2 风险定性分析方法 . 1547.3.3 风险定量分析方法 . 1567.4 PPP 项目的风险应对策略 . 1597.4.1 风险回避 .. 1597.4.2 风险利用 .. 1597.4.3 风险转移 .. 1607.4.4 风险控制 .. 160第8 章 PPP 项目的融资 1628.1 PPP 项目的融资形式 1628.1.1 股权出资 .. 1638.1.2 债权出资 .. 1648.1.3 银行信用证、保函 . 1658.1.4 债券/资本市场融资 165◎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实施指南XVI8.1.5 夹层融资 .. 1668.1.6 债权人协议 . 1678.1.7 PPP 项目融资需注意的问题 1688.2 PPP 项目的资产证券化 .. 1688.2.1 资产证券化概述 .. 1698.2.2 资产证券化模式 .. 1778.2.3 资产证券化流程 .. 1788.2.4 PPP 项目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798.3 银行在PPP 项目融资中的角色 . 1808.3.1 政策性银行的角色 . 1808.3.2 商业银行的角色 .. 181第9 章 PPP 项目的移交 1859.1 PPP 项目的移交准备 1859.1.1 成立项目移交机构 . 1869.1.2 成立专业工作小组 . 1869.2 PPP 项目移交前的测试与评估 .. 1909.2.1 移交前测试 . 1909.2.2 移交前评估 . 1919.3 PPP 项目移交的资产交割和手续 . 1929.3.1 PPP 项目移交的资产交割 . 1929.3.2 PPP 项目移交所需的手续 . 1939.4 PPP 项目移交的税务处理 . 1939.4.1 一般性税务处理 .. 1949.4.2 特殊性税务处理 .. 195第10 章 PPP 项目实施案例 19710.1 H 省B 市W 区地下综合管廊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PPP 项目实施方案 .. 19710.1.1 项目概况 19710.1.2 风险分配基本框架 .. 20510.1.3 项目运作模式 . 21210.1.4 交易结构 21510.1.5 合同体系 22210.1.6 监管架构 23510.1.7 采购方式选择 . 24010.2 H 省Q 市机场快速通道PPP 项目实施方案 .. 24410.2.1 项目概况 24410.2.2 风险分配基本框架 .. 251目 录 ◎XVII10.2.3 项目运作模式 . 25410.2.4 交易结构 25610.2.5 合同体系 26210.2.6 监管架构 27110.2.7 采购 .. 27410.3 B 省D 市城西北工业废水处理厂PPP 项目实施方案 .. 27810.3.1 项目概况 27810.3.2 风险分配基本框架 .. 28710.3.3 项目运作模式 . 29210.3.4 交易结构 29310.3.5 合同体系 29910.3.6 监管架构 31110.3.7 采购方式选择 . 31510.4 H 省T 市C 医院PPP 项目实施方案 31810.4.1 项目概况 31810.4.2 风险分配基本框架 .. 32510.4.3 项目运作模式 . 32810.4.4 交易结构 33010.4.5 合同体系 33410.4.6 监管架构 34410.4.7 采购方式 347附 录 PPP 相关政策法规 350参考文献 364
前 言
推荐序一项目管理是一门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工程领域是项目管理应用早、广泛和发展快的领域之一。我们需要“中国的”,同时又是“实用的”项目管理书籍。能够有来自实践、在总结提高基础上完成的项目管理专著一直是我所期望的。 近几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作为发展载体的项目在我国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专业人员的项目管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工程咨询领域,基于项目全过程的研究策划、投融资模式及全过程管理等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些优秀成果在国际领域也接连获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项目的主要投融资模式,全过程投资控制模式也已成为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人提升投资价值的。在互联网和信息化已经深入建设工程各个环节的今天,可以预见,工程咨询领域必将迎来新的变化。 IPMP 评估师宋蕊女士作为卓越的项目管理和工程咨询领域的实践者,从事项目管理和工程咨询实践近 30 年,宋蕊女士对自己也严格要求,前不久经过考核获得了国际认证的特级项目经理 IPMP A 级证书(IPMA Certificated Projects Director)。宋蕊女士是一位事业心很强的人,她所经营的瑞和安惠是业界成绩卓著的企业。宋蕊女士和她的团队能够厚积薄发为工程咨询领域的投资者、从业者呈现一套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系列丛书,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希望这套丛书,不仅能够从项目全过程的视角为建设工程项目提供有效的管理参考,还能为项目管理实践者的理论提升指出有效的发展途径,为我国项目管理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钱福培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终身会员 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PMRC)名誉主任 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Honorary Fellow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推荐序二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如何才能有机结合、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企业家,也困扰着管理理论研究者。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知道理论是实践之间的本质联系。早在 1937 年写就的《实践论》中就以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为例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相比较都递进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尽管距离这篇文章的发表已经过去了整整 80 年,但对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即知和行的关系问题的回答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个案的实践中存在的普遍规律就是理论。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管理者接触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各不相同的案例,而理论则是看起来比较笼统、比较抽象,因此我们常常听到“从理论上讲是这样,但实际上这样做行不通”这样的说法。事实上,理论来自实践,从一个个具体的实践中抽象出来的普遍性就是理论,这就是“实事求是” 的本源,即从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事”中发现其共性的“是”。理论说明了某种规律,它的重要性在于我们不必一个个去试验就可以知道结果是什么。我国的企业家们亟待重视理论,亟待掌握提炼理论的方法。成功的企业家们不缺乏头脑、胆识和洞察力,但是,如何将这些个人特质延续下去、推广开来,就需要理论了。 很多企业老总也有自己的“理论”,那就是“不要相信什么理论,我们企业有自己的特殊性”。没错,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老总们也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关注这些特殊性方面。问题是:普遍性的东西也在对企业起作用,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普遍性的价值,没有有效利用其他企业、其他人员的经验教训,也没有将自己的经验教训提炼出来形成适合自己企业的理论(或说企业知识),以便使成功的东西能够再现、失败的东西不再重复发生。“创新”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热门词汇,但是,企业的创新不能像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遗憾的是,这种情况太普遍了。我国的一些企业尽管还没有达到国际一流企业的水准,企业发展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隐患,但是,老总们已经被神化了,他们的“个人魅力”而不是企业理论成了企业的财富,这种现象不能不让人担忧。 项目都具有特殊性,都需要因地制宜、需要满足特定利益相关方的特定需求,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容易成为项目管理人员不重视理论的借口。企业家们常常不信任管理理论、排斥管理理论,甚至嘲笑管理理论,其结果是他们会做错很多事情而不自觉。要是他们能够关注特定项目管理现象背后存在的共性理论,他们就会避免犯很多可笑的错误。 瑞和安惠“工程咨询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丛书”是在瑞和安惠项目管理集团结合其十几年从事全过程大型项目管理的实践基础上梳理和提炼出来的,是追求实事求是和知行合一的一个样本。孟子曰:“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也曾说:“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丛书主编宋蕊女士是国内项目管理领域的热心人、思想者和践行者。她是河北省项目管理协会的发起人,项目管理的发烧友和认证专家。为了学习和研究项目管理攻读了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获得了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的等级项目经理资格证书,每年作为 IPMA 项目经理资格认证(国内称为IPMP 认证)评估师帮助国家和企业选拔项目管理人才。她于 2000 年创办了瑞和安惠项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已将其发展为集项目前期咨询、城市设计与规划、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景观设计、工程建设招标、中央投资项目招标、政府采购、进口机电设备国际招标、造价咨询、跟踪审计与全过程投资控制、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与投资代建、项目管理信息化与管理咨询、项目后评估、项目管理人才培训认证于一体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与项目管理企业集团,其服务的工程项目超万个,总投资逾 50000 亿元人民币。该丛书的作者都是瑞和安惠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集团董事会成员,在每个专业和领域的优秀项目经理,以及参与的项目团队骨干。从该丛书的作者队伍我们可以想定该丛书的实践参考价值。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套丛书的价值是瑞和安惠的管理团队在他们亲身实践过的 50000 多亿项目的经验和教训上总结出来的认知精华,能够为广大项目管理实践者提供有益参考。我国正在大规模开展 PPP 等项目,概念和框架、热情与理想的后续工作是实实在在的项目管理实践,伟大的中国梦是靠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来变成现实的。在此背景下,更显得本套丛书的重要性和及时性。该丛书对项目管理理论研究人员也有极好的启迪。“知行合一”的前提条件是指导“行”的“知”需要来自实践而不是来自本本,“知行合一”的敌人是来自本本的教条主义。管理理论为什么会不管用?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些管理理论研究人员根本就没有考虑他们的理论研究要被人们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研究并没有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由于绩效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一些管理理论研究人员的研究目的在于满足学术杂志编辑的需要,在于满足学术界评价人员的需要,在于满足学术研究人员作为参考文献的需要,而忽视了企业的实际需要。他们潜意识中存在的“老板们看不懂管理理论”、他们“对管理理论不感兴趣”等思想使他们产生了对企业家们又鄙视又心虚的充满矛盾的心理。我们需要有人研究一些“前瞻性的”“深奥的”管理理论,我们不应该苛求所有的管理理论都是浅显并能够直接应用的,然而,我们确实不需要那么多人都来做这些工作,更何况大多数人又做不出来!我们需要爱因斯坦,但是我们不需要太多的爱因斯坦,这样世界会乱套,而且不是普通人都能成为爱因斯坦的。太多永远不可能成为爱因斯坦的人煞有其事地想变成爱因斯坦,只会让人感到可笑。保时捷汽车固然尊贵无比,但是,保时捷博士(Dr. Porsche)对人类的真正贡献是他推出了大众汽车。 中国的企业需要很多能够真正为其解决问题的“企业的企业管理学家”,需要大量能够进行“管理理论定制”的专家。他们是针对某些甚至某个企业进行理论研究的专家,他们与研究对象一同成长、相互依存。他们的理论研究成果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但能够把握某些或某个企业的规律,能够指导企业实践和促进企业成功。如果我们的管理研究人员能够克制着让自己成为“管理大师”的诱惑,去认真做好那些“下里巴人”的研究工作,就能成为被企业欢迎的理论家。在这样的理论研究人员面前,老板们是不会说“理论上如此但现实上行不通”这种话的。祝愿瑞和安惠项目管理集团以及更多的中国企业产生能够贡献本土项目管理理论的实践家,也祝愿中国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界能出现更多了解企业、了解项目实践的、真正的项目管理理论家。丁荣贵博士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项目管理评论》首席管理专家 国际项目管理协会“卓越项目管理奖”评审委员 前言一个单独的激浪也许很快平息,然而潮流却永远不会停止。——英麦考莱实践是好的老师,但智者还能从其他的地方有所收获。——《穷理查年鉴》当今,我们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以项目为对象的工程咨询各项服务也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3D 打印、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等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正在改变工程从规划到交付的每一个细节;在供给侧改革、环境治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国家宏观战略背景下,投资效率和效益的要求正在发生质的飞跃。同时,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平台化、软件及服务(Software-as-a-Service, SAAS)等新技术给企业和项目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重大建设工程领域,对于进度、时间、成本的更高追求正在推动工程咨询业发生着深刻变革。投资人的需求已经从专业服务转变为对于全过程服务的综合需求,以及融合信息化、投融资等跨领域的综合需求。互联网、大数据要素正在成为工程咨询企业和项目成功的核心能力。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全过程工程咨询综合服务能力的组织和企业正在成为行业的领先者。 从长远角度看,工程行业是永远不会被淘汰的行业。社会发展需要建筑的更新和建设,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对配套设施提出更高要求,这些都推动着工程行业的延续和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家政策导向集中反映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 19 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条款中明确提出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这是国家首次针对工程建设咨询业发展方向发布的政策引导文件。 宋代思想家朱熹曾言:知之愈明,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实践与理论一直都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提升的。作为工程咨询领域为数不多的起步早、资质全、要素齐、发展快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企业,瑞和安惠项目管理集团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战略定位,2005 年整合组建了涵盖前期咨询、造价咨询、招标采购、工程监理的集团,2007 年开始逐步开展了一系列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投资代建和全过程投资控制项目,2011 年融入工程设计服务,2013 年开始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服务的研发与实施,2014 年开始开展 PPP 咨询服务。迄今,瑞和安惠项目管理集团的咨询服务涵盖了全过程工程咨询(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前期咨询、工程设计、招标采购、造价咨询与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工程项目管理、BIM 应用)、 PPP 咨询(PPP 咨询方案、项目投融资服务、PPP 采购、PPP 项目全过程审计)、工程咨询信息化(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研发、电子招投标、工程咨询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培训认证(IPMP 培训认证、ATC 培训认证、BIM 应用培训)四大领域,是工程咨询行业业务范围广、资质全、服务项目多的综合工程咨询机构之一。 为了给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成果和服务,编者梳理、总结了多年来在大型项目工程咨询实践中的经验,优选项目实践案例,围绕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电子招标投标、全过程项目管理、工程咨询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设工程设计实施、工程监理理论与实践研究、工程咨询企业的项目管理办公室(PMO)建设、企业项目化管理实务等工程咨询行业的热点和实践应用,精心编著了工程咨询领域的实战文献——瑞和安惠“工程咨询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丛书”,以期为工程项目的投资人、工程咨询机构、相关从业者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工作提供帮助。系列丛书中首批出版的有四本,包括《建设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理论与操作指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实施指南》《重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与实践》和《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研究与实践》。丛书所涉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是以工程项目当前关注的课题为核心,从基础理论展开,围绕实践需求总结流程、方法,引用典型实际案例,力求由浅入深、通俗易懂。 《建设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理论与操作指南》在全面介绍建设项目全过程投资控制理论、现状、流程与模式的基础上,以建设项目全过程视角,对建设项目立项、设计、招标、采购、施工建设和竣工交付等关键过程的投资控制内容、要点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精选了大型商业地产综合体项目、城市文化艺术中心、造型独特的公益项目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对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模式的构建、流程指引和方法进行了具体说明,对项目建设从立项开始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投资控制和管理给出了完备的操作指导。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实施指南》介绍了 PPP 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从实践角度对 PPP 项目实施流程以及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同时,针对 PPP项目中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评价、SPV(项目公司)、合同结构、风险分析与对策、项目融资和项目移交等重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解构。分享了综合管廊、高等级公路、污水处理、医院四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实施方案。这四个项目实施方案给出了四个不同的 PPP 项目的项目结构、合同结构等关键内容,限度地保留了项目实际数据,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为 PPP 项目落地和实施,为政府、社会资本方以及社会各界合作提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重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与实践》对重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理论、发展、问题及我国相关政策进行了综合分析,从开展重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需求出发,针对评估的流程、指标、方法和实施等方面对分析报告和评估报告的编写作了全面细致的介绍。本书针对“稳评风险分析报告” 和“稳评评估报告”分别选取了水利、高速公路、机场、铁矿等深受社会公众关注领域的六个典型案例,案例涵盖了风险调查、评估、识别以及防范等内容。为了方便读者 ,本书还汇总了当前重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域常用的政策法规。 《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研究与实践》在对传统招标投标模式分析对比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我国电子招投标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检测认证管理办法》及《“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2017—2019 年)》三项关于电子招标投标的关键政策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对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的应用和运营进行了全面分析,结合“惠招标”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实际案例,对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的开发、部署、应用及系统功能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介绍。描述了“惠招标”系统基于云计算如何实现各利益相关方协作完成招标及“开、评、定”全过程。详细阐述了在公共服务平台、监督平台、投标人、银行系统对接下的“惠招标”平台的应用构架、逻辑构架、技术构架、集成构架和运营构架,实现了与项目在线审批平台、招标监督平台、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运行监管平台的互联互通。展示了通过国家检测认证的“惠招标”平台的高效性、合法性、透明性,以及大数据时代电子招标的必然趋势。同时,选取了实施较早的山东省及杭州市、深圳市的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案例进行了分析说明。总之,本书为 “互联网+”招标采购提供了操作性极强的指导。 “推动管理进步,创造企业繁荣”一直是瑞和安惠项目管理集团秉持的企业使命。通过创新协助投资人以更优的品质、更少的投资、更快的进度、更小的风险取得项目的卓越成功是我们执着追求的理想。我们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全过程咨询服务,与更多的专家和实践者分享交流,以期为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的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在本丛书的编写过程中,与多位工程咨询领域、项目管理领域的专家、教授、学者和资深从业人员进行了交流、探讨,得到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我们在书中引用和参考了许多论著和研究成果,已经在书中详细列出,在此向这些论著和研究成果的作者一并表示感谢。 编 者 2017 年 10 月
在线试读
第1章PPP模式概述 1.1 PPP模式的全球发展历程1.1.1 英国PPP模式发展历程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早由英国政府提出,英国PPP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阶段:试验期(1992—1996年)20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低迷、财政赤字巨大,政府采取紧缩政策。时任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在水、电、天然气等领域大力推行私有化,以期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在此大的经济环境下,允许社会资本在公共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由此开启了英国公私合营的道路。但是,社会资本的逐利性与公共服务的公益性矛盾不可调和。1992年,兼顾公私利益的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模式应运而生。在该模式下,公共部门与社会资本供应商签订长期的服务合同,核心服务仍由公共部门提供,但可获得社会资本的管理技术优势和财力支持,具体运作全部由私营部门完成。 2.第二阶段:发展期(1997—2008年)1997年,英国政府设立协助主管部门及进行PFI研究的PFI推动小组,1998年成立独立的永久性公私合资公司PUK(Partnership UK,由中央政府部门与巴克莱银行等合资组建,私营部门占51%股份,政府部门占49%股份),为政府推进PFI模式提供智力支持,在地方层面,英格兰和威尔士地方政府与民间合资成立了4Ps公司(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rogramme),辅助地方政府部门推动PFI项目并解决实际问题。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政策、实施和监督框架,PFI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全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3.第三阶段:成熟期(2009—2011年)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英国银行借贷率骤降80%,私人投资遭受重创,融资成本急剧上升,国家投资政策紧缩,大量的PFI在建项目遭遇资金难题。2009年3月,为了帮助PFI项目融资,英国财政部设立了基础设施融资中心(The Treasury Infrastructure Finance Unit,TIFU),为市场融资提供补充。当PFI项目从市场融资遇到困难时,由TIFU提供临时、可退出的援助,既可全额贷款,也可与商业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等一起贷款,缓解了PFI项目的资金困境,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4.第四阶段:转型期(2012年至今)由于PFI项目的全部运作由社会资本完成,政府的参与度不足,债务的凸显加大了政府偿还压力,后期弊端不断显现。为减轻财政负担,2012年提出PF2(Private Finance 2)模式,政府资本以小股东的身份参与。通过改进招标流程,强化政府能力,提高项目招标效率。同时,提高信息透明度,满足公众对项目的信息需求。促使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长期稳定的公私合作关系。1.1.2 美国PPP模式的发展历程20世纪末,美国基础设施不断老化,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长,需要大量资金进行维护修复与更新。为此,美国各级政府开始探索PPP模式。其做法是借鉴英国、澳大利亚及加拿大发展PPP的成功经验,更多地利用社会资本资源,加快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速度,以节约资金、提高创新能力、提升服务质量,PPP模式自此得以在美国快速发展。 2007年爆发金融危机后,为了刺激美国经济恢复和发展,各级政府将注意力集中到基础设施投资上。2009年实施的《美国复兴和再投资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ARRA)规定,ARRA的资金很大部分专用于公路和桥梁投资,并以此为杠杆带动私营资本进入。近年来,推动PPP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美国政府在2014年7月提出的《建设美国投资提案》(Build America Investment Initiative),这是在政府层面采取的旨在促进联邦和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并扩大PPP市场的重要举措。1.1.3 加拿大PPP模式的发展历程PPP模式初在加拿大的发展主要是以不列颠哥伦比亚、亚伯达、安大略和魁北克为代表的省一级政府在推动,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经验积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加拿大模式。由于教育、交通、医疗主要是省一级政府在分管,因此, PPP模式初也主要在这些领域采用。后来加拿大联邦政府也加大了对PPP模式的支持力度,从一开始就出资参与项目。2007年,政府设立“PPP基金”和加拿大PPP局,由后者负责协调基金的使用。该局将全部12.5亿加元的基金投资于20个项目,并撬动60多亿加元的私人资金,使PPP在全国6个省区、13个市得到推广。 2013年,加拿大联邦政府设立新的“建设加拿大基金”,计划在未来10年调动140亿加元用于支持各级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和提高生产率。由此进一步激发了地方政府参与PPP项目的热情,加大了项目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1.1.4 澳大利亚PPP模式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为了解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而带来的资金不足问题,开始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运用PPP模式。其普遍的PPP模式是,投资者成立一个专门的项目公司(Special Project Vehicle,SPV),由SPV与政府就项目融资、建设和运营签订项目协议,协议期限一般为20~30年。SPV再与另外一些公司签订执行项目各项任务的协议;为了保证这些公司能够按时按质地履约,确保项目进展顺利,政府也和这些公司签订协议,一旦这些公司出现不能履行合约的状况,政府可以随时跟进。政府通过赋予SPV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和高效运营;合同到期后,项目资产无偿转交给政府。 2000年以来,澳大利亚政府为了本国重大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对现行法律进行修正,并设立全国层面的PPP管理机构,即澳大利亚基础设施局(Infrastructure Australia,IA),以便充分利用政府和私人公司各自的优势,把政府的社会责任、远景规划、协调能力和私人公司的资金、技术、管理效率结合起来,通过公私双方共同合作,取得运用PPP模式的“双赢”结果。1.1.5 日本PPP模式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日本地方政府由于在城市、地区开发事业上受到资金、技术上的制约,转向寻求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同时,社会资本也为了分散风险及推动项目顺利进行,更加重视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关系。1986年,日本制定了《运用民营企业活力加速兴建特定公共设施临时措施法》,引入第三部门(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和民间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的法人)进行休闲设施开发。 1988年以后,企业的社会贡献开始受到关注,PPP开始在日本迎来了崭新时代。泡沫经济以后,日本政府开始围绕PPP展开调查研究国际经验,并于1992年成立了公私合作整备研究会,致力于建立“新型公私合作体系”。1999年,日本借鉴英国的PFI模式颁布实施《利用民间资金促进公共设施等整备相关法》(以下简称“PFI法”),核心是通过使用民间资金促进公共设施建设。2000年之后,日本政府又相继发布了公共服务改革的政策框架与推进PPP实施的六个“指南”,包括:PFI项目实施流程指南、PFI风险分担指南、VFM指南、合同指南、项目监控指南、公共设施等运营权及公共设施等运营项目指南。2011年以来,日本政府多次对“PFI法”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1.1.6 发展中国家PPP模式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探索PPP模式。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着庞大需求,然而政府却容易陷入资金不足的尴尬局面。PPP模式有助于缓解财政约束,提高政府债务的可控性,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在模式选择中,落地项目模式受到青睐,而租赁管理模式吸引力弱。在行业选择中,能源和交通是两大热点。在地区上,PPP模式更适合宏观经济稳定和消费需求稳定的市场,如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总体上看,目前在全球范围内,PPP模式取得了显著进展,广泛适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各领域。发达国家仍是当前主要的PPP市场,因为发达国家的PPP起步相对较早,其市场经济成熟,政治承诺和法律环境稳定,项目库丰富,流程更透明。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PPP市场较成熟的国家,建立了国家PPP中心或者地方PPP中心,这些机构对PPP模式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参与项目审核、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政府能力、支持项目融资、建立信息平台等。需要注意的是,PPP作为传统模式的一种补充,到目前为止在公共投资中的比例只占一小部分。即便是PPP运用较为成熟的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PPP投资占公共投资的比例也不超过15%。 1.2 PPP模式的中国发展历程1.2.1 PPP模式在中国的发展阶段PPP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3年。我国的PPP模式早主要以外商投资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移交)项目为主,该模式被应用在中国电厂等基础设施领域。1984年,深圳沙头角某电厂以BOT方式建设,标志着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公私合作的开始,之后又陆续出现了很多以BOT模式建设的电厂。如广西来宾B电厂BOT项目为中国政府批准的个规范化的BOT试点项目,被评为“亚太电力项目”“项目融资项目”等。该项目是中国个期满进行移交的PPP项目。第二阶段从2004年至2013年。200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并实施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26号),将特许经营的概念正式引入市政公用事业,并在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及燃气供应等领域发起大规模的项目实践。并且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以126号令为模板,先后出台了大量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政策性文件,用于引导和规范特许经营项目开发,如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近30个部、局、委、会、署先后发布了鼓励民间投资的实施细则。同年,财政部设立中国财政学会公私合作(PPP)专业委员会,提出采用PPP模式破解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2013年10月30日,第12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已明确的68件立法项目中,《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正式列入立法规划。在这个阶段,外国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均有大量参与,以BOT和TOT为主。这一阶段,出现了很多至今仍被视为经典的PPP项目,如国家体育场(鸟巢)PPP项目、北京地铁4号线PPP项目、浦东自来水厂股权转让项目等。在该阶段,中国PPP模式的发展实现实践与理论共识初步成型,政策法规框架、项目结构与合同范式逐步确立。第三阶段从2013年至今。第三阶段是我国政府大力推行PPP模式的阶段。以2013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标志,PPP模式上升到体制机制改革层面。2014年也被称为“中国PPP元年”,因为从2014年开始,在国家相关部委,尤其是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的大力推动下,PPP在国内广为传播,迅速成为热点话题。该阶段中国PPP模式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机构、操作指引、标准化工具和专业培训构成的相对完整的PPP政策框架逐渐形成。该阶段PPP项目落地数量、落地率,以及项目总投资额快速增长,项目落地速度显著加快。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信息显示:全国入库项目共计13?554个,累计投资额16.3万亿元,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兵团及19个行业领域。其中,已签约落地项目2?021个、投资额3.3万亿元,覆盖除天津、西藏以外的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兵团及19个行业领域,落地率34.2%(落地率指执行和移交两个阶段项目数之和与准备、采购、执行、移交4个阶段项目数总和的比值,不考虑识别阶段项目)。项目覆盖全国各个地区,并涉及交通、医疗、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并且PPP模式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新型城镇化PPP项目、智慧城市PPP项目、公立医院和农村PPP项目等。1.2.2 我国PPP模式发展的背景与意义目前,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的“新常态”。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在新常态下,要推进公共设施建设,扩大有效投资需求,推动结构调整和相关产业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政府债务高企、市政基建资金缺口巨大等。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寻找一种项目管理及融资模式,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支持市政基建,服务于“稳增长”和“促投资”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对基础设施质量和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并且范围日趋广泛,不仅是“硬”的基础设施,而且扩展到诸如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环保、 养老等为数众多的“软”的服务领域,需求个性化而呈现多样性,例如城市公共交通、城镇公共供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等存在着较大的供给缺口。并且当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仍然存在品种单一、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区域发展能力不均衡等问题。PPP模式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可以弥补政府投资不足;第二,为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投资机会;第三,打破一些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垄断,为各类投资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公共服务类国有企事业单位提高效率;第四,由社会资本对项目特许经营期乃至全寿命周期负责,能够改变传统投资体制下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建设与经营脱节问题;第五,具有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作用,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负债,可以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合力,助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1.2.3 实施PPP模式的基础条件目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市场准入、价格形成和不间断地提供公共服务的专业性监管体系和能力正在建立,开始为PPP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因此在我国推行PPP模式是可行的。从目前PPP模式的推进情况看,为了确保PPP项目的成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立法先行。任何新的行政行为的发生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PPP模式作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提供公共服务的新机制,其运作需要在法律层面上,对政府部门与企业部门在项目中需要承担的责任、义务和风险进行明确界定,保护双方利益。同时,由于PPP项目投入大,周期长,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对政府和社会资本进行有效约束,是限度发挥优势和弥补不足的有力保障,社会资本也必须依靠法律保护自己以规避风险。2)确保竞争。政府在借助PPP模式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必须确保一个竞争性市场的存在。竞争是PPP模式发挥作用的前提,之所以要用PPP模式取代政府独家供给公共服务的传统模式,核心原因就是希望借助PPP模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的供给之中。3)以公开透明预防可能的腐败。由于应用PPP模式的公共服务领域所牵涉的资金量往往很大,社会资本为了获得PPP项目的主体资格,是有可能通过贿赂、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等手段绑架公共权力来寻求更高利润的。有些权力支配者恰恰喜欢利用规则的不完善,利用技术的不专业,利用隐匿的人情关系,利用合作的表面性项目等行为掠夺国家财富,实现投资人和政府权力者的“共赢”。无论是在一些具有天然垄断性的公共服务项目的特许经营,包括通信、水电气等领域,还是一些外包类公共服务,如垃圾清运、公共交通等领域,又或者一些基础设施的维护运营领域,都可能出现社会资本绑架公权力部门,以转嫁成本给公众的手段共同牟利。4)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监督和评审。为了保证PPP项目的运行符合物有所值原则,真正为公众提供物美价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建立了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监督和评审制度。5)实行分类指导,完善服务标准体系。根据行业经营特性,分类明确财政、用地、价格及行业管理的重点政策,细化标准,建立科学的可持续的投资、补贴与价格协同机制。形成合理的项目筛选、推出和开放过程,强化项目策划,建立项目储备库,建立引资项目长效机制,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招商合作方式和条件,重点推进条件成熟项目的招商招标工作。各部门不得另行设置限制民间投资进入的附加条件。6)打破地域垄断和所有制限制。政府通过竞争机制择优选择合作伙伴,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等;鼓励有一定技术能力和管理经验的专业性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跨地域参与市场竞争,培育具有开拓国内外市场能力的大型市政公用服务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以市代县、城乡一体化中的同类项目进行打包,扩大市场规模。7)完善费用和价格政策。将市政公用服务价格收费或政府支付服务费作为合作伙伴的经营收入来源。政府要合理确定费价标准,完善价格调整机制,在合作伙伴履约的前提下及时足额支付服务费和补贴,既保护消费者权益,又保证投资者的合理收益。政府支付的服务费应通过竞争程序确定,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向用户收费的各类市政公用产品价格,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成本监审并及时调整到位,价格不到位的,政府应予以补贴。8)建立信用评级和黑名单制度。各地要依托专业信用评价体系对项目涉及的政府支付能力和企业信用进行评价,信用评级将作为金融和财政支持的参考。对合作企业、咨询机构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于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和咨询机构将予以通报。9)设立PPP模式试点。PPP模式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可以从建立试点开始,逐渐扩展。优先在城镇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厂网一体、污泥处理处置、供水厂网一体、垃圾处理、地下综合管廊等方面的新建、改扩建和运营项目中,优先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进行试点推进,通过总结经验,逐步规范完善,为后续扩大对社会资本全面开放提供指导。10)完善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发生于PPP项目实施过程中或结束后的绩效评价,是针对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的整个过程,对PPP项目进行的全面绩效评估论证。项目绩效评价规范了政府及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行为,不仅对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有较大的推进作用,而且还促进了PPP项目的顺利展开。因此,应该设立PPP项目独立评价机构,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以及建立PPP项目的风险评估体系,完善绩效指标设计和相关流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