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9114986
20岁进入电视圈,21岁开始投资买房,22岁是频道“收视一姐”,25岁开始游学看世界……拨开雾霾等待暖阳,本书记录着一个普通姑娘的成长史奋斗史。迷茫而倔强,不喜欢热闹却也离不开喧嚣。
在这个人人都很忙的时代,保持一点“慢思考”,“慢”阅读,是平衡也是养生。
文字来源于过去十年日记中的碎碎念,印刷出来才后悔,原来不应该把自己的过往过多的展现出来。既然已经如此,那就希望那些发生过的事能给你一点启发和热能,献给所有怀抱梦想的你。
锁忆
少年国王·我的童年伙伴
飘羽之重·少年时代的“婚外情”
纯真年代·笔友
小米
光环·我的同座
童年·趣事
关于成长 我想有光
可以做得到
羽翼·我的大学生活
秋风送爽·爽哥
一项技能·普通话
大学·趣事
关于工作 当我和世界不一样
给理想一点时间·实习
面试
专注
牙,及一颗勇敢的心
机遇·大二开始买房
重置·离开体制
人际关系·安静的原因
和周遭较劲儿
让我一个人待一会
一段路途·北上
流转·封闭式写作
清楚认识自己
关于生活 我们的存在
思维的笔记·北京
衣香
过节
对抗压力·何处适之
自在心
味道
完美梦想·包和高跟鞋
四季心情·吃
荒漠甘泉·格调
时光之虚·墨尔本散记
乐者·健康
现代通讯
后记 刚刚好
瑜伽
催眠·逆风行走的人
怀抱流年
即兴诗人·随喜
爱情
等风来
今夕何夕·和你们见个面
住酒店
伦敦
自得其乐
这些年一直在写,今年花一些时间把这些文字整理出来,也算是在坚定不移的步伐中给自己一份礼物。
小时候其中一个梦想是当个作家,现在看来只能当个写者。有了公众号才发现,各类能写会写的大仙实在太多了,世界之大,我却不知其折或远。
秉承小时文科好,语文成绩常常名列前茅,对文字很敏感,也很喜欢,大约是因为家里有个乡村教师的妈妈。
妈妈姓隆,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隆老师、隆姐。
印象中的小时候,隆老师骑着自行车去镇上赶集,我坐在后座上,她一边蹬车一边教我口述作文:“给爸爸的一封信:爸爸,你好,你近身体好吗?工作忙吗?”
我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像只乖巧的小兔子,也跟着念:“我和妈妈很想你,我们下周去看你,你要注意好身体,不要太忙碌……”实在念不下去了,她又一个字一个字地教我把这封家信编下去。
整个小学读得很轻松,因为在隆老师的教导下,我大概在八岁前就把大部分的汉字认全了。
她抓住一切机会教我认字,平时和她走在小镇上,她会指着那些商店招牌上的字,一个一个地教我认。
那个年代店招上出现多的字就是“金”,我问母亲“金”是什么?
她回答:“金是一种,柔软坚硬而不易折断的物质,它很贵重,大家都很喜欢它。你应该像金一样。”
这大概就是我名字的来历。一度,我觉得这个字很俗,想改名。隆老师狠狠地瞪我一眼:“俗人才把金看成钱的意思,刚极易折,柔极人欺,是以惟有,有刚有柔,亦刚亦柔,方能成事,金是好的物质。”
在物质匮乏的80年代,大人们每个月的工资加起来才一两百元。在我六岁那年,在镇上的新华书店,他们花60元给我买了一套《怎样写日记》的书,那套书共有十本,《怎样写动物类的日记》、《怎样写植物类的日记》……那个年代课外书太少,我把这套书从头到尾都快啃烂了,也没迎来第二套好看的书。没有课外书看的时候,就把《新华字典》拿出来翻几遍,好心酸,一个孩子的阅读欲望刚被激起,又被扑灭。
“别看一些乱七八糟的书,读课文,迎接考试。”家长永远这句话。于是我又开始啃语文课文,数学书扔一边,看着数字脑子一都一团麻。
哪里搜到一本类似于《故事会》、《故事大王》这样的杂志,如获至宝,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连夜也要把它看完,想想那时的品味堪忧!
当年的《故事会》到底写的一些什么故事,我忘了。仿佛记得那是成人的世界,纷争与圆满交织,没有辨别能力的小孩,就随着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抹眼泪,还津津有味。
隆老师从我七岁教我写日记,每天写一篇。她觉得还不够,总是提前借来很多未学的课本,让我预习。所以,我也没有寒暑假,假期里基本上三年级就学完了四年级的课文,四年级就把五年级的课本连课后题都做了。
现在回想起我的童年,但似乎又没有童年,整个童年都在家人的压制下学习。
隆老师常给我上危机课程:“你说你一个女孩子不好好读书,弱不禁风,长大后又不能像男孩子一样干体力活,女孩出门打工也危险,没有一份好的工作走不出这个小地方,那么就一辈子待在这里,没有人看得上你,你有可能嫁到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种田种地,一年四季都穿不了一件干净的衣服。”
得不到肯定自然就不说了,还天天被打击。但事实上,她小时候说的那些糟糕的事情,长大后一件都没发生。
绑架在僵化旧有的价值观里,不如去远方看看。
因此,如果你此刻正在经历窘迫,不必想象的那么悲观,把自己变美好了,后来的一切都是蝴蝶效应。
回想那时,每天都被她这样恐吓,每天一上饭桌都听着,她讲各种学习好与不好的例子,饭吃得很辛苦。
比如她有一个学生成绩很好,考上了军校,在新疆当官,大展宏图,每次回家都是衣锦还乡。
又比如聚美陈欧的妈妈是她的初中同学,也是她教育我的范本。“我的同学某某,小时候家里穷,八个兄弟姐妹,就她读书认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了仕途,后进了市委大院。”喳喳喳喳,没完没了呀。
这两个故事,我从八岁听到十八岁,倒背如流。因此,现在吃饭的时候,如果有人给我讲悲惨的故事,我食欲一下就没有了。
……
……
我在灰色的日子和家人抽打式的教育下长大,因此后来有了快进式的人生。
成年后就和生活拼得很厉害,每天都疯狂地往前跑,感觉前面有鲜花和希望,我大约不到20岁,进媒体干活;21岁还是个大二的学生,有几块钱的积蓄,就开始买房;22岁,当上了采访组的组长,管理着20多名记者,据说是当地收视率的“一姐”或者“二姐”;23岁在朋友们的影响下有了理财意识,逐渐实现财务自由,后来有机会到世界各地去游学。
我并不想把这些猴年马月的事情拿出来晒,但这是本书,就当做个简介吧。
一路前行的过程中,当然我也有我的痛、不快乐、缺失。但此刻,已经不重要了。
世界已经发生了8000万次变化,这本书就讲述那些8000万次变化,以及过去30年里我能想得起的那些时刻。
一路,周遭全是花草石树,云水潮风,此刻坐在家中,望着窗外浩瀚无边的大海,体会这一刻,时光不应答,生命不喧嚣。
人生的有些道理,都藏在岁月的针脚里,然而时间都看得见。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
回首我走过的这70年,人生中的爱、恨、得、失,回眸一笑。送给金姑娘。
——香港演员郑佩佩
有些书,读着读着,让你仿佛看到遥远的彼岸,而你却要费很大的心力,去丈量你与它的距离。而这本书,在每个段落里,你似乎都可以找到曾经的那个自己,翻过的每一页叠成你身后那一段长长的影子,那是她也是你面向阳光留下的印记。
———复旦大学教授,《zui强大脑》主持人蒋昌建
几年前她给我做了一个小片子,非常写意,至此我认定可能幕后更适合她。于是鼓吹她去北京读个导演系,说不定可以当个第八代女导演。她回我,不读了,要为家人考虑。她在我心目中是爽快的,而又是活在自己的价值体系内。
———好友晚晚
没人逼我这样做,纯属自愿。为了所谓的理想,好像上了一条高速公路,出不来。那时二十出头,精力充沛,能熬夜啊,熬了一夜,睡一觉,又满血复活。只要听说有好题材,就脚下生风,,飞奔出去了。
做的一切都有回报,这算是一个公平的职业。你的节目每天呈现在电视上,是好是坏,观众用遥控板投票,收视率会投票。我大概拼了四个月,就开始见成效,慢慢的,做出了一批又一批收视有点爆红的新闻。渐渐被领导发现,渐渐被委以重任。
有一天,和我一起进台的一个女孩对我说:“金,我们刚进来时,你还经常和我聊聊天,现在都找不到你人了。你为什么要把自己弄得这么累?”我说:“我有新闻理想啊。”
那时,提到“新闻理想”这个词,还不会被人耻笑。
人努力到一定程度,一定有走通的时候。
后来,我在这档节目做得风生水起。有一天,制片人对我说:“没觉得你智商太突出,情商也不高,但为什么你做的新闻总是收视好,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答案。”
我心里想:“老板,我把100%的心思都花在了节目上,0%的心思花在其他方面。勤能补拙嘛。”
大概是一头扎进对未来的憧憬里,想拼尽全力试试自己能够成为谁。
而面对自己想完成的目标,没有捷径。趴在地上,双脚插进泥里默默地去做。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