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艺术音乐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增订版)(上下)

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增订版)(上下)

作者:王文章主编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2月 

ISBN: 9787503958861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506.99

类别: 音乐 SKU:5d872b825f98494bcc14d272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盒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3958861丛书名: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1930年,梅兰芳一行赴美国进行访问演出,为了让美国观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京剧艺术,齐如山特意请画师绘制了京剧的剧场、乐器、兵械、砌末、行头、古装戏衣、脸谱、冠巾、胡须、扮相谱、舞目和舞谱等精美的画轴,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做了注解和说明。画册分上、下两卷,收入1747幅图,160多张珍贵的访美照片及梅兰芳的演出剧照,是一部京剧的百科画卷,全面介绍了中国京剧艺术,展现了中国京剧表演的美学原则。
作者简介
王文章  文化学者、艺术评论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96—1999年在中共中央党校攻读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曾任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文化部艺术司司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发表艺术理论、评论文章数十万字。出版有《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与管理初探》、《艺术当代性论评》、《戏曲艺术评论集》。主编《澳门艺术丛书》(5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京剧大师程砚秋》、《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中国京剧艺术百科全书》(上下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17卷)、《中国艺术科学大系》、《周而复文集》(22卷)等24种。荣获文化部文化艺术创新奖一、二等奖,全国文化新闻一等奖及“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目  录

目录

Content

   

001  序  Pretace

007  增订版前言  Revised Edition Pretace

 

001  剧场  Theatre

011  乐器  Musical Instruments

157  乐谱·词谱  Music Score Lyrics

165  兵械  Weapon

201  砌末  Prop

237  行头  Costume

309  古装戏衣  Ancient Costume

375  脸谱  Facial Painting

437  冠巾  Headdress

483  胡须  Beards

501  脚色名称·扮相谱  Classification of Roles·Make-up

533  舞目·舞谱  Dance List·Choreography

 

619  附录  Appendix

 

前  言

增订版前言

 

《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是梅兰芳于1930年到美国访问演出时携带的全面介绍京剧艺术的图画卷,每幅图下都做了详细的中英等文字说明,演出时挂在观众厅,让美国观众在看戏之前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相关知识,为欣赏中国京剧打开了方便之门。图谱分门别类,内容丰富,画工精湛,形象生动,全面、系统、立体地介绍了中国京剧艺术,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梅兰芳是一位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20世纪中国戏剧舞台上涌现的一位的艺术大师。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联,每次访问演出都在当地掀起了中国戏曲和中国文化的热潮,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梅兰芳都被誉为艺术美的化身。在梅兰芳访美之前,欧洲的写实戏剧已经走到极致。西方人对东方戏剧,特别是对中国的戏曲艺术知之甚少。梅兰芳访美次将神奇的中国戏曲艺术展现在西方人面前,在有限的舞台上,以唱、念、做、舞的表演,给观众以无限灵活的时空认同和美的感受。梅兰芳之子梅绍武在《我的父亲梅兰芳》一书中记叙了著名文艺评论家布鲁克斯·阿特金逊(J.Brooks Atkinson)当时对梅兰芳访美演出的评论:“梅兰芳和他的演员所带来的京剧几乎跟我们所熟悉的戏剧毫无相似之处……这种艺术具有它独特的风格和规范,犹如青山一般古老。”“如果你能摆脱仅因它与众不同而就认为它可笑的浅薄错觉,你就能开始欣赏它的哑剧和服装的精美之处,你还会依稀觉得自己不是在与瞬息即逝的感觉相接触。你也许甚至还会有片刻痛苦的沉思:我们自己的戏剧形式尽管非常鲜明,却显得僵硬刻板,在想象力方面从来没有象京剧那样驰骋自由。”西方的观众从梅兰芳充满诗情画意的表演中领悟到中国戏曲的魅力。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戏曲演员被称为“戏子”,戏曲被看作“把戏”,“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革命派也把中国戏曲批得体无完肤。但使盲目崇尚西方戏剧的人没有料想到的是,美国人不仅充分肯定和极其欣赏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而且美国著名大学还授予梅兰芳文学博士学位,表达对中国戏曲艺术价值的尊重。

梅兰芳访美演出无疑取得巨大成功,原因首先要归结于他不懈的艺术追求所达到的精湛的艺术境界。但同样离不开的一个原因是梅兰芳在一批热心京剧艺术的同仁支持下,赴美之前在国内做了周详、细致的筹划与准备工作。其中起关键作用的一位人物是齐如山。受家庭影响,齐如山从小博习经史,19岁进同文馆学习德文和法文,后经商游历欧洲。民国初年,齐如山结识梅兰芳,开始了为梅兰芳编剧及改革旧戏的生涯,两人合作一方是知无不言,另一方是从善如流,因而成为终身师友。

梅兰芳声名鹊起后,其表演艺术逐渐赢得外国友人的赞赏和兴趣,美国公使芮恩施(Paul Reinsch)在一次演说中提到“欲中美国民感情益加亲善,好是请梅兰芳往美国去一次”做文化交流。梅兰芳与齐如山原本就有将中国戏曲介绍到海外的愿望,在此启发和触动下,更加坚定了决心。由此直至访美成行,期间经历了七八年的艰辛筹备。访美的准备总体上可以分为前期的筹划和临行前的准备。长期以来,齐如山利用自己的社交圈和梅兰芳的影响力,在招待各国使节和海外访客时都尽力宣传中国戏曲和传统文化;不断将梅兰芳的演出照片和各种材料提供给海外报社,以扩大其在国外的知名度,还向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及美国驻华使馆公使等人咨询了解如何成功运作在美演出。在此基础上进行访美前的诸多筹备工作,包括书面宣传工作、剧目改编和排练、行头乐器等器物的选择、访美款项的筹措等等。

为了简单明了地向外国观众介绍中国戏曲,齐如山特意组织绘制了这批精美的介绍京剧艺术的画轴。根据《齐如山回忆录》的记载,画轴主要由一位姓孟的画师绘制,脸谱部分则由侯喜瑞等净脚先画在脸上,再由画师绘出,每卷图下均注有中英等文字说明。

经过长期精心筹备和排练,梅兰芳访美演出团定下了演出剧目要保持传统国粹风格的基调,要以重新整理的传统剧目、崭新的行头、传统的乐器伴奏吸引海外观众。经过精益求精的筛选,组成了包括王少亭、刘连荣、朱桂芳、姚玉芙、李斐叔等7名演员和徐兰沅、孙惠亭、马宝明等8名乐师在内的只有二十几人的演出团。演员一人需兼演多个角色,甚至乐队成员也在必要时粉墨登场。为有助于访美期间的交流,剧团还准备了富有中国文化色彩的瓷器、手工绣品、笔墨、图画、扇子、剧照等各种礼物。

1930年1月,梅兰芳一行乘坐“加拿大皇后号”经日本、加拿大远赴美国。到美国之后,梅兰芳聘请了正在美国讲学的南开大学教授张彭春担任总导演,再次对演出剧目加工,选定了三组演出剧目,组:《汾河湾》、《青石山》、“剑舞”(《红线盗盒》片段)、《刺虎》;第二组:《贵妃醉酒》、《芦花荡》、“羽舞”(《西施》片段)、《打渔杀家》;第三组:《汾河湾》、《青石山》、《霸王别姬·巡营》、“杯盘舞”(《麻姑献寿》片段)。经过反复精心排练后,每一组剧目演出,加上报幕、幕间音乐、叫帘、休息时间都恰好是120分钟。梅兰芳剧团访问了西雅图、纽约、芝加哥、华盛顿、旧金山、圣地亚哥、檀香山等城市,共演出72场。每处演出,剧场都布置一新,门前悬挂宫灯,厅内则挂满纱灯,美国工作人员也身着特制的中国服装。舞台上是红缎绣花幕,两边外檐龙柱上是手书的对联:

四方王会夙具威仪,五千年文物雍容,茂启元音辉此日;

三世伶官早扬俊采,九万里舟轺历聘,全凭雅乐畅宗风。

朱红描金、富丽堂皇的垂檐、宫灯、旧式戏台、门帘、台帐、隔扇等营造出辉煌精致而又古朴典雅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氛围,令美国观众叹为观止。梅兰芳的每一次表演都赢得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每一段演出结束后,热情的观众都要叫帘十几次,上台排队要求握手的观众更是水泄不通。

梅剧团所到之处均受到美国政界、商界、新闻界、文艺界、学界的隆重接待和热烈欢迎。许多美国著名文艺评论家纷纷著文进行评论。每到一处,《纽约时报》、《纽约世界报》、《纽约通知报》、《纽约晚邮报》、《芝加哥每日论坛》、《洛杉矶审查报》等都登载了不少对梅兰芳大篇幅的采访和报道。梅兰芳访美演出引起热烈反响,是以精湛的演出为主体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京剧图谱对于向美国观众介绍和普及京剧知识,让美国观众形象地了解京剧艺术无疑起了很好的作用。

梅兰芳访美前所绘制的京剧图谱画轴经国剧学会保存,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前身之一)收藏。中国艺术研究院在2006年编辑出版的《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只收录了行头、冠巾、古装戏衣、脸谱、舞谱、砌末、兵械部分。中国艺术研究院由恭王府搬入现新址前,由于限于条件,院藏文献资料分几处保存,多年无法开箱整理。全部文献资料汇集于新址图书馆后,在对院藏文献资料的重新整理中,才寻找发现了访美图谱中的剧场、乐器、扮相谱、乐谱部分。这次《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增订版将新发现的部分加以补充出版,使读者能够看到完整的《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这对于读者形象地了解梅兰芳和京剧表演艺术,对于戏曲理论工作者全面研究梅兰芳京剧表演艺术体系的形成,对于京剧乃至戏曲艺术工作者记取和学习前辈艺术家忠诚于艺术事业、不断努力攀登艺术高峰,都有重要的意义。

                                    王文章

                                 2015年10月

 

抢先评论了 “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增订版)(上下)”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车尔尼钢琴初级练习曲作品599

EUR €18.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1 小汤1 扫码可付费选购配套音视频 儿童钢琴启蒙

EUR €12.99
加入购物车

哈农钢琴练指法

EUR €31.99
评分 4.75 / 5
加入购物车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2 小汤2 扫码可付费选购配套音视频 儿童钢琴启蒙

EUR €25.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