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0674253
韩美林先生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代艺术家。他在绘画、书法、雕塑、陶瓷、设计乃至写作等诸多艺术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大至气势磅礴,小到洞察精微,艺术风格独到,个性特征鲜明。他艺术作品的代表性和他的人生与艺术发展的经历紧密相关,从他的文章中便可探究出他的成材心路;从欣赏其艺术作品便可以窥探出他非凡的才情和智慧以及超常的创作热情与多样的创作领域。凭借他的艺术天赋使他所撰写的散文充溢着睿智和哲思。他的文章有如他的艺术作品灵动自然,清新流畅,且博古通今,显示出一位艺术家的风骨及对人生的思考和追问,表现出他通达、幽默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本书收入了韩美林先生的41篇文章并配有其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图文配合相得益彰,从他的绘画作品中可以感觉到他对于笔、墨、水的掌控程度的精准娴熟,使他的作品自成一派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图书的软精装及精美印刷更使得本书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相信本书能受到各界读者的欢迎,会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书是韩美林近年来的一部散文及艺术作品结集,是一本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文化艺术类图书,分为41篇作者的精美散文并配有作者的绘画雕塑等作品。
作品是艺术家的生命形态 ……………………… 004
人生美好,把美留住! ………………………………… 006
谁入地狱 ………………………………………………… 014
我讨厌耳提面命 ………………………………………… 021
以苦为乐 ……………………………………………… 022
读不完的“天书” ………………………………………… 025
——《全国人体摄影大展作品集》序
为伊憔悴 ………………………………………………… 030
“拙”和“朴” ……………………………………………… 032
艺术不是让人受苦 ……………………………………… 034
初恋 ……………………………………………………… 038
前面是未知数 …………………………………………… 040
艺术是个自由的学科 ………………………………… 048
艺术家的感觉世界 ……………………………………… 052
书法“七字” ……………………………………………… 055
新鲜不能代替新形式 …………………………………… 060
为鸱鸺匡正 ……………………………………………… 063
青铜 …………………………………………………… 068
艺术的“真实” ………………………………………… 076
艺术的大门 ……………………………………………… 078
快活的大苍蝇 …………………………………………… 080
生存 ……………………………………………………… 082
他们去了江湖 …………………………………………… 087
艺术强调个性 …………………………………………… 088
这“两下子” ……………………………………………… 092
“下蛋”的季节 …………………………………………… 094
说鼠 ……………………………………………………… 096
不宗凡马自奋蹄 ………………………………………… 100
说不出道不明的“那个” ………………………………… 104
“三江源”就在那里…… ………………………………… 108
在黄土地上扎根 ………………………………………… 127
“圆”和“方” ……………………………………………… 129
“装饰”画派 ……………………………………………… 131
民族文化根基 …………………………………………… 134
世界很奇怪 ……………………………………………… 136
换个活法 ………………………………………………… 139
“流行”的玩意儿 ………………………………………… 153
深深地感念 ……………………………………………… 154
技术上的“窍门” ………………………………………… 156
根深蒂固的“形象” ……………………………………… 158
我和“天书”初的缘分 ………………………………… 160
上帝就是你 ……………………………………………… 183
永不凋谢(后记) ……………………………… 周建萍 205
大话美林
○冯骥才
一
在当今画坛上,能够让我每一次见面都会感到吃惊的人是——韩美林。
昨天刚被他一种全新的艺术语言所震撼,今天他竟然把他的画室变成一片前所未见的视觉天地。
一刻不停地改变自己,瞬间万变地创造自己。每一天都在和昨天告别,每一天都被他不可思议地翻新。然而,真正的才华好似在受神灵的驱使,不期而至,匪夷所思,不仅震动别人,也常常令自己惊讶。每每此时,他便会打电话来:“快来我的画室,看看我的画,棒极了!”他盼望亲朋好友去一同共享。等到我站在他的画前,情不自禁说出心中崭新的感动时,他会说:“你信不信,我还没开始呢!”
这是我爱听到的美林的话。
此时,我感到一种无形而磅礴、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在他心中激荡。他像喷着浓烟的火山一样渴望爆发。这是艺术家多美好的自我感觉与神奇的时刻!
二
美林的空间有多大?这是一个谜。
二十多年来,我关注的目光紧随着他。一路下来,我已经眼花缭乱,甚至找不到边际与方向。一会儿是一片粗砺又沉重的青铜世界,一会儿是滑溜溜、溢彩流光的陶瓷天地;一会儿是十几米、几十米、上百米山一般顶天立地的石雕,一会儿是轻盈得一口气就可吹起的邮票;一会儿是大片恢宏、变幻万千的水墨,一会儿是牵人神经的线条,或刚劲或粗野或跌宕或飞扬或飘逸或游丝一般的线条。一切物象,一切样式,一切手段,一切材料,都能被他随心所欲地使用乃至挥霍,他要的只是随心所欲。
在这心灵的驰骋中,艺术的空间无边无际。地球可以承载整个人类,每个人的心灵却都可以容纳宇宙,尤其是艺术家的心灵。因为他们用心灵想象,用心灵创造,更因为他们的心灵是自由的。
美林艺术的灵魂是自由的。这正是他的艺术为什么如此无拘无束与辽阔无涯的根由。
谁想叫他更夺目,谁就帮助他心处自由之中;谁想叫他黯淡下去,谁就捆缚他约制他——但这不可能——他就像他笔下狂奔的马,身上从来没有一根缰绳。
三
美林还是评论界的一个难题。
这个兴趣到处跳跃的任性的艺术家,使得评论家的目光很难瞄准他。他艺术中的成分过于丰富与宽广。如果评论对象的内涵超过了自己熟知的范畴,怎样下笔才能将他“言中”?
在美林各种形式的作品中,可以找到中西艺术与文化史中极其斑驳的美的因子。艺术史各个重要的艺术成果,不是作为一种特定的审美样式被他采用,而是被他化为一种精灵,潜入他艺术的血液里。就像我们身上的基因。
依我看,他的艺术是由三种基因编码合成的。一是远古,一是现代,一是中国民间。
在将中国民间的审美精神融入现代艺术时,美林不是以现代西方的审美视角去选择中国民间的审美样式。在那一类艺术里,中国的民间往往只剩下一些徒具特色却僵死的文化符号。在美林笔下,这些曾经光芒四射的民间文化的生命顺理成章地进入当代;它们花花绿绿,土得掉渣,喊着叫着,却像主角一样在现代艺术世界中活蹦乱跳。
同时,我们审视美林艺术中古代与现代的关系时,找不到八大、石涛或者毕加索、达里的任何痕迹。然而中国大写意的精神以及现代感却鲜明夺目。美林拒绝已经精英化和个体化的任何审美语言,不克隆任何人。他只从中西文化的源头去寻找艺术的来由。
我一直以为,远古的艺术和乡土之美能够自然地相互融合,是因为这些远古艺术,大地上开放的民间之花,都具有艺术本源的性质,原发的生命感,以及文明的初始性。而这些朴素、本色的文化生命,不正是当前靠机器和电脑说话的工业文化所渴望的吗?
因此说,美林的艺术既是现代的,人类性的;又是地道的华夏民族的灵魂。
四
美林的原创力是什么?
在美林艺术馆一面很长的墙壁上挂着一百多个小瓷碟。每个小碟中心有一幅绘画小品。虽然,画面各不相同,但画中的小鸟小兔小花,连同各种奇妙的图案都在唱歌。这是美林与建萍热恋时,他从电话中得知建萍由外地启程来看他——从那一刻起,他溢满爱意的心就开始唱歌。他边“唱”边画。各种奇妙至极的画面就源源不绝地从笔端流泻出来。爱使人走火入魔,进入幻境;幻想美丽,幻境神奇。美林全然不能自制,直到建萍推门进来,画笔方歇。不到一天,他画了一百七十九幅小画。这些画被烧制在一般大小粗釉的瓷碟的碟心,活灵活现地为艺术家的爱做证。
尽管谁都愿意享受被爱,但爱比被爱幸福。爱的本质是主动的给予。这个本质与艺术的本质正好契合。因为,艺术不是获取,也是给予。爱便成了美林艺术激情勃发的原动力。美林的爱是广角的。他以爱、以热情和慷慨对待朋友,对待熟人,甚至对待一切人,以致看上去他有点挥金如土。这个爱多得过剩的汉子自然也常常吃到爱的苦果。不止一次我看到他为爱狂舞而稀里糊涂掉进陷阱后的垂头丧气,过后他却连疼痛的感觉都忘得一干二净,又张开双臂拥抱那些口头上挂着情义的人去了。然而正是这样——正是这种傻里傻气的爱和情义上的自我陶醉,使他的笔端不断开出新花。其实不管生活终到底怎样,艺术家需要的只是此时此刻内心的感动与神圣,哪怕这中间多半是他本人的理想主义。
哲学家在现实中寻求真理,艺术家在虚幻里创造神奇。
到底缘自一种天性还是心中装满爱意,使美林总是尽量让朋友快乐,给朋友快乐?他以朋友们的快乐为快乐。他的艺术也是快乐的,从不流泪,也不伤感,绝无晦涩。这个曾经许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汉子,画面上从来没有多磨的命运留下的阴影,只有阳光。他把生活的苦汁大口吞下,在心中酿出蜜来,再热辣辣地送给站在他画前的每一个人。美林是我见过的阳光的画家。
的事物都是没有阴影的。比如大海和天空。
然而爱是一定有回报的。因此他拥有天南地北那么多朋友,那么广泛的热爱他艺术的人。如今韩美林已经是当今中国画坛、当代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这种符号由国际航班带上云天,也被福娃带到世界各地。更多的是他创造的千千万万、美妙而迷人的艺术形象,五彩缤纷地传播于人间。这个符号的内涵是什么呢?我想是:
自由的心灵,真率的爱,深厚的底蕴,无边而神奇的创造,而这一切全都溶化在美林独有的美之中了。
贺兰山是一把钥匙
○余秋雨
地球上有两条人造的长线,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是中国人的骄傲。一条是万里长城,一条是运河,这两条长线,使我们中国人站在地球上有一种分外的骄傲。先说大运河这条长线,从杭州到通州。这一下子就令人想到了韩美林,他把大运河的头和尾贯通了,在大运河的这条长线上,诞生了两座艺术馆。还有一条长线,长城。长城的中心点就在宁夏,第三座韩美林艺术馆就建在贺兰山下。韩美林未必是从宏观的一个地球线条上来思考问题,但是我相信,的艺术家一定是得到了脉,韩美林得到了运河之脉、长城之脉。
人们在说起韩美林现象的时候,有很多解不开的谜,这个谜在贺兰山找到了答案,这是一个重要的标识。韩美林是饱尝苦难的人,但在韩美林的作品里,看不到任何灾难的痕迹,看到的是一片欢悦,一片爱心,一片天真。走过苦难岁月的人,怎么会这样?就像刚才冯骥才先生讲的,任何时间的流派在他身上找不到关系。而且韩美林的艺术也没有地域界限。他是一个没有地域的艺术家,这个艺术家在我们一般的美术史上是不可理解的。韩美林走出了艺术史的限制,走出了地域的限制,走出了我们一般所想象的一个男子汉有仇不报、有冤不申的逻辑。
我们从贺兰山岩画里找到了答案,原来他在这儿读懂了人之为人的根本。我们看到,题材上韩美林的画和贺兰山岩画有一种天然的巧合。那么多没有仇恨的小动物,展现人和动物的平等,以及人和自然的友好、人和人的友善。所以我觉得,韩美林艺术暗合了人类原始艺术的精粹。这样也就打破了我们的某种观念,以为艺术史是按照直线往前走,而不知道人类的文化艺术有的时候是首尾相衔的圆形。
歌德讲过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人并不聪明,划出了很多很多界限,后靠爱,把它们全部推倒。”这个很重要,在韩美林艺术这儿,美术史家不太管用,没有办法给他进行学理以及其他的考究。但是问题在于,他难道和原始的岩画一样吗?肯定不一样。他把他生活过和人类共同创造所有美的东西,都灌输到一种原始的天地里,灌输到精神里。岩画是人类还没有文字时的一种特征,韩美林在艺术题材上摆脱了许多,他永远在画着只要是人类就会关心的根本。
韩美林极其天真,又极其强大。大家知道,我们先人站在这个地球上,是非常谦逊的,但又是非常骄傲的。这在美林的画中体现了,如此强大,如此天真,又如此温暖,如此充满爱心。他的艺术,在长城和运河这两条线上,发出了从古到今的和平信号,了不起!韩美林永远给了我们一种超越,超越了我们过去所读的艺术学、艺术史。
在韩美林身上,我们还感觉到了一个大艺术家有可能出现的一种神秘情况。艺术和其他东西不一样,它有巨大的神秘的力量承接在那个地方。所以,贺兰山给了韩美林一把钥匙,其实更重要的是帮我们读解韩美林艺术提供了一把钥匙。
美林的世界——韩美林八十大展
○陈履生
拥有三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美术馆——韩美林美术馆,杭州,北京,银川,这是在世界范围内的当代奇迹。对于每一位艺术家来说,能够拥有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美术馆就很了不起。美林往往是出常人之外。美林办过大大小小的很多展览,目前进行中的国际巡展又是一个奇迹,于威尼斯展览之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展览,将掀起新的波澜。他总是在人们预想之外做出难以想象的事情,所以,关于他的展览策划越来越不容易,因为不能重复过去,又不能是已有成果的陈列,还要兼顾到学术性和公众性。本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八十大展作为国际巡展的中国站,更要不同于此前在国家博物馆举办过的展览,要办出特色则是很难。
美林的本次展览似乎在提醒人们——八十了。七十古来稀,何况八十?这是出于人们想象和记忆的。他实在是看不出来,没有老态而是依然的热情,没有止步而是继续地前行,没有停顿而是一如既往地创造。八十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意味着生命的长度和经历,美林过去的履痕像传记那样丰富,而发生在他身上的艺术创造在不同的时间段都有各自的精彩。因此,再大的展览都难以涵盖他的所有。但是,八十是有必要回顾以往。回顾的意义不是摆功,而是让众人分享其历程以了解美林艺术的堂奥;有些只有在回顾之中才能发现其时间累积的意义。比如美林的艺术大篷车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坚持深入到民间的淳朴和原生态的艺术发源地,一站又一站,对民族传统艺术进行发掘整理和抢救,又从中获得营养而滋养了自己的艺术。四十年的光阴加上几百万里的行程,这也是认知美林艺术的一种解读。
时值丁酉鸡年到来之际,中国邮政发行了美林设计的鸡年邮票,而美林又为了这个属于他的鸡年,为了他的八十大展特别创作了百幅美林鸡。在中国,鸡和吉同音,因此,鸡寓意着吉祥,许多画家为了吉利一而再、再而三地画鸡。美林画鸡不是齐白石那种文人的方法和趣味,他依然故我的在美林风格中把公众所熟悉的鸡的形象作了出于想象之外的美的传达,其丰富多样也成为美林创造精神的一种呈现。而他为大家祈福的爱心正如同他的《和平守望》雕塑一样,坦诚而富有意味。这件被安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庭院内的雕塑,是美林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特别定制,因此,本次展览是次在国内的公开展出。他以树的生生不息以及所记忆的人类对于战争的反思,在跨越地域文化的界限时表现出对于世界和平的愿景,显现了国际化背景下新的突破。当这种树的和平的愿景和鸡的吉祥的祈福连在一起,美林的艺术则在升华中敞亮了自己的胸怀。
美林的世界是丰富而多样的。他的题材中有对动物、植物等自然世界中万物生灵与生命相关联的关爱;材质中的泥土与火构造的陶瓷是千年传承的现时的缤纷;思想中展翅的凤凰所带来的设计巧思和语言变化是可以玩味的精致;表现上吸收岩画等传统艺术所带来的拓展和变革是生生不息的创新;利用上的神遇迹化将工匠精神的执着呈现为适用于审美结合的奇观。这些在本次展览中都成为脉络和亮点。
当然,公众的期待可能还不止于此。好在美林不会停息他前行的步伐,还有更多的精彩留待未来。
作品是艺术家的生命形态
艺术不能世界大同,不能国际化、世界化。艺术不能也绝不可以和世界接轨,艺术就是艺术,它独立,它有个性,它有尊严,它有自己的土壤,它的土壤就是民族的,与现在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艺术家加在一起就是民族的、现代的。只有这样它才具备理直气壮地站在世界艺术之林的资格,才能巍然屹立。
早年留学的前辈们,不论是学艺术还是学科学的,都回来发展自己民族的艺术,致力于使国家富强的科学发明与创造,绝不是替代或是否定一切、打倒一切、怀疑一切。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只有向前向前再向前,怎么可以否定和打倒呢?
世界五大古文字,只有汉字还处于青春豆蔻之年,我的艺术就是这么来的。我在这些古文字中(包括岩画)没有抄袭和照搬,我吸收的是他们的精神、灵魂和艺术形式,其中我加进了色彩(现代的、民族的或是陕北老奶奶的、老百姓娶媳妇及过年的色彩)。这一笔一墨,华夏魂魄都在我的心中挥洒游走。
“和平艺术家”这个称号对我来说,主要的是赋予了我重要的文化担当。我现在着急的是想早点完成《古文字大典》,同时把我们古老的民族文化瑰宝用艺术形式向世界各地传播。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无论身处怎样的时代背景,无论从事怎样的艺术形式,都不能忘了这个根,丢了这个魂。
荣誉和羞辱,我认为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是羞辱来临、荣誉光临,都应该淡然处之,要淡定,要不乱。作为一个艺术家,作品是我的生命形态。对咱们的民族有没有深情,对传统文化有没有温情,对咱们的人民有没有感情,这才是检验艺术家、文化人有没有担当,有没有生命价值的根本标准。
人生美好,把美留住!
几次设计封面,我都发现原来画好的色稿到了成书就给改得大红大绿。固然,大红大绿也不一定不雅,但是我讲的这种情况肯定是俗气。为此,我特地去工厂亲自调油墨,并告诉他们“以此为准”。但是出版以后比你想象的颜色还要糟糕,因为我一回头他们就把那盒调好的油墨给塞到桌子底下……之后听他们讲,这是因为我调的颜色“不鲜亮”。
观念性的问题绝不止表现在道德意识上,同时也表现在审美意识上。这应归根到文化修养上,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不可想象的。
大学毕业不一定就是有文化,它只能代表一种资格或是证明你的学历,但绝不代表你有文化,因为文化是一种素养,是一个境界的事。道德观念可以强行一律,但审美观念是不可规定的。
我经常接待一些要求与我合作的单位和朋友,三句两句还没两个回合你就想与他分手了。他说:“科学和艺术是两个翅膀,缺一不可,若是两个一结合,那不就是珠联璧合吗?”他理论上讲得很对,可接下去你就听不进去了,“譬如,你这个猫头鹰和马(他指旁边的陶塑),把它们两个眼挖掉,放上两个灯泡,不就结合了吗?……再譬如,你画的那些鸡、鱼、牛、羊,咱们把它印在盘子上,这样端鱼的时候用鱼盘,端鸡的时候用鸡盘……”
反正我知道我是听不进去了。说不虚心也好,骄傲也好,如果把我的猫头鹰和马给挖了眼装上灯泡,那还不如把我的眼挖了去呢!
所以说,一个国家的文化教育上不去,那么艺术的天地绝不会大。不要以为迎合大众的趣味就是艺术,那是一种倒退和迁就。多叫上几声“二大爷”“你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也不要问我天上有几颗星星”……不会使国民素质上升,反而是一种遗害。静下心来想一想,叫“二大爷”的作品还不如下台去掏人家的胳肢窝来得更痛快。空虚的歌词,谁也没问你从哪里来,谁也不知道天上有几颗星星,这都是没“瓷儿”找“碴”的事。
生活中应该讲究一些“美”,可是它必须要“讲究”。你的脖子短,看到人家戴耳坠,你也来一对,这一挂,你看,这远看就像一个头给硬栽到脖子上去的,因为坠子的两条线在视觉上扩大了你脖子的宽度,造成了错觉。身子胖的人喜穿白色,可穿在胖人身上成了扩张的颜色,远看这人又矮了半截。
每个人、每个环境都有各不相同的条件。你想生活过得充实、舒心,你就千万不要赶“时髦”,一讲到“赶”字,不是挺累吗?时髦的东西永远是落后的,这话不矛盾。今天穿大花,明天就是小花,后天变了鹅蛋黄。那皮鞋今天是牛鼻式的,明天就成了大方头,后天松糕式的又流行了。
真累!
试想,这个美好世界,大家吃的、穿的都一样,还有什么趣味呢?一些女孩子,一听说美容,就拔眉毛、割眼皮、染头发,带劲得很。可是我又讲了,每个人条件不一样,千万别随大流。这本来漂亮的秀眉,经这一拔,活像个长了麻风病似的;那本来当皇后才够资格的丹凤眼,经这一刀,割得可真像个翻开的肚脐眼……
我没吓唬谁,我讲这个“美”是不能赶时髦的。美是永恒的,不需太雕琢。有些本来不足,由于会调配,弱项变成了强项。
俄罗斯大歌唱家夏利亚宾,唱歌好转调,可是他转得好,听了以后,让你激动得捶胸顿足;印象派大师雷诺阿手患恶疾,他把笔绑在手上,画出的笔触成了他独特的风格;郭兰英唱歌爱用装饰音,可是她的那“一条大河”谁按谱子唱谁就唱不出好水平;梅兰芳晚年发福,胖胖的两颊将片子往前腮贴,远看虞姬娇美无比,楚霸王根本就不想上阵了;帕瓦罗蒂上台,打破了一定要两手一架的格式,黑西服、白手帕,两手一伸,手巾一吊,那帅劲、那风度,我真不知用什么词来吹他呢!在艺术创作中,美与丑不是固定的,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美的处理不好,就成了丑的;丑的、不足的处理好了会很美、很有魅力。文章中有险句,绘画里有险笔,都是在美丑之间做学问。
艺术里有大俗也有大雅,所谓“艺贵拙,然必大巧之拙”。这大俗就是大雅。附庸风雅就是大俗,巧用俗笔就是大雅。我有一个从六岁就跟我学画的孩子叫金今,今年八岁,用词真叫绝。在一首《无题》的诗里,她用了“风儿阵阵/绿草青青漫漫/秀秀珍珍/雨雨梦梦”,这“秀、珍”二字在生活里俗,可你看她的诗,不是用绝了吗?
在高等数学的微积分中,方就是圆,圆就是方;A的根就是A的幂,A的幂就是A的根;正亦是负,负就是正;常数就是变数,变数就是常数……数学里尚且如此,在艺术中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说不定一加一是一枝白荷花或是一匹红骏马。为此,写到这里,对于美育(审美意识的教育),不能说不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当然,赵钱孙李,各有所喜,人家喜欢,用你管呢!不!我还真想发动全社会来管管这事。这样我们穿的、戴的、铺的、盖的,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的气质风度都会发生变化。小伙雨雨梦梦,姑娘秀秀珍珍……有多么好啊!
这里,我还要啰嗦一句,花钱多不一定就是美就是艺术。如果要摆阔气,那么就不在艺术范畴,这题可以不谈。人有了钱不一定就有文化,你用金子把舌头包起来也不说明你有文化。相反,人没有钱,会摆弄,两毛钱也花得潇洒。
人生美好,想办法把美留住!
我讨厌耳提面命
我讨厌的是艺术上的耳提面命,更讨厌像救世主一样来教训我们中华民族和她的子孙们。我早就声明过艺术上我“不想入伙”,艺术强调个性,强调独立性,老牛都知道小米干饭比玉米秆子好吃!
艺术上我有一个不满足的奢望,就是我总感到我所创作的一切都还不是我的。“我的”二字离我还很远,有时我急得坐立不安、如坐针毡,希望有朝一日能出来“我的”风格。
即使单纯的量变也能引起质的飞跃,在艺术上我等待“质变”的那一天。我的信念是埋头拉车,不管前面有路没路。路是人踩出来的,艺术的路绝不是谁规定的,包括艺术家个人的规划。
以苦为乐
如果将生活形象转化成为艺术形象和艰难过程是一种“苦事”的话,那么以苦为乐也不是件坏事。学艺术是件苦事,它没有止境,也没有分。如果创作是块铁板,对有心于艺术事业的人来说,苦苦求索,总有一天这块铁板会被钻通。那时就不认为创作是件苦事了,到了横涂纵抹随心所欲的境界时,神仙的位子你也不愿意换。创作中形象的变化更是“苦”事,但一旦一个好的形象出现,不是都会激动得跳起来吗?很多艺术家都有这个体会,这是一种买不到的享受。
“拙”和“朴”
拙也好,朴也好,人不拙、不朴,也就永远拙不了、朴不起来了。人应该有些童心,特别是画家,生活中有童心的人学起“孩子心”,一定能得到收益。假如生活中或是心底里少点童心,那么形式上的学习也只能落个附庸风雅。文如其人,画亦然。
“拙”和“朴”在艺术创作中,当属一种更高的境界,就像浓与淡、雅与俗一样。艺贵拙,然必大巧之拙;艺贵淡,然必浓后之淡;艺贵朴,然必弃华见朴。认识不到巧、浓、华,是认识不到拙、淡、朴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先后关系,后者都是过来之见。
艺术家的感觉世界
我们强调艺术家的感觉世界,因为它是我们艺术赖以生存的财富,先天的才能只是一个有利条件,而不是的条件。艺术家一生辛勤劳动才是走向艺术辉煌的阶梯。靠“炒作”“起哄”,自己拔头发是没用的。那些歌唱界的“天皇”“巨星”“皇帝”“歌后”们,咱们美术界的人千万别红眼。他们是自我封侯,自作多情,几年后能记着一两个就不错了。但是有些画家已经提前一步了。其中尚有个别七八十岁的“夕阳红”画家,炒得沸沸扬扬,几千年才出他一个,他是“里程碑”还兼任“转折点”,世界上就他是“画王”,他骂了张三骂李四,骂了古人骂今人!我劝老爷子收收吧!别再弄些废画撕给记者看了。我们画家都不是生来就有名的,你早知道今天出名何不连你小时候的尿片子也留起来呢。你冷静点听我说一句话:咱们画家可不是梦露,你脱光了未必有人买账!千万不要忘记,艺术家不能靠作秀,而是靠实实在在地做学问。既然你肚子里装着中国和外国的美术史,你完全应该明白哪一个大师也不是“炒”出来的,“转折点”“里程碑”也不是自封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