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8057031
民国著名学者叶恭绰在为好友陈师曾遗诗作序时曰:君以文人之画,而发为画家之诗。诗情画意,在陈师曾的山水画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陈师曾家学渊源深厚,其父陈三立为晚清同光诗派的首领,他自幼饱读诗书,诗画互相映发,是其山水画别具清新隽逸气质的根本。此卷所集多是其诗画与写生小品,几乎每画必题,或长篇阐发,或短句吟咏,得画外之思,蕴无穷之味。如《姜白石词意图册》十二开(本卷P002-015),所选姜白石词句皆有情、有景、有色,陈氏的画面呈现诗情,意象跃然纸上。《姜白石词意图册》之九“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一画,以数座青峰掩映于月下烟云间,凸显其“清冷”,一帆烟波,浓云惨雾,孤寂中却含豪壮之气;《姜白石词意图册》之三“一蓑烟雨”,以米家点墨层层积叠,虽是烟雨,却也明豁。此册可谓化诗句为画作之精品,每副不同,却能达诗意、拓新境。
在陈师曾的山水画中,另有一类新风颇为引人关注,俞剑华先生将其称为“庭院写生”,其实题材范围并不限于庭院,主要特点是带有较为强烈的写生性和现场感。这类作品除《鱼乐亭》(本卷P077)、《瀛台》(本卷P078)、《怀园归憩图》(本卷P087)以及《园林小景册页》(本卷P026-031)等以庭院、园林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外,尚有《碧霞元君祠图》(本卷P083),追想登泰山观览之景;《山水四轴》(本卷P092-095),以相对写实的方法描绘“山原行旅”、“溪流浣衣”、“江乡秋获”、“村醪泥醉”等乡村场景。这类作品不同于传统山水画的程式化描绘,所有取景都以实景为基础,画面或多或少采取了西法中的焦点透视,更接近水彩画法,形成透明、轻薄的色层叠加效果。
陈师曾这一类具有“写生”性质的山水作品,一方面打破了晚晴以来山水图式的陈陈相因,使山水题材得以更新;另一方面将自日本习得的西法写生巧妙融入,又不失中国画笔墨书写的情韵和整体意境的表达,是20世纪以来中国画迈入写生大潮的*先声。
陈师曾(1876-1923),一位英年早逝的民国初年中国画坛巨匠,书法大家。在20世纪初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声浪中,他以震撼艺坛的佳作与檄文,坚守并捍卫了以“文人画”为代表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人们没有忘记他:
“师曾之死,其影响于中国艺术者,殆甚于日本之大地震。”其“现代美术界可称为*人。”
——梁启超
“陈师曾是这一代中*伟大的画家。”
——傅抱石
“在民国初期的画坛上,陈师曾是闻名中外的大家。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以新的视野,站得高、看得远,才高气盛、智力超常,且爱国心切,能励志苦学,具有哲人的睿智与超脱。”
——龚产兴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