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社会科学社会学观察: 一个科技工作者眼中的万象

观察: 一个科技工作者眼中的万象

坐观诡谲多变风云,体察百味冷暖人间

作者:姜文来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 

ISBN: 9787519418328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3.99

类别: 社会学 SKU:5d873a975f98494bcc14dae0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418328

编辑推荐
本书纷杂的社会事件的一些评论进行了粗略的划分,包括政策、学术、民生、教育、官场、节日和杂议。以独到视角,秉笔直书人文生态、社会万象,以此让读者领略当代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视角“管窥”社会,在众多纷杂的事件中,选取一朵朵浪花,记录下社会的点点滴滴,涉及学术、民生、教育、生活等领域,真实记录了变革时期社会热点事件及作者的所思所想,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者简介
姜文来,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专家组成员,中华环保联合会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中国老科协报告团成员,现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水资源管理、节水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区域发展研究工作,出版了《水资源价值论》等多部学术和科普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余项,主持《湖北襄阳“中国有机谷”总体规划》等规划项目多项,获得省部级奖励6项。在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红网红辣椒评论、四川在线、荆楚网等媒体发表多篇时事评论。
目  录

政 策

习近平为何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再谈“三农” 3

围绕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 6

中央首提建人的新农村 勾勒三农新路径 8

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闪现推动“三农”发展五大亮点 10

“三农”问题首次系统定位 用“五新”破解发展瓶颈 13

首提建设“人的新农村”有何新意 17

习近平谈“三农”工作:重农固本,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19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需要“理念先行” 22

中央一号文件三提“尊重农民”意义特别 24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意味着什么 27

现代农业建设是强健农村的“钥匙” 30

“舌尖上的安全”是的民生 32

加强顶层设计解决农民进城“后一公里”问题 34

学 术

专家应自重 39

学术会议不应该成为“富人”的俱乐部 42

倡导官员做学问 44

科学公正认真地评审是专家基本规范 46

可行性论证不能走过场 47

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一封公开信 50

当赚钱成为科研目标,创新动力在哪里 55

穷富科学家都为钱发愁 58

学术值多少钱 59

学问随“官”长 60

七种科技工作者要不得 62

民 生

要像关爱儿童那样关爱老人 67

让5000 万农村留守老人安度晚年刻不容缓 70

农民工享受市民待遇不是梦 72

暴露出农村合作医疗真问题 74

别将国产奶粉形象寄望于洋奶粉形象倒塌上 76

“尊严死”值得提倡 78

骗取医保钱天理难容 80

村民立生死状折射正当利益诉求渠道解决不畅 82

狗“强奸”了狗还是人“强奸”了狗 85

婚姻在利益面前是“擦屁股纸”吗 88

亟须逐步铲除“致富型职业乞讨”的土壤 90

出租车调价不能专捏百姓“软柿子” 93

北京出租车调价暴露出政府管理的缺位与过位 95

缺乏透明的北京出租车调价听证会难以让民众满意 97

别让价格听证会成为过街老鼠 99

实名制火车票制度漏洞太大急需完善 102

期盼铁道部多为旅客想想 104

不必担心中国铁路总公司“见钱眼开” 107

旅游厕所“摘星挂A”如何才能不折腾 109

怎能让到嘴的粮食白白地浪费 111

隐形浪费更是难以忍受的浪费 113

喝口“放心水”需要更多质量安全企业 115

应急车道难应急,原因何在 117

“三张清单”把好食品“入口”关 119

期待草莓是否含乙草胺的“谜”早日揭开 121

让扶老人被讹的丑行尽快消失 123

向高素质阅兵观礼者致敬 125

电信要科学回应取消国内漫游费的呼吁 127

电信诈骗是社会“毒瘤” 129

用“诚信法”规范诚信社会 131

时 政

“低调的奢华”需要“高调的惩治” 135

新华网评:公务宴请还有“几窟” 137

109 个公章等于一个公章说明了什么 139

监管部门为何成“睁眼瞎” 141

官方微语重千金 刊删需谨慎 143

对精神缺“钙”的干部应该“零”容忍 145

“有意见去厕所提”,岂能如此傲慢权利 147

“假群众”反映出“真”问题 149

会员卡清退零违规的“喜”与“忧” 151

让“不要考虑太长远了”的官员下课 153

19 名副局长如何妥善安排 156

像服务领导那样服务百姓 158

严防抗震救灾过程中的形式主义 160

期待更多的党政机关食堂开放 162

“规划”不是“鬼话” 164

“四风”不除,“清风”难立 166

慎重分析“雷语”背后的真问题 168

“闹事”才解决问题的模式该休矣 170

定点饭店“松绑”透露出啥秘密 172

协会不能成为官员“白手套” 174

教 育

教师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179

谁该对“小升初”乱象负责 181

谁是“小升初”乱象受害者 185

谁是“小升初”乱象受益者 189

戕害童年的小升初制度 192

“小升初”统一考试入学是现实的抉择 194

“小升初”推荐入学存在四大弊端 196

为上名校家长下跪实乃“逼上梁山” 200

类似“〇”代替“×”的改革实在是要不得 202

“逼良为娼”的就学政策应调整 204

院士报告成“催眠曲”警示什么 206

6 月学位大派送 208

党校岂能成为“老赖” 210

不该将研究生导师“妖魔化” 212

北大不应该如此对待丘先生的批评 214

真想打一顿带孩子闯红灯的家长 216

利用太空科普契机,让科普更加惠及民生 217

节 日

为春节戴上“绿帽子” 221

环保何时入春晚 223

“绿化的”春节更健康 225

牛年谈“牛” 227

赵本山的《有钱了》,绝妙 230

“奖励”春节加班的骗子一副手铐 232

摸老虎屁股是创意,还是道德的沦丧 234

“烧”才是孝顺的观念亟须转变 236

清明节“四化”趋势值得深思 238

妈妈,节日快乐 240

杂 议

有一种爱叫作“别盲目涌向灾区” 245

建议将5•12 作为我国的地震日 247

期待莫言获奖中华文明更加振兴 248

环保需要长效的“猛药” 250

“绿色化”实施将深远改变中国 252

环评市场需要一场“壮士断腕”的整顿 255

北京PM2.5 治理没有达标说明了什么 257

霾来如山倒,治霾如抽丝 260

面对红色预警,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 262

后 记 264

前  言
我们生活在变革的时代,社会每天都发生各种事情,中央出台各种政策,学术界新闻不断,生老病死时刻发生,孩子上学家长为关注,官场生态令人瞩目,节假日新闻年年翻新,等等。如何看待每天发生的各种事件?不同阶层的人由于所处的位置差异,看法迥异是正常的。本人虽为科技工作者,大部分精力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但同时也是社会人,关心社会、关注国家的命运也是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对社会发生的一些事情进行思考并且表达出来亦是情理之中。本书从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视角“管窥”社会,记录了事件发生后的真实心态;同时也是一个缩影,在纷杂的社会事件中,选取一朵朵浪花,记录了社会的点点滴滴,留待后人评说。本书对这些评论进行了粗略的划分,包括政策、学术、民生、教育、官场、节日和杂议。部分:政策。主要对近几年中央部分政策进行解读评论,包括中央一号文件、政府工作报告等,这些文章发表在人民网理论频道上。第二部分:学术。选择一些学术问题进行评论,严格意义上说这不是真正的学术,而是学术社会问题,如将专家分为七类,专家本身该注意什么,学术会议能否成为赚钱工具,科研的目的是什么,学术与官位的关系,学术与金钱的关系,自然基金如何做等,展现了学术社会涉及的多个层面,引发读者对学术社会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索。希望学术环境更美好,每个学者在良好的学术环境下探索未知领域,增加新知识,做出更大的学术贡献。第三部分:民生。本部分选择农民工、老人、医疗、婚姻、出租车、火车、旅游、节约、饮水等话题展开评论,鞭挞时弊,对相应问题如何改进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建议,大同人生,大同世界,既是梦想,也是奋斗的目标。期待建立一个人人幸福的和谐社会,在生老病死等方面都享受相应的尊严和权利。第四部分:时政。选择时政上常见的公务消费、审批、调研、服务、规划、监管、升迁、“雷语”等大众关注和敏感话题展开评论,从中可以窥探我国近年来局部时政生态的现状,为观察我国整体时政生态提供生动的样本。同时,深刻地剖析了一些时政社会现象,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建议。良好的时政生态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期盼我们的时政生态更健康和公正。第五部分:教育。选择“小升初”、教师、科普、改革、学位等民众极为关心的话题作为切入口,观察和评论我国的教育生态。重点对“小升初”入学政策进行系列化的评析,指出“小升初”就学政策的弊端、受益者、受害者和解决方案。同时,关注了如何做一名好教师、科普困境、教学改革、学位和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等话题。这些评论虽然不能反映改革过程中的所有教育问题,但它可以作为一个窗口,观察教育存在的局部问题。高度渴望教育优质和公平。第六部分:节日。围绕春节和清明节两大节日话题进行评说。春节是欢乐的、家庭团聚的日子,活动应积极向上,有内涵,不能忘记环保;清明节是铭记祖先、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在怀念亲人的同时应注重环保。继承传统节日的同时做好“绿化”节日工作,是我们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保留传统节日内涵,并且“绿化”的节日才更健康和可持续,殷切地盼望这样的节日更广泛和普及。第七部分:杂议。本部分内容较杂,涉及地震、环保、绿色化、治霾等,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点评,有慨叹,有愤怒,但更多的是深思及如何改进。渴望社会和谐之情不言于表。虽然本书由一个个“豆腐块”构成,每块“豆腐”相对独立,但它记录了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反映了中国社会诸多事件的生态,它们是一个个生动的样本,可以管窥变化的中国社会。本书总体反映出笔者对中国社会发生的评论事件爱憎分明,怒其不平,叹其不治,它是一把把利刃,刺向社会不平的胸膛,也是加油机,给正能量事件鼓与呼,为构建和谐、幸福、安康、富裕大同社会贡献微薄之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本书的评论尽管声音微弱,但它提供了一种向上的正能量,并且紧扣核心价值观这个主题,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愿评论的事件都向美好的方向发展,天佑中国!
姜文来2016 年7 月15 日
在线试读
重阳节前一天,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发布了一组有关中国老年人状况的数据。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中有30% 的人还在劳动,在农村这一数据达到40%。从1990 年至今的20 多年里,城市老年人的在业率一直下降,现在保持在5% 左右,但农村的在业老年人口却在增长,目前为40% 左右。当前我国约有40.7% 的老年人仍是靠家庭供养,只有约24% 的老人能够依靠养老金生活。农村只有4.6% 的老人能靠养老金生活,很大一部分要靠劳动收入养活自己。四成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 农村的问题相比城市更严重,很多老人一旦生活不能自理,就没有收入来源,得依靠子女抚养,他们依靠家庭成员供养的比例达到47.7%。”(10 月13 日《京华时报》)我小的时候,在广播中听见西方某国家老人在家死了好长时间才被发现,感觉不可思议,而如今类似的新闻在我国也时常出现。我国已经逐步跨入老龄社会,如何正确地处理老人问题,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人口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没有老人的幸福生活,年轻人的焦虑感和压力会增加,整个社会幸福指数也会随之降低。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关爱老人,其实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未来。目前,从整体情况来看,社会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准备明显不足。从硬件条件上来看,城市养老机构远远不能应付老龄化需求,特别是公办养老院更是供不应求,以北京市朝阳区华严北里的社会福利院为例,“1 万多人排队,每年只能入住几十位,即使按100 人算,也要等上100 年。”养老上公办养老院就像年轻学子考清华北大那样难。农村养老机构的硬件和城市相比更差一筹,农村养老机构条件更差,大部分冬天冷夏天热,而且绝大部分入住的是孤寡老人,除非万不得已,没有老人自愿去养老院养老。从软件条件上来看,我国养老软件更难以适应老龄化需求。养老院为老人服务,更需要体贴、爱心和付出。老人收入有限,需要消费水平和其收入水平相适应,相对应的服务不是奢华而是价廉而质优。现在养老院服务人员整体工资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对人难以有吸引力,没有留住人才的物质基础,由此难以满足老人护理与服务需求,特别是在私营的养老院表现更加突出,出现了公办养老院想住进不去,私办养老院空闲但老人不愿意住的尴尬局面。我国城乡养老差异很大。在城市,老人养老尽管受到软硬件的限制,但养老毕竟有一定的物质保障,而相对广大农村而言,养老问题更加突出。目前,年轻人大部分去城里打工,相当一部分农村成了老弱病残村,只有逢年过节或者老人去世,农村才有些人气。老人除了照顾自己的生活以外,还要照顾孙辈们的生活。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过得很凄苦,一旦生病或者失去劳动能力,生活来源成了大问题。尽管有些可以从子女处获取部分生活费,但子女无暇照顾双亲的情况普遍存在,即便物质上供养很充足,精神安慰也少之又少。特别是现在农村“不孝之子”普遍存在,这部分老人由于有子女不符合进养老院的条件,孩子又不孝,他们生活更难以保障,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个别老人甚至走向自杀的不归之路。

抢先评论了 “观察: 一个科技工作者眼中的万象”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乡土中国—清华大学校长推荐,语文课外必读图书!畅销十年!费孝通著作!累计评价10万+

EUR €17.99
加入购物车

江村经济

EUR €22.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EUR €65.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EUR €25.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