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62820丛书名: 新能源汽车蓝皮书
1 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综述
一 产业化进程加快,关键零部件产能快速提升
二 市场推广进入新阶段,进程不断加快
三 商业模式不断创新,但仍需深入探索
四 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重视,私人充电设施有望加快发展
五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小幅下降
六 高层关注推动有力措施加速出台,政策环境日臻优化
Ⅱ 产业篇
2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业2013年发展综述
3 动力电池发展现状及展望
4 驱动电机产业发展动态
5 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现状及展望
6 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7 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Ⅲ 政策篇
8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关政策分析及展望
9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地方政策比较分析
10 中国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进展
Ⅳ 调查篇
11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案例(北京、上海、广州)
12 消费者调查
13 电动汽车安全事故调查
14 新能源和传统燃油公交车全生命周期成本调查与比较研究
Ⅴ 借鉴篇
15 日、美、欧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现状及趋势
16 国外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进展情况介绍
17 加州零排放汽车规定及其积分交易制度对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借鉴
18 美国加州新能源汽车消费及使用特征调查分析
Ⅵ 附 录
19 附录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大事记(2013)
20 附录二: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事记(2013)
21 附录三:主要国家及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
22 附录四:国内已上市新能源乘用车车型信息
在2013年编写第一本“新能源汽车蓝皮书”的时候,我们对这本书的定位是,通过深入剖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总结经验,为关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各界人士提供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扇“窗口”、一面“镜子”,提高社会公众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注度。今年,我们依然按照这一定位组织编写。
时光前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经了至关重要的一年,国家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在逐步完善,市场上各类新能源汽车产品也争相吸引人们的眼球。纵览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创新性的电池基础技术不断涌现,纯电动和插电式电动汽车新品竞相上市,燃料电池汽车开始发售。由此可见,国际范围内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道上你追我赶,中国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中国只有更快发展,才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新能源汽车强国梦,同时也是我们的汽车强国梦。为此,我有几点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是加快创新步伐,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无论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都是必然的要求和选择。只有通过持续创新,才能实现未来的超越。技术创新不仅要有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还要有鼓励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以及有科学的管理、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能让创新者受益的市场环境。其中,市场环境尤为重要,要让创新者得到实惠,让创新者实现创业。在这些方面,我们虽取得明显进步,但仍需向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学习成功的经验。另外,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分工、协同高效的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在企业、高校、国家级研究机构等各个层面,建立覆盖应用技术、前沿技术和基础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必要的,尤其是基础技术研究和创新更应引起足够重视。
二是善于借用国际资源。要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企业必须要善于利用国内、国外资源。实践证明,通过国际并购获得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利用国外资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一条可行之路,也是我们的后发优势之一。
三是鼓励更多的产业资本进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家谈“鲇鱼效应”比较多了,这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选择。适当放开生产条件,能够吸引业内外企业进入新能源汽车生产领域。借用互联网企业的创新精神,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带来新鲜血液,形成“鲇鱼效应”,有可能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展。但设计生产汽车产品不是容易的事,需要有一定的积累。可能有的企业进来了,而有的企业出去了,有的进来了又出去了,这都是正常的。
四是新能源汽车要更加智能化。未来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不但要清洁环保,还要更加智能化,更多采用雷达、传感器、监控装置等驾驶员辅助操作技术,还要实现与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
五是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商业运营模式。从产业化再到商业化,它可以形成一定的盈利模式,使产品真正变成商品。无论是产品层面,还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我们都需要更加开放的创新模式。这也需要来自企业、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努力和探索。只有市场认可了、企业盈利了、消费者接受了,新能源汽车才能有未来。
“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作为一个互动交流、传播知识的平台,将继续发挥各方优势,做好决策参考的“智囊”。本书在研究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众多汽车行业和电力行业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为本书选题和内容提出了专业和富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也为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联合给予的一贯支持。
本书附录内容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张雷、周玮整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琚晶为本书编写给予了大力的帮助和支持。天津市松正电动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宁国宝高级副总裁在电控技术分析方面给予了技术指导。全书由本书顾问王秉刚、张书林审阅,并由本书主编、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技术情报研究所黄永和总工程师终审定稿。
本书的出版虽然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但由于时间仓促,书中可能还有不少纰漏和不足,恳请读者、专家给予指正。
赵 航
2014年7月11日
电池需要单独运行和单独充电,在要求电池提供的能量可以确保车辆单独运行一定的距离(美国定为l6~65kin)外,还要求电池能在5000次深循环中得到保持;PHEV需要的电池尺寸S曾Dl:i(能量增至5~15kW·h),但功率与能量输出比率略有下降(P/E=3~10)。
5.纯电动汽车(EV)
要求电池具有高比能量特性,较多的深度充放电(80%DOD)循环次数。同时,纯电动汽车要装备较大容量和尺寸的电池以满足较长续驶里程的要求,但功率与能量输出比率要求相对较低,一般在3以下。显然,现有锂离子电池技术也只能满足EV的基本要求,离期望的EV电池的目标比能量、比功率尚有距离。
由此可以按照电池输出能量与输出功率大小特征,描述三种类型动力电池:高功率输出型(HEV电池)、高能量输出型(EV电池)和功率/能量混合型(PHEV电池)。
(二)典型电池产品技术应用进展
HEV用动力电池既能提供高功率(高比功率),也要能输出较高的能量。当前,HEV主要采用镍氢电池。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不断发展,在满足同样功率的条件下,电池比能量显著提高,并可替代镍氢电池在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应用。此外,超级电池、超级电容器等也有可能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电池使用。
1.HEV用金属氢化物镍电池(Ni/MH电池)技术进展
应用于电动车的高功率型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的主要性能特点是:具有高的充放电比功率及较高的能量密度。如在1~2kW·h总能量及1000~2000W/kg高比功率输出的情况下,Ni/MH电池可以用1C放电获得45~50W·h/kg比能量。当按照能量型电池设计时,该电池的比能量可以提升为60~80W·h/kg。
图5a图显示出HEV用Ni/MH电池在极高的充放电功率下,以及从l0%DOD增至20%DOD能量输出/输入条件下,依然超过HEV的循环寿命目标值,而图5b图则表示按电池重量计算出的放电比功率的提升隋况。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