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33804
从1996年6月发明那天开始,浮针一直没有停下不断完善、不断求实的脚步。1998年在军医大学举办了全军浮针疗法学习班,在该学习班讲义的基础上,写过浓浓中医针灸味道的《浮针疗法》(2000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一两年后又写了《浮针疗法速治软组织伤痛》(2003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传统味道依旧浓厚,2011年,出版《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传统味道渐渐少了,基础医学的味道越来越浓,越来越符合临床逻辑思维,也越来越符合我的中医学理想。
什么是我的中医学理想?守正融新。坚守那些自己把握得住的,自己经过反复证实了的中医学观念、方法和理论。然后,从这些观念、方法和理论出发,不断融合现代基础医学新观念、新发现,形成新的中医方法、观念和理论。这是多年来形成的我的中医学研究愿景。因此,浮针在不断的发展进取中,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的观念、新的工具、新的适应证。
可是,这个愿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
看到浮针这样的不断“融新”变化,有些朋友误解我,说我背离了初衷,离经叛道,离开中医越来越远了。事实上,我一直认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语),但理性告诉我,几千年来中医药学的文献深受各种思潮影响,是由不同个体写出的文献,不可能句句是真理,完全否定中医和全盘接受中医,都是要不得的。完全否定中医的人把祖宗们传下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观念丢弃了,不智。完全接受中医,甚至不允许他人说一句怀疑中医的一些观点或疗效的话,否则就扣大帽子,说是数典忘祖,太不理性了。
多年宣讲浮针,有个体会:很多朋友会问浮针操作与经络是否一致,是否扎在穴位?一旦我说浮针常不遵照经络,更不在传统经穴上进针,很多朋友就会产生误解,以为浮针就不是针灸,有时甚至会觉得我离经叛道。这里,我得着重说明一下:
经络不等于针灸,穴位的位置也不是固定的。经络是针灸作用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一种具有临床指导价值的思维模式,一种很有想象力的创举,对针灸的教育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经络不代表全部,针灸学的很多现象并不能用经络说得通。《黄帝内经》中的很多刺法也不提经络。如果不谈经络,就不是针灸,岂不是《黄帝内经》刺法也不是针灸?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