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381819
学美术出身,能写又能画的达舒,以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油画,通过时间穿透力的文字,立体地写真自己的生命历程。其率性、灵动的文风,独具个性,蕴含色彩的节奏感和语言的音韵美,不同凡响,犹如其家乡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
在散文中,她不仅呈诉生命历程中的一些感悟;更是把文字和画面中的思想延伸到远方,为读者在时间和空间中留下省悟,但又不受制于此,她自然而然地把个人生活史放在大的文化背景中,让身边的琐事与历史关联起来,呈现一种大气。她的作品在历史与现实中思索,使得她超越了对生活的具体描写,而引入更深邃的思考。
散文集《自画像》精选达舒八年来发表的散文中的四十余篇。文集分 “画里画外”“远方有海”“吴侬软语”“集体记忆”四部分。
集教师、实业家、画家、作家等多种身份于一身的达舒,率性地抖掉尘世的层层衣妆,将自己顿挫波折的人生,裸裎袒裼。以亦书、亦画、亦思、亦悟的自画像形式,娓娓道来。文集中,她家族跌宕起伏的故事令人瞩目,特别是其子Frank 因研发无人机两次登上《福布斯》封面人物,是2014年中美十大创新人物中年轻的佼佼者。作为母亲,她也有许多体会告诉读者。
序一 /009
序二 /012
一、画里画外 / 019
静静的白马湖
远方有海
自画像
丰乳肥臀
一个温馨的午后
死亡之恋
骑马倚斜阳,春满招红袖
立夏的海
走过生命
妹妹达丽
倒牛奶的女人
二、远方有海 / 081
渴
天空
雏菊咏叹调
孩子、鲜花和老屋
家书三则
重生
应许身心倏倏飞
醉忆江南
八千里路云和月
三、吴侬软语 / 147
胡氏语丝
又见文澜阁
母亲的味道
我在西溪河边长大
梦中仍是娇女
烟雨三月
错过花事
相约无语
家祭无忘告乃翁
回眸那缕烟魂
歌剧幽灵
枝上花开又十年
四、集体记忆 / 245
窗前的海
遗失的品味
城市“熟了”
寒水空流
枯木逢春
凤凰涅槃
菩提树下
你失落了什么
冉冉秋起
灵魂的求乞
遇见好城市
集体记忆
序一
二〇一五新年前夕,我在海南三亚收到达舒女士寄来的一册即将出版的散文集:《自画像》。我年逾古稀,过年过节喜欢离开喧闹的城市,寻觅一方清静的净土,看看书、写写文章,正好手头有了这本散文集。于是,我就躲在面对大海的书房,泡上一杯龙井茶,悠闲地阅读起来。
读着、读着,眼前的字里行间仿佛如同手中的香茗,使我清心、令我回味;如同窗外波涛万顷的大海,一浪推着一浪……我犹如在浏览一道长长的艺术画廊,享受着一种不可名状的审美愉悦。
达舒近年致力于散文写作,写出了不少散文佳作。我一直关注着她,拜读过印象深的就有《胡氏语丝——胡雪岩故居》《又见文澜阁》《老屋、鲜花和孩子》《妹妹达丽》《静静的白马湖》等。前年她还荣膺全国“孙犁散文奖” 一等奖,曾专程去河北领奖,从而结识了不少北方散文名家。不久前,达舒曾到我钱塘江畔寒舍来访,茶余饭后,聊及当代散文,两人兴犹未尽。我戏说:北方散文家称之为“荷花淀散文”,你我的散文应该称为“白马湖散文”吧。两人哈哈大笑。
因为北方散文家的作品大多有一股燕赵豪侠之气,粗犷豪放但又不失壮丽而隽永;而南方散文家的作品清秀而灵动,有一种江南水乡清粼粼、水盈盈的灵秀。荷花淀散文的代表为孙犁、刘白羽、杨朔、汪曾祺等人;白马湖散文大家则为叶圣陶、夏丐尊、朱自清、巴金、秦牧、柯灵等人了。为此,我还写了一篇短文,来简论白马湖散文的传统。
年轻时我曾几次拜访过风景秀丽的白马湖畔春晖中学,参观过当年经亨颐的“长松山房”,丰子恺所居的“小杨柳屋”,夏丏尊的“平屋”、朱自清旧居、李叔同旧居等名胜古迹。徜徉在这样一所诗情画意、田园风光的乡村学堂,欣赏着白马湖的湖光山色,感受着名师硕彦的学识人品,大师们心胸汹涌出的散文华章……我自诩是读白马湖散文长大的作家。
达舒自小出生在白马湖畔的章家花园,在白马湖畔牙牙学语长大。她的外公是春晖中学创始人之一,她的父亲曾经是春晖中学的老校长,所以她也是白马湖的女儿,她的作品多少也烙有白马湖散文的胎记,这恐怕不是我的牵强附会吧。
《自画像》不光是达舒自己与家族的回忆,也是她悉心培育孩子成长,下海在深圳打拼二十余年的感悟。近十年,她担任《焦点》总编,加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飞遍了五大洲,考察了世界各地人类的文化状态,其艺术硕果,万千感受,无不入文,逐一入画。孤陋寡闻的我,从来没见到过这样一本图文并茂的散文集。
在一切物化了的社会,人类已逐渐厌倦了纸醉金迷、人欲横流的工业社会现代文明。希冀能有一个美好的能隐逸逃避滚滚红尘的精神家园。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成为当今时尚的世界性潮流。
达舒这本《自画像》散文集正符合当今审美潮流。
达舒是近年一位活跃于文坛的作家、艺术家,发表与出版了不少散文、艺术评论。达舒的作品,没有当今文坛流行的那种浮华、虚假、矫饰;如同行云流水般在真实地写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每篇文章言辞真切、文笔优美,读来倍感亲切。是艺术家写的散文,是散文家写的诗。她的文章没有严格的格律、不太讲究规范;率性而写,挥洒自如,远离芜杂,灵动飘逸,再用充满感情的文字来铺陈,同样具有节奏感、音韵美,似品一杯香茗,余香久久弥存。这部散文集个性鲜明,独具一格,不同凡响,犹如家乡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
达舒学美术出身,擅长油画和摄影,《自画像》等十几幅画和配画所写的文章是她的特色。本书是作者积近八年围绕《焦点》写作的文章和照片,短小精悍,大多曾发表在《焦点》等多种报刊,现精心挑选结集出版。此本书图文并茂、珠联璧合,是一册艺术精品集。
应作者盛邀,在本书付梓之前,写了以上这些文字。
权为序。
薛家柱
(作者为浙江省作协原副主席、杭州市作协主席、国家一级作家)
序二
通过散文和油画,走近达舒,认识了这个有才华、有故事、有丰富的内心生活的江南女子。
达舒的散文集里,有不少作品都配有一幅油画。或者说,她的许多散文都是先有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画面,再有了延展其精神意蕴的文字。
同时具有文字和绘画的能力,在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中任意转换,使才女达舒获得了极大的艺术自由,以表达丰富的内心感受。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远方有海》。一幅关于海的油画,一些关于海的文字,一个奋斗者的心路历程。
在画中,海面由浅黄到深蓝,一直延伸下去,更远方,是隐约可见的缥缈的山峦,靠近海滩的地方,是一艘归来的船。
与之相配的文字是一个游子对于家乡的眷念和在出走与回来之间的心路漫漫:不甘于平静的生活,向往大海,向往远方。“日日,你似一叶孤舟,搏击于无情的商海,莽撞幼稚地冲向海的深渊”。经历了风霜,经历了搏击,作为一名创业者,孤独、艰辛,在历练之后,收获了做人的骄傲。终,思念故乡,悄然回来,成了一艘归航的老船。却因为靠了岸而无法动弹。于是,“灵魂又去寻那远方的海”。
《追梦》是作者的自画像。画面上的女子长发飘飘,下鄂微微翘起,微闭的眼睛满蕴着期望……这是达舒在深圳打拼时产生的灵感。白天在车间里带着数百人产生价值,晚上,拿起画笔,整理心情,进入寻梦的天地。因为有梦,生活便有了前行的方向,因为有画笔和文字,世俗人生便有了精神滋养。
《渴》是达舒二十多年前美术系毕业时的作品,极具视觉冲击力:斑驳的断崖间,流下一注山泉水,一个小男孩在山崖的底部,张大嘴巴,吮吸从天而降的滴滴甘露。这个小男孩的原型就是达舒的儿子。“渴”是两代人的感受,孩子的一代渴望奋飞,母亲和同龄人求知若渴。再拓展开来,可以感受到,一幅画,一些心语,留住了母子共同的岁月,也打通了向着未来的心路历程。
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认为绘画是空间的艺术,适于表现静态的物体,但却难以看到先后承续的动作。诗是时间的艺术,虽然不能直接给人以视觉冲击,却能借助记忆和想象开拓更广阔的艺术空间。能写又能画的达舒以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油画把内心的感觉具像地表现出来,又通过具有时间穿透力的文字把画面延伸到远方。
达舒不仅有才华,而且有故事。
她出生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畔,外公是春晖中学的创始人之一,父亲曾经是春晖中学的校长。丰子恺、朱自清、夏丐尊、李叔同都在这里留下他们的足迹。达舒和兄弟姐妹每年清明来此扫墓,感受白马湖的静,回想当年的文化精英们“放弃富裕的都市生活,到穷乡僻壤的白马湖,为今天,留下轰轰烈烈的新文化”。父亲多年任教于杭州大学历史系,研究世界史。母亲是漂亮贤淑又有着好嗓间的教授夫人,相夫教子,成为杭大校园里的一道亮丽风景。妹妹达丽远在美国,是获得洛杉机艺术家名称的的中国人。儿子更是作为年轻的中美创新十大人物,尽显才华。达舒自己在深圳打拼二十多年,做着《焦点》杂志的总编,体会人生,书写心灵。可以说,达舒和她的亲人每人都是一部书,书中都有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有故事的女人适合写散文。达舒无须像那些无病呻吟的小女人一样在自己狭窄的天地中顾影自怜。只要把家族的故事写出来,就足以吸引眼球。
但是,达舒的心没有沉浸在对家族历史的单纯描述中。她写得很节制,又很洒脱;很具体,又很有张力。非常自然地把个人生活史放在大的文化背景中,让身边琐事与历史关联起来,呈现着一种大气。
《胡氏语丝》是获得孙犁散文奖一等奖的作品,从六千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与历史人物进行心灵对话,沉思之后发出诘问,这或许是此篇作品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胡雪岩是曾经操纵江浙商业,命运跌宕起伏的著名商人,而达舒丈夫的曾祖夫曾是胡雪岩的总管,其几代人的老屋即与胡宅对门,是胡雪岩的馈赠。但达舒的写作没有陷于托名人壮大自己的写作怪圈。她看到,中国的商人始终不是一个独立的阶层,“财富与权贵,权贵始终决定一切”。在胡氏大宅前,她与胡雪岩“对话”,“我”说:“千年来,这些人从来没有当过历史的主角”,胡雪岩诉说内心的不平:“正是我们这些工商业者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从一斗池盐到一匹丝绸,从一个药铺到一座城池。”“为什么商人或企业家,在国人的辞海里,到今天,还解释为唯利是图,无商不奸?”作者感叹:“千年以来中国的企业史,本就是一部政商、权财的博弈史。”
达舒两篇情感充沛的怀念父亲的作品都远不止于亲情表达。中国的清明节,“我”来到英国切斯特大教堂,与研究基督教和西方中世纪史的父亲“相遇”,在唱诗班悠扬的歌声中感受生命轮回。(《回眸那缕烟魂》)在杭州参观良渚文化遗址博物馆时,祭奠父亲和与他同时代的学者。当看到对良渚文化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沈炼之先生的考古成果时,才知道,这个在自家楼上住了三十多年的邻居,竟和钱穆、苏秉琦一起,成为良渚文化研究中了不起的学者。正赶上父亲《世界文史集》的出版发布会,教授、博士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让人再次感受这些执着于历史研究的学者们对历史的传承和守护。(《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历史与现实中思索,追寻内心生活的达舒使她的作品超越了对生活的具体描写,而引入更深邃的思考。
达舒的写作还在进行中。她作品的数量不算多,也有个别作品的语言还需要继续打磨。但我相信,生活在人生富矿中又勤于思索的达舒会有更多佳作呈现给读者。
李晓虹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文学博士。)
远方有海
你已疲惫,窒息于商海的名利、世俗与竞争,思念遥远的故乡。
远方有海,那南国的海里飘荡着你的梦想,那里的阳光温暖过你,那里的山峦烘托你的博奕,那里的海水浸润你的肌肤,你呼吸无羁,酣畅舒逸。
自故乡携梦而来的你,蛰隐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地图上找不到你栖息的斗室,孤寂的灯火下,你已不再哭泣,甚至珍惜每一声叹息。
你欣然活着。
每每朝醒,你说:“早安,一切存在。”然后唤醒身边的移民朋友,快乐地跨入喧嚣的生命海洋,一起搏击商潮的风浪。海浪发现你的存在,笑问你从哪里来,你说你来自远方,来自那曾爱过你,将来又会被你爱的故乡;然后告诉人们,你不需要名字,你是无名的创业者。
日日,你似一叶孤舟,搏击于无情的商海,莽撞幼稚地冲向海的深渊……在海的沙滩上画自己,拈沙微笑,又让自己被如沙的人流浪潮淹没,消失在一朵朵浪花里。
夜夜,你开窗迎接星星们温柔的造访,“你也爱星海吗?”你会突然想向某个人发这样的信息,但写后又删去,将思念撒在风中,撒在海上,撒在你的遗忘里。以前你没问他,现在你再也不能问他了。岁月就是这样的无情,会像大海一样吞噬曾经的友情,仅给你以沉默——回忆往昔。
有阳光,来时你不知道,离去时你仍在忙碌;行走在阳光里,你满足于自己的孤独,骄傲地拒绝人间的庸俗,祈望再也不需阿谀,不需勉强,不需虚伪,你只需良知和清醒。
有风雨,它会为你奏响沉重的歌曲,使你更凄寂;让人间丑陋的冷漠,猝死在骤雨里吧!让狂风卷起的巨浪时时提醒你,你在哪里? 擦干身体,但愿自己还是那个被海浪沐浴后的婴孩。
你踏海归来。
伤痕累累的身躯在自豪微笑,感谢上帝给予你远航的自豪。你不再孤独,因为远方曾经有海;不再虚荣,荣誉地位似海浪泡沫般逝去;不再写信,只将思念埋在深邃的海洋里;不遗忘别人,也许别人已把你遗忘,但你并不介意,以良心品评一切,你是真实存在的自己。
你是一艘远航归来的老船,而今鬓发染白,不知已越过了世纪,不知老家院子里的草已长得比你还高,只知自己老了。你悄然归来,不再是去时的昂然。你仍认识故乡,但故乡已把你遗忘,故乡的邻里会笑问客从何来,你会泪答,你来自远方的乡愁。然后你告诉他们,每年托秋风寄片落叶回故乡的人是你,那落叶是你思念的魂灵……
我,用画笔留下了你的思念,你的孤傲、你的风姿和你的沧桑,还有故乡。眼前的故乡正敞开母亲博大的胸怀,热情地拥抱你的归来,无论你是否老去。你欢喜地奔去,不顾一切地冲向爱你的陆地。
轰然,一声巨响,离开海的船无法动弹——那,就是爱的力量,使你忘记自己,忘记你早已是一艘航船。
然后,你死在故乡。
你的灵魂又去寻那远方的海……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