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4787102
荷花盛开
一瓣一瓣 像姑娘的脸 白里透红 也像姑娘的心事 粉艳幽远
荷花盛开
娇艳的身影唤来了杨万里 孙犁
荷花的芬芳伴着文字的清香
走向遥远
盛开的荷花
一朵一朵 根茎相连
让盛夏变得清凉 让我们看到夏天的朱颜 素面
其实 荷花内心的苦痛
轻易不敢触碰 那一枚枚青涩的莲子
剥开来
也苦若黄连
到底是甜呢,还是苦呢
春风已度,夏日荷花,铁马秋风,沧海明月。本诗集作者用现实主义的笔触,不断拷问生命和生活,揭示生活的真谛和真相。既歌颂一年四季的变换风景,又歌唱风霜雨雪的奇特美丽,歌唱生命和生活的美好,揭示至真至情的人性美。
辑 春风已度 __
1
春 天 __
2
春 天 __
3
春天到来 __
4
春天来了 __
5
春天来了 __
6
拥抱春天 __
7
新春雪花 __
8
春天的笛音 __
9
春天的心事 __
11
春天的祝福 __
13
春日山中 __
16
窗外的鸟 __
17
故乡杏花 __
18
春天走在河边 __
20
四月的田野 __
21
四月的乡村 __
22
五 月 __
23
走进五月 __
25
五月的雨 __
26
五月艾香 __
27
油菜花开 __
28
绽放的月季 __
29
在青春的树林中穿行 __
31
城市的早晨 __
33
庭院前种着一排水杉树 __
34
街头玉兰花开 __
35
南阳担当 __
36
石桥镇的爱情 __
39
从南宁到北海 __
41
种植一座花园 __
42
写在儿子上小学的天 __
44
第二辑 夏日荷花 __
45
宝天曼 __
46
草原雄鹰 __
47
兰 州 __
49
蝈 蝈 __
50
沙 棒 __
51
八月的黎明 __
52
白河鹭鸟 __
53
从陶岔出发 __
55
水帘洞观瀑 __
56
端午祭 __
57
悼屈原 __
59
防护林 __
61
爬墙虎 __
63
樱桃沟 __
64
葡萄架 __
66
关于名字 __
68
想起少年 __
70
荷花开在夏天深处 __
71
鲤鱼跳龙门 __
73
梦想黄河 __
75
诗意的时光 __
77
用洒满阳光的手拧你 __
78
在火车上 __
80
在森林中 __
81
在沙坡头 __
83
置身森林 __
85
中国的自豪 __
87
渴望一片森林 __
90
白河水消了 __
92
火车在高原上奔驰 __
94
第三辑 铁马秋风 __
95
秋天降临大地 __
96
秋天的一棵树 __
98
老区之秋 __
99
桐柏红叶 __
101
秋天的田野 __
102
秋天的身影 __
104
八月桂花香 __
105
十月的阳光 __
107
秋天的菊花 __
109
菊 香 __
110
菊 __
111
日 子 __
112
残 荷 __
113
麻 雀 __
114
考 试 __
115
考官证 __
116
盛世农运会 __
117
白河秋日 __
119
我的杨树 __
121
秋日写信 __
123
河边的秋天 __
124
头顶的呐喊 __
126
白发悲 __
128
青春,正在远去 __
130
在一枚榴果里感念仲秋 __
131
城市的断头树 __
132
寒山寺的夜晚 __
134
秋天,窗外的一棵树 __
135
渭河岸边的芦花白了 __
137
在祖先墓前 __
138
仲秋月明 __
141
洛都花事 __
142
进城的大树 __
143
第四辑 沧海明月 __
145
七 夕 __
146
老 家 __
147
红 薯 __
149
怀 念 __
150
落 红 __
152
落 叶 __
154
立 冬 __
155
大 雪 __
156
古 树 __
157
老渡口 __
159
梅花开了 __
160
莲花温泉 __
161
从北海到南宁 __
162
宝天曼姑娘楼 __
163
宝天曼的夜晚 __
164
不懂的生活 __
165
初冬的河谷 __
166
冬日暖晴 __
167
高速路上的怀念 __
168
2012
年的后一场雪 __
169
山陕会馆 __
171
黄昏的雨 __
173
河边的树 __
174
那些年的爱情 __
175
梦回西林 __
176
山中的树 __
179
夜宿洛阳 __
180
二十年的聚会 __
181
十月的鞭炮声 __
182
山坡上的那些羊 __
183
在郑州喜遇二十年前的同学 __
185
山坡上的树 __
187
我们正在老去 __
188
我得逃回老家去 __
189
十月初一祭先祖 __
191
十二月的黄石庵 __
193
在洛阳偶遇新乡老崔 __
194
细雨飘在信息工程大学 __
195
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厚重,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名人辈出。理清南阳文化发展的脉络,才能更好地探寻南阳文化发展的道路与方向。通过这几年对南阳的了解与感受,我认为文化是南阳突出的城市符号,是南阳未来发展的宝贵资源。
南阳是汉文化的昌盛之地,其标志性无可取代。早在战国时期,南阳就是全国的冶铁中心,农业、手工业都十分发达。西汉时,南阳“商遍天下,富冠海
内”,为全国五大都市之一。东汉时,光武帝刘秀发迹于此,故南阳有“南都”“帝乡”之称。经济的繁荣有力地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昌盛。两汉、三国时期南
阳名人荟萃:张衡的科学成就举世称誉,因而他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以医圣张仲景为代表的汉代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医药文化宝库中的瑰
宝;足智多谋的军事家诸葛亮成为人类智慧的化身。南阳的文学、乐舞、绘画、雕刻等艺术门类异彩纷呈,各领风骚,在整个汉代文化艺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
位。特别是能反映汉代艺术水平的南阳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砖,朴素而不单调,豪放而不粗疏,被世人称为“东方艺术宝库”。
南阳是河洛文化、荆楚文化和秦巴文化的荟萃之地,其多样性特色鲜明。南阳文化既有河洛文化的典重质实,又有荆楚文化的清奇灵巧,还有秦巴文化的苍凉
豪放。这是南阳自古以来优越的自然环境、发达的水陆交通和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决定的。南阳境内河流纵横,山川秀丽,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和
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从春秋战国时期起,南阳郡为秦、楚等国与中原各国的交通枢纽,由关中向江淮此乃孔道,由伊洛向荆襄此乃要冲,既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又是
西北通往东南的必由之路。发达的水陆交通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不仅为南阳的经济繁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更为河洛文化、荆楚文化和秦巴文化在这里的交融与发
展奠定了基础。
南阳是文脉相承的兴旺之地,其稳定性十分罕见。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区位优势,并且较少受到战争的影响,自古以来南阳文化都十分发达,兼容并包,
千姿百态。兴旺的文脉如长河奔流滔滔不息,从未中断。自两千多年前到现在,南阳可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以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
蠡、智圣诸葛亮这“四圣”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人灿若群星;“二十四史”里有记载的南阳历史文化名人超过800
人。到了现当代,南阳名人仍然层出不穷。目前,仅南阳籍两院院士就有19
人,占河南籍两院院士的三分之一。另外,还有以姚雪垠、二月河等为代表的南阳作家群等。
先辈留下的丰厚文化资源为我们开展文化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我们要在传承和保护南阳厚重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创新与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引领
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使文化成为实现南阳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成为南阳城市发展的终极竞争力,这是我们共同的历史使命。人类前行到
今天,“文化是根,文化是魂”的共识更有力地彰显出文化本来应有的鲜明印记。如果说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那么,一个国家对
民族精神的塑造肯定是文而化之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无疑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民族精神形象、直接、生动的体现,而且也考量着人类社
会发展的文明程度。毫无疑问,南阳作家群在南阳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南阳现有作协会员30 人、省级作协会员340
人、市级作协会员450人,其中在全国知名或有相当影响的就有十数人。南阳作家群以整齐的阵容、众多的人数、独特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坛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
线,不仅成为文学豫军的重要力量,而且在中国文坛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是南阳当之无愧的文化名片和南阳人的骄傲,堪称南阳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南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支持南阳作家群的发展。为建设人才队伍,培养文学新人,南阳成立了文学院,加强了《躬耕》杂志、《南阳日报·白
河副刊》等文学阵地的建设,为南阳的文学创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全市广大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群众,创作了一批精品力作。这次
我们从南阳老中青三代作家中遴选出35
位代表,将其优秀作品以“南阳青年作家丛书”和“南阳作家自选集”两套丛书的形式结集出版,这是南阳文学发展史上空前的举措,旨在助推南阳文学创作,全面
系统地展示南阳当代作家的整体实力,为南阳转型跨越、绿色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希望这种助推能够成为南阳作家投身文学创作的新动力,期盼各
位作家在个性化的文学创作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中共南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新会
2015 年11 月19 日
老 家
远离喧嚣 车流 雾霾
亲近树木 花草
在那个偏远的村庄
近的路
就通向我家的老院
但走得多的是别人
墙角的蜘蛛网
能网住我屈指可数的身影
在这个深秋
我忽然决定把将塌的旧院墙推倒
麻雀们被惊扰
蜗牛也远走他乡
我们把花坛拆除
这几年竟成了野草的天堂
只生长构树 毛蔷
桂花树被压得萎靡不振
比米粒小的花苞淡若谷粒
乡亲们重新砌了一道墙
把水泥均匀涂在外面
我的心突然空空荡荡
就想尖叫着冲出人群
不过我很快就笑了
砌过的院墙从里看
红白相间的砖块上还长着苔藓
大胆的鸟儿又来觅食
一只七星瓢虫落在了手腕上
这块泥地还得保留
等我退休了
种菜 养花 侍弄树
收拾人生好时光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