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5121951
本书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后以致文化大革命期间“极左”思潮影响下的历史人物特别是民国人物的研究状况,特别是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进而提出:政治研究和历史研究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以政治研究取代历史研究,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全面、立体、客观,看待一个人物需要看他的一生一世,而不是一时一事,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主要看他对人类的贡献、对民族国家、对人民的贡献。
张宪文教授是国内,也是国际上著名的历史学家,尤其是在中国民国史方面有着很深的研究造诣,也是很多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张宪文教授著述颇丰,主编过《南京大屠杀史料集》(73卷)大型史料集,以及《南京大屠杀全史》(三卷)等研究专著,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有莫大贡献。《民国史巨子--张宪文教授学术生涯纪传(精)》收录了张宪文教授的治史心得和史学成就,其中更有张宪文教授的学术生涯自述、与南大60年的风雨情谊,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以及文学价值,后辈治学者更能从中受益良多。相信此书的出版对于了解张宪文教授的史学世界、人生经历以及南京大学历史学科,尤其是民国史学科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序
一、学术身影
二、学术纪年
三、学术之旅:“我在南大六十年”
四、师门忆述
五、弟子录
六、媒体访谈
编后记
泰山之子
公元1934年10月27日,我出生在山东省泰安县。泰安,寓意国泰民安,历史上曾设州、府,居五岳之首的泰山南麓。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广为流传。泰山道观佛寺遍布,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更为历代帝王封禅祭天的神山。其间的碧霞元君祠,自1759年始,清朝皇帝每年登山祭祀,成为定制。历代帝王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古刹名寺留下众多文物古迹。
我生于泰安南关一个大家族。作为家族长孙,小时候得到爷爷奶奶的百般宠爱。娇惯的孩子常常生病,有人说到庙里认个师父,可免却病灾。家人带我到泰山斗母宫认了师父,排正字辈,取名正海。又因族谱为宪字辈,取名宪文。
小学中学时代,大部分时间处于日伪和国民党统治下。日伪时期,汪精卫的“和平军”开进泰安。听大人说,汪精卫是南京政府的,重庆还有个蒋介石。那时年少,懵懵懂懂,不知他们是干什么的,相互关系如何。
大概是1942年夏天的一个早上,天才蒙蒙亮,就听见家里的狗一阵狂吠,一群日本鬼子(那时我们都这样称呼日本人)持枪闯入家门,把我爷爷和爷爷的五弟带走,关进宪兵队。日军对他们进行拷打,用烧红的烙铁烫其胸背,要他们交代怎样“通八路”的。我爷爷是地方名士,长期服务家乡,家族中虽然人口多,但没有听说哪个人与共产党、八路军有往来。日军抓不到把柄,13天后把我爷爷放回家。那时候我虽年幼,对这件事却记忆深刻。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挺进山东,在各地建立游击区,泰安南部的徂徕山有游击队活动。盘踞泰安的日军多在早上下乡扫荡,傍晚时分匆匆收缩回城,不敢在乡下久留。我常见日军骑着战马狼狈返城的景象。
1943年,我七爷爷送我去徐州念书。当时,父亲在徐州做事,母亲和弟弟、妹妹都随在身边。我和七爷爷乘的火车到滕县、临城问突然停下了,听说前面铁轨被八路军游击队扒掉了。火车停了几个小时,铁轨修好后继续向前开动,眼见路旁倒了几节车厢。新中国成立后才听说这一带当时有著名的铁道游击队活动。50年代,铁道游击队的大队长还到南京大学给学生作过报告,介绍他们当年英勇抗敌的事迹。
1945年8月10日听到广播,说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了!日军有些将领接受不了这一事实,剖腹自杀,以表示效忠天皇。那时我刚刚小学六年级,也懂事了。学校组织学生上街游行,每人手持三角彩旗,欢呼抗战胜利。徐州地处沦陷区,深受日伪统治的苦难,期盼国民政府、国军赶快回来。当时,蒋介石身着戎装的头像满街飞,其威望达于高峰。不少抗战将领成了青少年崇拜的英雄。抗日战争胜利了,经历了八年战争劫难的广大民众,迫切需要重建家园,休养生息。战后中国的发展方向,一度出现和平曙光。可是,蒋介石因坚持一己立场,没有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国共两党未能达成共识,中国大地重燃战火。国共内战三年,我在徐州经历了再临战争的苦难。
抗战胜利的喜悦,瞬间即逝。中央军军纪松弛,接收大员据国库为已有,政府官员掠夺、贪腐,收复区百姓,“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政府拉大了他们与民众的距离。国统区经济不断下滑,危机四伏,政府虽实施金圆券币制改革,却已难挽财政经济崩溃的厄运。决定国民党命运的淮海战役,1948年底在徐州打响。淮海战役进行了两个多月,国民政府所辖部队损失了22个军约55万人,其参战精锐嫡系大部被歼,伤兵、败兵大量流落徐州街头。战争虽然在徐州四郊进行,但城内充满战争气氛。到了夜晚,战场上的照明弹腾空而起,照亮南郊上空。我家老小和邻居们不断躲进院内自挖的防空洞。随着战争的发展,国共双方的战斗转至皖北永城陈官庄、青龙集一带。
徐州解放那天早上,听邻居讲,街上已有不少八路军。那时,我们还不知道八路军、新四军已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仍习惯称其为“八路”。我一个人跑上街,眼见一队队军人走过。他们穿着不那么合体的土布黄军装,显得有些土气。这第一眼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至今记忆犹新。国民党败退,对失掉的城市进行疯狂报复。记得有一天,我奉母命上街购物,忽听警报声响起,我拼命往家跑。这时,敌机已临上空,炸弹像下元宵一样,一串串丢下来,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耀眼。回家后,听说飞机炸了火车站。我家住的顺河街,距火车站不远,炸弹的爆炸声震耳欲聋。我一生经历过三次飞机轰炸。一次是家乡泰安沦陷时,日机轰炸泰城,炸弹就在头上飞过,二叔把我扑倒在空地上。一次是抗战胜利前夕,中国飞机轰炸徐州,我和母亲、弟弟、妹妹每天躲到云龙山。第三次就是上述国共战争期间。P144-145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