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11194876丛书名: 书林守望丛书
内容简介
《书林守望丛书》汇集的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成长起来的十几位出版家在长期为人作嫁的职业生涯中的思想火花、书坛掌故,集中反映了新时期出版工作者的精神风貌,不仅抓住了时代的新变化,也深刻把握了出版职业的新要求。这套丛书的作者,或者长于出版规划,或者长于鉴赏加工,或者长于经营管理,但都有将丰富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的深沉思考。将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总结汇集起来,转化为鲜活的历史智慧和生命依托,对于未来的新型出版人才,无疑具有深远的精神哺育作用。
目 录
自序
编 两栖人生
一、入门从师
“单兵教练”
主编遗风
科普引路人——施镭
二、编辑人生
编辑的责任
编辑的“功夫”
悠悠笔墨情
编辑的积累
三、科学春来
难忘笔会
初识天一
人生楷模
相约《知力》
四、笔墨生涯
从编译起步
艰辛与困惑
对通俗化的探究
尝试“转型”
“另类”科普
作者的悲哀
五、难得机缘
一本新颖的科普刊物
画报化——领风气之先
与年轻人合作
六、“现学现卖”
山沟里学日语
翻译《书写电话》
造访北原安定
七、他山之石
互补与互动
一次写广播稿的经历
邮票与科普
初涉影视
与网络结交
八、策划实践
初尝浅试
《现代电信百科》的策划
点击“e时代”
九、梦回“童趣”
不期而至的机遇
从1%到100%
品牌与信誉的力量
感谢“童趣”
再续前缘
十、“客串”讲坛
开讲《期刊编辑学》
初探“科技写作”
延伸脚下的“路”
十一、情系科普
艰难的起步
志在“搭桥”
友谊与奉献
第二编 雪泥鸿爪
一、有关编辑工作的文章、讲稿和论文
谈“咬文嚼字”
选题——编辑工作的基础
审读与编辑加工
谈科技文章的准确性
从更改栏名说起——谈科普期刊的特色
编辑与高新科技
谈练笔
论编辑能力的培养
悠悠笔墨情——回忆在《电信技术》工作的日子
半个世纪的情结——纪念《电信科学》创刊50周年
二、有关科普创作的文章、讲稿和论文
科普作品的选材
科普文章的编译
科普作品的要求及其写作
对科普图书策划的再认识
网络时代的科普创作
科普的创新
科普精品编创三议
科普图书原创刍议
科普图书的策划
三、科普代表作选录
人类怎样通信
信息媒体的变迁
电信百年
泰坦尼克号与SOS
后记
编 两栖人生
一、入门从师
“单兵教练”
主编遗风
科普引路人——施镭
二、编辑人生
编辑的责任
编辑的“功夫”
悠悠笔墨情
编辑的积累
三、科学春来
难忘笔会
初识天一
人生楷模
相约《知力》
四、笔墨生涯
从编译起步
艰辛与困惑
对通俗化的探究
尝试“转型”
“另类”科普
作者的悲哀
五、难得机缘
一本新颖的科普刊物
画报化——领风气之先
与年轻人合作
六、“现学现卖”
山沟里学日语
翻译《书写电话》
造访北原安定
七、他山之石
互补与互动
一次写广播稿的经历
邮票与科普
初涉影视
与网络结交
八、策划实践
初尝浅试
《现代电信百科》的策划
点击“e时代”
九、梦回“童趣”
不期而至的机遇
从1%到100%
品牌与信誉的力量
感谢“童趣”
再续前缘
十、“客串”讲坛
开讲《期刊编辑学》
初探“科技写作”
延伸脚下的“路”
十一、情系科普
艰难的起步
志在“搭桥”
友谊与奉献
第二编 雪泥鸿爪
一、有关编辑工作的文章、讲稿和论文
谈“咬文嚼字”
选题——编辑工作的基础
审读与编辑加工
谈科技文章的准确性
从更改栏名说起——谈科普期刊的特色
编辑与高新科技
谈练笔
论编辑能力的培养
悠悠笔墨情——回忆在《电信技术》工作的日子
半个世纪的情结——纪念《电信科学》创刊50周年
二、有关科普创作的文章、讲稿和论文
科普作品的选材
科普文章的编译
科普作品的要求及其写作
对科普图书策划的再认识
网络时代的科普创作
科普的创新
科普精品编创三议
科普图书原创刍议
科普图书的策划
三、科普代表作选录
人类怎样通信
信息媒体的变迁
电信百年
泰坦尼克号与SOS
后记
在线试读
编 两栖人生
一、入门从师
1962年,我结束在北京邮电学院五年的大学生活,开始走入社会。
在那个年代,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职业似乎都没有太多的考虑。因为,终都是由国家安排的。服从分配是我们那一代青年的道德标准,也可以说是“底线”。毕业时每个人可以填五个志愿,紧接着一栏便是“愿不愿服从分配”。现在已记不全这五个志愿我都填了哪些单位了,只记得个是想留校当老师,第二个是进北京邮电研究院搞科研。但分配方案公布后,方知是被分到一个与文字打交道的单位——人民邮电出版社。这是我五个志愿之外的去处。既然是自己已表示“服从分配”,什么结果就都应该接受。但我还是想问个明白:从“工程师摇篮”里走出来的人怎么让做文字工作?负责毕业分配的老师给我的回答十分简洁:“你适合做这个工作。”至于为什么“适合”,他没有讲,我也没有继续问,知道问了也得不到回答的。我翻来覆去地想了很多,心想,是不是都是常给校刊写文章惹的“祸”?
邮电学院毕业生分配到出版单位,我们是第二届。对于这个职业当时很多人都不十分了解,更不懂得理工科学生怎么能在编辑出版这一行派上用场,有点担心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不上,而成天把时间耗在改别人稿子里的错别字上。
带着种种疑虑、幻想和朦胧的憧憬,我走进了东四六条人民邮电出版社的一个小院。
小院不大,但却十分精巧。东边是两层的办公楼,分属不同部门的“一百单八将”(当时有员工108人,故戏称之)均在此“安营扎寨”。办公楼前面是个篮球场;西边是平房,简陋的会议室、阅览室、乒乓球室和食堂,还有几间单身宿舍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这里;前边大枣树下住着书记和社长两户人家。小院建筑是一色的灰砖灰瓦,门窗是带标志性的“邮电绿”。不知是哪位富有生活情趣的领导的妙想,楼前屋后遍种了苹果树、桃树、海棠树、枣树,还有一排别致的葡萄架,小院常年花果飘香。到了收获季节,员工们还能品尝到香甜可口的果实。
我们新来的大学生除北京有家的外,全都入住后院的“单身胡同”。胡同里每个小房间只六七个平方米,放下两张床和一张小课桌后所留的空间就不多了。到了冬天,屋子里要生火取暖,这个通常要住两个人的小房间就显得越发拥挤了。
我在“单身胡同”里住了五年,对它特有的韵味至今记忆犹新。早晨我们不用打闹钟,隔壁厨房里鼓风机的一声“怒吼”,所有人都会同时被它唤醒。一天的劳作由此开始,有锻炼的,有念外语的,有清扫庭院的……不到7点,阅览室里出版社那台的苏式电视机便响了起来,那是一些老编辑在听电视讲座。一直到上班铃声响过,小院的西边才安静下来,人们都集中在东边的办公楼里开始一天紧张的工作。晚上也有电视课和会议,偶得闲暇,“单身”们便不放过机会,要在篮球场或乒乓球台上比试一番……
初“入门”这几年的生活虽然艰苦,却富有生气。我感受到了一个文化单位所特有的生活气息和人们为工作而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的氛围。它影响着我,鞭策着我,成了我一生事业无形的动力。
流光荏苒,一转眼40多年时间过去了。我在职的这36年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邮电出版社已四易办公地点,我也随它迁徙,一直没有离开过编辑出版岗位。从一个助理编辑做起,做过编辑、副主编、主编、副总编、代总编和总编,直到1998年退休。从1998年到现在,又过去了近十年时间。这阶段我仍然依恋旧业,始终与以前的老行当藕断丝连。退休后当过七八年的“中国电信网站”总编辑,一年的《中国数据通信》杂志总编辑,除此之外,还策划和写作了十几种书。我不但用一生的时间去了解和熟悉编辑这个行当,还让自己的生命在科普这个领域延伸,取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可以说,我的一生只选择了一个职业——编辑,只做了一件事——“爬格子”。
回首往事,免不了想起那“入门学步”的岁月。因为它影响着我一生的事业和生活轨迹,令我终生难忘。
“单兵教练”
记得在60年代,我刚开始干编辑这一行时,编辑部里就有两个人负责审我的稿,一位是手把着手教我的老编辑,另一位便是主编了。那些年,各行各业都提倡“以老带新”,出版界也不例外。因此,从我当编辑的天起,室里就为我指定了一位“老师”,让我跟着他学编稿。开始一段时间,我编稿要先用铅笔修改,反复改上几遍后再毕恭毕敬地送给“老师”过目。经老师认可后,我再用钢笔或毛笔改定。改动多的或稿面稍有不整洁的,都要重新誊写一遍。每篇稿件都是照此办理。等到凑齐了一期稿,我再把它送到主编的案头,接受主编的审稿。我的位“老师”是王先华,他不仅有大学学历,还有在基层电信部门做技术工作的丰富经验。见习期结束后,我便从他手里接过了“载波”专业的编稿任务,这便成了我日后在《电信技术》杂志的“立身之地”。
“老师”和主编对像我这样的“新兵”,常常是要进行“单兵教练”的。他们对我改过的稿件要作一番“讲评”,指出哪些地方改得好,哪些地方改得不那么好,应该怎么改,等等。这些“讲评”针对性强,理论联系实际,对于我熟悉编辑业务以及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我见习期间,先后接触过两三位这样的“老师”。在我眼中,这些老师都是既有满腹经纶,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的人,因而便十分“虔诚”地,一点一滴地向他们学,不敢有丝毫怠慢。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渐渐被人称为“老编辑”了。于是乎,也责无旁贷地充任起“老师”的角色,先后带过五六位新编辑,这已是后话了。
主编遗风
我所接触的位主编叫佟树龄,社里老的、少的都管他叫“老佟”。没听到人称他“官衔”的,倒常有入直呼他的雅号——“老夫子”。
佟主任为什么得此雅号,我没有考证过,只是通过自己的直觉,认为他确有点像“夫子”。他做事一板一眼,从不马虎一点。给人审稿时总强调找依据、查出处,凡事“要说出个道道来”。特别是对于政治性较强的稿件,他更是慎之又慎。有人说他“胆小”,也有人说他“保守”,但他却闻风不动,仍是一板一眼,依然故我。
开始,我对他那份“抠”劲也很不习惯,认为是多少有点“草木皆兵”。后来,经历的事多了,便渐渐意识到,干我们这一行的,白纸黑字,不“抠”的确不行,不“抠”就可能出问题。有一次,我们《电信技术》杂志把封二栏头上的“自力更生”错成“自立更生”。发现这个差错时,刊物已全部印完、装毕,但差错出在严肃的政治口号上,这是不能容许的,非返上个可。于是全社上下动员,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把刊物上的错一本一本地改正过来,刊物也因此而误期。类似的事,在我当期刊编辑期间及以后,曾发生过多次。究其原因,都是由于“抠”得不够,审得不严。
老佟的身教言传,对我这个新编辑还是很有影响的。我渐渐养成了在编稿和审稿中查资料、找依据的习惯。案头总是放着“词典”、“标准,,一类的工具书,对于文章中任何一个疑点,我都用铅笔做了记号,或查核、或提出问题与作者商榷。搞清一个问题,就用橡皮擦去一个问号,直到把所有问题都解决,心里踏实下来为止。这样的习惯,一直坚持到了今天。
在60年代,国家经济还比较困难,大家拿的都是低工资。很多年,我一直都是拿56元工资,生活过得紧紧巴巴的。老一代的编辑要比我们好一点,有的享受肉和蛋的配给,人称“肉蛋干部”;有的享受糖和豆的配给,人称“糖豆干部”。老佟虽说是“肉蛋干部”,但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比我们重,日子过得也并不宽裕,但对人却很大方。常常听到他在别人困难时解囊相助的事。我自己也亲历过一回,至今难忘。
1969年5月19日,我们坐上一列开往武汉方向的列车,开始下放劳动的生活。由于下放的决定来得如此之突然,以致走得十分匆忙。每个人都要做好一辈子扎根农村的准备,因而带的东西自然也就少不了。像箱子、蚊帐、厚被褥、草帽、军用水壶以及一年四季要用的东西都要备齐,这使得原本便颇有点经济拮据的我感到不堪承受。没想到这种情况被细心的佟主任察觉到了。他走到我跟前没多说什么,硬是往我手里塞了50元钱,说:“你就先用它买点必需的用品吧!”看我有点犹豫,他又劝慰地说:“没有关系的,等将来你有钱了再还我就是了;没有钱也可以不还。”我不知说什么是好,只感到一股暖流在全身流淌着。
……
一、入门从师
1962年,我结束在北京邮电学院五年的大学生活,开始走入社会。
在那个年代,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职业似乎都没有太多的考虑。因为,终都是由国家安排的。服从分配是我们那一代青年的道德标准,也可以说是“底线”。毕业时每个人可以填五个志愿,紧接着一栏便是“愿不愿服从分配”。现在已记不全这五个志愿我都填了哪些单位了,只记得个是想留校当老师,第二个是进北京邮电研究院搞科研。但分配方案公布后,方知是被分到一个与文字打交道的单位——人民邮电出版社。这是我五个志愿之外的去处。既然是自己已表示“服从分配”,什么结果就都应该接受。但我还是想问个明白:从“工程师摇篮”里走出来的人怎么让做文字工作?负责毕业分配的老师给我的回答十分简洁:“你适合做这个工作。”至于为什么“适合”,他没有讲,我也没有继续问,知道问了也得不到回答的。我翻来覆去地想了很多,心想,是不是都是常给校刊写文章惹的“祸”?
邮电学院毕业生分配到出版单位,我们是第二届。对于这个职业当时很多人都不十分了解,更不懂得理工科学生怎么能在编辑出版这一行派上用场,有点担心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不上,而成天把时间耗在改别人稿子里的错别字上。
带着种种疑虑、幻想和朦胧的憧憬,我走进了东四六条人民邮电出版社的一个小院。
小院不大,但却十分精巧。东边是两层的办公楼,分属不同部门的“一百单八将”(当时有员工108人,故戏称之)均在此“安营扎寨”。办公楼前面是个篮球场;西边是平房,简陋的会议室、阅览室、乒乓球室和食堂,还有几间单身宿舍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这里;前边大枣树下住着书记和社长两户人家。小院建筑是一色的灰砖灰瓦,门窗是带标志性的“邮电绿”。不知是哪位富有生活情趣的领导的妙想,楼前屋后遍种了苹果树、桃树、海棠树、枣树,还有一排别致的葡萄架,小院常年花果飘香。到了收获季节,员工们还能品尝到香甜可口的果实。
我们新来的大学生除北京有家的外,全都入住后院的“单身胡同”。胡同里每个小房间只六七个平方米,放下两张床和一张小课桌后所留的空间就不多了。到了冬天,屋子里要生火取暖,这个通常要住两个人的小房间就显得越发拥挤了。
我在“单身胡同”里住了五年,对它特有的韵味至今记忆犹新。早晨我们不用打闹钟,隔壁厨房里鼓风机的一声“怒吼”,所有人都会同时被它唤醒。一天的劳作由此开始,有锻炼的,有念外语的,有清扫庭院的……不到7点,阅览室里出版社那台的苏式电视机便响了起来,那是一些老编辑在听电视讲座。一直到上班铃声响过,小院的西边才安静下来,人们都集中在东边的办公楼里开始一天紧张的工作。晚上也有电视课和会议,偶得闲暇,“单身”们便不放过机会,要在篮球场或乒乓球台上比试一番……
初“入门”这几年的生活虽然艰苦,却富有生气。我感受到了一个文化单位所特有的生活气息和人们为工作而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的氛围。它影响着我,鞭策着我,成了我一生事业无形的动力。
流光荏苒,一转眼40多年时间过去了。我在职的这36年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邮电出版社已四易办公地点,我也随它迁徙,一直没有离开过编辑出版岗位。从一个助理编辑做起,做过编辑、副主编、主编、副总编、代总编和总编,直到1998年退休。从1998年到现在,又过去了近十年时间。这阶段我仍然依恋旧业,始终与以前的老行当藕断丝连。退休后当过七八年的“中国电信网站”总编辑,一年的《中国数据通信》杂志总编辑,除此之外,还策划和写作了十几种书。我不但用一生的时间去了解和熟悉编辑这个行当,还让自己的生命在科普这个领域延伸,取得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可以说,我的一生只选择了一个职业——编辑,只做了一件事——“爬格子”。
回首往事,免不了想起那“入门学步”的岁月。因为它影响着我一生的事业和生活轨迹,令我终生难忘。
“单兵教练”
记得在60年代,我刚开始干编辑这一行时,编辑部里就有两个人负责审我的稿,一位是手把着手教我的老编辑,另一位便是主编了。那些年,各行各业都提倡“以老带新”,出版界也不例外。因此,从我当编辑的天起,室里就为我指定了一位“老师”,让我跟着他学编稿。开始一段时间,我编稿要先用铅笔修改,反复改上几遍后再毕恭毕敬地送给“老师”过目。经老师认可后,我再用钢笔或毛笔改定。改动多的或稿面稍有不整洁的,都要重新誊写一遍。每篇稿件都是照此办理。等到凑齐了一期稿,我再把它送到主编的案头,接受主编的审稿。我的位“老师”是王先华,他不仅有大学学历,还有在基层电信部门做技术工作的丰富经验。见习期结束后,我便从他手里接过了“载波”专业的编稿任务,这便成了我日后在《电信技术》杂志的“立身之地”。
“老师”和主编对像我这样的“新兵”,常常是要进行“单兵教练”的。他们对我改过的稿件要作一番“讲评”,指出哪些地方改得好,哪些地方改得不那么好,应该怎么改,等等。这些“讲评”针对性强,理论联系实际,对于我熟悉编辑业务以及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我见习期间,先后接触过两三位这样的“老师”。在我眼中,这些老师都是既有满腹经纶,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的人,因而便十分“虔诚”地,一点一滴地向他们学,不敢有丝毫怠慢。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渐渐被人称为“老编辑”了。于是乎,也责无旁贷地充任起“老师”的角色,先后带过五六位新编辑,这已是后话了。
主编遗风
我所接触的位主编叫佟树龄,社里老的、少的都管他叫“老佟”。没听到人称他“官衔”的,倒常有入直呼他的雅号——“老夫子”。
佟主任为什么得此雅号,我没有考证过,只是通过自己的直觉,认为他确有点像“夫子”。他做事一板一眼,从不马虎一点。给人审稿时总强调找依据、查出处,凡事“要说出个道道来”。特别是对于政治性较强的稿件,他更是慎之又慎。有人说他“胆小”,也有人说他“保守”,但他却闻风不动,仍是一板一眼,依然故我。
开始,我对他那份“抠”劲也很不习惯,认为是多少有点“草木皆兵”。后来,经历的事多了,便渐渐意识到,干我们这一行的,白纸黑字,不“抠”的确不行,不“抠”就可能出问题。有一次,我们《电信技术》杂志把封二栏头上的“自力更生”错成“自立更生”。发现这个差错时,刊物已全部印完、装毕,但差错出在严肃的政治口号上,这是不能容许的,非返上个可。于是全社上下动员,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把刊物上的错一本一本地改正过来,刊物也因此而误期。类似的事,在我当期刊编辑期间及以后,曾发生过多次。究其原因,都是由于“抠”得不够,审得不严。
老佟的身教言传,对我这个新编辑还是很有影响的。我渐渐养成了在编稿和审稿中查资料、找依据的习惯。案头总是放着“词典”、“标准,,一类的工具书,对于文章中任何一个疑点,我都用铅笔做了记号,或查核、或提出问题与作者商榷。搞清一个问题,就用橡皮擦去一个问号,直到把所有问题都解决,心里踏实下来为止。这样的习惯,一直坚持到了今天。
在60年代,国家经济还比较困难,大家拿的都是低工资。很多年,我一直都是拿56元工资,生活过得紧紧巴巴的。老一代的编辑要比我们好一点,有的享受肉和蛋的配给,人称“肉蛋干部”;有的享受糖和豆的配给,人称“糖豆干部”。老佟虽说是“肉蛋干部”,但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比我们重,日子过得也并不宽裕,但对人却很大方。常常听到他在别人困难时解囊相助的事。我自己也亲历过一回,至今难忘。
1969年5月19日,我们坐上一列开往武汉方向的列车,开始下放劳动的生活。由于下放的决定来得如此之突然,以致走得十分匆忙。每个人都要做好一辈子扎根农村的准备,因而带的东西自然也就少不了。像箱子、蚊帐、厚被褥、草帽、军用水壶以及一年四季要用的东西都要备齐,这使得原本便颇有点经济拮据的我感到不堪承受。没想到这种情况被细心的佟主任察觉到了。他走到我跟前没多说什么,硬是往我手里塞了50元钱,说:“你就先用它买点必需的用品吧!”看我有点犹豫,他又劝慰地说:“没有关系的,等将来你有钱了再还我就是了;没有钱也可以不还。”我不知说什么是好,只感到一股暖流在全身流淌着。
……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