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415399
本书书按照“实际怎么做”到“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思路,构成了层层深入、彼此勾连共计八个章节的完整体系,着力还原培训课程现场实施的全过程,为充分释放并彰显培训师“分享、沟通、启发、力行、察觉、影响”等现场行为的呈现效能,建构了一条有实效、可操作的实践路径。引导培训师在全景观照培训现场的基础上,直面经常遇到的各种问题,借助具体的实例再现场景,手把手教您“深度改善现场培训效果”的一招一式。
本书针对TTT培训师的职业提升、精进,提供系统、全面的指导。不仅停留在表面的技巧介绍,而是从根源出发,通过“剥洋葱”般的梳理过程,寻找隐藏在问题背后*真实的内核,让更多TTT培训师在职业的道路上更上层楼。
以“职业使命的正向价值牵引”为理念
以“成人学习的行为轮辐模型”为依归
以“培训现场的全息呈现模型”为路径
本套丛书包括:
TTT培训师精进三部曲(上):深度改善现场培训效果
TTT培训师精进三部曲(中):构建*有价值的课程内容
TTT培训师精进三部曲(下):职业功力沉淀与修为提升
目录
导读 1
自序 2
目录 3
第一章 “现场全息呈现模型”的运用指南 5
一、为什么要在实践中使用“现场全息呈现模型” 5
二、模型要素之一:分享意愿 6
三、模型要素之二:专业准备 8
四、模型要素之三:价值导向 10
五、模型要素之四:情绪调整 10
六、模型要素之五:职业风范 11
七、模型要素之六:演绎手法 13
八、模型要素之七:应急变通 14
九、模型要素之八:课间交流 15
十、“现场全息呈现模型”持续精进的路径 16
第二章 以“触动学员思考”为指向的内容演绎 17
一、内容演绎的四大法则之逻辑关系 17
二、内容演绎的四大法则之语言情绪 20
三、内容演绎的四大法则之心理与氛围 21
四、内容表达的十二字箴言 22
五、影响内容演绎效果的六字要诀 23
六、主体内容演绎梯度的三种形式 24
七、开场的四大任务及注意事项 25
八、如何选择开场话题与导入方式 26
九、课程进程的起承转合与有效收结 28
十、内容演绎如何做才精彩 29
第三章 培训手法与关键节点 30
一、问题追索:促动学员思考的引擎 30
二、说文解字:别致有趣的另类诠释 33
三、名言警句:权威效应的正向影响 34
四、故事演绎:以小见大的自我观照 34
五、案例研讨:经验反思的实践指引 36
六、视觉素材:多维感官的有效刺激 37
七、场景演示:现实情景的形象再现 39
八、主题研讨:问题剖析的深度互动 40
九、游戏活动:深度体验的自主反思 41
十、偶发事件:直面事实的当头棒喝 42
第四章 培训课堂现场的组织与掌控 44
一、主动营造合适的课堂氛围 44
二、影响课堂氛围与进程的要素 45
三、掌控课堂不能忽视“内功” 46
四、课堂现场掌控的原则与关键 47
五、主动掌控现场的技术方法 48
六、现场异动情形的觉察与处理 49
七、课堂现场的“非常态”情形及应对 49
八、如何有效应对处理学员的问题 51
九、课堂现场进程组织掌控的境界 56
第五章 课前职业准备与点评 57
一、培训师的职业准备要素 57
二、培训师登台亮相前的心理准备 60
三、点评在职业培训中的作用和价值 61
四、围绕培训活动的点评手法 61
五、围绕学员行为的点评手法 63
六、培训师点评功力的养成 64
第六章 基于现场过程的“成人学习行为轮辐模型” 65
一、从“看法”到“说法”:把握职业培训中行为导向学习的特征 65
二、成人学员学习行为的轮辐模型 67
三、理解成人学员的学习动机 69
四、洞悉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 71
第七章 基于企业实践的职业培训 71
一、职业培训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作用 71
二、职业培训的核心维度与指向 73
三、职业培训与传统教育的差异 77
四、教学思维与培训思维的差异 78
第八章 以价值为导向,定位专业培训师 79
一、培训师的信、愿、行 79
二、培训师在企业组织中的角色 80
三、重新认识培训师的编、导、演三重角色 81
四、培训师在课堂现场的角色转换 83
五、基于角色定位的“预先框定”技巧 84
六、培训师的立身之本之一:坚持正向价值的引导 86
七、培训师的立身之本之二:树立服务学员的意识 87
八、培训师的基础职业素养 88
九、培训师的职业能力评价模型 90
十、移动互联网对职业培训的影响与挑战 92
后记 写在后面的几句话 93
推荐语
自与廖老师合作至今十几年来,获得了客户广泛、一致的认可,课程重复采购率达到100%。本书是其身体力行的经验之作,充分体现了“人本、践诺、责任、成长”的培训理念。除实用的技巧之外,尤为重视“内容为王”的培训本质。相信一定能够引领培训师开启一扇全新之门。
——英豪通信行业研究中心 主任 李增利
我喜欢听廖老师的课,TTT让我对自己培训能力有了脱胎换骨的感觉;我喜欢读廖老师的文字,字里行间流露出很深的文学修养,也是我最喜欢的那种,即用最朴素的语言,抒写最真挚的情感,如《静夜思》;我喜欢交廖老师这样的朋友,正直、诚信、有才。
——中移铁通广东分公司集团客户部副总经理 中移铁通高级内训师 陈炼
企业的成功千差万别,但失败的因素大致相同,管理层面与员工层面在价值观业绩观上巨大的分歧,使最终企业的生命力消耗在不产生任何位移的内部矛盾之中。如何改善内部问题,方法很多,TTT就是其中之一。本书是廖老师近二十年实践的经验之作。正所谓“随顺机缘、正本垂范”,只有正心诚意才能成功,才能更好的链接上下,促进企业生命之树常青。
——中国联通陕西分公司运行维护部 省级内训师 段建鹏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TTT读物,也不是简单的职业技能类著作,却是一本教会我们从更宽泛的视角把握培训师从入门到成长到成熟;从技巧到做事到做人的好书。春秋《左传》“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立德就是做人,立功就是做事,立言就是做学问。我认识的廖老师就是这样十几年如一日的死磕一门课程却并非一成不变,用工匠的精神去做唯一的TTT雕刻却坚持与时俱进,这便是立言前先立功,立功前先立德。想了解培训师的成长,进入培训这个圈子并得以立足,这本书不可不读!
——中国移动集团内训师 管理学院特聘讲师 市场教研组副组长 中国移动四川移动攀枝花分公司数据部经理 袁箐
认识并向廖老师学习多年,不得不说廖老师是我见过的,唯一抵得住诱惑,真正专注于TTT这门课程的大师级导师。不认识他的人,没和他学习,是缘分未到;认识他的人,没和他学习,绝对是憾事一件。闻得廖老师将十几年授课经验浇筑成三部著作,拜读过后,再次获益:同样的问题,可以思考的更深;同样的活动,可以发酵的更有价值;同样的事件,可以点评的更加透彻,这,不就是TTT的真谛吗!
——中国电信学院 培训发展与研究经理 左健
十六年前,抛开成功熟悉领域,走进TTT,更作为TTT授权教练专注传播TTT,直至成就为TTT引领者之一,信琳堪为功力沉淀与修为的典范,发掘深度价值链条,创出现场全息呈现模型、课程开发六线模型、持续学习次第精进模型等,诸多品牌企业引为主训导师,好评如潮!期待全国的培训师在信琳等优秀导师的点化帮助下走向成熟,成就卓越!
——TTT中文版权所有人 启能师院院长 明师讲习所校长 刘子熙
自序 目录 节选
自序
成长路上,你的温暖是一抹亮丽的色彩。
所谓“弹指一挥间”,16年前,仅因为试图摆脱某些迷茫、甚至有些被动的选择,竟然一路走到现在。想到未来仍然会在职业培训这条道路上持续前行,是时候静下来回顾一下过往的时光,或问问自己,16年甚至更长时间孜孜以求的动力到底是什么?
在每次《TTT》课程中,我都会不厌其烦地与企业培训师们提及一个话题,就是作为一名企业培训师,是否真切地问过自己,为什么会成为培训师?其中真正的初心动机是什么?通过培训工作实践,到底能够收获什么?如此的询问或追问,事实上也是自己这十几年来始终念念在兹的思考。
毫无疑问,如果要为自己的行为选择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并且理由要显得“高、大、上”,类似“实现自我价值”等说辞似乎最无懈可击。
但问题在于,如果继续追问下去,哪些具体的表现或感受表明自己实现了“自我价值”?是工资收入?学员的认同?还是组织的信赖?抑或是其他原因?
也许这些都是答案,可是,很多看起来美妙的答案往往经不起穷追不舍的追问。比如,难道只有选择或通过培训实践这个平台才能实现上述这些所谓的“价值”?我相信任何人都心知肚明,这个社会上有着数不清的路径都可以实现这些祈愿。因此,追溯到出发的那一刻,然后聆听一路走来的心声,应该是面对未来不再彷徨的关键法门。
许多学员曾经也询问过我,当初(2000年)为什么会放弃拥有较为丰厚收入的工作,选择转型?这的确是一个问题,现在想来,当时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当时的确已经感受到了职业成长的天花板,二是听说做一名职业培训师也可以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因为,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所以,现在回想起来,一个可能正确的选择,不见得需要多少周全的理由,甚至可以很世俗,关键在于能够迈出第一步。两难的是,等自己真正抬起腿来准备前行的时候,就会发现,曾经的想象和所谓的规划并不会因为心愿有多么强烈而顺利达成。
我不想赘述其中的艰难和煎熬。自己在精进中等待,在等待中精进的不断重复和轮回之后,慢慢发现前方的亮光时,蓦然回首,当初的理由似乎变得模糊和遥远了。
那么,必须继续追问的就是:
——既然起初的心愿已经达成,接下来如何面对漫漫前路?
——是继续满足于当初心愿实现的快感?这份快感到底能够持续多久?
——如果这份满足感突然一天变得虚空呢?
——在职业实践中是否有过新的体悟?这份体悟到底又是什么?
——如果没有新的体悟是否会让自己在前行路上逐渐身心疲惫?甚至迟滞不前?
……
如此的叩问,回首走过的路程,发现自己何等幸运。
当有一天,读到冯友兰先生阐述的“人生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时,寂静的心炸响一声惊雷,以此观照自己“初心”,才猛然警觉,原来逐渐得意的仅是“功利境界”而已。那么,到底何谓“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又是一番何种景象?如果继续审问,就会发现,自己进入一个无解的死胡同,即便抵达如此境界又如何?毕竟“人死如灯灭”的观念实在是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
如此纠结的空洞和虚无,开始在相当一段时间成为自己喃喃自语的呓语,犹如在一段伸手不见五指的小巷中独自徘徊,前进?后退?还是原地伫立?当然,现在回想那段日子,也许可以莞尔一笑,而真正直面惨淡背后的真相,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自己的“懦弱”,“懦弱”到虚无,也仍然没有勇气用任何方式结束与世界的连接,所以才仍旧走着,而正是这种看似“懦弱”的行走前行,自己才慢慢体悟到原来所有的风景恰恰来自道路上的风尘。
当自己忽然意识到如此“真谛”时,如“电光火石”般,一下子洞开了所有的迷雾,原来“成长”才是自己真正的原点。于是乎,一切都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无论案前的独自沉思,还是课堂现场的恣意分享;
——无论是对鸡零狗碎的驻足,还是对宏大叙事的关注;
——无论是晨起待舞,还是日落伤感;
——无论是春花秋月,还是夏风冬雪;
——无论是赞誉一片,还是针砭微词
……
都成为“成长”的滋养。
当自己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慢慢就发现,从事职业培训,恰恰是提供给自己滋养的美妙机缘。
——你会因为培训的机缘结识每一个在生命长河中淬炼自己的学员;
——你会发现每一位学员都以他独有的姿态和方式与这个世界进行着有效的连接;
——你更会发现每一次的课程的实践都是自己恣意成长的节点;
……
因为,学员陪伴着你度过了一段又一段的旅程;因为,学员会给予你意想不到的温暖;因为,学员会给到你真实而简单的回应。所有这一切,犹如一面始终在你面前的镜子,至此,你会深刻领悟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之得失”的个中况味,如此,心中充盈,而已。
既然心中充盈,所以,我想说,原来成长路上一路有你!我更想说,原来成长路上,你的温暖就是我生命长河中上苍恩赐的一抹亮丽的色彩!我还想说,生命由此可以精彩,生命由此可以厚实,生命由此可以赋予所谓的意义。
第一章 “现场全息呈现模型”的运用指南
一、为什么要在实践中使用“现场全息呈现模型”
在我们经验性认知中,一般会以为一堂培训课程的效果取决于培训师“讲”得如何,所以,在很多的教科书中,也特别强调培训师的“专业表达”。诚然,对一名培训师而言,良好的“专业表达”能力是教学的基础,也的确能够帮助培训师更好地传递课程内容和相关信息。
但是,作者在十几年的培训实践中更真切和强烈的体会是,如果培训师一味地追求“表达”,能够在课堂现场头头是道,甚至还能“收获”许多学员艳羡的目光。而在学员心中真实的声音往往是,“老师真的很厉害,讲得很好,但这些跟我关系不大”,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学员基本“无感”,也就只能“呵呵”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到底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学员对课程的感受与认知呢?
在进入正题之前,先与大家简单回顾一些作者在早期培训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困惑。
在刚刚从事培训的前两三年,我也曾经和很多培训师一样,特别重视,甚至痴迷于提升、改善自己的“专业表达”能力,试图通过更加出彩的表达,赢得学员的认同与肯定。但是,在我接受学员的某些赞誉的同时,也看到学员在课程结束后的茫然,甚至出现空洞的眼神。寻求反馈的结果,往往也是千篇一律地说,“讲得很好”,再追寻下去,最好的状态就是,“老师,你XXX的那句话太有道理了”之类的回应。起初,我还会有那么一点点的暗喜或骄傲,但是,年复一年,而且在不同的学员身上都只是得到如此类同的反馈之后,我开始陷入一些困惑之中。
——自己讲得真的那么好吗?
——具体好在哪里?
——那些学员“记住”的道理真的那么重要吗?
——难道学员只能从培训课堂当中才能获取这些“道理”吗?
——自己去接受培训,真正感觉到有收获的是那些所谓的“道理”吗?
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到有一天(大概已经是我从事培训工作四五年了),在课程结束之后,我照例询问一些学员的感受,其中一位在课堂现场总是若有所思的学员反馈,才让我顿时醒悟过来,他说,“老师,您的课程对我很多触动,也很有启发,但要说具体是那句话的收获,还真说不上,很多东西等我回去实践以后再琢磨”。等他说完之后,脸上似乎还有那么一点尴尬,也许是觉得没有给我太好的“面子”。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这样的反馈对我来说是多么的宝贵——因为一下子把我此前心中的困惑都解开了。原来,学员接受培训的收获在于得到“触动”与“启发”,更重要的是“回去实践”。
如此看来,之前以“表达”为主要着力点的方式显然有其天然的缺陷,因为“表达”绝大部分情形都属于“单向传播”,甚至是“满堂灌”而已。从此之后,我就一边实践,一边总结,终于发现,一堂能够“触动”、“启发”学员去“实践实践”的培训课程,除了“专业表达”之外,还有更多的影响因素。
作者通过剖析、研究、总结其十几年的培训实践经验发现,学员对一堂培训课程,从感性层面的感受、感知到理性层面的认知、接受、认同,及至转化为工作实践中的指引,除了来自培训师表面、直观的“语言信息”的影响外,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甚至比“语言信息”的影响更加直接、有力。
如果从学员这个角度分析,可以断言,学员在课堂现场的学习是 “全息”(所谓全息,指从潜、显信息总和上看,任一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具体而言,就是同一个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事物发展的大过程与小过程,时间与空间,都存在着相互全息的对应关系;每一部分中都包含着其他部分,同时它又被包含在其他部分之中。)接收、接受并解读多方面信息的过程。
那么,应这一事实,培训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假如一堂培训课程除了重点要考虑的因素外,即课程内容,还有哪些因素会对学员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同层次的影响,进而对培训课程的进程和效果造成综合的影响呢?
正如前文所述,学员之所以会有所“触动”,受到某些“启发”,是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受到培训师单一的语言信息的影响。在现场,还有很多维度释放出来的信息都会影响到学员对课程或培训师的感受、认知及判断。与此同时,学员作为成年人,就具有各种的工作与生活经验,而且也会有相对独立的思考能力。
所以,我们必须确信,培训师在课堂现场的所有表现或任何表现,都会成为学员对课程进行判断的依据,与上面提到的“全息”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检视培训师在课堂现场可能对学员产生不同角度和层次影响的因素,我们总结发现,培训师在以下八个方面的行为表现,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员对培训课程的感受、认知、体会及对课程内容的思考深度和广度,继而形成学员对课程的综合评价与反馈。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分别为分享意愿、专业准备、价值导向、情绪调整、职业风范、演绎方法、应急变通和课间交流。我们把这八个方面对课程产生的作用力综合起来称之为“现场全息呈现模型”,如图1-1所示。
图1-1 培训现场的“全息呈现”模型
对一名培训师来说,只有在上述八个方面都“竭尽全力”,才有可能让一堂培训课程最终实现精彩呈现。
二、模型要素之一:分享意愿
我们知道,做好某项工作(或一件事),除了具备一定的方法和相关技能外,一个必要的前置条件就是从事该项工作的人,要有足够强烈的意愿。放在培训课程的实施工作上,也不例外。
这里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驱使我们对某项工作产生“意愿”的内在动机(或说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就此问题,作者曾经在主训的《TTT》课程中,询问过很多的培训师(包括企业内部培训师和社会上的职业培训师),坦率地讲,听到的反馈大多是一些“标准答案”。比如,“锻炼自己,提升综合能力”、“为企业做出更好的贡献”、“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等,诸如此类。虽然,不能说这样的回应有什么错误,如果细究,我们会发现这些所谓的“理由”都太过冠冕堂皇。因为,上述这些目的(或称为目标)并不是只有通过培训工作才能实现,既然其他类型的工作也可以实现,要想在培训工作中保持持续的内动力恐怕就会显得有些牵强了。
反言之,一项工作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工作而存在,一定是有其本身内在的价值。由此思路展开,相信培训师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检视了。就作者本人而言,虽然也不排除因为从事培训工作能够达成上述这样一些可能向好的结果,甚至包括能够挣点钱。但是,真正让自己兴奋的是在课堂现场与学员共同“分享”的那份快乐,只有自己能够切身体会到这种独有的快乐,才可能真正全身心投入进去。这是我们强调“分享意愿”重要性的一个理由。
另外一个理由就是,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身体力行”是培训师很重要的一项品质。在培训课程现场,学员能够观察培训师的言行举止,进而判断培训师是“真心愿意分享”,还是“出于完成任务而分享”。
作者十几年的培训实践经验表明,任何一位学员在来不及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深入了解之前,就已经通过对培训师“分享意愿”的观察与判断,对将要展开的培训课程进行着各种可能性的“预测”。如果培训师表现出强烈的“分享意愿”,就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牵引和正向影响的作用,这就对课程的顺利推进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回到培训课堂实践的场景中,作者认为培训师的“分享意愿”有其非常具体的表现层次,如图1-2所示。
图1-2 培训师的分享意愿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作为培训师如何践行“分享意愿”的表现层次?到底可以通过哪些行为来彰显其良好、积极的“分享意愿”?
一、“用心感受”层。指培训师来到培训现场之后,专注于现场所有的人和事,尤其是注意观察陆续进入教室的学员的细微行为表现。比如,表情、言语、动作,包括学员之间对课程期待与猜测的交流、对培训现场环境的反应与评价,甚至是否擅自调换座位、是否更换座椅,乃至喝什么类型的茶水饮料等。在这一层面,培训师需要注意,不一定要过多介入到学员的具体言行之中,可以经由角色置换的思路,假定自己是这次参与学习的学员,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期待与反应?
二、“用情感召”层。我们有必要相信,所有来到现场的学员,其内心深处对培训课程必然有所期待,可能基于过往的经验,会夹杂一些“无所谓”的态度。这个时候,如果培训师能够主动与有类似“情绪”的学员进行课前或课间的交流,也许能够发现学员的一些新的兴趣点,从而借助这些兴趣点转换为课程内容的一些补充,有时真的能够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作者的培训实践中,经常有学员在课程结束后反馈说,“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多么认真对待这次课程,甚至都已经准备好很多请假的理由,但是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能够如此用心的坚持下来。”所以,我们可以非常确切地说,培训师与学员之间的关系,就是“用真情换真心”。
三、“语言交流”层。指培训师除了在课堂上的分享、沟通外,也要在课间、用餐等一切可能的时间里主动与学员交流,甚至可以沟通一些与课程本身关联度并不高的话题,进一步向学员释放自己的善意和积极分享的意愿。
四、“行动示范”层。除了极个别主题的课程培训外,其实,绝大多数培训课程对于培训师来说,都有着很高的示范要求。学员在课堂现场,很多时候不仅“听”培训师怎么讲,更的是“看”培训师是怎么做,做得如何?
比如,在一些通用素质类的课程现场,培训师不仅要引导学员“应该怎么做”,更是要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示范“实际可以这么做”。
如果培训师言行一致,相信必然能够让更多的学员从内心信服。值得注意的是,培训不是“说服”的过程,而是让学员“信服”的过程。
总之,培训师的“分享意愿”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全情投入的还是应付任务的,是专注用心还是意兴阑珊,学员都可以通过对培训师的行为表现进行判断。即便这种判断不见得正确或理性,事实上都会影响学员对该培训课程及培训师本人的预判和期待。一旦学员对培训师的“分享意愿”做出负面、怀疑的判断,无论培训师有多么渊博的知识、多么深厚的功力、多么“精彩”的演绎,都不大可能对学员产生正向的牵引,更遑论吸引学员的兴趣或注意力了。
三、模型要素之二:专业准备
“现场全息呈现模型”中的第二个要素是“专业准备”,如图1-3所示。
图1-3 培训师的专业准备
对于一名培训师来说,“专业准备”的重要性无需赘言。所以,接下来交流的是“专业准备”到底包含哪些层面和范畴。
根据冰山模型理论,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被别人评价为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肯定不仅因为呈现在别人面前的那些“技能(或知识)”。换言之,一个能够让别人感受到有较高专业程度的人,必定有“职业底蕴、职业基础以及职业素养”在内的深厚积累。
所以,培训师的“专业准备”也同样包含“可见的”(职业表现)和“不可见的”(职业底蕴、职业基础、职业素养)两个层级的素养。
先探讨最为深层的部分,即培训师的“职业底蕴”,作者认为至少包含“社会阅历、业务实践与理论基础”三个方面的积累。
首先,我们知道,参加职业培训的学员都是成年人,都具备一定的(即便是程度不同)社会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经验,并且会通过这些经验形成自己对世界、人生及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认知与看法(一般称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将自己的这些认知和看法与培训师所宣导的观念、看法进行对比,并且只有在与其有共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触发学员,引导学员进行思考,也只有在学员产生了自主思考之后,才会有接受和认同的可能。所以,由此就要求培训师能够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及学习的过程中,多一些观察和思考,并且学会在这些看起来庸常的日子里,发现一些人们普遍都可能遇到或关注到的人和事,及其背后的可供进一步探究的节点,从而做出自己的分析与判断,逐步形成自己的一些理念或方法。如果长期坚持,培训师就能够积累相当丰富的“社会阅历”。
其次,培训师的“业务实践”能力是其能够结合真是工作场景的决定性因素,向学员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并且向学员提供一些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方法和技巧。需要强调,这里指的“业务实践”,既有真实的,也有虚拟的。任何一名培训师都不大可能具备所有“业务实践”能力,并经历其主讲课程内容的所有、“真实的”实践。这就要求培训师要加强自身“虚拟的”实践训练,即是培训师要善于观察,并把握一切可以学习的时机,不断积累“间接的”实践经验,从而夯实自己的职业底蕴。
最后,“理论基础”是掌握程度,这将直接影响到培训师所讲内容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坦率地说,不知道是现在社会普遍浮躁的风气所致,还是其他的一些(比如,培训师自身的认知观念)原因,有些培训师在“理论基础”层面的积累真的是让人“不敢相信”,作者曾经结识一些培训师,甚至连自己所讲主题课程要涉及的基本理论框架都一无所知。试想,这样的培训课程,这样的培训师又怎么可能让学员信服呢?所以说,如果真心想做好一名合格或优秀的培训师,无论如何都需要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尤其是企业组织运营管理可能涉及领域的基本理论架构。
关于“专业准备”的第二个层级就是“职业基础”,包括“专业培训和心智模式”。
在培训实践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特别有趣又无奈的现象,很多人都以为只要有较好的口才和业务经验就能做好一名培训师,如果仅停留在“传声筒”的层面,当然也无可非议。但是,作为一项有较高专业要求的职业,作者仍然坚持认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培训师应该接受一些专业的训练。
很多培训师有着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甚至在所属专业领域具有相当的造诣,出于工作任务的需要,在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情况下,也能够非常“自然、随意”地完成一次培训课程。这当然无可厚非。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培训师毕竟是一项有着较高专业要求的职业。
我们知道,一位专业人士的职业成长会经过三个阶段,即由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然随意。也就是所谓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过程。而在这一成长过程中,接受专业、规范的训练,必定能够有助于提高培训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水准。
与此同时,一名培训师学会主动去调整、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所谓心智模式是指深植我们心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组织及周围世界每个层面的假设、形象和故事。并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摘自《百度百科》词条)也很重要。诚意推荐大家可以认真研读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书中有较为详尽的关于“心智模式”的论述。
第三个层面的“专业准备”就是“职业素养”了(参见本书第七章的相关内容)。在此,需要重点强调,所有的职业素养最终都会透过日常的行为习惯得以显现,这就要求培训师能够自觉建立并养成一些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最后一个层面,就是我们平时都特别关注和重视的“职业技能”,因为“职业技能”的水平最终决定和影响“职业表现”。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前述几个“看不见的”的积累很重要。但是,所有这些积累,最终都需要通过某些形式或方法向学员展现,并且能够让学员产生兴趣。比如,如何将课程内容演绎得更加精彩,以期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引导到学员更深入地参与到课程中来等。
当然,培训师的“专业准备”是一个持续精进的过程。
一方面,是因为社会每天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尤其是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与迭代更新,由此衍生出新的生活方式和新兴行业。一名培训师应该时刻保持对这些变化的警觉和敏锐的嗅觉,不断更新自身的观念与方法。另一方面,所谓“学无止境”。一个人的功力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培训师长期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如此循环往复,最终达成螺旋式上升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职业底蕴越来越深厚。
四、模型要素之三:价值导向
“现场全息呈现模型”中的第三个要素是培训师的“价值导向”(参见本书第七章的相关内容)。在此,主要从培训师自身心性养成的角度强调培训师这一职业,同样可以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八个字来一言蔽之。
所以,如何做好自身的心性修为也是培训师的日常功课之一。就作者的个人经验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智慧与告诫,即便在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甚至指导践行的作用。
比如,《中庸-二十》中提到治学的方法与路径,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再比如,《尚书-皋陶谟》中说,“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应该对培训师在“为人处世”的分寸把握上,亦有非常具体的指导方向。如此等等,均可以成为培训师孜孜践行的指南。
五、模型要素之四:情绪调整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现场全息呈现模型”中的“情绪调整”要素。
在这里,作者不想也无意把大家带到抽象的理论“迷宫”里面,再者,心理学等相关专业亦对此有更为系统、详尽的论述。任何一名培训师都有必要学习、掌握与此有关的知识与技能,所以作者将依循自己的经验,谈谈具体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笼统地说,培训师在课堂现场的“情绪调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负面情绪管理”和“情绪的工具化运用”。
首先,是“负面情绪管理”。同样有大致两种比较常见的情形,一方面是面对现场学员,因为压力(或称之为某些担忧)而引发过度紧张的情绪的管理;另一方面,在课程推进过程中,因为一些“非常态”状况的发生而引发的“负面情绪”。
比如,培训师遭遇学员的专业挑战,甚至是恶意挑衅;
比如,培训师因为自身准备不足造成内容遗忘;
比如,学员无意或有意制造一些麻烦等,都有可能导致培训师产生急躁、羞愧、甚至是愤怒等,这样一些现象严重影响课程的推进,甚至会产生负面的情绪。
面对这些可能影响培训师对课堂进程把控的负面情绪,总体建议是“冷处理”,即不要轻易被这些表面的“事情”所左右,更没有必要采取“即时、直接”的措施进行所谓的“处理”。更重要的是要按照自己此前课程设计时的基本思路,让课程能够稳步推进。如果实在情形比较糟糕,培训师也可以使用适度“示弱”的方法,向学员坦诚自己的诚意及真实的想法和看法,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对学员作一些善意的提醒。
必须强调,一旦出现上述某些情形,培训师应该第一时间检视自己的不足,而不是把所谓的“错误”归因到学员身上去。当然,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多时候更需要培训师洞察现场情况,因应具体场景而采用更加细腻的处理方法。
其次,是“情绪的工具化运用”的层次。因为这次对培训师的功力有比较高的要求,而且也蕴含较大的风险,作者并不主张培训师轻易尝试。所以,仅做简单介绍。
所谓“情绪的工具化”,就是培训师能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收放有度的掌控,并借助一些相对激烈的情绪作为培训的手段,对学员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
一般而言,在正常的课堂现场中,出现能够使用这种培训方法的机会并不多,但是,如果出现(通常是用正常的引导方法已经完全无效,甚至学员的某些行为有开始变得更加恶劣的趋势时,比如,学员无视课堂基本纪律,总是随意走动,或严重迟到,或长时间私下交流与课程无关的事情等)某些情形,培训师也要切记,所有的手段都必须基于事实,而且发心善意。同时,可以将可能对学员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陈述,千万不能对学员进行人格或品行上的指责。
需要进一步强调,之所以提出“情绪工具化运用”的观点,或称之为培训方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即培训师本人需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高度的“敬畏”,只有“敬畏”才能产生正向的力量,才能真正让学员“信服”,否则,就有可能被学员解读成“莫名其妙”的发脾气。如此,当为培训师的立身之本。
六、模型要素之五:职业风范
从培训实践经验的反馈来看,培训师的“职业风范”也是“现场全息呈现模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而且,学员可以通过培训师的“职业风范”表现,对培训师的专业水平或职业化程度进行评判。
总体来讲,培训师在培训课堂现场的站位、身型、眼神、声音、手势及步伐等都是影响职业风范的要素,如图1-4所示。
图1-4 培训师的职业风范
从培训实践中观察到的情形来看,培训师这个职业群体,在“职业风范”方面还有着很大的改善与提升空间,作者也曾经询问过一些培训师,为什么不是那么在意自己的职业风范?收到较多的反馈有如下几种。
一是觉得“不修边幅”比较随意、自然;
二是认为学员更关注课程内容,至于培训师的衣着打扮和举止风范也许学员并不会介意;
三是想改善,但不知道从何入手。
先看看“随意、自然”的想法。毫无疑问,“随意、自然”的状态是每一名培训师都应该去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境界。可问题在于,“随意、自然”也有不同的层次。如果仅停留在毫无专业痕迹的“随意、自然”状态,就不太合适,因为不经意的行为就有可能让人看成是“随便”。试想,如果培训师给学员留下的是“随便”的印象,怎么可能让学员对培训师产生基本的信任和认同,更无从谈起“信服”了。
那么,怎么达成有专业感觉的“随意、自然”状态呢?其中必须经过按照职业规范要求的“刻意”的反复培训,直到形成习惯。培训师的“职业风范”是由“不自觉”到“自觉”到“自信”,再到“自由”,然后“自在”,最后到“自然”的过程。
至于第二种反馈,有必要进行一些梳理和分析。
学员到底会不会对培训师在课程现场呈现的衣着打扮和举止风范进行评判,甚至由此做出一些判断?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而且,现实的生活经验也清楚地表明,我们对别人形成的第一印象,取决于外在可见的衣着打扮和行为举止。因为得体的衣着打扮和动静有度的行为举止,除了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人对其职业认同感的体现,甚至是自身修养的外在表现。至少,在作者的培训实践中,就有不少学员会关注一些这样的细节,比如,以下几种现象。
——眼镜的镜片是否干净?
——衣着是否干净整洁?是否大方、协调并与场景氛围融合?
——是否有一些琐碎的小动作?等。
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培训师在课堂现场的“职业风范”到底包含哪些要素。
一般而言,培训师的“职业风范”分为“静态的”和“动态的”两大类。
“静态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衣着打扮(基本要求:职业正装,大方得体、协调融合)。
(2)站位(一般建议培训师登台亮相的时候,一定要站到前台的正中央,并且保证全场学员都能够在自己目光笼罩的范围之内);。
(3)身型(主要由培训师的站姿决定,基本要求:平立等肩,抬头、收腹、挺胸,并且尽量做到腿部、臀部、腰部肌肉绷紧)。
“动态的”主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手势(总体要求:幅度尽可能大一些,以保证舒展大方;高度以齐胸以上为宜;频率以尽量小,以避免琐碎、小气。同时,还有一些有一定含义的规范、标准手势,比如,交流:男士里合,单手以掌的形状,从外侧向内画弧。女士外展,单手以掌的形状从胸前向外画弧展开;区分:手掌侧立,做切分状;指明:手掌自然并拢,伸展手臂指向目标;制止:竖掌,并且掌心朝外往前推;倾听:将一只手搭在另外一只手的肘部内侧,同时,另外一只手手臂竖起,手掌自然合拢;激情:单手或者双手攥紧拳头扬起或者分别放置肩部上方,有节奏地摆动;拒绝:掌心向下,做轻缓下压的动作)。
(2)步伐(基本要求是“步步为营”,即每走动几步就要停下来站定,同时需要主要步幅适中、频率轻缓)。
(3)声音(主要包括音量、语速、语调、语词、重心和停顿六大要素)。
(4)眼神(主要包括交流、启发、鼓励、提醒、警示等不同的含义,运用的技法有“触”,指的是培训师只注视某一位学员的时候;“罩”,指的是培训师用眼神笼罩全场的时候)。
上述这些“职业风范”要素的总体要求是:正、定、亲、缓、稳。
作为“现场全息呈现模型”中的一个要素,需要强调,“职业风范”的塑造与改善是习惯养成的过程。虽然,我们都知道习惯养成的21次法则,但是,能够驱动自己去养成某些习惯的内在动力是我们是否从内心相信这样的习惯对自己有足够多的好处。
所以,对培训师而言,无论是“职业风范”,还是其他需要不断改善、提升的技能或方法等,“内观”往往比“外摄”更能够提供持续而恒久的动力,并且成为我们持续前行、不断精进的灯塔和航标。
七、模型要素之六:演绎手法
一堂培训课程的效果,虽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课程内容的演绎,无论是学员还是培训师,会重点关注。所以,“现场全息呈现模型”中的“演绎手法”也成为需要重点研究和探讨的要素,如图1-5所示。
图1-5 培训师的演绎手法
在介绍“演绎手法”的相关要旨之前,我们需要用心理解并体悟,关于成人学员学习思路与方法的一句话,即“投入多少,收获多少;参与多深,领悟多深”。
具体的意思,一方面,成人学员是否投入精力与心思,或投入了多少,是决定其收获或收获多少的中央前提。另一方面,是其收获的主要标志是对课程内容的领悟,而决定领悟程度的前提又是其课堂参与的程度。
既然如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学员在课堂现场“投入”的精力与心思会受哪些因素影响?其“参与”课程内容的体验与思考又会受哪些因素影响?
作者在培训实践中观察发现,除了学员之间的个体差异外,起着非常重要,甚至是关键性作用的是培训课程的主导者——培训师。而培训师在对学员可能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中,其对课程内容的“演绎手法”,也就是通过哪些更加具体的方法或手段,进一步牵动、带动、引导、启发、鼓励学员投入并参与其中?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从表面上看,学员似乎只是在“听”课程内容,但实际上,学员恰恰是通过“看、听、问、做、思”等多种感知功能,去“判读、理解、消化、体会、领悟”课程内容。为此,在“演绎手法”上,作者提出两个说法,即是“多感度”和“多维度”。
首先,是“多感度”。从字面上看,指培训师在演绎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要充分并且调动学员的多项感知功能(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直觉、知觉),从而激活学员的心思,牵引学员的注意力,并由此强化学员对课程内容的认可与理解。要达成这样的效果,自然就对培训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能够对课程内容进行清晰的、有层次的表述外,运用其他更多的培训方法(在后面的章节中,将会详细介绍一些常见培训方法的运用),以刺激学员调动其他的感知功能,就显得极为重要。与此同时,培训师对课程内容的“多维度”演绎也成为一个重要方向和思路。
那么,什么是“多维度”呢?简单来说,就是“点、线、面、时、空”五个字。指当培训师提出某一观点、理念或方法的时候,除了在“点”的角度进行必要的阐述与解释外,更重要的是由此抽象的“点”延展到具象或形象的“线”和“面”的维度上,甚至进一步扩展到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从而让学员明白并接受“点”上的理念、观点之所以成立,是因为有足够多维度的事实或现象在佐证。
以下例子重点说明此理念。
在作者的《TTT》课程上,其中有一个着重、反复强调的理念,在培训师具备了一定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前提下,如果把课程做得更好、更精彩,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就是学会讲“废话”。如果仅提出这个说法,相信很多培训师和学员都会“一脸茫然”,甚至“莫名其妙”。因为在他们过往的经验认知里,培训师更需要讲“干货”,为什么要讲“废话”?“废话”不是浪费学员的精力和时间吗?所以,必须就此观点,展开看起来“很啰唆”的演绎,描述一些大家都能感同身受的,生活或工作中的场景,引导他们分辨“主料”与“配料”的关系,从而链接到培训课程中“主体内容”与支撑“主体内容”的其他内容之间的关系上来,触动学员进入自主思辨思考的状态,并且通过一些追溯询问的手段,帮助学员理解并尝试着接受此观念。如此这般,学员最后恍然大悟,原来讲“废话”的好处正在于此。
最后,需要重点提示,如果要实现课程内容演绎的“多维度”,从而激发学员的“多感度”学习,唯一的改善路径就是,作为培训师,不能仅满足于对课程内容的表面的、理论的理解,而是需要培训师透过理论的指引,尽可能还原到产生理论的原本场景中。
一句话,“理论专家要做的事情是将具象的转为抽象,而培训师要做的事情恰恰相反,即把抽象的还原成具象的”,如此,是为“演绎”。
八、模型要素之七:应急变通
“现场全息呈现模型”中“应急变通”,相信没有任何培训师会怀疑其在课堂现场的重要性。即便我们一再强调,在课程实施前要尽可能做好最充分、最细致的准备,但是,仍然需要做好面对异常情况的心理准备,并且掌握一些应对异常情况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在课堂现场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从大的方面讲,应该包括“人、事、物”三种类型。
首先,是比较容易应对或处理的“物”的异常情况,比如,音响(话筒)出现异常、投影突然中断、电脑突然死机等,一般建议培训师不必完全中断课堂进程,采取一些替代性措施继续课程即可。
至于“事”的异常情形,也和“人”相关联,有可能因为培训师组织掌控的疏忽(需要培训师增强自身组织掌控意识和技能的提升)。另外的可能是因为学员有某些无意或有意的行为,造成课程没有按设计的进程路径有序推进。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我的总体建议是“冷处理”,培训师需要在第一时间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因此而流露出懈怠、厌烦或生气的情绪,尽量保持正常的节奏和一贯的情绪流。同时,可以给出一些必要的暗示,或借助现场比较正向的学员的力量,以强化“正向氛围”来淡化“负向氛围”。凡是试图维护权威和形象,以“保护面子”为导向或目标的任何措施,都是培训师的大忌。
我们可以借助古人的智慧:“人出巧词,诚以接之;人出厉词,婉以答之;人出谑词,默以待之。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依照这样的思路去应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需要特别强调,“人使气,我以理屈之”中的“理”,指 “理智、理性”而不是与学员去争辩“道理”。
总之,“应急变通”的基本原则是“相信学员的发心是善意的”,另外,也需要培训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持续精进自身的修为。
九、模型要素之八:课间交流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课间交流”这个要素,如图1-6所示。
图1-6 培训师的课间交流
在作者十几年的培训实践中,始终重视并坚持在课间时间里,与学员的互动交流。总结下来,加强与学员的“课间交流”,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1)建立互动关系(可以强化培训师与学员之间平等互动的关系,让学员能够从另外的角度对培训师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建立培训师更加立体的形象)。
(2)了解(学员)个体差异(虽然课程实施之前都会有一些需求调查与分析,但是更加具体的、可见的,尤其是学员的个体差异需求,将会使课程的推进找到更多的切入点,能够对课程的推进起到非常好的润滑作用)。
(3)捕捉偶发事件(如果能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捕捉到现场真实发生的人和事,并且与课程内容进行链接,将会对现场学员产生非常有价值的触动)。 (4)调整培训节奏(通过交流,及时听到学员对课程内容及形式、方法等方面的反馈,以便培训师在后面的环节采取必要的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员的需求,这也是培训师“服务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
(5)改善课堂氛围(通过课间比较随意、随性的交流,可以打破培训师与学员之间可能存在的微妙的“隔阂”或“界限”,建立两者之间更为融洽的关系,从而影响并改善课堂氛围)。
(6)提供增值信息(培训师也可以借助课间交流,回应(答)学员一些可能不一定与课程主题相关的问题,向学员提供一些课程内容之外的服务)。
那么,“课间交流”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其中,有六个关键词非常重要,分别是“主动、热情、包容、坦诚、同理、谦恭”。
所谓主动,培训师不能在学员面前显得高高在上,就一些家常话题,与学员交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释放、表现自己的热情。与此同时,非常重要的一点,要学会包容学员的不同看法或观点,即便培训师并不认同也没有必要试图去争辩,况且每个人的成长背景及身处的具体环境都各不相同,出现不同的说法,本就非常正常。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坦诚的态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另外,培训师还应该对学员抱有同理心,尽可能去理解学员在某些特定场景中可能做出的反应。最后最为重要,培训师不能有高高在上的做派,而是要谦恭,毕竟术业有专攻,培训师与学员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二者要有相互学习、与学员共同成长的良好、开放的心态。
总之,培训师应该牢记,“为学员提供服务,而且是尽可能让学员满意的服务”。这也是培训师职业素养高低的重要议题之一。
十、“现场全息呈现模型”持续精进的路径
接下来,与读者诸君进一步交流,有效实践“全息呈现”及其持续精进的路径。
本章开篇,我们主要从培训师的角度,探讨了为什么提出“现场全息呈现模型”这一理念。如果继续细究下去会发现,其实,从学员的角度看,也同样存在“全息学习”的可能。
俗话说:“以一斑窥全豹”,就是这个意思,成人学员能够(只要培训师引导得当)因为某一个信息、观点或课堂中出现的场景,而引发学员联想起其他的事情,所谓“举一反三”、“因小见大”、“触类旁通”。如果培训师能够充分调动起学员的能动性,相信一堂培训课程的价值就不仅停留在显性的课程内容层面,也必定能够给到学员更多的启发与思考。
为此,作为培训师,首先应该接受并逐步建立这样的理念认知,即在课堂现场,培训师的任何行为表现都是培训课程实施的有机组成部分,学员对培训师的专业认同不仅在于课程内容本身。
其次,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坚持从实践出发,并且通过实践不断地调整、改善,精益求精。任何一名培训师的成长必定要经历一些不同的阶段,包括照猫画虎、机械模仿的入门手段,到灵活运用的熟能生巧,再到融会贯通的收放自如,然后进入自主创新的悟化因应状态,最后才能进入得心应手的随缘契机的自如、自在、自然状态。关于“现场全息呈现”的有效精进实践路径,如图1-7所示。
图1-7 “现场全息呈现”的有效精进实践路径
以上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培训师付出艰辛的努力。
在努力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给自己足够的耐心,在实践中,我们通过观察会发现,有很多的培训师总是一味地追求培训形式或培训技巧的运用,甚至以为只要形式新颖、技巧娴熟,一切就万事大吉了。
而事实上,最终能够帮助技巧或手段发挥正向效应的恰恰是培训师内在功力的积累与磨砺,包括尽可能广博的知识架构,持续精进、不断提升的人文修养及哲学思维的历练,甚至是宗教情怀的滋养,都应该是比单纯的技能技巧更为重要的东西。这就需要培训师始终保持学习的热忱,拥有开放、接纳的胸怀。
所谓“学习、学习、再学习;精进、精进、再精进”,并且能够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人和事,养成深入反省、纵深思考的习惯。
所以,古人告诫我们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最后,作者把“现场全息呈现”的最好境界称为“着意尝来淡,随缘得处佳”。只要培训师能够秉持初心的赤诚,发心的善念,随缘尽心,必能渐入佳境。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