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1412502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的教学大纲和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进行编写而成。主要内容包括:感光材料的基本构造、分类和保存;冲洗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各种药液的典型配方;感光材料的各项感光特性及其在摄影中的应用。此外,为了介绍彩色感光材料的内容,还介绍了光和色的基础知识。由于涉及的内容实践性很强,因而力求兼顾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读者既能较系统地了解有关的基础知识,又可在感光材料的拍摄和冲洗制作等方面掌握应用的基本规律。有关章的后面安排了一些实习教程,目的就是使初学者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实际操作印证有关的知识,培养、训练关于分析和把握画面技术质量的基本技能。
本书可作为高校摄影专业的一本专业基础课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业余摄影爱好者的一本自学参考书。
本书可作为高校摄影专业的一本专业基础课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业余摄影爱好者的一本自学参考书。
目 录
第一章 感光材料的种类与构造
1-1 概述
一 感光材料的发展沿革
二 常用摄影术语简介
1-2 感光材料的种类
一 感光胶片(载体为透明的片基)
二 照相纸
1-3 黑白感光材料的构造
1-4 片基与乳剂层的组成及特性
一 片基的组成与特性
二 乳剂层的组成及其特性
1-5 感光材料生产过程概述
一 乳剂制备
二 涂布
三 整理加工
1-6 感光材料的保存
第二章 黑白感光材料的冲洗
2-1 曝光和潜影
一 潜影的形成
二 潜影的衰退与加强
2-2 显影的原理
一 显影的实质
二 化学显影与物理显影
2-3 显影液的成分及常用药品
一 显影剂
二 促进剂
三 保护剂
四 抑制剂
五 其它辅助成分
2-4 显影液的配方及其特性
一 微粒显影液
二 超微粒显影液
三 高清晰度显影液
四 增感微粒显影液
五 软调显影液
六 高反差显影液
2-5 显影速度显影程度与影像质量
一 显影速度与显影程度
二 底片影像质量分析
2-6 定影和水洗
一定影液的成分及典型配方
二 定影速度与定影液的消耗
三 水洗
2-7 各种冲洗方法
一 常规冲洗法和停显处理
二 双浴显影法
三 高温显影法
四 快速显影法
五 单浴显影一定影法(显定合一)
六 反转冲洗法
2-8 减薄 加厚与调色
一 减薄
二 加厚
三 调色
第三章 黑自感光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3-1 感光特性曲线
一 曝光量和密度
二 感光特性曲线
3-2 感光测定的基本过程
一 曝光
二 冲洗
三 测量密度
四 绘制特性曲线和求取性能数据
3-3 灰雾密度
一 灰雾密度的意义
二 过期胶片的使用
3-4 反差系数y
一 反差
二 反差系数
三 y在摄影中的应用
四 平均斜率G
3-5 感光度S
一 感光度与其确定的依据
二 几个重要的感光度标准
三 摄影实用感光度实验
3-6 宽容度L
一 宽容度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二 宽容度在摄影中的应用
3-7 感光材料的细部再现特性
一 颗粒性和颗粒度
二 分辨率
三 清晰度和锐度
四 模量传递函数(MTF)
3-8 感色性
一 感色性及其分类
二 分光感光特性测定和感色性实验
三 感色性的应用
3-9 各种因素对感光性能的影响
一 乳剂固有特性的影响
二 保存过程的影响
三 显影条件的影响
四 曝光条件的影响
3-10 对黑白负片性能的综合认识及其选用
3-11 照相纸的性能
一 感光度
二 反差特性
三 最大密度
四 耐冲性
第四章 光和色
1-1 三原色视觉原理和加色效应
一 电磁波和可见光
二 人眼视觉的生理机制
三 三原色视觉原理
四 加色效应
4-2 物体对光的吸收和减色效应
一 物体对光的吸收特性
二 减色效应
三 光源的颜色对物体色的影响
4-3 视觉适应
一 亮度适应
二 色觉适应
4-4 色的基本特征与表征方法
一 色的三个基本特征
二 色的表征方法
第五章 彩色感光材料的构造和冲洗
5-1 多层彩色感光材料的构造
一 各种彩色感光材料的基本构造
二 乳剂层及其排列顺序
三 成色剂
四 其它构造层
5-2 多层彩色感光材料的成色过程
一 经彩色负片制作照片的成色过程
二 彩色反转片的成色过程
5-3 多层彩色感光材料的冲洗
一 冲洗药液的成分及常用药品
二 彩色感光材料的冲洗过程
三 柯达克洛姆彩色反转片的加工原理
第六章 彩色感光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6-1 彩色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
一 彩色胶片的感光测定概述
二 彩色负片的感光特性
三 彩色反转片的感光特性
四 彩色照相纸的感光特性
6-2 乳剂性能及使用条件对色平衡的影响
一 乳剂性能的影响
二 拍摄条件的影响
三 显影的影响
四 保存条件的影响
6-3 彩色画面制作中的配光校色原理
一 画面偏色的原因
二 加色法的配光校色
三 减色法的配光校色
6-4 DX编码系统及其作用
一 信息板与直读性条码注释
二 照相机自动识别码
三 暗盒条码
四 潜影条码
五 片头穿孔码
第七章 非常规彩色感光材料
7-1 银漂法彩色感光材料
7-2 波拉彩色一步法感光材料
1-1 概述
一 感光材料的发展沿革
二 常用摄影术语简介
1-2 感光材料的种类
一 感光胶片(载体为透明的片基)
二 照相纸
1-3 黑白感光材料的构造
1-4 片基与乳剂层的组成及特性
一 片基的组成与特性
二 乳剂层的组成及其特性
1-5 感光材料生产过程概述
一 乳剂制备
二 涂布
三 整理加工
1-6 感光材料的保存
第二章 黑白感光材料的冲洗
2-1 曝光和潜影
一 潜影的形成
二 潜影的衰退与加强
2-2 显影的原理
一 显影的实质
二 化学显影与物理显影
2-3 显影液的成分及常用药品
一 显影剂
二 促进剂
三 保护剂
四 抑制剂
五 其它辅助成分
2-4 显影液的配方及其特性
一 微粒显影液
二 超微粒显影液
三 高清晰度显影液
四 增感微粒显影液
五 软调显影液
六 高反差显影液
2-5 显影速度显影程度与影像质量
一 显影速度与显影程度
二 底片影像质量分析
2-6 定影和水洗
一定影液的成分及典型配方
二 定影速度与定影液的消耗
三 水洗
2-7 各种冲洗方法
一 常规冲洗法和停显处理
二 双浴显影法
三 高温显影法
四 快速显影法
五 单浴显影一定影法(显定合一)
六 反转冲洗法
2-8 减薄 加厚与调色
一 减薄
二 加厚
三 调色
第三章 黑自感光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3-1 感光特性曲线
一 曝光量和密度
二 感光特性曲线
3-2 感光测定的基本过程
一 曝光
二 冲洗
三 测量密度
四 绘制特性曲线和求取性能数据
3-3 灰雾密度
一 灰雾密度的意义
二 过期胶片的使用
3-4 反差系数y
一 反差
二 反差系数
三 y在摄影中的应用
四 平均斜率G
3-5 感光度S
一 感光度与其确定的依据
二 几个重要的感光度标准
三 摄影实用感光度实验
3-6 宽容度L
一 宽容度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二 宽容度在摄影中的应用
3-7 感光材料的细部再现特性
一 颗粒性和颗粒度
二 分辨率
三 清晰度和锐度
四 模量传递函数(MTF)
3-8 感色性
一 感色性及其分类
二 分光感光特性测定和感色性实验
三 感色性的应用
3-9 各种因素对感光性能的影响
一 乳剂固有特性的影响
二 保存过程的影响
三 显影条件的影响
四 曝光条件的影响
3-10 对黑白负片性能的综合认识及其选用
3-11 照相纸的性能
一 感光度
二 反差特性
三 最大密度
四 耐冲性
第四章 光和色
1-1 三原色视觉原理和加色效应
一 电磁波和可见光
二 人眼视觉的生理机制
三 三原色视觉原理
四 加色效应
4-2 物体对光的吸收和减色效应
一 物体对光的吸收特性
二 减色效应
三 光源的颜色对物体色的影响
4-3 视觉适应
一 亮度适应
二 色觉适应
4-4 色的基本特征与表征方法
一 色的三个基本特征
二 色的表征方法
第五章 彩色感光材料的构造和冲洗
5-1 多层彩色感光材料的构造
一 各种彩色感光材料的基本构造
二 乳剂层及其排列顺序
三 成色剂
四 其它构造层
5-2 多层彩色感光材料的成色过程
一 经彩色负片制作照片的成色过程
二 彩色反转片的成色过程
5-3 多层彩色感光材料的冲洗
一 冲洗药液的成分及常用药品
二 彩色感光材料的冲洗过程
三 柯达克洛姆彩色反转片的加工原理
第六章 彩色感光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6-1 彩色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
一 彩色胶片的感光测定概述
二 彩色负片的感光特性
三 彩色反转片的感光特性
四 彩色照相纸的感光特性
6-2 乳剂性能及使用条件对色平衡的影响
一 乳剂性能的影响
二 拍摄条件的影响
三 显影的影响
四 保存条件的影响
6-3 彩色画面制作中的配光校色原理
一 画面偏色的原因
二 加色法的配光校色
三 减色法的配光校色
6-4 DX编码系统及其作用
一 信息板与直读性条码注释
二 照相机自动识别码
三 暗盒条码
四 潜影条码
五 片头穿孔码
第七章 非常规彩色感光材料
7-1 银漂法彩色感光材料
7-2 波拉彩色一步法感光材料
在线试读
1 密度
这里仅谈及黑自感光材料。粗略地理解,密度就是感光材料在曝光、冲洗后变黑的程度。‘在一定冲洗条件下,拍摄的画面中曝光多的部位变黑的程度大,即密度大;曝光少的部位变黑的程度小,即密度小。一般情况下在底片上产生的影像明暗和被摄体的明暗是相反的,常称这种影像为“负像”。影像密度的大小除和曝光有关外,还和冲洗条件有关。
2 反差和影调
反差是指景物或影像的明暗对比的状况,明暗对比强烈者称反差大,明暗对比平淡者称反差小。一般地说,景物晴天时反差大,阴天时反差小;感光材料中负片影像的反差小,正片和照片的影像反差大。
影调也称调子,它是对影像的反差和密度大小综合地、定性地描述。影响影调的主要因素是反差。影像反差大称影调硬,反差小称影调软。正像总体密度大称影调暗(低调),正像总体密度小称影调亮(高调)。
3 感光度
感光度是感光材料对光照的敏感程度的衡量标志。拍摄同一景物时,使用感光度高的胶片,应曝光较少(用较短的曝光时间或较小的光圈),使用感光度低的胶片,应曝光较多(用较长的曝光时间或较大的光圈)。
这里仅谈及黑自感光材料。粗略地理解,密度就是感光材料在曝光、冲洗后变黑的程度。‘在一定冲洗条件下,拍摄的画面中曝光多的部位变黑的程度大,即密度大;曝光少的部位变黑的程度小,即密度小。一般情况下在底片上产生的影像明暗和被摄体的明暗是相反的,常称这种影像为“负像”。影像密度的大小除和曝光有关外,还和冲洗条件有关。
2 反差和影调
反差是指景物或影像的明暗对比的状况,明暗对比强烈者称反差大,明暗对比平淡者称反差小。一般地说,景物晴天时反差大,阴天时反差小;感光材料中负片影像的反差小,正片和照片的影像反差大。
影调也称调子,它是对影像的反差和密度大小综合地、定性地描述。影响影调的主要因素是反差。影像反差大称影调硬,反差小称影调软。正像总体密度大称影调暗(低调),正像总体密度小称影调亮(高调)。
3 感光度
感光度是感光材料对光照的敏感程度的衡量标志。拍摄同一景物时,使用感光度高的胶片,应曝光较少(用较短的曝光时间或较小的光圈),使用感光度低的胶片,应曝光较多(用较长的曝光时间或较大的光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