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7513730
内容简介
胡晓明主编的这本《美的观点与中国文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古代文论中关于“美”的研究,有“中国古代自然诗中的自然美学”、“审美阐释的维度——王阳明良知本体论与西方两种良知学说的比较论析”、“腴辞云构,夸丽风骇——《文心雕龙》之《七发》批评辨析”等文章。
目 录
编辑部报告中国古代自然诗中的自然美学中国美学“意境”说“意义域”之开放性构成及其学理渊源审美视域中的本体与存在——王阳明良知本体论与西方两种良知学说的比较论析起承转合结构论:从诗学到文章学腴辞云构,夸丽风骇:《文心雕龙》之《七发》批评辨析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心雕龙》诗性智慧研究论谢灵运对美的观点简文帝的文章观——以《与湘东王书》为中心 ◆诗学与哲人史家、政治学◆论《诗经》的二度创作《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的会通化成中唐人宋时期的“道统”与“文统”程朱理学与诗学的内在冲突及其会通试论晚明文学家卓人月之文学观从个体性情到天下精神——黄宗羲诗学中的唐宋之争叶燮以“温柔敦厚”为诗本体的思想分析翰林院与晚清宋诗运动佛禅义理与《红楼梦》中的“真假”观念“清出于老”:论冈村繁对陶渊明诗歌的研究三十年来《毛诗正义》文艺思想研究述略建设性·包容心·民族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综述
在线试读
中国美学“意境”说“意义域”之开放性构成及其学理渊源
李天道
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一种浓重的超验性与神秘性特征,审美意义域营构追求神气横逸、自然率性、似花非花、恍惚朦胧,要求不仅要有诗的精神和性情,而且更要有诗意的抒写与呈现,并最终构成具有诗性内质的“意境”。“意境”意义域的营构必须注重诗性的感悟,注重于与对这种感悟的诗性传达。如果说西方美学注重的是意义境界的稳定性、确定性和逻辑性,那么,中国传统美学则注重“意境”意义域的空灵性、包容性和模糊性,尤其倾向于“意境”意义域营构的诗意性和开放性,以“意境”构筑的态势追求其张力和弹性,追求味象超象、意在言外。当“意境”的超验性直观性及其对意在言外的推崇以“意境”构筑的流程呈现时,则倾向于诗意境域呈现的空灵性和精粹性。它以冲淡自然、“象外”之“象”的姿态向本然“还原”。这就是钟嵘所说的“文已尽而意有余”。其所追求的是蹈光揖影,抟虚成实,用境域显现出“在场者”,但其目的是让此“在场者”不仅指涉它自身,同时还指涉“不在场者”,并因此使之“到场”。因此,可以说,“意境”的构筑流程应该是中国传统美学所特有的构筑流程和构思流程,应该是对传统文化所主张的“言不尽意”、“大象无形”、“有无相生”、“大音希声”与“大美无言”的生动体现。
……
李天道
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一种浓重的超验性与神秘性特征,审美意义域营构追求神气横逸、自然率性、似花非花、恍惚朦胧,要求不仅要有诗的精神和性情,而且更要有诗意的抒写与呈现,并最终构成具有诗性内质的“意境”。“意境”意义域的营构必须注重诗性的感悟,注重于与对这种感悟的诗性传达。如果说西方美学注重的是意义境界的稳定性、确定性和逻辑性,那么,中国传统美学则注重“意境”意义域的空灵性、包容性和模糊性,尤其倾向于“意境”意义域营构的诗意性和开放性,以“意境”构筑的态势追求其张力和弹性,追求味象超象、意在言外。当“意境”的超验性直观性及其对意在言外的推崇以“意境”构筑的流程呈现时,则倾向于诗意境域呈现的空灵性和精粹性。它以冲淡自然、“象外”之“象”的姿态向本然“还原”。这就是钟嵘所说的“文已尽而意有余”。其所追求的是蹈光揖影,抟虚成实,用境域显现出“在场者”,但其目的是让此“在场者”不仅指涉它自身,同时还指涉“不在场者”,并因此使之“到场”。因此,可以说,“意境”的构筑流程应该是中国传统美学所特有的构筑流程和构思流程,应该是对传统文化所主张的“言不尽意”、“大象无形”、“有无相生”、“大音希声”与“大美无言”的生动体现。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