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149584
内容简介
本专著以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冷战”局面的形成为界,把百年来国外鲁迅译介和研究的历史分作“冷战前时期”、“冷战时期”和“冷战后时期”来叙述;同时,根据20世纪国际地缘政治的基本格局,把译介、研究鲁迅的国家分作“日本及其他远东国家”、“苏联及其他东欧国家”、“美国、西欧等国家”,以及这3大国家体系之外的“亚、非、拉国家”4个群落来考察。这样,就在纵的历史(时间)维度和横的空间维度内,建构起了一个阐释国外鲁迅译介、研究历史和现状的整体框架。
目 录
引论 百年来鲁迅在域外的传播与世界“中国学”的现代转型
第一编 “冷战”前时期:鲁迅在域外传播的发端
第一章 鲁迅在日本传播的发端与初步展开
第一节 鲁迅在日本中国学界的登场及其作品的日译情况
第二节 隔膜与融通:访问记、回忆录和传记中的鲁迅
第三节 思想·文本: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论评
第四节 竹内好的《鲁迅》及其他
第五节 增田涉的《鲁迅的印象》及其
第二章 鲁迅在朝鲜、越南等远东国家的传播
第三章 鲁迅在欧洲和北美国家的传播
第四章 鲁迅在苏联和捷克的传播
第二编 “冷战”时期:鲁迅在域外传播的全面展开
第一章 鲁迅在日本传播的全面拓展
第一节 本时期鲁迅在日本传播的基本面貌
第二节 本时期鲁迅在日本传播的热点问题
第三节 丸山舁的鲁迅研究
第二章 鲁迅在韩国、越南等远东国家的传播
第一节 鲁迅在韩国、朝鲜的传播
第二节 鲁迅在东南亚国家的传播
第三章 鲁迅在欧美、大洋洲国家传播的变化
第一节 鲁迅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传播
第二节 鲁迅在西欧、北欧和南欧国家的传播
第四章 鲁迅在苏联、东欧国家的传播
第一节 鲁迅在苏联传播的泛意识形态化
第二节 鲁迅在东欧国家的传播与“捷克学派”的形成
第五章 鲁迅在南亚、西亚、非洲和拉美国家传播的多种形态
第三编 “冷战”后时期:鲁迅在域外传播的深化
第一章 鲁迅在日本传播的新变
第一节 本时期鲁迅在日本传播的基本面貌
第二节 丸尾常喜和藤井省三的鲁迅研究
第二章 鲁迅在韩国传播的深化
第三章 鲁迅在欧美、大洋洲国家传播的深入
第一节 鲁迅在北美和大洋洲国家的传播
第二节 鲁迅在西欧、南欧国家的传播
第四章 鲁迅在俄罗斯、捷克等东欧国家的传播
第五章 鲁迅在新加坡等亚非拉国家的传播
结语 鲁迅在域外传播的区域格局、重要学派及其对鲁迅遗产的理解问题
参考文献(精编)
第一部分:外文文献
第二部分:译为中文的域外鲁迅研究文献
第三部分:中国学者关于域外鲁迅研究的评介文献
后记
第一编 “冷战”前时期:鲁迅在域外传播的发端
第一章 鲁迅在日本传播的发端与初步展开
第一节 鲁迅在日本中国学界的登场及其作品的日译情况
第二节 隔膜与融通:访问记、回忆录和传记中的鲁迅
第三节 思想·文本: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论评
第四节 竹内好的《鲁迅》及其他
第五节 增田涉的《鲁迅的印象》及其
第二章 鲁迅在朝鲜、越南等远东国家的传播
第三章 鲁迅在欧洲和北美国家的传播
第四章 鲁迅在苏联和捷克的传播
第二编 “冷战”时期:鲁迅在域外传播的全面展开
第一章 鲁迅在日本传播的全面拓展
第一节 本时期鲁迅在日本传播的基本面貌
第二节 本时期鲁迅在日本传播的热点问题
第三节 丸山舁的鲁迅研究
第二章 鲁迅在韩国、越南等远东国家的传播
第一节 鲁迅在韩国、朝鲜的传播
第二节 鲁迅在东南亚国家的传播
第三章 鲁迅在欧美、大洋洲国家传播的变化
第一节 鲁迅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传播
第二节 鲁迅在西欧、北欧和南欧国家的传播
第四章 鲁迅在苏联、东欧国家的传播
第一节 鲁迅在苏联传播的泛意识形态化
第二节 鲁迅在东欧国家的传播与“捷克学派”的形成
第五章 鲁迅在南亚、西亚、非洲和拉美国家传播的多种形态
第三编 “冷战”后时期:鲁迅在域外传播的深化
第一章 鲁迅在日本传播的新变
第一节 本时期鲁迅在日本传播的基本面貌
第二节 丸尾常喜和藤井省三的鲁迅研究
第二章 鲁迅在韩国传播的深化
第三章 鲁迅在欧美、大洋洲国家传播的深入
第一节 鲁迅在北美和大洋洲国家的传播
第二节 鲁迅在西欧、南欧国家的传播
第四章 鲁迅在俄罗斯、捷克等东欧国家的传播
第五章 鲁迅在新加坡等亚非拉国家的传播
结语 鲁迅在域外传播的区域格局、重要学派及其对鲁迅遗产的理解问题
参考文献(精编)
第一部分:外文文献
第二部分:译为中文的域外鲁迅研究文献
第三部分:中国学者关于域外鲁迅研究的评介文献
后记
在线试读
第一编 “冷战”前时期:鲁迅在域外传播的发端
第一章 鲁迅在日本传播的发端与初步展开
第二节 隔膜与融通:访问记、回忆录和传记中的鲁迅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核心人物,鲁迅备受日本文化界的关注;然而在不同的心灵镜面上所显现出的鲁迅影像是千姿百态的。在鲁迅生前,来自日本的猎奇者、崇拜者蜂拥而至,随后他们写下了形形色色的访问记;当鲁迅去世后,更多的追悼文、回忆录和传记年谱继续着对他的思想和文本的深刻解读或曲解误读。灵犀相通的解读固然能够把鲁迅推向更高的学术境界,但曲解误读除了证明分属不同民族之间的心灵之隔膜难以打破外,却也把解读者、接受者的内心世界及其所属民族文化自身的问题呈现了出来。
丸山昏迷(1894-1924),原名丸山幸一郎,1919年来到中国,曾在北京大学旁听鲁迅讲授《中国小说史略》课程,与周氏兄弟交游,1922年起担任北京的日文刊物《北京周报》的记者。在1922年4月23日和1923年4月1日《北京周报》的第14期和第59期上,丸山昏迷发表《周作人氏》和《周树人氏》两篇对周氏兄弟的访问记。第一篇文章虽然以周作人为主角,但也以四百多字的篇幅介绍周树人的中国小说史研究和周氏兄弟的外国文学翻译事业,不过遗憾的是,文章始终没有提到作为作家的鲁迅及其文学创作情况。第二篇访问记才真正以文学家的鲁迅为主角,重点介绍鲁迅在日本的受教育情况,以及他放弃医科学业从事外国文学翻译的情况。文章披露了鲁迅在仙台医专时被某些日本同学诬为事先从教授处获得考题的事件,需要强调的是,这比鲁迅本人在《藤野先生》(1926年12月发表)中首次写到此事早了三年多。丸山昏迷的文章给了鲁迅的创作很高的地位:“在现代中国,鲁迅的小说,无论是在文章的艺术魅力方面,还是在文章的洗练简洁方面,都远远地超过了其他许多作家。”
……
第一章 鲁迅在日本传播的发端与初步展开
第二节 隔膜与融通:访问记、回忆录和传记中的鲁迅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核心人物,鲁迅备受日本文化界的关注;然而在不同的心灵镜面上所显现出的鲁迅影像是千姿百态的。在鲁迅生前,来自日本的猎奇者、崇拜者蜂拥而至,随后他们写下了形形色色的访问记;当鲁迅去世后,更多的追悼文、回忆录和传记年谱继续着对他的思想和文本的深刻解读或曲解误读。灵犀相通的解读固然能够把鲁迅推向更高的学术境界,但曲解误读除了证明分属不同民族之间的心灵之隔膜难以打破外,却也把解读者、接受者的内心世界及其所属民族文化自身的问题呈现了出来。
丸山昏迷(1894-1924),原名丸山幸一郎,1919年来到中国,曾在北京大学旁听鲁迅讲授《中国小说史略》课程,与周氏兄弟交游,1922年起担任北京的日文刊物《北京周报》的记者。在1922年4月23日和1923年4月1日《北京周报》的第14期和第59期上,丸山昏迷发表《周作人氏》和《周树人氏》两篇对周氏兄弟的访问记。第一篇文章虽然以周作人为主角,但也以四百多字的篇幅介绍周树人的中国小说史研究和周氏兄弟的外国文学翻译事业,不过遗憾的是,文章始终没有提到作为作家的鲁迅及其文学创作情况。第二篇访问记才真正以文学家的鲁迅为主角,重点介绍鲁迅在日本的受教育情况,以及他放弃医科学业从事外国文学翻译的情况。文章披露了鲁迅在仙台医专时被某些日本同学诬为事先从教授处获得考题的事件,需要强调的是,这比鲁迅本人在《藤野先生》(1926年12月发表)中首次写到此事早了三年多。丸山昏迷的文章给了鲁迅的创作很高的地位:“在现代中国,鲁迅的小说,无论是在文章的艺术魅力方面,还是在文章的洗练简洁方面,都远远地超过了其他许多作家。”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