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不仅力图反映由编辑、印刷、管理、发行、版权及书籍装帧等图书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关注文字、复制技术、载体的发明、发展对出版事业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将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网络出版等多种出版形式的发展史纳入研究的视野,同时。对以前研究相对薄弱的版权保护、经营管理、出版教育等问题。也进行比较系统的论述,以开辟出版史研究的新领域。拓宽出版史的对象和范围。
本书各卷在中国出版史史料发掘方面用功尤深,考证、补充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史料。这些新史料和新发现,对于拓展中国出版史研究的视野,对于中国文化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均具有重要价值。
本书以历史的客观性为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基础,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对于中国出版史上一系列重大史实及理论问题进行总结性研究,并力图作出具有说服力的回答;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基础上,将出版活动放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以社会史的视野。从出版的角度,对中华文明发展史进行全面的解读,把图书史、印刷史、文字史等各个出版史分支学科整合到“出版史”的框架内,由此在立意、结构、行文等方面形成出版史所独有的学术风格,以初步确立出版史研究的新范式。
本书各卷在中国出版史史料发掘方面用功尤深,考证、补充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史料。这些新史料和新发现,对于拓展中国出版史研究的视野,对于中国文化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均具有重要价值。
本书以历史的客观性为中国出版史研究的基础,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同时,对于中国出版史上一系列重大史实及理论问题进行总结性研究,并力图作出具有说服力的回答;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基础上,将出版活动放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以社会史的视野。从出版的角度,对中华文明发展史进行全面的解读,把图书史、印刷史、文字史等各个出版史分支学科整合到“出版史”的框架内,由此在立意、结构、行文等方面形成出版史所独有的学术风格,以初步确立出版史研究的新范式。
目 录
章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出版活动的萌芽
节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传播活动
第二节 汉字的产生
第三节 原始图书典籍的出现
第二章 原始编辑出版活动的出现和发展
节 商朝和西周的概况
第二节 商周时期的原始图书典籍
第三节 原始编辑活动的出现
第四节 早期史官与原始的编辑出版活动
第五节 商周时期原始编辑出版活动的特点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编辑出版活动
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出版环境
第二节 出版活动的发展
第三节 编辑出版活动取得发展的原因
第四节 战国时代的简牍及其形制
第四章 秦朝的出版活动
节 秦朝的文字统一工作
第二节 “焚书坑儒”与秦朝文化政策
第三节 秦朝的编辑出版活动
第五章 两汉出版的历史背景与整体特征
节 两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况
第二节 两汉的文化政策及其对出版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两汉出版的历史分期与整体特征
第六章 两汉时期的图书编校与出版活动
节 两汉图书典藏与编校机构
第二节 西汉的图书聚散与编校活动
第三节 东汉的图书聚散与编校活动
第四节 两汉时期的图书流通与贸易活动
第七章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图书
节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哲学著作
第二节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文学著作
第三节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史学著作
第四节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科技著作
第五节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字书和工具书
第六节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宗教著作
第八章 两汉时期的出版物形制与文字载体
节 竹木简牍与缣帛
第二节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第九章 先秦两汉时期的著名图书编撰(辑)家
节 先秦著名图书编撰(辑)家
第二节 两汉著名图书编撰(辑)家
第十章 先秦两汉的出版与社会
节 先秦两汉出版在中国出版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先秦两汉的出版思想
第三节 先秦两汉出版的特点
附录一 先秦两汉出版大事记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节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传播活动
第二节 汉字的产生
第三节 原始图书典籍的出现
第二章 原始编辑出版活动的出现和发展
节 商朝和西周的概况
第二节 商周时期的原始图书典籍
第三节 原始编辑活动的出现
第四节 早期史官与原始的编辑出版活动
第五节 商周时期原始编辑出版活动的特点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编辑出版活动
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出版环境
第二节 出版活动的发展
第三节 编辑出版活动取得发展的原因
第四节 战国时代的简牍及其形制
第四章 秦朝的出版活动
节 秦朝的文字统一工作
第二节 “焚书坑儒”与秦朝文化政策
第三节 秦朝的编辑出版活动
第五章 两汉出版的历史背景与整体特征
节 两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况
第二节 两汉的文化政策及其对出版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两汉出版的历史分期与整体特征
第六章 两汉时期的图书编校与出版活动
节 两汉图书典藏与编校机构
第二节 西汉的图书聚散与编校活动
第三节 东汉的图书聚散与编校活动
第四节 两汉时期的图书流通与贸易活动
第七章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图书
节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哲学著作
第二节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文学著作
第三节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史学著作
第四节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科技著作
第五节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字书和工具书
第六节 两汉时期编辑出版的宗教著作
第八章 两汉时期的出版物形制与文字载体
节 竹木简牍与缣帛
第二节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第九章 先秦两汉时期的著名图书编撰(辑)家
节 先秦著名图书编撰(辑)家
第二节 两汉著名图书编撰(辑)家
第十章 先秦两汉的出版与社会
节 先秦两汉出版在中国出版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先秦两汉的出版思想
第三节 先秦两汉出版的特点
附录一 先秦两汉出版大事记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在线试读
章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出版活动的萌芽
(远古至公元前1600年夏亡)
出版是人类文明活动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不同的古代文明孕育了不同的出版历史活动,出版是古代人类传播活动日益高级化和复杂化的产物;另一方面,不同的出版历史活动又促进了各自文明的发展,出版作为高级阶段的传播形式不断地推动文明的进步与流传。中国古代出版历史活动就是在中华文明形成以后开始萌芽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中华古代文明沃土的滋润和早期中国传播活动的发展,中国古代出版活动不可能发芽、成长和结果。追溯中国古代出版活动的起源,必须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传播活动的发展说起。
在出版活动产生以前,人类主要通过口耳相传和简单的符号记录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保存,但是由于口头语言和原始符号记录受到时间、空间和内容的限制,人类的许多早期活动资料很难保存下来。而早期的出版活动产生以后,人类文明才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出版活动的萌芽和出现,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从此以后,出版活动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华文明的更大发展。
……
(远古至公元前1600年夏亡)
出版是人类文明活动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不同的古代文明孕育了不同的出版历史活动,出版是古代人类传播活动日益高级化和复杂化的产物;另一方面,不同的出版历史活动又促进了各自文明的发展,出版作为高级阶段的传播形式不断地推动文明的进步与流传。中国古代出版历史活动就是在中华文明形成以后开始萌芽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中华古代文明沃土的滋润和早期中国传播活动的发展,中国古代出版活动不可能发芽、成长和结果。追溯中国古代出版活动的起源,必须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传播活动的发展说起。
在出版活动产生以前,人类主要通过口耳相传和简单的符号记录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保存,但是由于口头语言和原始符号记录受到时间、空间和内容的限制,人类的许多早期活动资料很难保存下来。而早期的出版活动产生以后,人类文明才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出版活动的萌芽和出现,也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从此以后,出版活动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华文明的更大发展。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