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84464丛书名: 当代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典型百村调查
章 概况/1
节 亚东县概况/1
第二节 下司马镇概况/15
第三节 春丕村的历史沿革/17
第二章 基层组织/24
节 基层组织概况/28
第二节 民主法制/50
第三节 规章制度/67
第四节 工作规划/81
第三章 经济/84
节 农业/84
第二节 畜牧业/94
第三节 林业/95
第四节 副业/100
第四章 宗教信仰/101
节 古老的苯教遗风/101
第二节 藏传佛教信仰/103
第三节 自然生态观/109
第五章 民风民俗/112
节 禁忌/112
第二节 衣食住行/117
第三节 社会礼仪/130
第四节 丧葬习俗/135
第五节 婚姻与家庭/137
第六节 节日/149
第六章 各项社会事业/155
节 文化娱乐/155
第二节 教育/158
第三节 医疗卫生/167
第四节 社会救助/174
第七章 边境贸易/177
节 春丕村与茶马古道/177
第二节 春丕村与边境贸易/183
附录一 专题报告/197
专题报告一 春丕村的边境贸易调查报告/197
专题调研报 告二发展特色经济,促进村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18
附录二 访谈笔录/238
附录三 日喀则下司马镇春丕村调研工作介绍/242
参考文献/246
后 记/248
克松的变迁目录
章 基本情况/1
节 自然概况/1
第二节 历史沿革/7
第三节 克松谿卡/16
第二章 基层组织/45
节 基层政权的变迁/46
第二节 基层组织与队伍/58
第三节 民主与法制建设/71
第三章 经济/97
节 土地制度的变迁/97
第二节 传统农业的发展/150
第三节 产业结构的调整/175
第四章 社会变迁/200
节 乡村人口的变动/200
第二节 家庭功能的转换/225
第三节 风俗习惯的延续/255
第五章 社会事业/292
节 克松的教育科技/292
第二节 克松的社会保障/307
第三节 克松的文化生活/319
参考文献/331
后 记/336
藏热村的变迁目录
序 言/1
章 引论/1
第二章 藏热村所在地概况/4
节 城关区自然概况/4
第二节 历史沿革/6
第三节 纳金乡概况/9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纳金/66
第五节 纳金乡2007年党风廉政建设状况/80
第六节 纳金乡开展失地农民安置就业工作中遇到的相关困难问题/85
第三章 基本情况/89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96
第五章 发展特色养殖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109
第六章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127
第七章 基层组织/133
节 村民委员会/133
第二节 村党支部/136
第三节 藏热村村、党两委工作大事记/137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构建和谐社会/146
第五节 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52
第八章 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情况/177
第九章 流动人口管理/186
节 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实施细则/186
第二节 房屋出租人和承担人的义务/195
第十章 群众沐浴在中央惠民政策的春风里/202
第十一章 社会习俗与民族传统/232
节 社会礼仪/232
第二节 民族节日/247
第三节 饮食风俗/256
附 录/266
附录一 藏热村格桑平措书记访谈录/266
附录二 纳金小学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总结/268
附录三 拉萨市城关区纳金乡中心卫生院2006年卫生工作总结/273
附录四 纳金乡关于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初步打算的汇报材料/276
附录五 纳金乡失地农民安置方案/277
附录六 纳金乡失地农民就业用地报告/279
附录七 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280
附录八 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乡村领导干部的表率是关键/285
附录九 拉萨市城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292
附录十 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302
附录十一 拉萨市人民医院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驻城关区纳金乡藏热村工作队工作开展情况/308
附录十二 西藏自治区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317
后记/328
藏边变迁目录
前 言/1
章 概况与村史/1
节 概况/1
第二节 村史/13
第二章 基层组织/35
节 德吉行政村基本情况/35
第二节 德吉行政村组织/40
第三节 规章制度/58
第四节 民主法制/78
第三章 经济发展/103
节 农牧业/103
第二节 民族手工业/114
第三节 农业规模经营/118
第四节 劳务输出/124
第四章 社会发展/130
节 人口/130
第二节 社会分层/138
第三节 婚姻与亲属关系/140
第四节 社会礼仪/146
第五章 民族与宗教/163
节 民族/163
第二节 宗教/168
第六章 各项事业/172
节 村民教育/172
第二节 农牧业科技/178
第三节 医疗卫生/181
第四节 文化体育/184
第五节 社会保障/187
附录一 人物专访/190
附录二 定结县商务局驻日屋镇德吉村工作队调研报告/195
附录三 中共定结县委2006年工作总结/199
附录四 定结县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220
后 记/2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120多万平方公里的雪域高原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农村在变,牧区在变,城市也在变,西藏广大农牧民的生活今非昔比,农牧民的观念同样也发生了值得关注的变化。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今天的我们怎样才能为后人留下这一瞬间,留住这一历史轨迹?作为有历史感、责任感的学人,怎样才能完成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当代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典型百村调查”(以下简称“百村调查”),便是中国一批学者立足调研,探求中国边疆民族地区乡村巨变的努力!
我们开展这个项目的初衷是对西藏乡村巨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全面的反映,特别是对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做一次现场实录,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到来,为了尽一个学人的历史责任,我们的目的也就定位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献礼!同时,这一工作也着力反映了西藏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为西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有中国特色西藏发展道路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与前期研究成果资料,为维护西藏社会局势的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我们就积极地承担并完成这一重大课题的调研,调研的对象自然是西藏自治区。
一 西藏自治区基本情况
西藏自治区位于北纬26°50′~36°53′,东经78°25′~99°06′。北界昆仑山、唐古拉山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毗邻,东隔金沙江与四川省相望,东南与云南省相连,南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接壤,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新疆,居全国第二位。
西藏自治区山川秀美,气候独特,土地富饶。西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构成“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主体。境内绵亘着众多巨大的山脉,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喀喇昆仑—唐古拉山、昆仑山四大山脉,横亘于高原的南侧、中部和北缘,属于横断山脉系列的伯舒拉岭、他念他翁山和芒康山则南北平行而下,蜿蜒于西藏东南,从而将西藏地区分割为四个相对的自然区域,即藏北高原、藏南谷地、藏东高山峡谷和喜马拉雅山地。境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其中海拔在8000米以上的有11座,喜马拉雅山中段的中尼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高峰。高大山脉是构成高原地貌的骨架,也是古代冰川发育的中心,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大多终年积雪,冰川广泛发育,是河川径流水的主要来源。境内江河、湖泊众多,外流江河有位于南部的雅鲁藏布江,从西至东流经全区,主要支流有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习惯称“一江三河”,是西藏主要的农区,东部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西部有象泉河、狮泉河等。内流河主要分布在怒江上游分水岭以西的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的藏北高原和雅鲁藏布江上游分水岭及喜马拉雅山以北地带,年流量仅占江河径流量的8%左右,而外流域面积占了西藏自治区的51%。西藏还是中国湖泊多的地区,大小湖泊有1500多个,其中面积大于2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24个,约占全国湖泊面积的1/3。
早在四五万年前,西藏地区就已有古人类活动,他们披荆斩棘,同大自然进行长期斗争,并繁衍生息,成为这片高原的早开发者。藏族著名典籍《贤者喜宴》对此做了形象的描述:“食用果实变成人,采集树叶当衣衫,如同野兽居森林,好像珞(巴)、门(巴)遍西藏。”考古工作者的发现和发掘表明,西藏地区的先民先后经过了旧石器、新石器和铜石并用等时期,各个时期都与内地同时期的文化遗存有着密切的联系。新石器晚期,他们由蒙昧走向文明,由氏族、部落发展为部落联盟,又建立了蕃、象雄、苏毗等奴隶制邦国。公元7世纪初,蕃国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以其卓越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完成统一大业,在西藏高原上建立了奴隶制的吐蕃王朝。到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在奴隶和平民大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在其本土逐渐形成许多割据政权,10~13世纪前半叶逐步完成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13世纪中叶,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此后,中国经历了元朝、明朝、清朝和中华民国的兴替,多次更换中央政权,但西藏一直处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时的西藏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处于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中,占西藏总人口不足5%的农奴主占有西藏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垄断着西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遭受着极其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挣扎在贫困的悲惨境地中,毫无权利可言。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以下简称《十七条协议》),使西藏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羁绊,实现了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十七条协议》强调“西藏地方政府应自动进行改革”,但考虑到西藏的特殊情况,中央人民政府对改革采取了十分慎重的态度,以极大的耐心、宽容和诚意,劝说、等待西藏地方上层统治集团主动进行改革。但是,在帝国主义势力策动支持下,西藏地方上层统治集团的一些人面对人民日益高涨的民主改革要求,根本反对改革,顽固坚持“长期不改,永远不改”,企图永远保持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并于1959年3月10日悍然发动了全面武装叛乱。在这种情况下,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人民一道平息了武装叛乱。与此同时,在西藏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半个世纪以来,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关心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以主人翁的姿态和空前的热情投身建设新社会、创造新生活的伟大进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西藏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奇迹。西藏的社会制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作为西藏历史巨变的一部分,农村、牧区的变迁和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和观念的变化尤其值得重视。
首先,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农奴主的土地所有制,使农奴和奴隶成为土地的主人。1959年9月21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通过《关于废除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决议》,决定对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一律没收,分配给农奴和奴隶;对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由国家出钱赎买后,分配给农奴和奴隶。据统计,在民主改革中,国家共没收和赎买农奴主土地280多万亩,分给20万户的80万农奴和奴隶,农奴和奴隶人均分得土地3.5余亩。西藏百万农奴和奴隶次成为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主人,焕发了空前的生产和生活热情,迅速改变了西藏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条件。据统计,土改基本完成的1960年,西藏全区的粮食总产量比1959年增长12.6%,比土改前的1958年增长17.5%。牲畜存栏总数1960年比1959年增长10%。在民主改革中,西藏建立起个供销社、个农村信用社、所民办小学、所夜校、个识字班、个电影放映队、个医疗卫生机构。
其次,西藏社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经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而西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了制度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向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跨越,昔日的农奴和奴隶从此享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民主改革以来,中央政府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对西藏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据统计,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1951~2008年,国家就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亿元。1959~2008年,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累计达到2019多亿元,年均增长近12%。在中央的关怀和全国的支持下,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据统计,1959~2008年,西藏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长到395.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5倍,年均增长8.9%。1959~2008年,西藏人均生产总值由142元提高到13861元,增加13719元。旧西藏的农牧业基本靠天吃饭、靠天养畜,如今农牧业现代化程度大幅度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贡献率达到36%。粮食产量由1959年的18.29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95万吨;粮食平均亩产由1959年的91公斤提高到2008年的近370公斤;年末牲畜存栏总数由1959年的956万头(只)增加到2008年的2400余万头(只)。
西藏和平解放前,西藏农牧民没有生产资料,几乎终身负债,根本谈不上纯收入,2008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76元,1978年以来年均增长10.1%。1959年前,西藏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农牧民居住条件极差。如今西藏人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安居工程,已有20万户百余万农牧民住进了安全适用的新房。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2.83平方米。目前,从城市到农村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2006年西藏人均收入低于800元的农牧民全部纳入生活保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农牧区生活保障制度。
并且,西藏和平解放后特别是民主改革后,中央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改善西藏农牧区的医疗卫生条件,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藏消灭了天花等各类传染病,地方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目前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并逐步建立了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农牧民免费医疗补助人均达到140元。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西藏的人均预期寿命由和平解放时的35.5岁增加到67岁。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西藏有80~99岁的老人13581人、百岁以上的老人62人,是中国人均百岁老人多的省区之一。
二 “百村调查”西藏13个村(镇)调查点的选择与基本情况
“百村调查”专家组为西藏共分配了13个村(镇)的调查任务。具体选择要求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反映西藏农村当代发展的基本面貌。由于地理环境和条件不同,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西藏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不平衡,故在目标村(镇)的选择上,不同发展程度村(镇)的均匀分布是我们主要考虑的面向。其次还关注了村(镇)的区位、经济、社会、文化、民族特征等。
“百村调查”在西藏的调研工作在“新疆项目”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由“百村调查”专家委员会组织实施,在基本统一的调查大纲和问卷的框架下,注意发挥并体现西藏雪域高原的优势与特色。西藏地区的调研以13个村(镇)的调查为主,分别在西藏的边境、农区、牧区、城郊、青藏铁路沿线同时开展,主要包括:(1)堆龙德庆县柳梧新村;(2)扎囊县德吉新村;(3)贡嘎县杰德秀居委会;(4)那曲县门地办事处22村;(5)拉萨市纳金乡城郊村;(6)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村;(7)那曲县罗玛镇14村;(8)贡觉县岗托村;(9)定结县日屋镇德吉村;(10)错那县勒布门巴民族乡;(11)日喀则市东嘎乡通列和帕热两村;(12)当雄县当曲卡村;(13)曲水县达嘎乡其奴九组。
三 “百村调查”西藏项目组的人员组成与调研简况及预期目标
“百村调查”西藏项目组共由18名成员组成,倪邦贵研究员、孙宏年博士分别为、第二主持人展开调查。西藏项目主持人强调所有承担人必须深入村(镇)15~20天,认真调查,掌握真实情况,形成基本感受和准确认识,之后再以写实的笔法完成文本撰写。由于项目组成员科研能力强弱不一,大部分人缺乏研究经验,为了保证质量,使每个人能基本上完成任务,项目组为他们制定了共同的入户调查问卷、调研提纲和写作提纲。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要求他们从入户调查入手,以调研提纲保障全面,没有大的遗漏,再以写作提纲保证叙事结构规范合理。每位作者在文本写作过程中,除基本遵守写作提纲外,还可以突出所调查村庄的特点,对写作大纲进行个性化灵活处理。除此之外,经常召开项目组会议,相互交流研究经验心得,学习各自长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充分发挥项目组集体力量,以及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整个工作进展基本做到规范有序、有条不紊。
“百村调查”西藏项目组的准备工作从2006年年底着手进行,到2007年5月底基本完成,利用近半年的时间,西藏项目组总负责人倪邦贵研究员与项目组全体成员采用电话联系、个别交流与当面沟通等多种方式进行了调研前的培训与交流。2007年3~12月,西藏13个村(镇)的调研工作基本全面展开,其间由于各种原因,还进行了个别人员调整。在此期间及之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在北京、银川、南宁和北戴河召开了多次协调会,通报了各地的研究进展和经验,统一了各地的进度,规范了研究进程。到2009年12月底,历时近3年时间[指村(镇)调研和文本撰写],西藏13个村(镇)的调研和文本写作基本完成,并且都进行了多次修改。经2009年4月北戴河会议审订,批4个村(镇)的成果先于8月中旬正式交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
四 “百村调查”西藏项目组的研究方法与终目标
“百村调查”西藏项目组以西藏的基层社会与经济发展现状的社会调研为基本方法,强调学术调查与现实政治相结合,以民族学、社会学入村入户的调研方法为主,同时关注现实政治、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强调一般共性调查与专题访问调查相结合,在一般共性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好专访或专题调研的切入点;强调总结经验与完善不足相结合,在总结各项工作经验的同时,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在调查选点方面,遵循选择西藏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村(镇)(以行政村为主)的原则。在一般性问卷和统计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注重对基层干部、群众典型人物、教师、宗教人士等特定人员的专题访谈,倾听和收集他们对基层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形成能说明问题的专访或专题调研报告。
“百村调查”西藏项目组以西藏的基层社会与经济发展为切入点,主要目的在于摸清西藏基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一般情况,包括西藏基层政权建设、西藏和谐社会构建、西藏的民族关系与民族团结、西藏的宗教信仰与宗教事务管理、西藏居民的国家意识与民族宗教观、西藏的“三老”人员情况、西藏的基层经济发展现状、西藏的基层文化教育现状、西藏的基层人才队伍状况、西藏的基层社会治安等方面。
根据“百村调查”项目的总体设计,西藏项目组确定的目标是:总结西藏地区基层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同时发现、弥补其不足,并为之提供有效的对策建议。在此基础上,“百村调查”于西藏的调研在以下三方面有所突破:,通过典型调研,认真总结西藏基层社会与经济发展迄今为止所取得的重要成绩,总结其有益的经验;第二,在调查中关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第三,根据西藏现有发展状况及其所具有的发展条件和机会,预测其发展前景。
作为“百村调查”西藏13个村(镇)项目组负责人,我们深深地知道,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值得认真去做。历史将证明,今天我们为西藏这13个村(镇)留下的每一行文字、每一份表格、每一张照片,作为它们真实情况的反映,都将是有价值的历史记录。当然,我们也同样深知,由于作者众多,水平不一,研究成果的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可能出现各种错讹。在此,作为丛书西藏卷主编,我们代表相关的作者表示歉意,并恳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谨以此书向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献礼!
倪邦贵 孙宏年
2011年8月16日
《藏边变迁》前言
2007年7月,本人有幸成为“当代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典型百村调查”课题组的成员,西藏自治区课题负责人、西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倪邦贵研究员在交代有关事项和要求以后,给我分配的任务就是选择一个西藏的边境村作为调研的对象。接到此任务以后,考虑到调研过程中的找资料便利和所调查对象的典型意义等因素,我初选择了日喀则地区定结县的陈塘镇。因为一方面,在该县有我的一位挚友在县水利局当局长,他对陈塘比较熟悉,并且答应陪同我去陈塘调研。另一方面,陈塘比邻尼泊尔,是以夏尔巴人为主要居民的一个较少民族聚居区。由于交通极为不便,仍然保持了比较原始的生活习俗和生产方式。我知道任务艰巨,困难很大。因为我要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情况下还要抽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并花费不少的费用,要跑到离拉萨近800公里之遥,而且路况极差、经常断路、封路的边境村镇。但是,8月10日,我到了定结县的时候,得知去陈塘的路多处被雨水冲毁,定结县城至陈塘的交通已中断,而且近期恢复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我决定选择去陈塘路上必经的日屋镇进行调研,因为日屋镇也是被列为国家二级通商口岸的边境镇,有多处抵达尼泊尔的口岸,离近的镇政府所在地只有12公里,符合边境村镇的要求。虽然日屋镇政府所在地德吉村离县城只有75公里,但由于全部是砂石路面加上需要翻越一座海拔6800米左右的高山,很少有车子往来。而且,每年11月以后一直到来年的3、4月大雪封山基本无法通行。由于时间紧迫,我只有专门租车前往。
8月11日晚,到达日屋镇以后,没有招待所可住,被安排住在镇政府大食堂。在15天左右的调研时间里,镇政府领导在食宿、采访、访谈等各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方便。在日屋镇,经过多方了解,后我选择将德吉村作为调查的对象,因为听镇上的同志说德吉村是整个日屋镇的,而且同日屋村、吉勒村三村相连。日屋镇总人口为1001,德吉村虽然在日屋镇,但也只有65户、265人。村子规模小,人口少,情况容易掌握,但代表性强。然而,由于是几十年前从其他地方搬迁来的“新”村,又是牧区村,几乎没有任何文字资料可以考证,仅有的历史资料也都是口头流传的。没有村志、没有村标,连村委会的制度规章建设都很不健全。所以,给调研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在十多天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本村吃住,在一位副镇长的帮助下,我采取发放问卷、各户访谈、开座谈会的形式进行调研。
此外,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指示精神,巩固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科学发展,提高全区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2011年9月19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议决定,从区、地(市)、县(市、区)、乡(镇)四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驻藏中直单位选派21000多名干部组成工作队,从10月起连续3年进驻全区所有行政村和居委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同年10月10日,自治区党委再次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隆重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全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吹响了“强基惠民”活动的号角。本人有幸作为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巡回检查组成员参与了此次声势浩大、意义非凡的“强基惠民”活动。因此,有机会对德吉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强基惠民活动开展的情况给予持续关注,并有条件增加补充调研工作所需的相关资料。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