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社会科学社会学中国创造力研究进展报告(第1卷)

中国创造力研究进展报告(第1卷)

中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口述作序。该书是一本高质量的创新成果。

作者:胡卫平 主编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ISBN: 9787561384831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9.99

类别: 社会学 SKU:5d874eba5f98494bcc14f441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1384831

编辑推荐

该书是一群国内在创造力领域做出成就的中青年学者,将他们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汇编成册,该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创造力研究进展情况。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截至2015年中国创造力研究的进展状况及未来趋势,全书分为创造力的生理机制、创造力与人的发展(如创造力的测量与发展研究等)、创造力与教育教学(如创造力的培养模式研究、超常儿童创造力培养研究等)、创造力与组织管理(如知识网络与员工创造力等)、创造力与社会文化(创造力的跨文化比价等)等五部分。

作者简介

胡卫平,男,1964年生,教授。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主任。学术兼职50余种,主要有中国创造力研究协作组组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执行委员,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eativity and Problem Solving、《心理发展与教育》等国内外著名期刊编委等。

目  录

序 林崇德

前言 胡卫平

部分 创造力的生理机制

创造性思维的原型激活理论  ——张庆林,邱江,杨东,杨文静,童丹丹,李亚丹               002 

创造性的大脑结构与功能特征:基于多模态脑影像的研究——邱江,张庆林,陈群林,孙江州,黄晖015 

创造力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张景焕,张舜,张木子                                     027

创造性思维中新颖信息联结的认知神经机制——周治金,赵庆柏,陈石,黄福荣,李瑛           045

创造性与道德的正向关联: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据 ——刘昌,沈汪兵,罗劲              058

我们如何理解他人的创新?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罗劲                                 075

第二部分 创造力与人的发展

儿童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研究——胡卫平                                                  
092

创新人才的六种心智——衣新发                                                          
107

第三部分 创造力与教育教学

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模式——胡卫平                                                  
128

我国中小学教师创新观及其相关教学行为研究——庞维国                                     146

中国的创造力研究和中国创造力的研究:反思与展望——戴耘                                 178

第四部分 创造力与组织管理

知识、知识网络与研发机构的员工创造力——汤超颖,谭红军,高鹏,周寄中                   188

员工情感对创造性绩效的影响——张剑,叶岚,张莹                                         200

经营管理情境中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原型启发效应及影响因素——杨东,秦绪宝,张华,张庆林     227

第五部分 创造力与社会文化

“共同创造”:对中国本土创造力的探讨——牛卫华                                         258

社会创造性:内涵、评价、发展与促进 ——谷传华                                          272

亲社会动机影响创造力的研究新进展——李阳,白新文                                       292

前  言

序

   
在我的办公桌上放着由胡卫平教授主编的、即将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的《中国创造力研究进展报告》(第1卷),我读后感慨万千。这是一部研究报告集,著作者是一群国内在创造力领域做出卓有成就的中青年学者。这些学者有的是留学于欧美,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中年人,有的是在国内成长的博士或硕士,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学贯中西,熟悉创造力研究的前沿动态,扎根于创新故乡的中华大地,深入研究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创造性或创造力。将他们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汇编成册,这就是《中国创造力研究进展报告》(第1卷)的来由。

   
《中国创造力研究进展报告》(第1卷)具有全、新、深、高等四个特点。所谓全,是涉及面广,有生理的和心理的;有不同年龄结构的被试:年轻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的;有教育教学领域的、组织管理领域的以及社会文化领域的,也就是说,它针对人类当今活动的各个领域,全面展开创造力的研究。所谓新,是呈现整个国际创造力或创造性前沿的课题,譬如,其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原型激活理论》《创造力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创新人才的六种心智》《我国中小学教师创新观及其相关教学行为研究》《知识、知识网络与研究机构的员工创造力》《“共同创造”:对中国本土创造力的探索》等。这些研究,至少在中国学术界有关创造力研究的领域中,还属少见,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所谓深,是指有深度,比如,其中的《创造力的大脑结构与功能特征:基于多模态脑影像的研究》《创造性思维新颖信息联结的认知神经机制》《我们如何理解他人的创新?来自于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中国的创造力研究:反思与展望》《社会创造性:内涵、评价、发展与创新》《员工情感对创造力绩效的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研究》等,都具有深刻性。所谓高,是指研究有高度,譬如,其中的《创造性与道德的正向关联:来自认知神经学的研究证据》《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模式》《经营管理情境中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原型启发效应及影响因素》《亲社会动机影响创造力的研究新进展》等,都是有高度的学术论文。因此,《中国创造力研究进展报告》是一本高质量的创新成果。

   
读完《中国创造力研究进展报告》之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以下四个问题的重要性。一是要重视创造力的发源地。有人说,创造力发源地在西方,而我却要强调,中华大地是创新的故乡。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创造的根和灵魂。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在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四个方面的创新,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四座丰碑。中国文学、艺术、教育、科学中的伟大成就,体现了中华民族历来是世界上秀的创新民族。以科学为例,过去人们只强调“四大”发明,而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的追随者——坦普尔写了一本《中国的创造精神——中国100个世界》,这是对中华民族的科学创造发明及其精神的好诠释。正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创新民族,所以使中华民族能在五千年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二是创造力的实质,应该强调既要重视“新”,又要重视意义和价值。在首届中国创新论坛会上,我曾在学术报告中,提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恩师朱智贤教授和我提出的关于创造性的概念,“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并得到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的赞赏。李先生说对创新、创造力或创造性下定义,必须注意到既新又好。三是创造力的研究深度和范围,应该强调,人人都有创造力,每个领域都有创造力的表现。在过去的学术著作中,创造力的研究对象主要聚焦于少数杰出的发明家和艺术家身上。然而,创造力是一种连续的而不是全有全无的品质。因此,我们对创造力的研究要深入到人类实践的每个领域,研究创造力的主体(或个体)过程、产品和环境。四是创造力的研究方法,目前我国的创造力的研究比较多的都是个人的研究,而今天我更强调协同创新。一位创造力研究专家应该能独立设计做研究。他的学术水平愈高,个人的设想就愈能更好地对于某一问题进行创新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人的研究是合作研究的基础,而合作研究,可以使创造力研究的取样更广,被试更多,更有代表性。协同创新是层的合作研究,不仅保证了创造力研究的资源更加丰富,而且能群策群力,既发挥了个人研究的积极性,又能集思广益、汇聚大家的研究智慧。今天我们看到中国创造力研究领域内中年学者的团结与联合,正是为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

   
是为序。

                                                   
                林崇德

                                                       2016年3月29日于北京师范大学

抢先评论了 “中国创造力研究进展报告(第1卷)”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1版)

EUR €35.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乡土中国(精装)

EUR €19.99
加入购物车

乡土中国(精装修订版)

EUR €19.99
阅读更多
缺货

热锅上的家庭: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热销全美20年,累计售出100万册的家庭问题急救手册、权威心理治疗师帮你剖析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

EUR €30.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