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92360丛书名: 田野中国
编辑推荐
嫉妒(envy),是一种极具破坏力量的负面情感。用George
Foster的话来说,每个人都害怕它。既怕别人对自己的嫉妒导致的恶果,也怕自己对别人的嫉妒引发的毁灭。因此,往往会有一整套社会制度来维持、控制、权衡这种情感,把它的破坏作用降到*。
嫉妒,被认为是一种事关“平等”的情感。因为只有双方拥有的东西有差别,这种情感才能产生。而这种差别,可以是身高、体重、头发长短,也可以是权力、地位、声誉、良好的教育、优越的生活、幸福的婚姻,那么当它跟财富联系起来、尤其是某些人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的财富,这种情感又被如何理解和控制??
封底文字:
对于嫉妒的本土形式——“眼红”与“红眼病”的讨论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占据报纸头条,近年来“羡慕嫉妒恨”又成为流行词汇。本书从对“红眼病”“仇富心态”的文本分析,到深入华北因采矿暴富的三个村子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羡慕”“嫉妒”“恨”作为理解“暴富”、“财富不平等”与“开矿纠纷”等社会现象的切入点,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文化机制。由此探讨乡土社会嫉妒的发生、控制及消解机制,并针对由财富快速积累而引发的急剧社会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人类学解读。
张慧为读者做出的财富观分析来自对生活的直接观察,而不是社会分层统计方法通常呈现的刻板社会图景。在她的笔下,多重的态度、多样的情绪、复杂的情感,不断围绕财富问题旋转变动。由于分析细致入微,并非武断绝然,而且否定了二元对立的分析法,一个多彩的社会生活光谱逐渐呈现在她的叙述和分析之中。光谱的一边是人们对财富的向往,另一边是人们对财富的反思,光谱的中间地带则是光点逐步变化且有层次的色调。如此巧妙的分析和表述使得张慧的著作能够准确地将当代中国公民面对财富问题的复杂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著名人类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景军
Foster的话来说,每个人都害怕它。既怕别人对自己的嫉妒导致的恶果,也怕自己对别人的嫉妒引发的毁灭。因此,往往会有一整套社会制度来维持、控制、权衡这种情感,把它的破坏作用降到*。
嫉妒,被认为是一种事关“平等”的情感。因为只有双方拥有的东西有差别,这种情感才能产生。而这种差别,可以是身高、体重、头发长短,也可以是权力、地位、声誉、良好的教育、优越的生活、幸福的婚姻,那么当它跟财富联系起来、尤其是某些人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的财富,这种情感又被如何理解和控制??
封底文字:
对于嫉妒的本土形式——“眼红”与“红眼病”的讨论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占据报纸头条,近年来“羡慕嫉妒恨”又成为流行词汇。本书从对“红眼病”“仇富心态”的文本分析,到深入华北因采矿暴富的三个村子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羡慕”“嫉妒”“恨”作为理解“暴富”、“财富不平等”与“开矿纠纷”等社会现象的切入点,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文化机制。由此探讨乡土社会嫉妒的发生、控制及消解机制,并针对由财富快速积累而引发的急剧社会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人类学解读。
张慧为读者做出的财富观分析来自对生活的直接观察,而不是社会分层统计方法通常呈现的刻板社会图景。在她的笔下,多重的态度、多样的情绪、复杂的情感,不断围绕财富问题旋转变动。由于分析细致入微,并非武断绝然,而且否定了二元对立的分析法,一个多彩的社会生活光谱逐渐呈现在她的叙述和分析之中。光谱的一边是人们对财富的向往,另一边是人们对财富的反思,光谱的中间地带则是光点逐步变化且有层次的色调。如此巧妙的分析和表述使得张慧的著作能够准确地将当代中国公民面对财富问题的复杂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著名人类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景军
内容简介
曾经“眼红”与“红眼病”的讨论占据20世纪80年代报纸头条,现在“羡慕嫉妒恨”又成为流行词汇。本书从对“红眼病”“仇富心态”的文本分析,到深入华北因采矿暴富的三个村子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羡慕”“嫉妒”“恨”作为理解“暴富”、“财富不平等”与“开矿纠纷”等社会现象的切入点,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文化机制,由此探讨乡土社会嫉妒的发生、控制及消解机制,并针对由财富快速积累而引发的急剧社会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人类学解读。
目 录
序 言:中国情感人类学研究的力作【景 军】
导 言
章 嫉妒与暴富
嫉妒作为社会违规行为的惩罚
暴富作为社会违规?
关于嫉妒的方法论
田野地点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嫉妒的公共话语
嫉妒与不平等
嫉妒与“感知的不平等”
“眼红”与“仇富”的社会背景
红眼病
仇富心态
讨论
第三章 羡慕与乡村财富观
羡慕与攀比
“和谁比”和“得不到”
隐藏财富的需要
展示财富的需要
讨论
第四章 “眼红”与开矿纠纷
“眼红”的地方性表达
“眼红”与开矿纠纷
开矿带来的“社会违规”与“眼红”的道德控制
讨论
第五章 关于嫉妒的道德准则
“人缘好,不存在眼红问题”
一个示范村
暴富、眼红、人缘
官员腐败还是群众素质低?
道德困境
第六章 暴富的文化解读
采矿和赌博:财富获得方式的变化
“没福坐不住”和“这就是命”
“福-命”观
讨论
第七章 嫉妒与希望
亲子关系的期望与代际转变
教育的目标与希望的延续
崔姐对女儿的教育安排
晓华的婚姻
刘军进城打工的经历
向上流动的机会与希望的再生产
讨论
第八章 嫉妒的理论与中国情感人类学
从嫉妒的恐惧到被嫉妒的需要
从嫉妒的表达到嫉妒的归因
从有限资源到无限竞争
中国情感研究的边缘性
人情中的情感互动
中西方情感的本质差异
情感的国家“教化”
社会转型与情感人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后 记
导 言
章 嫉妒与暴富
嫉妒作为社会违规行为的惩罚
暴富作为社会违规?
关于嫉妒的方法论
田野地点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嫉妒的公共话语
嫉妒与不平等
嫉妒与“感知的不平等”
“眼红”与“仇富”的社会背景
红眼病
仇富心态
讨论
第三章 羡慕与乡村财富观
羡慕与攀比
“和谁比”和“得不到”
隐藏财富的需要
展示财富的需要
讨论
第四章 “眼红”与开矿纠纷
“眼红”的地方性表达
“眼红”与开矿纠纷
开矿带来的“社会违规”与“眼红”的道德控制
讨论
第五章 关于嫉妒的道德准则
“人缘好,不存在眼红问题”
一个示范村
暴富、眼红、人缘
官员腐败还是群众素质低?
道德困境
第六章 暴富的文化解读
采矿和赌博:财富获得方式的变化
“没福坐不住”和“这就是命”
“福-命”观
讨论
第七章 嫉妒与希望
亲子关系的期望与代际转变
教育的目标与希望的延续
崔姐对女儿的教育安排
晓华的婚姻
刘军进城打工的经历
向上流动的机会与希望的再生产
讨论
第八章 嫉妒的理论与中国情感人类学
从嫉妒的恐惧到被嫉妒的需要
从嫉妒的表达到嫉妒的归因
从有限资源到无限竞争
中国情感研究的边缘性
人情中的情感互动
中西方情感的本质差异
情感的国家“教化”
社会转型与情感人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后 记
前 言
序言:中国情感人类学研究的力作
景 军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源于张慧女士2010
年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完成的人类学博士论文。在前往伦敦学习之前,她曾在清华大学社会系攻读硕士学位,毕业时完成的硕士论文题目是中国艾滋病感染者遭受的歧视问题,属于一个弱势群体面临社会排斥的话题。在她的博士论文中,张慧将笔锋转向中国一小部分人的财富集聚积累引发的民众情绪问题。
在博士论文基础之上,张慧在这本书中更为清晰地辨析了不同类别的中国富裕人群和致富手段,将暴发户和民众对暴发户的态度继续作为分析重点。
此书一开头就提出了两个涉及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变迁带来的重大问题。一是部分普通人何以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身价百千万倍的富翁?二是未能成为富翁的多数人如何看待从相对贫困转为暴富的少数人?在这两个问题之间,张慧将笔墨较多地用于了对第二个问题的阐释。
张慧对暴富与嫉妒的研究扎根于坚实的田野调查提供的日常观察和深入访谈机会,调查地点包括华北地区三个临近村落,每个村子在不同程度上受益于铁矿开发带来的致富机遇,但在短时间内变为暴富者的村民仍为少数。她从事的实地调查从2006年10月开始,到2007年9月结束;之后,她在2008年夏天完成短期回访调查,获得了补充材料。
在上述这三个村落中,一部分当地人得以短期暴富的手段大致分为三种。一是铁矿石价格较低时就承包了小铁矿,开始好似无大利可图,但大矿被发现后,小铁矿被入驻的大型采矿公司收购,有些可以卖出几百万元的好价钱。二是私人合作开采矿石,在矿产公司进驻之前开采山上裸露出的矿石,卖给矿石加工厂,在铁矿石的价格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收入也比较可观。三是征地赔款,因为矿业公司一般需要占用一定规模的土地修建车间或尾矿库,因此有些农户能够利用征地机会谈下几百万元的补偿款,但需要不断讨价还价,变通关系,软硬兼施。
由此可见,矿山开发带来的暴富机遇绝非均等,否则就没有暴富可言。张慧还特别指出,农户财富的多寡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便一夜爆发得来的钱财也要被纳入地方世界的人际关系、致富手段以及暴富者人缘的考虑之中,才能区别出他者的反应是羡慕的心态,还是嫉妒情感,或是憎恨的立场。不同维度的道德判断在三者之间衍生而出,受谴责的暴发户当属为富不仁之流。张慧继而提醒读者,嫉妒带来的敌意,古来有之;在很多社会中,巫术屡屡作为嫉妒者试图教训被嫉妒者的媒介,例如用稻草人作为敌对者的象征,刀砍针扎,百般诅咒,以泄私愤。
在张慧调查期间,用巫术手段表达嫉妒之心的事例并没有发生,流言蜚语反而是承载嫉妒心态的主要手段。由于普通村民对暴富者的态度带有着均贫富的期待,各种舆论方式的使用迫使着暴富者在地方公共事务中承担更多的财务责任。例如,每年春节,村民组成秧歌队演出,庆贺佳节,舞唱于庭,其乐融融,除在村内演出,还会专门到铁矿工厂表演,心知肚明的矿山老板们不得不用数额可观的现金答谢,否则吸引众人围观的秧歌表演会变为怨言沸动的声讨大会。
自从采矿业繁荣起来后,财富的增多带给村里的一个较大的日常生活变化就是赌资和赌博规模的急速增长。赌博加剧的背后是人们金钱观的锐变。在不能依靠铁矿开发一夜暴富的人们中,一部分人试图靠赌博暴富,将辛苦耕种挣钱的观念视为落伍。又由于在矿业赚钱好似赌博挣钱一样迅速且数额惊人,部分村民似乎更不在乎赌博的输赢,在茶余饭后不断谈论。对那些急于发财却不能把手伸到矿业生意的人们而言,赌博提供了一个体验点石成金的机缘。
当人们不断吹嘘在赌博中赢了多少或输了多少时,赢家和输家位置的反复交替,好似暗示着财富不断的易手,由此产生出“没福坐不住”的民间说辞。据张慧介绍,当地村民常说“没有那么大的福,就托不住那么大的财”。她认为此话至少有两层意思。是无论多接近,财富后也会擦肩而过;第二是一夜暴富却可能成灾,暴富者甚至可能死于非命。所以,暴富是一把双刃剑,不能暴富是没有福气,但暴富之后没机会享用所得财富更是没有福运的标志。
与既往有关中国人“福运命”的研究相比,张慧更加关注了通过开矿获得的巨额财富的非正规性和不可预测性。在采矿中得到的巨额财富很可能仅为一次性,有可能是非法、违规的或违背民间惯习的个人运气。同时,采矿暴富伴随着意外死亡风险。这一切为采矿暴富的结果增加了相当的不确定性和神秘性。矿山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与世界市场联系的铁矿价格的巨大波动,更增加了村民在面对选择时的不确定感。胡打乱闹的人们反而来钱快,老实干活的人们却永远挣不来大钱。在这一认知和现实互动之中,福命观和相关话语不仅可以用来解释自身或他人的成功或失败,也是应对紧张人际关系的缓和剂。
在这本书的几个段落中,张慧将其著作视为情感研究之一种,因为她处理的问题毕竟围绕着一个带有强烈情绪和丰富情感的集体心态。在她调查的村落中,财富的悬殊所导致的情绪波动充斥着不断交错变化的爱与恨、喜与悲、快感与焦虑、亢奋与失落。诸如此类的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制约力,注入着道德判断的锐利,也反映着暴富者对公共舆论的敏感。为此,张慧专门批判了一些西方学者认定中国农民的情绪和情感不会产生正式社会影响的错误论断。
我本人反倒认为,张慧做出的特殊学术贡献更在于将一个老生常谈的社会科学命题放入一个非同一般的视角加以分析。也就是说,社会平等与不平等或社会公正与不公正问题属于社会科学界古老的命题之一,从马克思到韦伯到众多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者,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或政治因素在左右着社会不平等或不公正的问题被反复不断地提出来讨论。而在张慧的细腻文笔之中,对这一命题的讨论竟然是从有关财富和嫉妒的关系问题展开并终结,结果是一个古老的命题顿然之间获得新生。就此而言,她的著作令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
张慧为读者做出的财富观分析来自对生活的直接观察,而不是社会分层统计方法通常呈现出的刻板社会图景。在她的笔下,多重的态度、多样的情绪、复杂的情感,不断围绕着财富问题旋转变动。由于分析细致入微,并非武断绝然,而且否定了二元对立的分析法,一个多彩的社会生活光谱逐渐呈现在她的叙述和分析之中。光谱的一边是人们对财富的向往,另一边是人们对财富的反思;光谱的中间地带则是光点逐步变化且有层次的色调。如此巧妙的分析和表述使得张慧的著作能够准确地将当代中国公民面对财富问题的复杂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从张慧女士在这本书展示的学术修养可以看出她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修炼。这所学校先后培养出数名后来成为著名或资深人类学家的华裔博士生。这些学者当年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撰写的博士论文先后包括:《开弦弓:
一个中国乡村的经济生活》(费孝通,1938年);《一个北方中国家庭的运作》(许烺光,1940年);《云南缅甸边境掸邦的宗教崇拜和社会结构》(田汝康,1948年),《台湾布农族的转变与宗教改变》(黄应贵,1988年);《小米雨纷落的天空与夜晚游荡哀号的鬼魂:
中国书法之人类学研究》(颜月萍,2000年);《当代中国上海的道士的教育》(杨德睿,2008年)。如前所述,张慧女士博士论文也是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完成的,如此经历,大福大运也,化为此书,自然而然也,我在此对她表示祝贺。
景 军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源于张慧女士2010
年在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完成的人类学博士论文。在前往伦敦学习之前,她曾在清华大学社会系攻读硕士学位,毕业时完成的硕士论文题目是中国艾滋病感染者遭受的歧视问题,属于一个弱势群体面临社会排斥的话题。在她的博士论文中,张慧将笔锋转向中国一小部分人的财富集聚积累引发的民众情绪问题。
在博士论文基础之上,张慧在这本书中更为清晰地辨析了不同类别的中国富裕人群和致富手段,将暴发户和民众对暴发户的态度继续作为分析重点。
此书一开头就提出了两个涉及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变迁带来的重大问题。一是部分普通人何以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身价百千万倍的富翁?二是未能成为富翁的多数人如何看待从相对贫困转为暴富的少数人?在这两个问题之间,张慧将笔墨较多地用于了对第二个问题的阐释。
张慧对暴富与嫉妒的研究扎根于坚实的田野调查提供的日常观察和深入访谈机会,调查地点包括华北地区三个临近村落,每个村子在不同程度上受益于铁矿开发带来的致富机遇,但在短时间内变为暴富者的村民仍为少数。她从事的实地调查从2006年10月开始,到2007年9月结束;之后,她在2008年夏天完成短期回访调查,获得了补充材料。
在上述这三个村落中,一部分当地人得以短期暴富的手段大致分为三种。一是铁矿石价格较低时就承包了小铁矿,开始好似无大利可图,但大矿被发现后,小铁矿被入驻的大型采矿公司收购,有些可以卖出几百万元的好价钱。二是私人合作开采矿石,在矿产公司进驻之前开采山上裸露出的矿石,卖给矿石加工厂,在铁矿石的价格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收入也比较可观。三是征地赔款,因为矿业公司一般需要占用一定规模的土地修建车间或尾矿库,因此有些农户能够利用征地机会谈下几百万元的补偿款,但需要不断讨价还价,变通关系,软硬兼施。
由此可见,矿山开发带来的暴富机遇绝非均等,否则就没有暴富可言。张慧还特别指出,农户财富的多寡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便一夜爆发得来的钱财也要被纳入地方世界的人际关系、致富手段以及暴富者人缘的考虑之中,才能区别出他者的反应是羡慕的心态,还是嫉妒情感,或是憎恨的立场。不同维度的道德判断在三者之间衍生而出,受谴责的暴发户当属为富不仁之流。张慧继而提醒读者,嫉妒带来的敌意,古来有之;在很多社会中,巫术屡屡作为嫉妒者试图教训被嫉妒者的媒介,例如用稻草人作为敌对者的象征,刀砍针扎,百般诅咒,以泄私愤。
在张慧调查期间,用巫术手段表达嫉妒之心的事例并没有发生,流言蜚语反而是承载嫉妒心态的主要手段。由于普通村民对暴富者的态度带有着均贫富的期待,各种舆论方式的使用迫使着暴富者在地方公共事务中承担更多的财务责任。例如,每年春节,村民组成秧歌队演出,庆贺佳节,舞唱于庭,其乐融融,除在村内演出,还会专门到铁矿工厂表演,心知肚明的矿山老板们不得不用数额可观的现金答谢,否则吸引众人围观的秧歌表演会变为怨言沸动的声讨大会。
自从采矿业繁荣起来后,财富的增多带给村里的一个较大的日常生活变化就是赌资和赌博规模的急速增长。赌博加剧的背后是人们金钱观的锐变。在不能依靠铁矿开发一夜暴富的人们中,一部分人试图靠赌博暴富,将辛苦耕种挣钱的观念视为落伍。又由于在矿业赚钱好似赌博挣钱一样迅速且数额惊人,部分村民似乎更不在乎赌博的输赢,在茶余饭后不断谈论。对那些急于发财却不能把手伸到矿业生意的人们而言,赌博提供了一个体验点石成金的机缘。
当人们不断吹嘘在赌博中赢了多少或输了多少时,赢家和输家位置的反复交替,好似暗示着财富不断的易手,由此产生出“没福坐不住”的民间说辞。据张慧介绍,当地村民常说“没有那么大的福,就托不住那么大的财”。她认为此话至少有两层意思。是无论多接近,财富后也会擦肩而过;第二是一夜暴富却可能成灾,暴富者甚至可能死于非命。所以,暴富是一把双刃剑,不能暴富是没有福气,但暴富之后没机会享用所得财富更是没有福运的标志。
与既往有关中国人“福运命”的研究相比,张慧更加关注了通过开矿获得的巨额财富的非正规性和不可预测性。在采矿中得到的巨额财富很可能仅为一次性,有可能是非法、违规的或违背民间惯习的个人运气。同时,采矿暴富伴随着意外死亡风险。这一切为采矿暴富的结果增加了相当的不确定性和神秘性。矿山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与世界市场联系的铁矿价格的巨大波动,更增加了村民在面对选择时的不确定感。胡打乱闹的人们反而来钱快,老实干活的人们却永远挣不来大钱。在这一认知和现实互动之中,福命观和相关话语不仅可以用来解释自身或他人的成功或失败,也是应对紧张人际关系的缓和剂。
在这本书的几个段落中,张慧将其著作视为情感研究之一种,因为她处理的问题毕竟围绕着一个带有强烈情绪和丰富情感的集体心态。在她调查的村落中,财富的悬殊所导致的情绪波动充斥着不断交错变化的爱与恨、喜与悲、快感与焦虑、亢奋与失落。诸如此类的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制约力,注入着道德判断的锐利,也反映着暴富者对公共舆论的敏感。为此,张慧专门批判了一些西方学者认定中国农民的情绪和情感不会产生正式社会影响的错误论断。
我本人反倒认为,张慧做出的特殊学术贡献更在于将一个老生常谈的社会科学命题放入一个非同一般的视角加以分析。也就是说,社会平等与不平等或社会公正与不公正问题属于社会科学界古老的命题之一,从马克思到韦伯到众多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者,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或政治因素在左右着社会不平等或不公正的问题被反复不断地提出来讨论。而在张慧的细腻文笔之中,对这一命题的讨论竟然是从有关财富和嫉妒的关系问题展开并终结,结果是一个古老的命题顿然之间获得新生。就此而言,她的著作令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
张慧为读者做出的财富观分析来自对生活的直接观察,而不是社会分层统计方法通常呈现出的刻板社会图景。在她的笔下,多重的态度、多样的情绪、复杂的情感,不断围绕着财富问题旋转变动。由于分析细致入微,并非武断绝然,而且否定了二元对立的分析法,一个多彩的社会生活光谱逐渐呈现在她的叙述和分析之中。光谱的一边是人们对财富的向往,另一边是人们对财富的反思;光谱的中间地带则是光点逐步变化且有层次的色调。如此巧妙的分析和表述使得张慧的著作能够准确地将当代中国公民面对财富问题的复杂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从张慧女士在这本书展示的学术修养可以看出她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修炼。这所学校先后培养出数名后来成为著名或资深人类学家的华裔博士生。这些学者当年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撰写的博士论文先后包括:《开弦弓:
一个中国乡村的经济生活》(费孝通,1938年);《一个北方中国家庭的运作》(许烺光,1940年);《云南缅甸边境掸邦的宗教崇拜和社会结构》(田汝康,1948年),《台湾布农族的转变与宗教改变》(黄应贵,1988年);《小米雨纷落的天空与夜晚游荡哀号的鬼魂:
中国书法之人类学研究》(颜月萍,2000年);《当代中国上海的道士的教育》(杨德睿,2008年)。如前所述,张慧女士博士论文也是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完成的,如此经历,大福大运也,化为此书,自然而然也,我在此对她表示祝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