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788738丛书名: 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编辑推荐
在总结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本书综合了多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一并展开研究,重点分析了三大问题:一是对农户借贷和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以及农户借贷行为的现状和特征进行了研究。二是对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前期阶段展开了讨论。三是对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中期和后期阶段进行了研究。本书结论主要有:农户借贷正由生存型向生产型转变;不同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借方和贷方仍以强关系为主,结构洞决定话语权;社会资本可以成为防控农户借贷违约风险的利器。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了多学科的基础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一并展开研究,重点分析了三大问题:农户借贷和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以及农户借贷行为的现状和特征;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前期阶段;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中期和后期阶段。进而得出:农户借贷正由生存型向生产型转变;不同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借方和贷方仍以强关系为主,结构洞决定话语权;社会资本可以成为防控农户借贷违约风险的利器。
目 录
章 导论/1
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4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5
第四节 研究中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8
第二章 文献综述/10
节 相关文献综述/10
第二节 文献述评及研究发展趋势/37
第三章 农户借贷和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基础/39
节 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39
第二节 金融风险理论/44
第三节 农村金融理论/49
第四节 社会资本理论/52
第五节 结构洞理论/56
第六节 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特征与类型/58
第七节 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变迁/61
第八节 社会资本在农村金融借贷活动中的作用/63
第九节 本章小结/65
第四章 农户借贷行为现状和特征/67
节 农户借贷行为发展历程/67
第二节 农户借贷行为基本现状/97
第三节 农户借贷行为的比较分析/98
第四节 农户借贷行为主要特征/101
第五节 本章小结/130
第五章 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分析/132
节 不同社会资本类型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分析/133
第二节 不同社会资本类型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实证分析结果/150
第三节 结构洞、强弱关系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的案例研究/157
第四节 本章小结/168
第六章 农户贷中和贷后分析:借贷违约风险和贷后福利效果/170
节 农户借贷违约风险的形成/170
第二节 农户借贷违约风险识别:基于不同类型社会资本的分析/172
第三节 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风险控制的作用机制/178
第四节 农户借贷风险的重复博弈分析/183
第五节 农户贷后福利效果/186
第六节 本章小结/193
第七章 政策建议和主要结论/195
节 政策建议/195
第二节 主要结论/207
参考文献/213
附 录/227
附录1 农户借贷行为调查问卷/227
附录2 访谈案例/233
附录3 农户社会资本类型说明/244
附录4 政府担保小额贷款的工作流程图/245
附录5 江西省文明信用农户评定具体办法/246
附录6 江西省文明信用农户评定流程图/248
后 记/249
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4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5
第四节 研究中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8
第二章 文献综述/10
节 相关文献综述/10
第二节 文献述评及研究发展趋势/37
第三章 农户借贷和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基础/39
节 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39
第二节 金融风险理论/44
第三节 农村金融理论/49
第四节 社会资本理论/52
第五节 结构洞理论/56
第六节 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特征与类型/58
第七节 我国农村社会资本的变迁/61
第八节 社会资本在农村金融借贷活动中的作用/63
第九节 本章小结/65
第四章 农户借贷行为现状和特征/67
节 农户借贷行为发展历程/67
第二节 农户借贷行为基本现状/97
第三节 农户借贷行为的比较分析/98
第四节 农户借贷行为主要特征/101
第五节 本章小结/130
第五章 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分析/132
节 不同社会资本类型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分析/133
第二节 不同社会资本类型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实证分析结果/150
第三节 结构洞、强弱关系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的案例研究/157
第四节 本章小结/168
第六章 农户贷中和贷后分析:借贷违约风险和贷后福利效果/170
节 农户借贷违约风险的形成/170
第二节 农户借贷违约风险识别:基于不同类型社会资本的分析/172
第三节 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风险控制的作用机制/178
第四节 农户借贷风险的重复博弈分析/183
第五节 农户贷后福利效果/186
第六节 本章小结/193
第七章 政策建议和主要结论/195
节 政策建议/195
第二节 主要结论/207
参考文献/213
附 录/227
附录1 农户借贷行为调查问卷/227
附录2 访谈案例/233
附录3 农户社会资本类型说明/244
附录4 政府担保小额贷款的工作流程图/245
附录5 江西省文明信用农户评定具体办法/246
附录6 江西省文明信用农户评定流程图/248
后 记/249
前 言
序
陈熹的这本著作,是她在自己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为她的导师,看到该书付梓问世,十分欣慰和高兴。
陈熹同学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学的专业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上海交大的强项专业,也是当今科学发展和现实应用领域中很重要的学科。但是,陈熹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这个领域。所以大学一毕业,她凭借自己优秀的数学成绩和学习能力重新选择了金融学专业,并考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金融学硕士学位。两年后,回到国内,回到家乡南昌,在考入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后,一边工作,一边努力学习,考入了江西财经大学的财政金融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调入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虽然金融机构对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需求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和支持,但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农民更多的是走着一条十分艰难的、依靠传统方式的民间借贷之路。正规的,尤其是国家的金融机构总是以农民借贷量小、繁杂导致金融成本太高,农民没有抵押品可能风险大为由而不愿意走进乡村。但是,不能只看到困难的一面,而看不到农村农业借贷由于风险相对小而有利于金融机构工作的一面;不能只看到繁杂的一面,而看不到农民借贷过程中可贵的由传统社会资本构成的社会诚信的一面。在准备学位论文开题时,陈熹同学的一个想法就是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当前农户贷款十分困难的现实,研究解决“三农”诸多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小农贷款问题。
本书的研究路径和特点是:在研究当前的农户借贷中研究农村社会网络问题,在研究农村社会网络中研究农民的社会诚信问题,在研究农民的社会诚信中研究农户的社会资本问题,在研究农户的社会资本中研究农业的借贷问题。陈熹同学有问题意识,有分析问题的思路,也有解决问题的追求。本书逻辑顺畅,思维合理,颇有创新。
“社会资本”的概念早是由法国的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他将其定义为“现实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换言之,与一个群体中的成员身份有关。它从集体拥有的角度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在这个词语的多种意义上,它是为其成员提供获得信用的‘信任状’”。后来的诸多不同学派对社会资本也都有不同的定义,但共同点是都采用了“信用”这一核心内容。信用在借贷行为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是在当前农村的社会环境下。陈熹同学认为:中国农村的社会资本有它的独特性,建立在血缘、族缘和地缘基础上牢固的社会网络关系中蕴藏着“信用”的巨大能量,使用好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力,开发出适合农村社会的借贷模式,是缓解当前农户借贷难问题的可行途径之一。本书试图回答以下三大问题:①社会资本对农户获得贷款的影响;②社会资本对农户归还贷款风险的影响;③社会资本对农户使用贷款的福利效果的影响。归纳起来,即是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前、中、后期全过程。
题目选好了,研究思路确定了,做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陈熹同学虽然自己的工作和农户借贷具有一定的联系,但了解还不深,作为支持这项研究的资料还很不充分,又由于农户的社会资本和借贷行为都没有现成的数据,研究农户借贷的困难可能比农户借贷困难本身还要大。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陈熹同学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多次到农村去,到农户家里去发放问卷进行田野调查获取研究数据。她的专项调查从2013年11月开始一直持续到2014年1月,覆盖了江西省上饶市的婺源县,鹰潭市的贵溪市,抚州市的东乡县,吉安市的永丰县,宜春市的丰城市、靖安县,九江市的永修县,南昌市的湾里区、南昌县九个不同地理区位、不同经济状况、不同风土民情的县市区,采用多人座谈和入户单个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经过筛选之后,终获得了1294份有效问卷作为定量分析、实证分析和博弈模型分析的重要数据来源。同时,在研读前人文献的基础上,综合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金融抑制理论、金融深化理论、结构洞理论、强弱关系命题、社会资源理论等多学科的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一并展开研究。
这项研究取得的学术结论、政策建议等书中都有阐述,我这里就不再赘述,而想强调两点感受。
一是我们在研究中要紧密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应该多做些对解决当前社会现实问题有益的研究。我们常说要有问题意识,就是要多思考一些社会出现的而且需要我们用知识和智慧去解决的问题。也许人文科学中有一些问题属于形而上的,但社会科学,比如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就是属于形而下的,是为社会解决问题的科学、学问。为社会解决问题的科学、学问当然需要问题意识,需要通过研究解决问题。
二是研究现实问题,就必须深入实践、走向社会。社会问题当然是发生在社会里面的问题,不深入社会里面就研究不了问题,更谈不上解决这些问题。陈熹同学没有选择城市里的问题,没有选择可以在城市里调研的问题,更没有选择坐在书斋里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选择了非去农村调查才能研究的问题。这是要有一定的勇气和自信的,是要准备吃点苦头的,但这就是实干精神,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年轻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精神。
不可讳言,本书自有稚嫩和欠缺之处。陈熹毕竟还年轻,如同一位刚进入学界开始学步的孩童,虽然是独立,还不稳当,但她在研究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我相信她以后一定会走得更好。衷心希望今后能看到她更多的相关研究成果。
是为序。
严 武
2016年2月
陈熹的这本著作,是她在自己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为她的导师,看到该书付梓问世,十分欣慰和高兴。
陈熹同学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学的专业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上海交大的强项专业,也是当今科学发展和现实应用领域中很重要的学科。但是,陈熹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这个领域。所以大学一毕业,她凭借自己优秀的数学成绩和学习能力重新选择了金融学专业,并考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金融学硕士学位。两年后,回到国内,回到家乡南昌,在考入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后,一边工作,一边努力学习,考入了江西财经大学的财政金融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调入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虽然金融机构对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需求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和支持,但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农民更多的是走着一条十分艰难的、依靠传统方式的民间借贷之路。正规的,尤其是国家的金融机构总是以农民借贷量小、繁杂导致金融成本太高,农民没有抵押品可能风险大为由而不愿意走进乡村。但是,不能只看到困难的一面,而看不到农村农业借贷由于风险相对小而有利于金融机构工作的一面;不能只看到繁杂的一面,而看不到农民借贷过程中可贵的由传统社会资本构成的社会诚信的一面。在准备学位论文开题时,陈熹同学的一个想法就是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当前农户贷款十分困难的现实,研究解决“三农”诸多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小农贷款问题。
本书的研究路径和特点是:在研究当前的农户借贷中研究农村社会网络问题,在研究农村社会网络中研究农民的社会诚信问题,在研究农民的社会诚信中研究农户的社会资本问题,在研究农户的社会资本中研究农业的借贷问题。陈熹同学有问题意识,有分析问题的思路,也有解决问题的追求。本书逻辑顺畅,思维合理,颇有创新。
“社会资本”的概念早是由法国的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他将其定义为“现实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换言之,与一个群体中的成员身份有关。它从集体拥有的角度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在这个词语的多种意义上,它是为其成员提供获得信用的‘信任状’”。后来的诸多不同学派对社会资本也都有不同的定义,但共同点是都采用了“信用”这一核心内容。信用在借贷行为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是在当前农村的社会环境下。陈熹同学认为:中国农村的社会资本有它的独特性,建立在血缘、族缘和地缘基础上牢固的社会网络关系中蕴藏着“信用”的巨大能量,使用好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力,开发出适合农村社会的借贷模式,是缓解当前农户借贷难问题的可行途径之一。本书试图回答以下三大问题:①社会资本对农户获得贷款的影响;②社会资本对农户归还贷款风险的影响;③社会资本对农户使用贷款的福利效果的影响。归纳起来,即是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前、中、后期全过程。
题目选好了,研究思路确定了,做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陈熹同学虽然自己的工作和农户借贷具有一定的联系,但了解还不深,作为支持这项研究的资料还很不充分,又由于农户的社会资本和借贷行为都没有现成的数据,研究农户借贷的困难可能比农户借贷困难本身还要大。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陈熹同学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多次到农村去,到农户家里去发放问卷进行田野调查获取研究数据。她的专项调查从2013年11月开始一直持续到2014年1月,覆盖了江西省上饶市的婺源县,鹰潭市的贵溪市,抚州市的东乡县,吉安市的永丰县,宜春市的丰城市、靖安县,九江市的永修县,南昌市的湾里区、南昌县九个不同地理区位、不同经济状况、不同风土民情的县市区,采用多人座谈和入户单个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经过筛选之后,终获得了1294份有效问卷作为定量分析、实证分析和博弈模型分析的重要数据来源。同时,在研读前人文献的基础上,综合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金融抑制理论、金融深化理论、结构洞理论、强弱关系命题、社会资源理论等多学科的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一并展开研究。
这项研究取得的学术结论、政策建议等书中都有阐述,我这里就不再赘述,而想强调两点感受。
一是我们在研究中要紧密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应该多做些对解决当前社会现实问题有益的研究。我们常说要有问题意识,就是要多思考一些社会出现的而且需要我们用知识和智慧去解决的问题。也许人文科学中有一些问题属于形而上的,但社会科学,比如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就是属于形而下的,是为社会解决问题的科学、学问。为社会解决问题的科学、学问当然需要问题意识,需要通过研究解决问题。
二是研究现实问题,就必须深入实践、走向社会。社会问题当然是发生在社会里面的问题,不深入社会里面就研究不了问题,更谈不上解决这些问题。陈熹同学没有选择城市里的问题,没有选择可以在城市里调研的问题,更没有选择坐在书斋里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选择了非去农村调查才能研究的问题。这是要有一定的勇气和自信的,是要准备吃点苦头的,但这就是实干精神,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年轻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精神。
不可讳言,本书自有稚嫩和欠缺之处。陈熹毕竟还年轻,如同一位刚进入学界开始学步的孩童,虽然是独立,还不稳当,但她在研究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我相信她以后一定会走得更好。衷心希望今后能看到她更多的相关研究成果。
是为序。
严 武
2016年2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