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229569丛书名: 博雅文学译丛
《德意志文学简史》超越了一般文学史的格局和写法,博学通识、线索清晰兼具文辞华美,元气淋漓,令人震撼。
一部别具一格的德国文学简史,可以作为文学读物来读。
◎德意志文学历史的素描,博学通识,线索清晰,别具一格的文学简史;
◎简短却不简单,文笔流畅优美,一气呵成,可以作为文学读物来读;
◎八次再版,译成六国语言,荣获德国文学评论**奖默尔克奖。
德意志文学的德意志性是什么?为何将1800年前后的德国文学古典浪漫时期称为德意志文学的黄金时代?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海因茨?史腊斐如一位高明的导游引领读者深入到德意志文学一千二百年的崇山峻岭中。这部史书气象峥嵘、观点犀利独到、文字劲健潇洒,读来酣畅淋漓,是一部简短却不简单的文学史论。2001年在德国出版后,引发了学界热议,至今已八次再版,译成六国语言。2012年荣获德意志语言文学院颁发的文学评论奖默尔克奖。
中文版序
文化记忆中的德意志文学史(代译序)
引言 德意志
章 失败的开端
节 被遗忘的中世纪
第二节 迟到的近代
第二章 功业始成:18世纪
节 牧师之子–缪斯之子
第二节 新的语言
第三节 文学不朽
第三章 发展、复兴和终结
节 发展:19世纪
第二节 复兴和终结:20世纪
结语 文学的历史
这本《德意志文学简史》之所以没有成为大部头文学史,有两个原因:,在方法上,本书仅选取社会史、教育史、思想史上对德国文学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时段;第二,在内容上,本书仅关注留存于后世文学记忆中的文学时期,而这样的历史片断在德意志文学史上寥寥可数,且须臾即逝。1750年前用德语写成的文学作品,符合现代人所认同的文学概念的,几乎都是由日耳曼学者发现、编辑评论和出版的。(一些宗教赞美诗除外,它们无须学者襄助,从16、17世纪流传到了今天。)一位卓有成就的巴洛克文学专家谈起本专业的成绩,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想想那些悼亡辞(Leichabdankungen)、格言集锦(Florilegien)和丛书文集(Collectaneen)吧。”但是,这些17世纪德国文学的珍宝,没有一样会在读书人的大脑里留下痕迹,他们对于同一时期的卡尔德隆、拉辛、莫里哀,也许甚至还有罗伯特?伯顿和约翰?弥尔顿倒是熟悉得很。尽管人们对于中古德语文学略有耳闻,除了在德文系里,不会有人去阅读中世纪盛期的宫廷史诗、中世纪晚期的说教文学、16世纪的愚人书和17世纪巴洛克的悲剧。日耳曼学家的考古发掘不过是迁葬工程:从图书馆将沉睡多年的手抄书和字迹模糊的印本唤醒,经过编纂、评论和解释之后,它们又回到图书馆,陷入永久的沉寂中。读者对它们敬而远之,而这些艰难而昂贵的工程却正是为读者准备的。经学者发掘整理的上几个世纪的历史文本,数量持续增长,而读者熟悉的文学作品却日渐减少。研究的很多,阅读的很少。如果把民族文学理解为使用该民族语言发表作品的总和,德意志文学史当然是连篇累牍、漫无边际;但是如果把民族文学理解为活跃于文学记忆中的文学作品及其相互之间的脉络与关联,一部德意志文学史必然是一目了然、短小精悍的。
德意志人属于欧洲古老的文化民族,在中世纪作为核心势力,以古罗马帝国传统的继承者自居。让人困惑的是,尽管如此,德意志文学有连续性和影响力的传统只有二百五十年的历史,而其他欧洲民族的文学传统已经存在了五百年:在法国、英国、西班牙,无不如此;在意大利,甚至可以将文学传统上溯到七百年前,直到今天,人们依然没有忘记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德语文献,与其说是德意志文学传统的一部分,不如说是游离于德意志文学传统主体之外的某种外国文学。作为西欧年轻的一门语言,德语的成熟晚于葡萄牙语,甚至晚于荷兰语(这是一种从高地德语分离出去的语言)。戈特舍德开始将德语发展成为文学语言,歌德将德语发展成为公认的文学语言。在文学语言的基础上,人们逐渐规范了非文学语言的语法和修辞规则。德意志文学的各个阶段都是转瞬即逝,甚至难以形成传统。古高地德语文学作品在1150年以后便湮没无闻,中古高地德语文学
在1450年以后便已失传,近代早期的文学作品在 1770
年后便散佚在历史的故纸堆里。德意志文学史由一系列被遗忘的开端组成,直到1750年出现了转机。在读书人的文学记忆里,早的德国文学是莱辛的剧本,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克洛卜施托克、毕尔格
、克劳狄乌斯
和青年歌德的一些诗歌。所谓肇始于8世纪,延续至今的德意志文学史是文学史家的虚构,早由日耳曼学学者在德国古典浪漫时期提出,目的是为当时民族文学的创建提供历史上的依据。可就在18世纪,一流的德语文学作品横空出世,如此突然,乃至当时的人们相信,历史上必然存在着某些被遗忘了的德意志文学的先行者。
德意志文学史有一个特点,很多重要作品获得的认可总是姗姗来迟,有的甚至在作者过世后方才得以编辑出版。而意大利、英国、法国的经典作家往往在世时便已成名。在德国,大多数情况下,同时代的人都错过了好书。利希腾贝格
、伦茨
、诺瓦利斯、荷尔德林、克莱斯特、毕希纳、罗伯特?瓦尔泽、卡夫卡、本雅明都是过世后才享有声名;语文学家先得把这些从未发表的“作品”,例如利希腾贝格的《草稿本》(Sudelbücher)、荷尔德林的颂诗、本雅明的《拱廊街》(Passagen),收集汇拢、编辑整理之后,人们才发现它们是德意志文学史上的精华。甚至歌德晚年的作品,从《西东合集》(West-ostlicher
Divan)到《浮士德》(Faust)第二部,也未逃脱被遗忘和被忽视的命运。因此,直到今天,德语文学研究者的主要任务还是:修订现有的作家座次排名,修正历史的错误带来的不公。尽管历史无法用虚拟式写成,德国一批秀作家的悲惨遭遇不得不让人产生假设的冲动:“如果……会怎样。”比如,如果荷尔德林没有疯癫,如果布伦塔诺没有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如果克莱斯特、格拉伯
、毕希纳和尼伯伽尔 没有英年早逝,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在世时作品便受到重视,19世纪的德意志文学史会是怎样的面貌?
因为德意志历史的间断性以及文学作品影响力的短暂,德意志文学的统一性至多只是形式上的和负面的,它缺少民族文学的应有之义。然而,德意志文学里的确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和正面的统一性,在文学史的期成为一种财富,在低谷期则导致文学创作的匮乏。这一内在的统一性源自于德国文学与基督教,尤其是与神秘主义、新教和虔敬运动(也就是天主教会眼里的异端邪说)之间始终如一、相互影响的紧密关系。中世纪以来,尤其是宗教改革之后,宗教信仰深刻地影响了德意志知识分子的教育。也就是说,和其他欧洲国家不同,在德国,影响文学创作的并非宫廷的氛围、贵族的高贵风度、体物观世的经验、古典主义的形式游戏或是感官愉悦。如果德国作家放弃源于基督教的智慧和力量,就只能陷入借来的形式主义;若他们依傍基督教,则会从中获得崭新的诗学方式和观念;而新的诗学又如此光辉璀璨,以至于使得知识分子忘记基督教信仰,成为文学的信徒。
德意志文学在经历了漫长的蛰伏期后迎来了18世纪的意外突破,1770年到1830年是德意志文学史上的次高峰;高峰过后是19世纪的徘徊不前;到了20世纪,从1900年到1950年是德意志文学史上的第二次高潮,随后,德意志文学史走向终结。本书将要展现给读者的是,在德意志文学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文学与宗教的关系(也包括文学对宗教的背离,这样的背离尽管是主动的,但并非是无动于衷的)是怎样对文学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这就是德意志文学呈现出来的特殊的民族性,却不为19、20世纪的民族主义日耳曼学学者认同,因为他们的民族文学观念必须服务于各种党派的意识形态,无论是自由党、民主党、帝国主义或者社会主义。之所以在这里重提教会和信仰之荣光,是为了指出阻碍德意志民族独立国家形成的历史原因何在。德意志民族文学已经具有了独立发展的能力,因此,业已式微的宗教力量也不再能够对其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这部简短的德意志文学史并非要对基督教大唱赞歌,即便是为了推动德意志文学的发展,笔者也无意重新提倡基督教价值观。笔者站在启蒙原教旨主义者这一边,即认为所有宗教都是错误,却是带来不少成果的错误。美好的成果虽然少见,德意志文学优秀的作品却在其中。我们可以为果实欢欣喜悦,却不必对树根顶礼膜拜。
什么时候见过文学史可以这样写:博学通识、线索清晰,兼具文辞华美?又有哪个人会在功成名就之后站出来向自己的专业,不,向全德国的读书人提出挑战?这部书的出现是一个事件,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部文学史的意义。
——《南德意志报》
颠覆传统、细致入微……一字千钧。
——《镜报》
评论
还没有评论。